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地介绍与辨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前言、导言、序言、绪论的介绍与辨析
【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引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以及要解决什么问题;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写在书或文章前面类似序言或导言的部分作为书的概述或感想,亦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的开场白。

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前言】
前言,也称“前记”、“序”、“叙”、“绪”、“引”、“弁言”。

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

书籍中的前言,刊于正文前,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著译者的介绍等。

由著译、编选者自撰或他人撰写。

文章中的前言,多用以说明文章主旨或撰文目的。

也可以理解成所写的东西的精华版。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叙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心理、或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及心得。

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
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

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

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

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

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

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

导引双方意见的话
导言,又被称为引言。

亦称绪论,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

用于说明自己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阐述的观点和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帮助理解整部著作。

1. 导引双方意见的话 [introductory remarks]。

2. 书或论文等的为主题、主要部分提供预备性说明或评论的有特色的部分,也叫“引言”。

【序言】
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序言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

序,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

古代多列于书末,称“跋”,也叫做“后序”。

二者体例略同,因此合称序跋文。

序言又称序,通常用来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写作经过。

也有他人代写的,多用来介绍和评论本书内容。

常见的有作者序、非作者序言和译者序三种。

绪论,一般在学术著作开篇,概括作品内容、研学要点及方法的部分。

任何文章总要有一个开头,学位论文的开头通常要求有一篇绪章(叫序、序言、前言、绪论、绪章等等均可),绪章的任务是交代自己的选题、论文的主攻方向、文献检索过程和情况(即前人这方面已经做了些什么)、自己的论文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或有所整理)、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大致的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关于论文的问题。

但是不少论文的绪章,写什么的都有,或是感谢之类,或者是发表感想,像散文而不是论文。

对绪章提出一定的规范要求,就是逼着作者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做了文献检索,论文是否提出了新观点。

在规范的学位论文中,此部分不可或缺。

在一般情况下,“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此文的思路、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此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强调此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以及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以便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

要求:要写好“绪论”这一章,第一要务是做好文献搜索、收集和研究。

有了文献工作扎实的基础,就有了对课题的清楚了解,就有了追赶课题最高水平的明确目标,就可以掌握开展研究的各种工具和手段。

从本质上说,第1章是作者文献工作的成果。

也就是说,第1章也是研究,不研究完不成第1章的写作。

文献工作的任务,一是为了清楚地了解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二是为了调查研究课题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本课题的当前水平,三是了为决定博士论文研究中需要展开的内容和执行的研究。

与此相应,博士论文的第1章,一要写好研究背景和意义,二要写好课题的历史和现状,三要说明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调查:历史和现状的调查
不论作什么样的研究题目,动手研究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调查清楚这个项目的历史和现状。

⒉1 调查要有提纲,以下是这个提纲的可能的内容。

⑴近几年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正在做着什么?
⑵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 怎样解决的? 还有什么问题?
⑶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关键是什么?
⑷已经得出了哪些结论? 这些结论可靠吗?
⑸已有的研究工作有什么经验和教训?
⑹别人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手段、设备、方法和技术路线? 做了什么样的实验? 需要哪些仪器、设备、装置、样品?
⑺在已知问题中,哪些属于现象性的、或者是方法不合理和设备不准确所至?哪些是事物的本质所决定的?
⑻已有的实验揭示了什么新的事实和现象? 解释合理不合理?
⒉2 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式
文献工作的原则是穷尽不漏。

文献工作的最大益处是从文献开始交同行朋友。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与自己课题一
样的同行是谁呢? 这就属于文献工作的范围。

系统地了解和熟悉以下内容是十分有益的:
⑴最近一年里有多少文献与这个课题有关? 最早的文献是哪篇?里程碑式的文献有哪些? 标志性文献有哪些? 基础性文献有哪些?
⑵这个课题有哪些研究者,叫什么名字? 这些研究者的相关文献收集全了吗? 这中间,谁是一般研究者? 谁是学术带头人(课题负责人,博士生指导教师)?
⑶这些研究者属于哪些机构? 这些机构的相关工作和文献收集全了吗? 哪些是一般机构? 哪些是重点和著名机构? 高等院校有哪些? 研究院所有哪些?企事业研究机构有哪些?
⑷这些机构分布在哪些国家? 这些国家相关机构的工作收集全了吗?
文献工作不仅仅是找一些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尽管我们经常是这么做的。

