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智慧教室的研究存在异与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智慧教室的研究存在异与同。

共同点主要有:

一是智慧教室建设运用的技术相似,主要是运用云计算、无线网、物联网、情境感知等技术支持;

二是智慧教室的空间设计大都参考建筑、人体工学的研究成果;

三是智慧教室的建设主要停留在硬件配置和设计方面,智慧教室配套课程材料及其它相关学科资源还没有相关研究;

四是缺乏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传统评价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智慧教室环境与学生学习效果、能力之间的关系。

不同点主要有:

一是智慧教室的研究者与机构不同。国外研究者是公司和高校合作开展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企业,但两者相互独立,没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时,

国外关注智慧教室的建设,如英国政府2002年启动未来教室计划,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教育部门实施未来课堂计划,这些对促进智慧教室的发展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是智慧教室应用方式不同。

国内主要是进行理论研究,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策略。

国外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和对比研究,通过数据验证智慧教室的教学效果;

三是应用对象不同。

国内智慧教室的建设大部分在中小学,

国外分布在中小学和大学,如麻省理工大学基于技术的学习TEAL (TechnologyEnabledActiveLearning)项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未来课堂项目。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从中受到一些启迪:

1.智慧教室的设计要与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相结合。

智慧教室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它的设计需要有更多学科研究者的关注和参与,遵循心理学、建筑学、人体工学等原理,结合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学习者的全脑开发。

2.

智慧教室的空间环境设计要趋向于分布式布局:运用硬件技术进行物质上的支撑,借助于软件系统对硬件技术进行智能的集成控制,实现现实教室与虚拟教室

(主要面向远程学习者)之间的信息及群体间的互动;

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支持系统和各智能终端的功能,实现从单一智慧教室到多个智慧教室的连通,实现学与教过程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无缝连接。

3.要促进学习分析技术的应用。

智慧教室的功能之一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轨迹。

我们要充分发挥智慧智慧教室的功能,对学生学习风格、态度

、能力进行分析,实现个性化的资源推送和学习支持。

4.智慧教室的应用要与具体学科充分结合。

针对学校的性质和学科,设计不同的智慧教室方案和教学应用模式,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科,运用新的技术重构课堂、重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采用适应性方案评价学习结果;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重构教室环境、建立群体协同知识建构。

5.智慧教室要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首先国家或学校需建立智慧教室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其次要建立使用效果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学活动,

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指标;

最后要考核经济投入与生均经费、学生学习效果等。

6.要重视教师的培训。

美国拉勒米县社区学院的智慧教室项目中,为了保证教学成功,经常对教师组织面对面或在线培训。培训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技术和教学方法,关键要培养信息素养和新环境下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快速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展望

智慧教室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

1.理论研究。

智慧教室的建构、实施以及评价等支撑理论还有待深入,特别是教与学的理论,以指导智慧教室的教与学活动。

2.技术研究。

2012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指出,在未来4~5年,增强现实技术、可穿戴技术、3D打印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艺术、设计、制造、科学等领域。如何在智慧教室中应用这些新技术,促进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促进人的发展成为重要问题。

3.设计研究。

如何在理论指导下,应用最新的技术,并结合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设计和开发智慧教室设计的原则将成为重要研究方向。

4.实践研究。目前的文献研究还没有发现在课堂层面上有影响力的成熟的智慧教室案例。在智慧教室中,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提高教与学主体的参与性,记录学生的变化,分析学生能力与智慧教室功能之间的关系,构建适合具体学科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依据等有待研究者深入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