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毛细管电泳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商品仪器在1988年的迅速推出,CE开始突飞猛进 地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2、 CE的基本原理
基本结构示意图如下:
1-高压电源,2-缓冲池,3-毛细管, 4-检测器,5-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电泳: 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ν电泳
在pH>2.5的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毛细管内表面因Si-OH基电离
接触式电导检测
电感耦合
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电容耦合
CE与HPLC的比较
1. 空心柱,柱子不易污染,即使污染液也易于全面 清洗,价格便宜,不必担心报废;
2. 样品前处理要求简单 3. 分析时间相对较短 4. 柱效高,适合多组分分析 5. 进样体积小,所用化学试剂量小,成本低 6. 仪器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7. 多种分离模式 8. 环境友好、洁净、水溶液
毛细管电泳及其应用
内容组成 一、毛细管电泳简介 二、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比较 三、实验内容
一、毛细管电泳简介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简称CE或HPCE
毛细管—分离通道,高压电场—驱动力,依靠分配行为不同— 得到分离
4.实验步骤
1)开机,进入软件系统,设参数如下: 分离电压20 kV(正极进样,负极检测) 进样时间:3S,检测器:254nm
2)毛细管清洗 3)分别单组分进样,确定迁移时间 4)进混合样品 5)改变电压,考察电压对分离的影响
5. 结果分析
不同电压下三组分的迁移时间及分离度
不同buffer条件下,大黄中五种组分的迁 移时间和分离度
包括电泳、色谱以及相关交叉内容,是分析科学中继高效液相 色谱技术之后又一重大进展,它使得分析科学得以从微升水平 进入纳升水平
1. CE的历史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发现了电泳现象。
电泳: 带电粒子 外电场 电介质溶液中 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
传统电泳的局限性: 难以克服由两端高压所带来的 焦耳热,难以加快分析速度和分离质量。
电化学检测方法:电位检测、安培检测、电导检测
其它方法:质谱检测、激光发热检测、折射指数检测、间接 检测
CE-电化学检测(CE-ECD)自八十年代问世以 来,已迅速发 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 。
CE-ECD的独特优点:
仪器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普及;易于微型化;
安培检测:原理 电活性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而带负电荷,负电荷表面和溶液接触形成双电层。在电场作用下, 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层引起溶液在毛细管内整体向负极流动,形 成电渗流。
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CZE的基本分离原理 : 各种粒子在毛细管内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迁移时间做——定性 ,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2、CE的操作模式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MEKC),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毛细管 等速电泳(CITP),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芯片毛细管电泳 (CCE)等多种模式。
3、CE的检测技术
常见的检测方法:紫外可见吸收检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化学发光检测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电泳从经典传统电泳进入了毛细 管电泳时代 。
最大优点: 电泳过程在散热效率极高的毛细管内进行, 从而可以确保引入高的电场强度,全面改善分离质量。
1967年Hjerten率先提出在高电场强度、窄孔径毛细管 中进行自由溶液区带电泳——历史起点。
真正轰动分析技术界的是1981年Jorgenson 和Lukacs的 开创性研究成果。在75 μm的毛细管内实现了丹酰化氨 基酸样品的快速、高效的分离,并阐明了CE的有关理论, 成为CE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仪器与试剂 4.实验步骤 5.结果分析 6.问题讨论
1.实验目的
了解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了解分离电压对组分迁移时间的影响 了解不同缓冲液对组分分离的影响
2. 实验原理
V=(μep + μeo)E
V: 组分迁移速度, m/s;E:外加电场强度, V/m
优势
响应不依赖光程(可用窄毛细管) 检测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左图:安装后的微型电化学检测池
1. 分离毛细管,2. 工作电极, 3, 4, 6. 参比电极,辅助电极, 接地电极, 5. 缓冲液池
电导检测:原理 优势
分类
背景电解质
荷电物质
电导率差
通用性好,线性范围宽,光学检测无能为力时更 有用,仪器结构比光学检测的简单(不需光学元 件),仅需简单的电极和响应电路,造价低廉, 易于微型化
mV 7
(1) 3.520' 吡啶 (2) 4.781' 苯酚
(3) 15.726' 苯甲酸钠
6
5
4
3
2
1
0
-1
-2
-3 2
4
6
8
10
12
14
16
min
D:\HPCE\CE-test\08-4-24\254nm -20kV-20mmol/LNaH2PO4 -NaOH调pH=5.6-混标100ug-ml-2s 000001(00001,15;44;17).hw
(1) 高效:效率在105-106片/m间,CGE效率可达107片/m以上 (2) 快速:几十秒至十几分钟完成分离; (3) 微量:进样所需的体积小到1L,消耗体积在1-50nL; (4) 多模式: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分离模式且仅需一台仪器 (5) 样品对象广:从无机离子到整个细胞,具有“万能”分
析 功能或潜力; (6) 经济:实验消耗不过几毫升缓冲溶液,维持费可用分 人 民币计算; (7) 自动:CE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分离方法之一; (8) 洁净:通常使用水溶液,对人对环境无害。
μep:待测组分淌度,m2/s/V μeo: 电渗流淌度, m2/s/V
一定条件下,待测组分有效淌度不同,给定电场强度条件 下,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得到分离。
3.仪器与试剂
北京彩陆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缓冲液:20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用0.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5.8;
