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古城墙、古建筑知识介绍

一、大同古城墙

关于大同城墙的由来,要上推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北魏,它的北段在今白马城、安家小村一带,留有遗存。我们现在修复的城墙,是徐达在旧址上增筑的。据《大同县志》记载:“明洪武五年,大将军徐达因旧土城增筑,周十三里,高四丈二,址砌以石,墙甃以砖。门四: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门各建楼,角楼,四望楼五十有四,窝铺九十有六。”

徐达字天德,安徽濠州人,二十二岁投奔朱元璋,南征北战,为建立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先后被封为大将、左相国、大将军、征虏大将军、太子少傅、魏国公,五十四岁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

关于营建时间,县志武事章说:“洪武二年正月副将军常遇春率郭英、汤和等攻大同,元右丞相扩廓帖木儿奔甘肃,守将竹贞亦弃城遁,遂取大同。又据明史记:洪武三年徐达率李文忠等诸将,从北京至甘肃、宁夏,全线打击蒙元余兵,洪武四年,明廷命魏国公徐达到北平、山西练兵,修缮城池。洪武六年、七年继续在北平、山西防御练兵。从以上史实看明代大同城墙不会早于洪武四年,主体竣工不迟于洪武八年。县志记载,洪武五年所增筑应与实际吻合。去年修复墙体时,发现了刻有“洪武五年”、“洪武六年”字样的城砖,这就充分证明了明城墙的营建时间。

明代大同城墙周十三里,比平遥古城大些,但与北魏城相比要小多了。北魏城周长三十二里,东至御河桥东的古城村,南至南关的实验幼儿园一带,西是今天的西城墙,北是安家小村白马城一带。现在恢复的明朝古城墙,大致呈正方形,城池也不是绝对垂直或平行,马面(凸出城墙的墩子)是它们的连接点,相邻墙体,有的几乎成一线,有的相差0.1—0.7米。二OO七年实测,城墙东西长1750多米,南北长1800多米,周长7200多米,面积约3.2平方公里,当然这也不精准,因为四周有转角,起始点从哪计,怎么计,待定。等到城墙修复后,会有一个精准数字。现存城墙占原总长度55%保存较好,即城墙的四个角部区。

墙高四丈二。这次恢复施工中,东城墙第十一标段找到原海墁标高为12.6米,加上垛墙在14米以上,符合历史记载。至于人们说姜瓖反清时,多尔衮斩城墙五尺,可能是推倒垛墙。城墙的高度其实都是随地形而定,绝非在一个标高上。总体来讲北高南低,但都在14米以上,这在全国是最高的。为什么大同城墙要修那么高呢?还要从明朝大同所处的环境来讲。从东北起靠近蒙元边界的九个地区,习称九边,历属九个重镇,即辽东填、蓟镇、

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偏关)、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这九个边镇是明朝与蒙元经常发生战争的地方。而主战场就在今天的大同城,双方你争我夺,约200余年。因而,大同城墙为全国最高就不足为奇了。城墙高了,自然就宽了,最窄处也有12米多。

址砌以石。传说洪武五年,徐达命人开始筑城,正在施工当中,元军突然来犯。徐达一面调集援兵,一面令人将城外石头运进城内西北角,且在城墙上增派了弓箭手,射箭后用石头还击。军民闻讯纷纷纷搬运石头,共同对敌。胜利后,城内军民搭台唱戏庆贺,当时有人把堆石头的地方叫“石头巷”。传说的石头也许就砌在城墙下。一九四二年,日本人村田治郎,也记有城墙下边砌以石头。开工后,在清理城墙根基时,整个东城墙发现了七百多米旧土衬石,大多为条石,其中夹有磨盘石、柱础石、栓马桩等杂石。这说明,当时战事紧迫,各种能用的石材都用上了。

墙甃以砖。以前的土城墙都没有包砖,到明朝火器得到迅速发展,原有的土城墙已容易被火器(火铳)攻陷,人们想到了用砖包砌墙体。在砌砖里有“三一五一丁条法,十字骑马梅花丁”之说,而旧城墙砌的就是梅花丁,即先放一块横砖,紧挨放二块顺长砖,按此循环放置。明朝盛行此种砌法,尤其是城墙,它结构合理,吻合紧固,比清朝盛行的三一五一砌法强多了。城墙用砖都是糙砖,即没有经过打磨、切割、加工的砖。常用型号有大城砖或二城砖,大城砖长44—48厘米,宽22—24厘米,厚11—13厘米,二城砖长38—44厘米,宽19—21厘米,厚9—12厘米。旧城墙用砖长42厘米,宽21厘米,厚11厘米,属二城砖。从收存的样砖来看,当时用砖不仅有附近砖窑烧制的,还有左云、右玉等地的。有军人烧制的,也有服刑人员和民窑烧制的。使用白灰或掺泥浆砌筑,灰缝厚度在1.3—3厘米之内,外侧收分(为了墙体更加稳定,砌砖时下大上小,且按一定比例退台砌砖)20%多,墙体内侧砌筑无规则顺砖直上,直上段与土墙体倾斜部位用整砖或碎砖、碎瓦、石渣补砌。墙基根厚度在1.8米多。城墙内侧没有砖砌体,只是土墙,上部砌有女儿墙。

