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上)
最新中国环境政策发展历程
环境政策手段不断丰富,涵盖命令控制手段、市场经济手段 、自愿行动、公众参与等形式。
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平衡,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 理念。
环境政策管理主要以政府直接控制为主,管理难度大。 环保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中国环境政策发展历程中国环境政策发展历程21世纪初全面综合决策阶段时间重大决策2002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2003在16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2003环境影响评价法通过2004绿色gdp研究2004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5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发布200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发布2005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2006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1021世纪初全面综合决策阶段续时间重大决策2006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知道意见2007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2007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2007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2008循环经济促进法通过2008水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2009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11由一个中心科学发展观两个抓手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9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通过
10
环境政策发展历程描述
21世纪初(全面综合决策阶段)
由“一个中心”(科学发展观)、“两个抓手”(建设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三条途径”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调控)组成
11
环境政策框Leabharlann 总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以来进展较快,政策 手段、管理方法和调控手段日益完善。
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
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实施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措施,以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环境经济政策的背景及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和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环境经济政策得以出现。
环境经济政策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环境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主要通过制定环境税收和补贴、建立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实施环境监管等手段来引导企业和公众采取环境友好的行为。
通过价格机制的调整,环境经济政策可以引导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与手段资源管理是保障人类能够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关键。
合理的资源管理可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资源管理手段:1.资源评估与监测:通过对资源进行评估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资源的使用状况和变化趋势,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资源管理方案。
2.资源保护和修复: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资源是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可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3.节约与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是有效管理资源的重要措施。
通过推广节能、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回收利用等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4.合作与治理:资源管理需要跨界合作和政府治理的支持。
国际合作、政策协调和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促进资源管理的协同发展。
三、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的关系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环境经济政策为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的支持,可以促使企业和公众更加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同时,资源管理的效果也能够反过来增强环境经济政策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例如,通过实行环境税收,鼓励企业减少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同时为环境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进展
环境经济政策的主要进展/hjjj/gjfb/201106/t20110603_211643.htm/hjjj/gjfb/201006/t20100609_190733.htm国家继续加快制定和实施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和绿色税收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通过有效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
取得积极成效。
‚双高‛产品名录夯实环境经济政策基础。
2009年,环境保护部发布《‚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2009年)》(简称‚‘双高’产品名录‛),含290余种产品。
财政部和商务部根据名录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对遏制这些产品出口、减轻环境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家安监总局和银监会专门转发‚双高‛产品名录。
2010年,环保部继续组织制定了新的一批《环境经济政策配套综合名录》。
该名录含有349种‚双高‛产品、29种环境友好工艺、15种污染减排重点环保设备,在国家制定和调整出口退税、贸易、信贷和保险等经济政策,以及完善产业政策、安全监管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政策继续深化。
环境保护部联合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
进一步规范了信息交流范围和报送方式。
环境保护部向银监会提供2009年更新信息。
目前,已有4万多条环保信息进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
商业银行根据这些信息对环境违法企业采取限贷、停贷、收回贷款等措施,促进了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2、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继续稳步推进。
2009年,在环境保护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下,9省市已在全省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
10余家保险企业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
河北省、沈阳市和上海市在地方环保立法中写入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条款。
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意见。
2023年 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
202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知识】202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建议导读:随着2023年上半年的结束,我们来评估一下当前的经济形势,并提出在下半年如何做好经济工作的建议。
本文将对上半年的经济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下半年的挑战。
一、2023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回顾1.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继续恢复,并且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
在国内方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消费市场表现强劲,投资增速逐渐回升,外贸出口也呈现增长态势。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也存在一些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如地缘政治风险、金融市场不稳定等。
1.2 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各个行业在上半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科技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传统产业则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需要通过创新和转型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1.3 就业和消费情况分析上半年就业市场相对稳定,但仍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矛盾。