这就涉及到了文献工作的对象。

一般说来,文献调查要全面,以下几类文献都要去查一查。

⑴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⑵学术专著、编著及其他相关著作
⑶专利文献
⑷科技报告
⑸学术会议论文集
⑹产品说明书、技术标准、工艺图纸和流程等企业文献
如果对后几类文献不熟,你就应该补一补“文献课”或借阅文献检索的教材看一看。

从收集到的文献,动手整理整理,是文献研究的重要任务。

从一开始,就准备在最后要整理若干份清单或名单,是一个很优秀的想法。

文献调研的核心任务是要做好课题历史、现状、进展、水平的归纳、分类和整理工作。

也就是要产生这些清单。

清单的初稿应该及时与老师商量。

在写到第1章中去时,一般说,要用到表格形式。

以下内容是你的清单要解决的问题。

⑴经常刊登本课题的学术期刊有哪些? 哪些是一般刊物? 哪些是影响大的刊物?
⑵经典的学术专著是哪些? 作者是谁? 作者是一般科学家? 还是著名科学家?
⑶有参考价值的综述性文献有哪些?
⑷本课题涉及的专利文献的类目是什么? 同一类目的专利文献都收集了吗? 专利文献的检索刊物查阅了吗?
⑸有哪些科技报告体系与本课题有关? 是什么机构编发的? 同类科技报告查全了吗?
⑹本课题已经召开过的学术会议有哪些? 谁组织的? 哪些是系列学术会议? 下一届在哪里召开?
搞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为了提高研究水平、启发攻关思路、了解发展趋势。

注意,在回答以上问题时,重要的是克服“时间陷阱”,养成马上整理相应的清单或名单的习惯。

有许多博士生觉得三年的时
间很长,“时间多得很”,可以肯定,这种意识将使你的研究水平一再打折扣。

有一个问题值得强调,即“用什么方式作文献调查工作呢?”有几个原则如下。

⑴不能完全靠检索光盘数据库查找文献。

对某些课题,用电子手段查阅文献在大约只能查到用手工方式获得文献的三分之一左右。

⑵请教自己专业有经验的专家、老师给以指导,了解哪些期刊杂志或文献种类对自己最为重要。

⑶充分利用文献索引、文摘和书目等检索期刊。

《科学引文索引(SCI)》是查找相关文献最好的检索性期刊。

其他有《EI》、《ISTP》、《CA》以及美国政府四大报告(AD报告、PB报告、NASA报告、DOE 报告)。

⑷通过阅读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再进一步有选择地收集每一篇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资料。

如此积累,好象“滚雪球”。

⑸如果你进入课题以前,导师及课题组已经进行了若干年的研究,从导师及学科组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完成的学位论文开始文献调研是最明智的。

有意义的是自己动手总结出一份这些文献的清单。

(本文附件一给出了一个例子)。

⑹要做好文献卡片。

想一想,即使将来自己博士论文有300篇参考文献,三年时间中,也只是平均三天做一张文献卡片,工作量是很小的。

文献卡片的好处是便于作纵向、横向各种统计,既可以长期反复使用,又方便到图书馆借阅自己手中没有的图书资料。

注意事项:收集相关文献,是为了博士论文研究。

认真阅读,反复阅读,充分熟悉文献的背景、方法、结果、目标、路线、手段等内容才会有利于开展研究。

⑴往往谁最有思想,谁手中的文献最破、最旧、最烂。

⑵博士生应该把查阅文献,如同每天看报纸一样,养成习惯。

越是勤奋研究的人,越重视最新的文献。

⑶时常“居安思危”。

越是充满追求的人,越体会到这样的“风险”:即使漏掉一篇论文,也可能使自己的研究浪费很多时间。

⑷写好第1章的每一句话,特别是导引性的话。

⑸反映当前研究水平时,少用看起来“简明扼要”的报纸式的时政式的语言,多用科学语言。

科学语言就是符号、公式、概念、定义、规律、定理、表格、曲线、照片等。

⑹参考文献要多用权威的文献,经典的文献,最近几年的文献,被引用多的文献,少用教材,少用随意和无意中得到的或没有经过筛选的文献。

⑺少用、不用“第二手文献”,要用自己经常参考的,手边放不下的,研究中最有用的文献。

“第二手文献”是指自己没有复印,或者没有看过读过,只是从文献上看到的“参考”文献。

实际上,这种文献你根本就没有“参考”过,你仅仅了解了这个文献的存在。

想一想,为什么不去找一找这个文献?
⑻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随时带着思想,做“有心人”。

