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描述。
2、全程质量控制:指“从土地到餐桌,即产地环境、种植、加工、贮运、销售、食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从管理及施加的技术措施等方面严格地控制和防止污染,并将技术和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产品、每个生产者。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由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综合体。
4、农业生态系统: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经济隐私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和其他营养物质、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经过人工驯化的生态系统。
5、土壤质量: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力、保护环境质量以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
6、绿色食品标准: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是必须依据的技术文件。
7、绿色食品产地:指绿色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原料生产地。
8、绿色食品产地建设:指对已经确定为绿色食品的产地或备用产地尽享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控制,使其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
9、轮作:同一块地有顺序的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10、土壤肥力:土壤及时满足植物对水、肥、空气、热要求的能力,土壤适时和协调地向植物提供作物所需水、氧气和热量及根系活动性能的条件。
11、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以整个作物系统中生物群落为调节单元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协调各种保护措施改善和增强有益生物的诱导因子,制约有害生物因子,恢复人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益害生物种群达到某种生态平衡,从而可长期有效地压抑有害省去爆发与危害。
12、整体管理思想:整体管理不仅把牧场作为一个整体,而且把牧场、家庭和社会也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管理力争使牧场和家庭生活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相对平衡。
13、综合养殖:是实现水体、滩涂、池塘底质不同层次的品种的混养鱼轮养,利用各品种的生态习性,达到水体、饵料生物、头尾饵料有效利用,增产增收。
14、食品败坏:是指改变了食品原有的性质和状态,而使质量变劣,不宜或不堪使用的现象。
15、有机农业:是一种改善和增强农业生态系统健朗的整体性的生产管理系统。
16、绿色食品工程: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通过全程的质量控制,为人类生产足量,无污染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发展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并将农学、生态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综合运用到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以及相关的培训、科研等环节。
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供销级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17、食品包装:指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便于贮运、促进销售而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的材料容器及辅助物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一系列措施的操作活动。
18、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色、香、味、形、营养以及对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填空题、选择题
1、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他有三个显著的特点:①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②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③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2、1990年5月15日,我国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3、绿色食品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从农垦系统启动的基础建设阶段(1990--1993);第二阶段,像全社会推进的加速发展阶段(1994--1996);第三阶段,同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全面推进的阶段(1997至今)
4、1972年11月5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在法国成立
5、农业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其具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
7、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行不循环、逐级递减、传递率10%--20%
8、土壤的功能:生产力、环境质量、生物健康
9、畜禽的环境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学和群体四个方面
10、绿色食品生产和有机农业发展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涉及到农村区域发展、公平分配、性别平衡和公平贸易等
11、轮作的作用变现在:调养地力;调节作物茬口;放除病虫、草害;增产并促进多种经营
12、轮作及间套种的主要模式:旱地轮作;稻田轮作;大田作物间作;大田作物套作;大田作物间套复种相结合;粮菜瓜间套作;林果与作物间作
13、建立合理轮作的主要技术要点:轮作中的作物组成决定于作物结构;安排轮作顺序;确定适宜的轮作年限
14、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任务是为其产地的环境质量检测和质量评价做技术准备
15、国际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主要可分为3个层次:联合国层次、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层次、国家层次
16、一般绿色食品产地具有三个等级结构的生态系统:即产地隔离带与产地组成的以及生态系统;产地内构成的二级生态系统;产地内土壤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
17、对作物灌溉的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量合称为灌溉制度
18、作物收获原则:防止污染、确定最佳采购期、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分批收获
19、绿色水产品生产技术包括渔药、饲料、农药、肥料、0养殖水体水质、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绿色水产品质量以及包装技术等
20、绿色渔业监控体系的原则:源头控制、全程监控、快速检测、严格督查
21、绿色渔业监控管理体系的构成:“行政+技术+执法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体系
22、在蜂蜜的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抗生素,但当整个蜂群的健康受到威胁时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23、茶叶最适宜的酸度PH值为5.5左右
24、绿色茶园茶叶的采摘硬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采摘原则,做到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等合理采摘的技术环节
25、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只能以武力的方法处理,只允许自然发酵
26、食品败坏的原因:微生物败坏、酶败坏、理化败坏
27、国际标准ISO9000发布于1987年
28、GMP叫做良好操作规范
29、HACC P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被国际公认为是生产安全食品的最有效的体系
30、生产高质量的食品必须抓住原料、工艺、设备和包装四个环节
31、食品包装是标准化、商品化、保证安全运输和贮藏的重要措施
32、消费者消费有机食品的原因:健康原因、环境原因、伦理原因
33、决定布点质量的三个要素:检测区域、点数和点位
34、绿色食品产地污染控制的途径有两种:对生产过程的行为控制和对产品的终端控制
35、良种繁育、主要是生产优良品种和杂交亲本的原中,迅速的繁殖大量的优质种子,必须了解所繁育的良种和亲本的优缺点以及选择技术
36、传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工艺:干制、糖制、腌制、灌藏、速制、制汁、制酒
37、现代食品加工新方法和工艺:膜分离技术、超高压技术、超临界萃取、冷杀菌、特殊冷冻、挤压膨化
38、标签的作用:引导或指导消费者选购商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维护制造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销售
39、绿色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对各国进口产品竞相制定越来越复杂且严格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其实食品生产的环境标准是最高的
40、我国绿色食品认证体系的特点是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即基地得检测和评价以及产品的质量检测
解答题
绿色食品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的联系是:a光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确定食品的安全性c强调第三方认证
区别是1.我国的A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化学品,AA级绿色食品不允许使用化学品2绿色食品强调基地的生产环境.条件和最终产品质量的检测,而有机食品除了强调这两者外,还特别重视队友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可追踪性的检查和认证3绿色食品以产品为认证对象,而有机食品的认证对象是土地和生产者.