高技能人才和新兴行业的就业需求旺盛,而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的矛盾也在加剧。
消费市场表现强劲,尤其是居民消费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
二、下半年经济工作建议2.1 增强供给侧改革能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
下半年,我们应该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力度,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2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要加大投资力度,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落地。
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我们才能在新兴产业领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2.3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是经济稳定的重要方面。
下半年,我们应继续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加强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2.4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是推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与政策工具分析
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与政策工具分析引言:环境政策是各国政府的重点领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境政策方面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概述中国环境政策的演变过程,并深入分析各类政策工具的特点、实施效果及局限性,为未来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政策逐渐走上正轨。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环境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
(1)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行一系列针对工业污染的防控措施。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开始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等。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加强了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如“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等。
中国环境政策在演变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政策工具,包括环保法律、环保税、生态补偿机制等。
下面我们就这些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和局限性进行分析。
(1)环保法律:中国政府在环保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仍需加强,部分企业存在违法排污现象。
(2)环保税:中国政府于2018年实施了环保税制度,通过征收环保税,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控。
然而,环保税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如税收征收的成本较高,对部分企业造成负担。
(3)生态补偿机制:中国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逐步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采取经济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
然而,生态补偿机制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补偿标准不清晰、实施难度大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环境政策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
构 筑 环境经 济 学理论 体 系 的基 础 是西方 经济学
中 的微 观 经济学 和 福利 经济学 。随着 中 国市 场化改
收稿 日期 t 2 0 — 1 1 0 6 0 —6
作 者简 介 ;王 金 南 ( 9 3 ) 16 ,男 ,浙 江 武 义 县人 ,研 究 员 ,博 士 ,研究 方 向 :环 境 经 济 学 。 逮元堂 (99 ) 1 7 一 ,男 .山 东 沂 源 县人 。助 理 研 究 员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t环 境 经济 学 。
政 策 、环境 保护政 策 和可 持续 发展政 策 的理论基 础
得 到进 一 步 的 发 展 。8 O年 代 中 期 以后 , 中 国涌 从 西 方 国家 引 入 ,如
(F ( F环 境经济学 丛 书》 ( 尼斯 、马 中等 ,1 9 ) R 克 92 、 《 世界无末 I q:经 济学 、环境 和 可持 续发 展 》 ( 张世
在 中国未来一段 时间内的发展 与研究做 了展 望。随着 中国全面建设 小康社 会和公 众对 环境 质量需 求 的 提高 。环境经济 学所关注 的内容会更加全 面并逐步深化 ,环境经 济学在 中国环境 管理 中的作用也 将 日
益显著 。
关 键 词 :环 境 经 济学 ;最 新进 展 ;研 究 展 望 ; 中 国
理论等研 究 。
、
最 新 进展
( )环境 价值 棱 算 二
环 境经 济学 作 为一 门独立 的学科 ,主要涉 及环 境 经 济 理 论 、环 境 价 值 核 算 、环 境 经 济 政 策 等 内 容 。在 中 国环 境 经 济 学 专 家 和学 者 的 努 力 下 ,近 2 O年来 环境 经济 学在 中 国取得 了较 大的进 展 。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展望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及展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壮大也日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过去的历程,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中经历了哪些变化,迎来了哪些新的机遇与挑战,又将走向何方呢?一、改革开放初期:脱离计划经济,加速市场化进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市场经济时代。
改革开放初期的重点任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群众、解决问题”,通过逐步取消限定企业管理范围、降低物价以及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等大力开展。
同时,逐步废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使市场的自由度不断增强,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充分的市场竞争机会和经济自由。
1979年开始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1984年实行的“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农村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
同时,中国还积极对外开放,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且与更多的国家开展了经济联系和合作,推动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软实力彰显中国实力1992年,中国进行了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确定了一系列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完善市场机制、拓宽对外开放和加强科技投入等,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六年以来,在颁布实施《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1986—2000年)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政策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经济增长率年年超过10%,投资呈几何倍数增长,同样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的问题。
中国经济走出井冈山,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尤其是此前蛰居在国内市场的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展露头角,其中如华为、腾讯、小米科技等,成为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说明中国经济软实力愈发彰显。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经验
文章标题: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经验一、引言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然而,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经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我国的这些成功经验,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进行分析。
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我国政府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力度推行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并严格执法。
近年来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税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
多项生态补偿政策也得到了广泛实施,为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有效的经济支持。
