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进化高三一轮复习总结课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生物的进化

异是生物自身的事情,选择作用不是影响变异的因素。
3.意义 科学地解释了__生__物__进__化___的原因和_生___物__多__样__性___形成的原因。 4.局限性 ①对_遗__传__和___变__异____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还局限于性状水平;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个__体___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渐__变___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 现象。 5.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
比较内容 标志
变化后生物与 原生物关系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物种形成
出现生殖隔离
生物进化 基因频率改变
属于不同物种
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二者关系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 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 新物种的形成,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②新物种 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动力
内因
适者生存 + 遗传 结果
新类型的出现
总结:自然选择学说
内因:生物产生的变异(不定向变化)
进化 原因
外因: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定向变化)
相互作用:定向变化的环境选择不定向的生物变异,环境条件推动
着生存斗争表现为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和环境的关系:
变异在前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在后且是定向的。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变
遗物 或生活痕迹等。②意义: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
的
。③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 证据
经过漫长的地质
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原揭始示的出共生同物祖由先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
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考纲要求及分析】(一)考纲要求1.现代生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ⅱ)(二)考纲分析本单元内容和其他章节的联系非常的密切。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各地高考,在该单元的内容上下了一定的功夫。
一轮复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生物的变异,应该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入手,也可和基因工程结合在一起考虑。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3)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例如感冒病毒疫苗的使用。
(4)dna分子杂交在亲缘关系的鉴定方面。
【考点提要】(一)考点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1.两种进化理论的比较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二)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应用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方面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2.探讨进化论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三)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运用进化论解释一些生物现象【考点突破】考点:基因库的概念、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思考: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联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学生回答: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条件是群体足够大,随机交配(进行有性生殖)并能产生后代,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二倍体生物核基因遗传。
pa——显性基因频率 qa——隐性基因频率pa+qa=1→(pa+qa)2=1→p2a+2paqa+qa2=1pa2——aa基因型频率2pa×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pa=aa基因型频率(p2a)+■×aa基因型频率(2paqa)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2paqa)教师考点延伸: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 生物的进化

2.[2020·山东临沂蒙阴实验中学期末] 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 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 量变化曲线如图7-22-4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图7-22-4 A.在Ⅰ、Ⅲ时间段内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Ⅱ时间段发生剧变的过程中,A和a基因频率可能相同 C.在Ⅲ时间段,隐性个体比显性个体的适应能力更强 D.Ⅰ→Ⅲ时间段过程中,该种群发生进化
[解析]据题分析,萝卜和甘蓝都是二倍体生物,将萝卜(AA)与甘蓝(BB)杂交,收获种 子并培育成F1(AB)植株(异源二倍体),该个体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育。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以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的原理是在分裂前期抑制 纺锤体的形成。F1(AB)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故不能进行自交产生 后代,A错误; 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的叶肉细胞不会使染色 体数目加倍,B错误; F1是萝卜和甘蓝杂交形成的,萝卜产生的配子(A)有9条染色体,甘蓝产生的配子(B) 有9条染色体,F1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N=AB=18,C正确; 萝卜与甘蓝可杂交产生F1,但因F1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配子,说明二者仍存 在生殖隔离,D错误。
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项目 主要观点
贡献 评 价
不足
自然选择学说 ①过度繁殖;② 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④适者生存, ①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对生物进化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②科学地解释了生物 多样性 的形成 ①对 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 个体 水平 ③强调物种形成都是 渐变 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第24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三一轮复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①过度繁殖 ②遗传变异 ③生存斗争 ④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是选择的基础,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 生存斗争 是选择的手段, 适者生存 是选择的结果。 生物进化的原因:长期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1.下列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D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 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性状水平
没有认识到隔离在物种形成 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
1、 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 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 自然选择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 隔离 导致物种形成
同种 生物的__________ 全部个体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 _
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否 (2)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鲤鱼 否 (3)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否 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 全部基因。 ________所含有的________ 全部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_____ 的比率 基因频率=该基因总数 / 该等位基因总数
是同一物种吗? 物种: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功能,并且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繁殖并产 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隔离:
或交流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
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最常见的方式:由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 判断:生物进化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 突变和基因重组 ) 地理隔离 ×
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

