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难点
摘要:文章分析了应急物流的概念,指出了应急物流系统不同于普通物流,并提出了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关键词:应急物流;特点;难点2008年春节前后的一场特大雪灾,让我国许多地方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抢险救灾和灾后的重建工作中,许多人开始了解和熟悉“应急物流系统”这个词。的确,在近年来的“非典”、“雪灾”等事件中,各地的应急物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就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以促进我国各地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一、应急物流的概念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管是2003年爆发的非典事件,还是2005年的禽流感,这样的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或者是卫生事件,都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单靠市场经济机制的自我调节,很显然不可能解决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的运送问题。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样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功能会减弱,甚至完全不起作用。比如非典时期,在深圳特区就有一瓶白醋卖出一百元天价的事例。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经济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更强调物流效率,但是没有物流的经济效益产出,或者在很多情况下,应急物流是强调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这也就决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成为了应急物流的提供者。应急物流系统往往弱化了经济效益,而强调社会效益与物流效率,在这样的条件下,单靠追求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是无法提供的。二、应急物流系统的特点(一)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政府主导性应急物流的体系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涉及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机构来组织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应急物流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不可能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来提供,所以这个协调机构就只能是由各地政府根据应急方案从各单位紧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二)应急物流系统建设的全民参与性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这并不意味国家的其他公民、普通的企业就可以袖手旁观。历史经验表明,应急物流是整个社会功能的体现,往往需要整个社会的全民参与。比如非典时期和雪灾时期的相互救助,都需要依靠全民参与才能取得应急条件下的最后胜利。(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效率性强于效益性应急物流系统不同于一般的物流系统,应急物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物流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外,还具有特有的要素“时间”。所以,由于应急物流的突发性特点,在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往往更强调应急物流需求的效率性,也就是强调在最短的时间里能将一些紧急物资运输到目的地,而不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般物流系统建设所考虑的投入产出对比下的效益性。三、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一)成立应急物流指挥机构在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的紧急状态下,产生了应急物流需求,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
急救灾款项;根据应急物流需要,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因此,各级政府有必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结合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对应急物流的建设进行全面指挥。(二)建立准确、可靠的信息情报系统,重视信息的准确传递在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中,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系统非常重要。以2008年受雪灾影响的广州火车站为例,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畅,没有及时、准确地发布运输信息。火车受阻,在旅客滞留的最初两天,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的大型电子公告牌上没有发布任何消息,后来车站开通了广播喇叭,进行语音播报。但是可以想象,十多万人聚集的广场上人声嘈杂,稍微离得远一点,人们就什么也听不到。维持秩序的警察和志愿者也无法为旅客提供实质性信息,甚至已经可以预见未来几天无法开车,铁道部却还在卖票。广州市地方政府呼吁农民工在当地过年,铁道部却说只要几天就能处理完滞留旅客,致使几十万旅客滞留广州站。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信息情报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是中心工作的重点,中心能否在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和公共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全在于该系统的准确与可靠性。因此信息情报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指软、硬件或网络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通过信息对业务的调控能力等。同时加强公共信息的共享与沟通促进公共信息系统畅通需要规划并建立一个联合信息中心,对所有的信息进行一元化管理。配置信息官员,同时向媒体发布持续的信息,使公众通过媒体了解政府信息,避免接受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树立政府的形象。搞好通讯系统的技术支撑和设备更新工作,促进机构间的协作和信息沟通。(三)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目前,我国很多地方还存在减灾装备和储备物资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应强调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大力提高抢险手段的机械化水平和隐患的探测手段。对于突发性的重大险情,加大技术方案和技术手段的储备,提高重大风险的应变能力,如避难指挥系统。进行现代应急理论和应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发挥科技在应急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应急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遥感RS、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在应急信息系统、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加强对外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手段和设备,提高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水平。(四)鼓励公众参与,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要想更快、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对群众的引导,广泛发动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全民参与的氛围,同时加强与促进志愿者的参与和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应当制定与志愿者、社区相衔接的统一管理救援物资和捐款措施,并指定一个专门机构,加强救济资金的统一管理。(五)建立应急物流系统中的信息披露机制应该明确一点,应急物流系统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灾害事件相关的。在这种特殊时期,人们对于信息的及时发布特别关注。所以,应急物流系统中所涉及的公共信息不同于国家安全信息,应该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以达到稳定社会和公众信心的目的。同时开展灾情的信息披露,有助于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提高各级政府的灾害管理能力,开展社会公众灾害应对教育和演练。另一方面,公众如果了解了各种灾害发生的过程,掌握了一定的灾害自我保护的技能,也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于预防灾害的心理、行动和物质方面的应对能力。四、结束语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