三、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我国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也不例外。
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制造等举措,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
我国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环境监测、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参与我国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公益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低碳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方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回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经验的积累,是我国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国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坚实基础。
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落实、科技创新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懈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参与,构成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作为一个我国公民,我深深感到自豪,也深信我国在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道路上,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我国过去几十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的背后,是我国政府和全体人民群众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政策
? 理想的排放水平和治理水平是在E点,此 点又称为有效率的污染水平。此时边际治 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社会总成本最 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
? 实现有效率的污染水平的手段:
1.强制执行各类环境法规;
2.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
第二节 污染者付费原则
? 强制执行的各类环境法规又称为命令-控 制型的环境政策,包括各种环境标准、 必须执行的命令和不可交易的配额。
? 无论是环境管制不严或者过于严格,都会导致低效率的资源配置。
– 若环境管制不严,厂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会提高排放水平,降低边际 治理成本(例如E″点)。此时会出现比较高的损害成本和社会总成本。
– 若实行严格的环境管制,此时排放水平虽然降低了,但是治理成本过高(例 如在E′点),也造成比较高的社会总成本。
? 执行这类政策需要庞大的执法队伍和高额的执行成本,往往 让国家财政和环境管理部门所无法承受。
? 为了降低执行成本,同时获得理想的环 境效果,无论是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过渡的国家,还是已经建立了市场 经济的国家,在环境管理工作中,都不 同程度地运用了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 段,或称环境经济政策。
策 ?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制定和发
布的法规和政策
正在执行的环境经济政策
由环保部门执行的政策: ? (1)排污收费 ? (2)排污权交易(在排污申报登记与
排污许可证基础上试点) ? (3)三同时制度 ? (4)生态环境补偿费
正在执行的环境经济政策
由产业部门执行的政策 : ? (5)矿产资源补偿费 ? (6)土地损失补偿费 ? (7)城建环保投资 ? (8)废物回收利用 ? (9)育林费 ? (10)林业基金 ? (11)行业造林专项资金 ? (12)造林、育林优惠贷款
2024年全球经济前景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年全球经济前景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1. 引言1.1 概述随着时间的推移,2024年全球经济前景备受瞩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关注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2024年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将是一个关键时刻,各种因素将对经济增长、贸易政策和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与分析这些变化,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来应对挑战。
1.2 背景过去几年里,全球经济呈现出动荡不安的态势。
贸易争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其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世界各地的经济面临压力和挑战。
然而,2024年有望成为一个转折点,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1.3 主题介绍本文主题旨在探讨2024年全球经济前景展望,聚焦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
首先,我们将对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进行预测,并针对关键的经济体展开分析。
其次,我们将探讨新兴行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接着,文章将分析导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因素,如技术创新影响、贸易政策变化以及环境可持续性考虑。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数字经济潮流、绿色能源市场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应用推动等行业发展趋势。
最后,通过总结现状与未来走向,我们提出对关键挑战的应对建议,并给出发展策略建议。
在继续撰写全文之前,请注意这里介绍的论点和思路只是引言部分的概述,并不是具体内容。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讨论每个子主题,提供更多细节和深入分析。
2. 全球经济前景展望:2.1 经济增长预测:通过对全球经济的分析和预测,2024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将呈现出积极的趋势。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数据,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保持在稳定水平,并有望略微上升。
这一增长主要受益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复苏和发达国家的逐渐复苏。
尽管全球宏观环境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风险,但许多国家已采取了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并进行结构性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数字化转型以及技术创新领域的投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半年度行情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金融市场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在过去半年里,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诸多挑战,同时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市场走势、热点板块等多个维度,对半年度行情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宏观经济1. 经济增长: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GDP增速达到 6.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
2. 物价水平: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4.6%,涨幅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
3. 外贸形势: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1.4%。
外贸形势总体稳定,但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三、政策环境1. 货币政策:上半年,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上半年,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75万亿元。
2. 财政政策:上半年,我国财政政策保持积极稳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实体经济。
3. 产业政策:上半年,我国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市场走势1. 上证指数:上半年,上证指数震荡上行,累计上涨5.6%。
其中,6月份涨幅最大,达到6.6%。
2. 深证成指:上半年,深证成指累计上涨6.9%,表现优于上证指数。
3. 创业板指:上半年,创业板指累计上涨9.2%,表现最为抢眼。
五、热点板块1. 科技板块:上半年,科技板块持续活跃,半导体、5G、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2. 医药板块:受疫情影响,医药板块成为市场热点,疫苗、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涨幅明显。
3. 消费板块: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持续,消费板块表现稳健,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细分领域表现良好。
4. 金融板块:金融板块在上半年整体表现稳定,其中银行、保险等细分领域涨幅较小。