绿色食品生产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应从作物-病虫草等整生态系统出发,要求在最大的范围内尽可能一靠作物轮作,抗虫品种,综合应用各种非化学手段控制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动物生产系统调控管理的内原则:1群落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相平衡,协调发展2种群与自然环境条件平衡3品种与区域环境条件平衡4个体与环境条件平衡
绿色食品标准主要包括:1绿色食品的环境质量标准2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3绿色食品产品标准:a.原料要求:主要原料来自绿色食品产地:b.感官要求:包括外形,色泽,气味,口感,之地等c理化要求:是绿色食品的内容要求,d.微生物学要求产品微生物学特征必须保障4绿色食品的包装,标签,储运标准
绿色食品考察,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故应尽量避免繁华都市,工业和交通要道
了双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现状质量评价-产地调查与评估-选择评价参数-环境监测-确定环境标准-确定评价方法-划分质量等级-评价结论环境建设建议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对品种工作的基本要求:1选择应用品种时,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以增强抗病虫的抗逆的能力,发挥品种的作用
2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的样性
3加速良种繁育,为扩大绿色食品再生产提供物质基础4绿色食品生产栽培的种子和种苗必
须是无毒的,并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这些品种应当适合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
引种要求:1引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2引种应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3引种时还要把品种特性与其栽培条件联系起来考虑4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引种,选择品种时应保持遗传多样化5引种试验是引种时必须进行的工作6严格做好引进品种的检疫工作
间套种的作用:充分利用时间和土地,太阳能,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较充分的作用,可充分利用多余的劳力扩大物质的投入,发展集约化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农业生态系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1目标不同2结构与稳定性不同3调控因素不同4开放性不同5社会经济因素影响6生产效率不同
促进和改善土壤质量的措施:a有效利用作物和其他有机材料2作物轮作3水土流失与覆盖作物的种植及免耕4畜禽粪便与有机肥的施用5土壤改良等
国际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的特点1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重点进行过程控制2强调有机农产品并不一定比常规农产品更”安全”3对有机生产过程不做具体规定但对”鼓励性措施”和”限制性措施’以及“禁止性措施”进行强制规定4标准随时根据技术发展而进行修订
绿色食品产地内源污染与外源污染调查的基本内容:内源污染调查a肥料,调查肥料的种类,品种,施肥水平b植物保护.调查病虫害和防止手段,农药3农用塑料残膜,调查使用历史,实测其状况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调查全价饲料的组成5农业废弃物,调查秸秆的量,处置情况,粪便的量和处置情况6农业生物物种,调查有否转基因物种,
2,外源污染调查1污染源调查内容2空气质量调查SO2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氟化物3水质调查
绿色食品环境监测的基本程序
资料调查-现场调查与评估-优化布点-样品采集与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价间套种技术要点1.合理搭配作物的种类和品种2确定合理的田间配置3掌握天剑管理技术要点4绿色食品产地应尽量利用空间和事件的间隙通过间套种发展*肥作物5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内的所有间套种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操作规程
保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性:1保持土壤费力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2保持土壤费力是增加作物产量的基础和保证3保持土壤肥力是绿色食品品质进一步提高的保障
绿色食品施肥技术1创造良性的养分循环条件2经济合理地施用肥料3以有机肥为主体尽可能使用有机物质和养分还田4充分发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中的作用5尽量控制和减少化学合成肥料,尤其是各种氮素化肥的使用,必须使用时,也应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有害生物防治原则:1要创建和建立海里作物生长,一直病虫害的梁海生态环境2预防为主,防重于治3综合防治4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生物农药5必须进行化学防治时,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2农业防治a选用抗病虫的优良品种b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种制度c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寄生作物的抗性3物理机械防治及其他防治新技术4生物防治法5药剂防治
合理灌溉遵循的原则;1灌溉要保证绿色食品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2灌溉不得对绿色食品作物植株和环境造成污染或其他不良影响3应根据节水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水资源4要同时抓好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立
绿色食品动物生产的基本原则包括1保护环境降低土壤退化的侵蚀,减少污染,使生物量适度,保持畜禽良好的健康状况2通过增强土壤中的生物活性来增加和保持土壤的长期肥力3保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和提高本地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4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尽可能使物质和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5精心管理,促进家畜健康和满足家畜的行为需求6从开始到销售保持食物和加工产品的完整性
畜禽在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是农场运作的一个核心,并且是一个农场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2家畜在有机物质循环中骑着重要作用3控制杂草