Samples: 吡啶、苯酚、苯甲酸钠浓度 均为1%,实验前用水稀释至50倍进样
2、 CE的基本原理
基本结构示意图如下:
1-高压电源,2-缓冲池,3-毛细管, 4-检测器,5-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电泳: 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ν电泳
在pH>2.5的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毛细管内表面因Si-OH基电离
接触式电导检测
电感耦合
非接触式电导检测 电容耦合
CE与HPLC的比较
1. 空心柱,柱子不易污染,即使污染液也易于全面 清洗,价格便宜,不必担心报废;
2. 样品前处理要求简单 3. 分析时间相对较短 4. 柱效高,适合多组分分析 5. 进样体积小,所用化学试剂量小,成本低 6. 仪器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7. 多种分离模式 8. 环境友好、洁净、水溶液
毛细管电泳及其应用
内容组成 一、毛细管电泳简介 二、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的比较 三、实验内容
一、毛细管电泳简介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简称CE或HPCE
毛细管—分离通道,高压电场—驱动力,依靠分配行为不同— 得到分离
4.实验步骤
1)开机,进入软件系统,设参数如下: 分离电压20 kV(正极进样,负极检测) 进样时间:3S,检测器:254nm
2)毛细管清洗 3)分别单组分进样,确定迁移时间 4)进混合样品 5)改变电压,考察电压对分离的影响
5. 结果分析
不同电压下三组分的迁移时间及分离度
不同buffer条件下,大黄中五种组分的迁 移时间和分离度
包括电泳、色谱以及相关交叉内容,是分析科学中继高效液相 色谱技术之后又一重大进展,它使得分析科学得以从微升水平 进入纳升水平
1. CE的历史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发现了电泳现象。
电泳: 带电粒子 外电场 电介质溶液中 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
传统电泳的局限性: 难以克服由两端高压所带来的 焦耳热,难以加快分析速度和分离质量。
电化学检测方法:电位检测、安培检测、电导检测
其它方法:质谱检测、激光发热检测、折射指数检测、间接 检测
CE-电化学检测(CE-ECD)自八十年代问世以 来,已迅速发 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 。
CE-ECD的独特优点:
仪器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普及;易于微型化;
安培检测:原理 电活性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而带负电荷,负电荷表面和溶液接触形成双电层。在电场作用下, 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层引起溶液在毛细管内整体向负极流动,形 成电渗流。
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两种速度的矢量和。
CZE的基本分离原理 : 各种粒子在毛细管内的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迁移时间做——定性 ,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2、CE的操作模式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MEKC),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毛细管 等速电泳(CITP),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芯片毛细管电泳 (CCE)等多种模式。
3、CE的检测技术
常见的检测方法:紫外可见吸收检测、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化学发光检测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电泳从经典传统电泳进入了毛细 管电泳时代 。
最大优点: 电泳过程在散热效率极高的毛细管内进行, 从而可以确保引入高的电场强度,全面改善分离质量。
1967年Hjerten率先提出在高电场强度、窄孔径毛细管 中进行自由溶液区带电泳——历史起点。
真正轰动分析技术界的是1981年Jorgenson 和Lukacs的 开创性研究成果。在75 μm的毛细管内实现了丹酰化氨 基酸样品的快速、高效的分离,并阐明了CE的有关理论, 成为CE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
实验内容
1.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仪器与试剂 4.实验步骤 5.结果分析 6.问题讨论
1.实验目的
了解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了解分离电压对组分迁移时间的影响 了解不同缓冲液对组分分离的影响
2. 实验原理
V=(μep + μeo)E
V: 组分迁移速度, m/s;E:外加电场强度, V/m
优势
响应不依赖光程(可用窄毛细管) 检测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左图:安装后的微型电化学检测池
1. 分离毛细管,2. 工作电极, 3, 4, 6. 参比电极,辅助电极, 接地电极, 5. 缓冲液池
电导检测:原理 优势
分类
背景电解质
荷电物质
电导率差
通用性好,线性范围宽,光学检测无能为力时更 有用,仪器结构比光学检测的简单(不需光学元 件),仅需简单的电极和响应电路,造价低廉, 易于微型化
mV 7
(1) 3.520' 吡啶 (2) 4.781' 苯酚
(3) 15.726' 苯甲酸钠
6
5
4
3
2
1
0
-1
-2
-3 2
4
6
8
10
12
14
16
min
D:\HPCE\CE-test\08-4-24\254nm -20kV-20mmol/LNaH2PO4 -NaOH调pH=5.6-混标100ug-ml-2s 000001(00001,15;44;17).hw
(1) 高效:效率在105-106片/m间,CGE效率可达107片/m以上 (2) 快速:几十秒至十几分钟完成分离; (3) 微量:进样所需的体积小到1L,消耗体积在1-50nL; (4) 多模式: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分离模式且仅需一台仪器 (5) 样品对象广:从无机离子到整个细胞,具有“万能”分
析 功能或潜力; (6) 经济:实验消耗不过几毫升缓冲溶液,维持费可用分 人 民币计算; (7) 自动:CE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分离方法之一; (8) 洁净:通常使用水溶液,对人对环境无害。
μep:待测组分淌度,m2/s/V μeo: 电渗流淌度, m2/s/V
一定条件下,待测组分有效淌度不同,给定电场强度条件 下,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得到分离。
3.仪器与试剂
北京彩陆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缓冲液:20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用0.1mol/L氢氧化钠调节pH=5.8;
Samples: 吡啶、苯酚、苯甲酸钠浓度 均为1%,实验前用水稀释至50倍进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