2024年最新的环境保护法规解析: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024年最新的环境保护法规解析: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1. 引言1.1 概述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2024年最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将被引入。
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法规,并重点探索其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影响与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环境保护法规发展历程、2024年最新环境保护法规解读、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享以及结论与展望。
首先,我们将回顾过去环境法规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环境保护现状,并介绍2024年新环境保护法规的引入背景。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读该法规的内容,并进行影响分析与预测,同时重点探讨其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相关方面。
随后,我们将分享一些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的具体举措,以及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的角色和经验。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2024年环境保护法规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并展望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未来趋势,最终总结全文并提出呼吁行动号召。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解析2024年最新的环境保护法规,探讨其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影响与作用。
通过回顾环境保护法规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环境保护现状以及解读新法规内容,我们将揭示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通过分享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展望,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实际操作和未来决策方向上的参考。
最终,我们希望激发人们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2. 环境保护法规发展历程:2.1 过去环境法规回顾:过去几十年中,全球范围内出台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旨在控制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些法规涵盖了大量的领域,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管理、废物处理和土地使用等方面。
其中一些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法规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旨在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实施地域
全 国 全国 全国 广东 、 建 、 福 江苏等地
财政补贴
运用信贷 手段 保护环境
环境 资源 核算 污水排污费
二氧化硫排污费 超标排污费
财政 、 环保
环保、 金融
计划 、 环保 、 财政 环保
环保 环保
18 92
19 95
不详 19 91
19 92 18 92
主要从 环境 角度考察一个 国家 的可持续性。
●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Ⅶ 埘 - 无
l
j
I
I
j
1
j
I j I 源自I I ;I
_
●
维普资讯
i i
i
税 函[0 3 15 20 ] 11 字 [96 2 19 ]0号 ) 。
由 页岩生 产 的电 母
} 页岩 用 量 ( 量 ) 重
i
l
i
维普资讯
锯所 硒宪考 07 考20 年第2 期 总第l 塑 2 7 2
现实情况来看 , 目前我国在水 资源利用 、 空气 污 染、 酸雨和温室气 体排放 以及资源 和废 弃物 管 理、 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环境经 济政 策体 系是 根 据价 值 规律 的要 求 , 用 价格 、 收 、 贷 、 运 税 信 收费 、 险等 经 济 保
经济体制下 , 环境经济政 策是 实施可持续 发展
环境 的可 持 续 性 发 展 和 管理 方 面相 当薄 弱 。从
格政 策 、 收政 策 、 融 ( 贷 、 险 ) 税 金 信 保 政策 等
( 各项环境 经济 政 策 在 我 国具 体 实 施 情 况 详 见表 1 。环境 经 济政 策具 有 经济 激励 约 束 、 ) 筹集资金 、 协调经济利 益关 系等功能 。在 市场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市场化、国际化,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逐渐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下面将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回顾1.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初步探索(1978-1992)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有计划的方式逐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的成就,也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2年,宪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宣布“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同时国家支持、引导和保护中小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984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公有制企业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必要支持和服务。
之后,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了“注重发展工业个体经济和城市集体经济”的方针,这一方针直接推动了私营经济的发展。
到1992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20%,其中以农村集体经济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体。
2.加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转折(1992-2002)从1992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将私营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其中,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集体、股份合作等形式的较均衡的市场主体账户体系,并于1995年和1998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工商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宏观管理中的平等地位。
在监管政策上,国家颁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取消了一批限制或禁止民间投资的规定。
此期间的最大变化,当属民营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全社会企业丰富多彩,民间资本不断涌入金融、不动产、互联网、投资、电商等产业。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01
资源环境约束
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和生态退化问题逐渐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和可持续性。
02
环境污染成本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治理成本、健康成本和经济损失不断增加
。
03
国际贸易壁垒
环境问题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壁垒之一,影响中国产品的出口和国
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绿色发展理念
循环经济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护相协调。
工业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生活垃 圾分类和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 和资源浪费。
治理措施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提高污 染排放标准。
气候变化与应对
温室气体排放
01
能源消耗、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气候事件
02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命
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显著提高。
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 之一。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环境问题,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研究不足 • 研究内容不够全面深入,缺乏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 • 对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机制探讨不够。 • 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趋势和预测缺乏深入研究。 • 展望 • 需要加强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机制。 • 需要加强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推动中国绿色低碳发展。 • 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意识培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023年宏观经济总结及2024展望