传统畜牧业向有机畜牧业转化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使用更加自然的饲养方法和才用改进畜舍的办法降低家畜应激,第二部是要有减少使用和不使用常规畜牧业方法,最后一步是获得最大成功所必须的,即使家畜和整个农业系统融为一体
绿色水产品生产模式主要包括下列模式1水产品科技园区绿色生产模式2池塘生态养殖模式3山区流水养鱼模式4水库增养殖绿色生产模式5稻田生态养殖模式
综合养殖品种的选择的原则;绿色水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要求1绿色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以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要求2淡水渔业水源水质要求包括水质的感官标准;色,嗅.味;3卫生指标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的规定4海水质量的各项指标应符合绿色食品的行业规定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提倡科学,合理的综合养殖,走病害的综合防治之路,是防治病害发生和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野生农产品采集的基本原则;采集行为有利于维持和保护自然区域功能的原则,即按照采收对象的生物学特点和采收地区的环境条件,在不超过采集对象每年能够自然恢复的数量范围进行采集生产
野生农产品的采集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野生农产品应采自有明确土地边界的地区,而且这个地区应被绿色食品的检察人员检查合格2采集地区在采集以前和采收过程中没有施过化学合成的物质的历史3野生植物必须是生长在可界定,能自我维系的可持续的生产体系4在交通流量大的路边或其他有污染源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缓冲带,采集区所采集的野生植物才可作为绿色食品
野生植物采集基地或区域的选择应遵循原则1采集区域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方2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避免在有污染物
扩散的区域采集3对可能受污染的地区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质量监测,确保采集产品没有被污染4采集区域应远离常规种植的农田,避免农药等的化学物质的污染
野果的采集原则1采集区域的环境条件必须满足绿色食品基地的要求2对野生食果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以保障资源的扩大再生为前提,使资源增加同采收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3要重视采集区域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野生真菌的采集原则:1要求采集区域的环境条件优良,符合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要求2食用菌采集不能导致菌种退化或消失,能维持菌种的可持续的再生产过程3采集野生真菌,必须确认是可食用种,要学会辨认
绿色食用菌生产的具体标准主要是;1食用菌生产的培养基必须是来自有机生产的产品或经过认证的天然来源的材料,2菌丝体的选择要适宜,其来源要清楚,3对虫害和杂菌的预防性管理禁止使用任何化学杀虫剂4蘑菇栽培区域的环境条件也应该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5最大限度地保证在收获,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产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绿色食品加工的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营养物质最小损失原则3加工过程无污染原则a原料来源明确b企业管理完善c加工设备无污染d加工工艺合理e选用适宜的贮藏和运输方法f加强人工培训4无环境污染原则
食品保藏方法:1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方法:2抑制微生物活动的保藏方法(冷冻,高渗透压)3利用发酵远离的保藏方法4运用无菌远离的保藏方法:巴士杀菌法,高温杀菌法5应用防腐剂的保藏方法
绿色食品企业厂址的选择要求
1基本要求a的士高燥b水源丰富,水质良好c土质良好便于绿化d交通便利
2环境要求a远离污染源b防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食品加工工艺要求:采用先进的手艺,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加工过程不能再次污染,并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ISO91000系列标准遵循以下指导原则1明确主要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职责2满足以顾客为中心的受益者的期望和需求3区别产品质量要求和质量体系要求4划分产品四大类别,即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5注意影响产品质量的四大方面6深入理解过程,过程网络以及它们和质量体系的关系7重视质量体系的评审8强调质量体系文件的重要性
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目的:保持与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提高产品的耐贮性和稳定性改善产品的成分,品质和感官,提高加工性能
促进绿色和有机食品消费的措施:1通过宣传培养面向公众的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观众,提高消费者的环境意识2为扩大销售,生产要尽量降低生产成本3流通渠道需要加强4加强有机食品的质量管理和体制保障
绿色食品标志是经绿色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绿色食品上使用,以区分此类产品用与普通食品
的特定标志,该标志已作为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商标局注册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资纯净,良好的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0年开始筹备并挤挤开展绿色食品方面的工作,1992年11月正式成立,是组织和知道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权威机构,也是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同时也是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所有者
绿色食品生产病虫害防治措施:1利用作物品种的多样性建立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2利用合理的轮作体系,控制土传病害3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健康土壤使之成为抑制性土壤4采取适当的生物和屋里防治措施5适当使用允许范围内的矿质药物6强化生产全过程管理的意识
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原则:1为人类生产优质,足量的高营养食品2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平衡3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4尽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和破坏5通过安全生产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