一遇到有价值的资料,就立刻记下来。

即使已经完成了研究工作,在撰写
论文草稿之间,也不要忘记一件事:到图书馆查一查最新文献。

在撰写第1章以前,要动手再次作文献的收集补充工作。

⑼文献综述的主要对象,文献综述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搞清楚最有发展价值的研究工作和方向。

⑽文献综述中要介绍自己学科组的先期工作。

有了这些,工作才算有基础。

有了这些,才能使学科组的工作得以继承和发展。

辨析
绪言序言等的区别
前言(即序言)
序言古称“序”或“引”,也叫序文、叙言、叙文、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它是一篇相对独立的文章,应该隶属于应用文的范畴。

绪论(即绪言)
绪言也叫绪论、导言,是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宗旨和内容等的部分。

它隶属于作品本身,不可独立于作品之外。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高中《语文》(修订本)第一册第四单元选用了四篇文章:《〈呐喊〉自序》、《胡同文化》、《〈宽容〉序言》、《〈名人传〉序》。

就文体来看,它们同属于序言:《〈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作的序言,《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作品集《胡同之没》作的序言,《〈宽容〉
序言》是荷裔美国人房龙为自己的作品《宽容》作的序言,《〈名人传〉序》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自己的《名人传》作的序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序言同绪言、跋、后记混为一谈,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序言这种文体的文章我们在中学阶段已经或将要接触很多,除本单元的四篇序言外,还有《桃花源记》——陶渊明为自己的诗《桃花源诗》作的序,《鲁迅的精神》——瞿秋白为《鲁迅全集》作的序,《〈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为自己的《农村调查》作的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中山为邹鲁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作的序,《伶官传序》——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言,《〈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作的序言等。

由于序言和绪言均置于卷首,都对书的内容或成书的目的及过程等方面情况作概括的介绍,不少人认为,绪言是序言的一种,其实,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

从二者概念的内涵来看:。

从二者的外延来看:序言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可用于文学作品,如《〈呐喊〉自序》,也可用于学术著作,如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序》。

而绪言只能用于学术著作。

有时学术著作可以兼有序言和绪言,序言在前,绪言在后,功用不同,各司其职,如《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就是篇前有前言(即序言),篇首有绪论(即绪言)。

从作者来看:序言可以由原作者自己来写,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也可以请别人来写,如孙中山的《〈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而绪言则一定要由作者本人来写,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导言》。

(J补:自序,他序)从内容上看: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的内容可作说明,也可不作说明,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就未涉及《指南录》的内容;而导言必须用主要篇幅介绍正文的内容要点。

(序言内容可涉及可以不涉及,绪言必须涉及)从表达方式上看:序言的写作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均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来决定,甚至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如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序言》以议论为主,《胡同文化》则以说明为主,房龙的《〈宽容〉序言》则以平静的语言叙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呐喊〉自序》就运用了记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而绪言一般侧重说明,多用介绍性的语言,如《物种起源》导言。

(序言表达方式多样不固定,绪言多为介绍,固定为记叙和议论)
从与原作的关系来看:序言是原作之外的文章,去掉序言,原作仍可独立;而绪言是原作的一部分,去掉绪言,著作就不完整。

(序言在书文其外,绪言是书文的必构成分)
从在原作品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序言一般放在原作前面,而绪言只能放在卷首正文前。

如中学教材《物理》、《化学》的第一章《绪言》。

可见,序言与绪言确实区别很大,把绪言归为序言的一种是错误的。

同样,把序言等同于跋、后记也是错误的。

既可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也可以对作品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

有时一部作品可以同时具有序、后记和跋,如顾城、雷米的遗作《英儿》(1993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篇前有《本书指南》——
是为序言,篇后先有《后记》——是为后记,再有《爱的宽容》——是为跋。

总之,序言与绪言均居于作品前面,但功用不同;序言与跋、后记功能相近,但在作品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它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注意区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