2023年宏观经济总结及2024展望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年宏观经济总结及2024展望2023年是一个充满变数的一年,全球经济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接下来,我们将对2023年的宏观经济进行总结,并展望2024年的经济走势。
2023年初,全球疫情形势有所好转,各国经济逐渐恢复活力。
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色,GDP增速保持在6%左右。
这一增速虽然与以往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稳定增长的水平。
国内消费市场逐渐恢复,投资增速也有所提升,对外贸易稳步增长。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经济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疫情受灾地区和行业的支持力度。
推动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各地各部门也纷纷出台扶持措施,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步伐。
2023年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和挑战。
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稳定,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通货膨胀等问题仍然存在。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依然面临一定阻力,一些产业面临着转型困境。
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增加,社会问题也需要及时解决。
2023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2024年展望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2024年的GDP增速将在6%左右,经济结构将继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将继续提高。
以下是我们对2024年的展望:1. 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在6%左右,主要受益于内需的恢复和加强,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善等因素。
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增长。
2. 结构性改革将迈出新的步伐。
2024年,中国将继续推动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步伐。
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数字经济等领域,中国将加大投入,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取向
化的局面。
的承载能力, 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面对着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中国从自己的
国情出发 , 果取了适宜而有力的经济政策并取得 了积极 的成效。总起来看 ,在过去 的二十多年
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方面 , 中国正在建设 中的世 界最大的水 电工程——长江三峡水 电工程作 了 初步的尝试。这一工程不仅具有防洪、 电、 发 航 分显现, 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们通过制度创新来
完成发展经济、 保护环境双重任务的自觉性。事 实上, 在过去若干年中, 经济发展制度的重建与
运、 养殖、 供水、 滤泥等综合功能, 其中包括生态 经济运行机制的创新成为 了中国实施环境保护 保护的功能, 而且按规划, 工程建成后, 它的周围
维普资讯
循 惭翻嚏. 昔考 20 02年第 6期( 总第 18 52期)
中. 环 境 保 护 的 国 经 济 政 策 取 向
国务院经济 体制改革办公室 范恒 山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 发展最终被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 秉持。 发展是硬道理” 的信条, 尽可能地加快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约 95 .% 发展; 但同时, 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 、 快速发展,
源、 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适应这一转变的 经济政策与相关手段的配合, 使谋求一时经济增
( 发展内容。 三)
在发展内容上, 见利就上、 不惜代价的全方
保护环 长而不惜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做法受到了一 位产业发展逐渐转化成有利于节约资源、 定程度的遏制, 保护环境成为发展经济、 提高人 境、 提高效益的高效低耗性产业发展。改革开放
经济分析报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经济分析报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概述本文档旨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并展望未来的经济前景。
通过对关键指标、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本报告将提供一个客观而准确的经济分析。
1. 宏观经济概况1.1 国内生产总值(GDP)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本章将对过去几年的GDP增速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1.2 就业市场就业市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们将分析中国就业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并评估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差异。
1.3 通货膨胀及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消费者购买力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将探讨中国通货膨胀率以及物价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对经济的影响。
2. 政策措施与改革2.1 宏观调控政策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以应对经济波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分析这些政策的效果,并讨论未来可能出台的新政策。
2.2 对外开放与贸易战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中国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将评估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当前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3. 关键产业分析3.1 制造业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们将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并深入研究不同细分行业的竞争力及前景。
3.2 服务业随着经济结构转型,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章将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进行分析,并预测其未来发展潜力。
结论与展望通过以上内容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并展望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回顾整个报告,总结重要观点,并提出对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在编写本报告过程中使用了以下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2.经济学相关期刊文章3.中国政府发布的官方文件和政策文件请注意,本报告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读者应在决策前考虑其他来源的信息。
总结上年度_理清思路(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对上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理清思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上年度工作回顾1. 经济发展稳步推进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应对了风险挑战。
GDP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2.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过去一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去一年,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高。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4.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过去一年,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5.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过去一年,我国民生保障持续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贫困人口脱贫成果得到巩固。
三、理清思路,展望未来1. 坚持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绿色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2. 深化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我国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绿色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展望
中共 山西省 委党校 学报
Ac d mi o r  ̄ o h n P o icM mmi e a yS h o f P C a e cJu n f a  ̄ rvn i Co S t eP n c o l . t o C.
