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讲练(附答案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讲练

(附答案解析)

解构真题引领规范

题型1:炼字

[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

[唐]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

本题实际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要求分析两字如何使景物特征鲜明的。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诗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字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这样才是完整的赏析,当然这几步需要视具体的诗歌确定有无。

解答本题,可以先从词语的修饰对象入手,“斗”修饰的是“两崖”,而“攒”修饰的是“群峰”。找出了修饰对象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诗句描绘的是什么情形。“两崖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攒”

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最后可以指出表达的效果。“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3.依据模板构思答案

答案构成:字的含义(视情况而定,看是否需要解释);描写了……情形;突出了……特征(或:表达了……情感)。

4.组织语言做出答案

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失分剖析得分

答案一:斗,争斗,是说两崖好像要打起来;攒,聚集,是说群山聚集在一起。该答案中对“斗”的理解没有联系

诗歌内涵,并且没有突出炼字的表

达效果。

1

答案二:两崖相斗,群峰密集,形

象地写出了山势陡峭和连绵。

该答案有些杂乱,应该分开来写 2

题型2:炼句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试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要求赏析句子的精妙。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然后要联系诗句,分析诗句内容,最后指出诗句的表达艺术效果。分析诗句,以春蚕食叶来描摹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由此可知,运用了比喻手法;本是庄严寂静的考场,诗人却以声音

来衬托,这是以动衬静或以动写静的手法。根据诗歌的整体意思及手法,可以看出诗人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3.依据模板构思答案

答案构成:诗句运用了……手法,写出了……内容,表现了作者……情感。

4.组织语言做出答案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显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失分剖析

现场答案失分剖析得分答案一: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写

出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非常形象。

答案要点不全面,缺乏对诗人情感

的理解。

2 答案二:诗人运用了比喻和以动衬

静的写法,写出考场的情形。

答案中缺少对手法的分析,此外就

是缺乏情感内容。

2

设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某字可否换成另一个字?请简述理由。

3.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4.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赏析它的妙处。

5.全诗围绕某字(词)展开,请结合全诗(词)分析。

6.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

7.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

8.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词)句简要赏析。

答题思路

炼字类:指出该字的含义+对该字加以解释或指出手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