城门楼。东曰和阳,南曰永泰,西曰清远,北曰武定,这是大同的城门楼。在城门外还有瓮城,瓮城的上方建有二城门(扁楼)或叫瓮城楼,在瓮城外还有形状似月的月城,它的上面建有月楼,也叫闸楼或箭楼。四个大城门楼平面布局基本相似,呈凸字形,面宽五间(约30米多),进深三间(约17米多),高三层,重檐歇山顶,底层有外廊。两边间面宽较小,中间无斗拱;大三间中部设有斗拱,上有雕刻。整个城楼做工精细,比例协调,高耸雄伟,秀美壮丽。至于二城门和闸楼较城门楼小一些,也不如城门楼雄伟。到清朝末期,大同城楼已经屋顶漏雨,门窗残缺。据说一九一四年,晋北镇守使张汉杰,拆毁北门楼和零散望楼残屋及太平楼、奎星楼,用于建私人住宅和兰池戏院。民国期间,北城门楼又在原处修建,但与其它三个城门楼有不少差异,缺少往日风采。一九五二年拆钟楼前后,北城门、东

城门、西城门也被拆除。唯有南城门楼保存至一九六四年七月一日拆除,门洞在一九八一年市政公司修路时拆除。

角楼。“郡城西北有高楼,此曰登临爽气浮”。这是清代大同县令吴麟的“镇楼秋眺”中的诗句。高楼就是指城墙西北角上的乾楼,它最高,最壮观,形状呈八角,又名八角楼。每当九月初九,人们都喜欢登镇楼远望以欣赏大同秋天的美景,抒发情感。所谓的明镇秋爽。乾楼按八卦讲,在西北角的乾位,那么东北角楼应叫艮楼,东南角楼应叫巽楼,西南角楼叫坤楼。这四楼所处位置均为角部连接点。

望楼。有资料说望楼58个,有说62个,有说64个,我认为县志的四望楼五十有四是对的,从记载和卫星拍照看,四大墙每边有十二个马面,那么就有四十八个望楼,其余六个又在哪呢?其实古代对箭楼、望楼、偏楼(二城门)没有一个统一固定叫法。在县志里,瓮城和月城上的楼,都归入了望楼,东门有瓮城楼,月城楼,南门的瓮城楼,西门的瓮城楼、月城楼,北门的偏门,加上这六个正好五十有四。望楼唯一有记载名号的洪字楼,在清朝乾隆三十九年,知县吴麟作了重修。

窝铺。施工中一老者告诉我,他从小就在城皇庙附近长大,经常上北城墙东段,记的有一窝铺,它不太高,一面坡,且地面在城墙顶下50—60厘米,好像村里的看瓜棚,这是听到关于窝铺的唯一说法。在我看来,窝:即简陋的住房,一个人能站起来,高不会超2.2米,宽4米以内,它不漏雨,挡风保暖,并有木地铺,一面坡,两个望楼之间为一个城墙段,每段布置2个,每面24个,四面共九十六个。

垛墙垛口。人们常说大同城墙有五百八十对垛口,代表五百八十个村子。我查了一下县志:城东194个,城南177个,城西91个,城北118个,恰好五百八十个。也有人说代表五百八十件事,但不好找依据。垛口就是在城墙的顶墙上,每隔一段留有一口,供人射箭御敌,每个垛子高二尺五寸,长一丈五尺,厚一尺半,垛口一尺五寸。垛口、垛墙一般在墙体中段都是按此设置,到两边及马面,随着尺寸变化也会有变化。

女儿墙。古时候官宦和有钱人家,讲究未出嫁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每到元宵节、庙会时都想出去看看。也不知是谁想到在屋顶四周砌上墙,供女子们上房顶登高远望。后人把砌在屋顶上的直墙,且四边在外墙的位置叫做女儿墙。大同城墙内侧上部原来就建有女儿墙。女儿墙一般不会高于1米,厚度在一砖以上。

瞭望孔。瞭望孔设置在垛墙的中间,且上边与垛口的后边平齐,20厘米左右见方,用来瞭望敌情。

排水渠。古代用白灰与粘水粥掺在一起,涂在城墙外表来固定城墙的土,以减少雨水和排水冲刷,到元代有用芦苇或竹席将土墙遮盖用来防雨。相传大同在御河东岸就种有芦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