Apr 20 9 . 0
第3 2卷 第 2期
的作 用对 象 主要是 国有 大 中型企 业 ,随 着企 业改 革
的不 断深人 ,私营 和股 份制企业 逐 步 占有越来 越 多
高, 并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奇迹 , 同时也带来了 但 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 已经直接制 约 了 中国经 济 的进 一 步发展 ,影 响到 了社会 的稳 定
重 大 的变化 , 经济 发展 令世 人瞩 目, 合 国力 明显提 综
体系是由国家的法律 、法规和相关经济政策所组成 的相 互配套 的有机 系统 。
我国现行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总体上仍处于低 层次、 无序 化 的 状 态 , 主要 表现 在 : 是 环 境经 济 政 一 策 的实施 缺乏 系统性 及 相应 的措 施机 制 。许 多环 境 经济政策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 ,不能起到应有的作 用。二是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对象没有随着我国企 业 改 革 的深入 而及 时调 整 。我 国现行 环 境经 济政 策
V0 -2 N . 1 o2 3
中国绿 色环境 经济政 策体 系展 望
赵 际红
( 中共 山西省委 党校 ,山西 太原 000 ) 5 0 6
[ 摘要 ] 环境 经济政 策在环境管理和保 护 中具有及 时性与 应激性 的特 点 , 能够有 效地 对各 类市场主体进 行基
于环境资源利益的调 整 , 有利于建立可持续利用环境 资源的激励机制 。因而 , 我们应 当借鉴发达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环境经济政策演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005年,中国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146个国家中位居第133位。
这一数据说明我国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管理方面相当薄弱。
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在水资源利用、空气污染、酸雨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资源和废弃物管理、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来调节或影响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本项研究中,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分析主要包括环境财政(投入)政策、环境收费与价格政策、税收政策、金融 (信贷、保险)政策等(各项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具体实施情况详见表1)。
环境经济政策具有经济激励约束、筹集资金、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等功能。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环境经济政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一)财政政策。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资源和经济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基础,环境作为一种经济资源,是经济学意义上典型的“共有资源”。
共有资源具有明显的“无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无排他性”是指不可能排除那些不掏钱的人享受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好处,即“搭便车”,从而导致共有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非竞争性”是指某一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影响该物品另一消费者的消费状况,即该物品提供给额外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环境保护与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
环境保护与治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往往难以进行,需要政府制定法规强制社会和企业施行,利用经济手段引导经济主体减少环境污染,实施污染治理。
财政投入是十分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手段,也是环境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环境财政政策包括: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财政补贴、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环境性因素的财政转移支付等。
1.预算支出政策。
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直接投资主要是环境污染治理投入。
“十五”期间,财政部门按照“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方针和“分清政府和企业职责,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的原则,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2001—2005年,中央财政对环境保护累计投入1100多亿元。
(1)逐年增加环保事业费,切实保障环保部门履行职能。
“十五”期间,中央财政通过部门预算累计安排环保事业费10.6亿元,年均增长25.3%。
除保障国家环保总局行政和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外,还重点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环境监测、环保执法、环境标准制(修)订、环境与核应急处置系统建设、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联合执法检查和调查等专项工作。
“十五”(2)不断增加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期间,中央财政除继续安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外,还新设立了中西部地区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排污费补助等专项资金。
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0.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9.3亿元,累计安排专项支出14.5亿元,不仅有力地保障了专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也带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参与环境保护。
(3)通过国债资金支持了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项目。
“九五”后三年,在中央财政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中,有46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
因此1998年以后,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才有了较大的增幅。
“十五”期间,中央财政通过国债资金,直接安排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支出累计达1083亿元,主要用于京津风沙源治理、西部中心城市环保设施建设、“三河三湖”污染防治、污水、垃圾产业化及中水回用、北京环境污染治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
2005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为2388.0亿元(比上年增加2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
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8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0%),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458.2亿元(比上年增加48.7%),新建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640.1亿元(比上年增加39.0%)。
近年来的环境预算项目支出主要包括:“三河三湖”、渤海等重点流域及海域水污染防治工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库区及影响区的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危险废物以及火电厂二氧化硫污染治理,南水北调及治污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和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等工程,风沙源和水土流失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