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种抗生 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 药性。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 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抗生素 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 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抗生素以 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 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以后, 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
生物的进化
[考 纲 解 读]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1)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及应用 (2)简述种群、种群基因库、物种、生殖隔离及地理隔离的概念 (3)简述生物进化的实质 (4)掌握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5)简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1) 简述共同进化的概念 (2)明确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现代遗传学)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变异统称为突变。 (2)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现代遗传学)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变异统称为突变。
共同进化
(1)概念:
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P124
共同进化
(2)原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 响。
共同进化类型
生物与 生物之间
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
相互关系
高三一轮复习生的物进化

生物多样性
遗传变异
个体
自然选择
〖例题〗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他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2%
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是不利变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而不断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总数 /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01
02
关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1、利用个体数目计算基因频率
某基因频率=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某基因的数目
例2、对某学校的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得知,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755人正常,则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D
3.(2010·江苏高考,1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D
(2010·上海生物,28)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四、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物种: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东北虎和华南虎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3讲 生物的进化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第23讲生物的进化[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种群内的某些可遗传变异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2.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将会增加3.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4.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的解释5.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核心素养] (教师用书独具)1.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与环境相适应(生命观念)2.比较辨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科学思维)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形成生态意识(社会责任)考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1)概念: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2)作用: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
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3)分布: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4)结论:已经发现的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证据: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的祖先寻找证据。
(2)胚胎学证据: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共同祖先的观点。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①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特征,如都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等,这是对生物具有共同祖先这一论点的有力支持。
②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它们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1.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 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 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 境
解析:此题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自然选择学 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该 学说正确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该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 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 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 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故 A、B、C三项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而D项是拉马 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考点1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ຫໍສະໝຸດ 理论知识必备 1.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巧记生物进化 种群单位因频变,突变重组原材料, 变异无向自选定,物种形成必隔离。
疑难突破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 1.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公 式 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 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基因型频率 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 体数/总个体数×100% 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 一定改变
(2)已知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设某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 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Aa的基因型 频率为2pq。 注: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理想条件下。
误区剖析 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 2.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 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不抗药的个 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 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生物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7-4 生物的进化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生物进化的原因
遗传变异 个体水平
隔离
(2)达尔文进化理论的发展
①研究水平:从 性状 水平深入到 基因 水平。 ②研究结果:认识到 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 ③研究对象:从以 生物个体 为单位发展到以 种群 ④形成了以 自然选择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为基本单位。
知识点三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一、种群和种群基因库 1.种群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①范围: 一定区域 。 ②组成: 同种 生物的 全部 (2)特点 ①不是 机械地集合 在一起。 ②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
个体。 各自的基因 传给后代。
2.基因库与基因频率
全部个体 全部基因 基因库
4.[必修2 P114正文拓展]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什么?自然选择作用的直 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分别是什么?
提示: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作用的直接对象 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状(表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根本对象是与生物个 体变异性状相对应的基因。
5.[必修2 P119图6-12拓展]思考羚羊跑得快这一适应是如何形成的?
P104正文)( √ ) 5 . DNA 中 的 碱 基 序 列 相 似 程 度 越 大 , 生 物 的 亲 缘 关 系 可 能 越 近 。
(必修2 P104正文)( √ )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1.生活在同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一个种群。(必修2 P110正文) (×)
2.一个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
_随__机___性_______ (4)可遗传变异的两大特点ቄ_不__定___向__性_____ (5)可遗传变异的结果:提供生物进化 的原材料。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向。
()
(3)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出现的3∶1性状分离比的过程可以为进
化提供原材料。
()
(4)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
(5)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
(6)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
(7)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
【答案】(1)√ (2)× (3)× (4)× (5)√ (6)√ (7)√
(4)通过对长颈鹿的进化历程的分析,你能否解释达尔文自然选择学 说中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提示:有差异,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2)提示:生存 机会不相等,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从而 得以生存并繁殖,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 到了选择作用 (3)提示:①拉马克观点解释:拉马克认为,长颈鹿在旱 季缺乏青草的时期就会用它的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这样长期“使 用”,久而久之脖子就更长了(用进废退),然后遗传给了下一代(获得性 遗传)。
【答案】(1)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 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 因频率的变化
(2)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择的 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 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答案】(1)提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①是突变和 基因重组,②是自然选择,③是地理隔离,④是生殖隔离
(2)提示:因为在生物繁衍过程中,个体有新老交替,基因却代代相 传,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时仅仅研究个体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 还必须研究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物的进化