总体来看,我国用于环境投资的公共资金相当有限,目前全国环保总投资仅为gdp的1.3%,这其中还包括企业投资、民间个人投资以及其他资金,真正的财政资金不到gdp的1%。
尽管近年来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但远远不能满足治理环境的需要。
国际上一般国家用于环保的支出约占当期gdp的1.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对环保的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0.5%~0.7%之间,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2.政府采购政策。
政府采购是以政府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采购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公共采购”。
政府采购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政府采购必须一切从社会公众的利益出发,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政府采购的性质决定政府必须通过一系列带有强制性的法规、政策达成更多的目标。
实际上,世界各国政府采购都有明显的“绿色”特征,都有特定的节能与环保法律与政策规定。
美国联邦政府以美国环境保护局的“全面性采购指导纲要”为主,规定政府采购必须贯彻节能环保政策和体现节能环保要求。
联邦环境管理者对总统第13101号行政命令实施情况的监督也包括了节能与环境保护符合性评估。
日本国会颁布《绿色采购法》,规定政府机关可以采用第三方认证体系或绿色产品信息系统作为绿色产品的参考依据。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没有政府采购节能与环保产品的法律与政策规定。
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九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包括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
但是我国至今却尚未颁布《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相关的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也制定得较少,且缺乏统一标准。
政府采购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2004年底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成为我国第一个政府采购促进节能与环保的具体政策规定。
这一政策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环保采购标准,例如青岛市财政局和市环保局2005年12月27日发布了第一批《绿色采购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清单》,从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环保产品中筛选确定了该市第一批政府绿色采购环保产品清单。
3.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转移支付制度在生态补偿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生态环境问题,比较而言,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
自1998年起,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援助,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把生态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
1997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财政支付比例关系为100:54:57,2002年这一比例缩小为100:56:67。
通过转移支付,西部地区的财力大大增强,增强了地方环保事业投入的能力。
4.设立环境整治与保护补助的专项资金。
近年来,中央政府增加了环境整治与保护的专项资金,省级财政也设立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有关的专项资金。
以浙江省为例,2000~2003年省级财政安排总数为17亿元的专项资金,涉及与生态建设有关的有“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城镇建设”、“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碧海建设”、“绿色文化建设”、“科技支持与管理决策建设”等9大工程的23个类目,大大改善了浙江省的生态环境状况。
5.推行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试点工作。
2001年,财政部与有关部门就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补助范围和标准、资金拨付方式、中央与地方的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调研,并于11月启动了试点工作。
这项试点覆盖了全国11个省685个县,共2亿亩林地,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拨付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10亿元。
2002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10亿元,支持11个试点省区加强对重点防护林与特种用途林的管理和保护。
6.财政补贴(贴息)政策。
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通过财政补贴对相关企业予以支持。
美国国家环保局从1978年开始对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根据不同的情况,补贴量为10%~90%;德国对于兴建环保设施也给予财政补贴,其补贴数额相当于投资费用的一个百分点,对建造节能设施所耗费用,按其费用的25%给予补贴;日本政府在《废弃物处理与清洁法》中规定,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要从国库中提供部分财政补贴;仅在1984年,法国对清洁工艺投资约为5亿法郎,其后,提供的补贴数额逐年增加。
我国对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与治污的企业财政补贴仅限于少数几项间接补贴,如利润不上缴、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但对相关企业的鼓励与支持效果甚微。
可以考虑给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以照顾,例如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
目前应用广泛的补贴主要有对治污项目的补贴、对生态建设项目的补贴、对清洁生产项目的补贴、对环境科研的补贴、对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补贴等。
中国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还只是“问题”导向的应急投资。
从总体上看,国家环境财政政策缺少连续性,效率不高,无法保障公共利益。
(二)环境税收政策。
1.我国环境税收政策沿革及现状。
我国目前没有开征专门以环保为目的的税种,但在税制中采取了不少鼓励环保的税收措施,有些税种的开征也对环保具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意义。
与环保有关的税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它们对保护资源和环境有着直接的意义;二是有些税种,如消费税、车船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虽不直接或并不完全针对环境保护,但对促进环境保护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环保的各种税收措施主要反映在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中。
此外,消费税和一些地方性税种中都有所体现。
(1)增值税。
涉及环保的增值税措施主要体现在与环保有关的诸多优惠政策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鼓励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优惠措施,主要有:①对企业利用废液(渣)生产的黄金、白银,免征增值税(财税字[1995]44号、财税[1996]120号)。
②对企业生产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的建材产品(包括商品混凝土),免征增值税,其掺兑比例既可以按重量计算,也可以按体积计算(国税函[2003]1151号、财税字[1995]44号、财税字[1996]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