(1)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_。
全部基因
如果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迁移(迁入迁出)、种群足够大等理想情况就没有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既没有进化。
(3)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占群体内全部个体的比例。
全部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2)基因频率: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具有这些有利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形成具有新的适应特征的生物新类型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2: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课P109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 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 为基本单位。②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③意义:
A.是达尔文学说之前影响最大、最为系统的进化理论。
B.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C.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强调生物的进化。
④局限性:
A.拉马克理论大多数是主观推测,缺乏科学证据支持。
B.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异导致物种的改变。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自然选择
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课P110-119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课P110
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雌雄个体可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子 卵细胞 A 60%
A 60% AA 36%
a 40%
Aa 24%
a 40% Aa 24% aa 16%
子一 代基 因型 频率
(2)子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 (3)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
亲代基因型 AA
的频率
(30%)
Aa(60%)
aa (10%)
配子的比率 A( 30% ) A(30%) a(30%) a(10%)
3、种群的基因库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叫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4、种群的基因频率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全部 等位基因的 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4、种群的基因频率
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总数 / 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 / 该种群个体总数
例:如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
8、不管爱情,还是友情,终极的目的不 是归宿 ,而是 理解、 默契——是
本节聚焦: 1、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的进 化的?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什么?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拉马克学说
• 拉马克进化学说的 主要内容 :
• ①生物不是神造的,
而是由古老生物进
化来的 ②生物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突变
新等位基因
基因 重组 多种多样 的基因型
种群出现大量可 遗传的变异
变异不定向
★形成了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P116)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19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色 基因(S)频率为5%,浅灰色 基因(s)频率为95%
20世纪,桦尺蠖种群中黑 色基因(S)频率为95%, 浅灰色基因(s)频率为5%
5、有人往你胸口插了一刀,反过来说你 敏感, 你把刀 插回去 ,他却 说你“这 点小事至于么”。
6、女人要修炼成的五样东西:扬在脸上 的自信 、长在 心底的 善良、 融进血 里 的骨气、如清风拂面的温柔、刻进命 里的坚 强!
7、人间的事往往如此,当时提起痛不欲 生,几 年之后 ,也不 过是一 场回忆 而 已。
答: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会使种群的基因 频率发生变化。
基因A2的频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要看这一 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这往往 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在自然界,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等因素,种群的 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生物进化的实质:(判定是否
进化依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此外,突变的有 害还是有利也不是绝 对的,这往往取决于 生物的生存环境。
例如:一个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 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 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 变数是多少呢?
2× 104 × 10-5 × 108 = 2 ×107 个体
种群
★ 1.种群中突变特点: 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 2.种群基因重组结果:产生更多变异、不定向
60%
=30/100×100% +1/2×60/100×100%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60%2×aa+Aa
a%= 2(AA+Aa+aa)
×100 %
= 40%
=10/100×100% +1/2×60/100×100%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某种群中某基因的数目
基因频率= 该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 =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②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④ AA 、 Aa 、 aa 三 种 基 因 型 昆 虫 的 生 存 能 力 完 全 相 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对A、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有作用) ⑤A和a都不产生突变,即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果符合以上的理想条件,
(1)该种群产生的A 配子和a 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
4、以前总觉得幸福是你打个喷嚏都有人 来嘘寒 问暖, 皱下眉 都有人 把天上 的 星星摘下来,睡不着有人陪你疯,无 聊有人 陪你闹 。纵容 你所有 的无理 取闹, 包 容你所有的胡搅蛮缠,最重要的是, 他还觉 得这一 切理所 当然。 现在, 我不再 会
那么想了,我觉得只要想哭时,能找 到一打 电话的 人,就 是幸福
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
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
么A和a的基因频率是多少?
解: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 100%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纯合子频率+1/2杂合子频率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2×AA+Aa
A%=
×100 =
2(AA+Aa+aa) %
是由低等到高等逐
渐进化的 ③生
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 原因:
一是“用进废退”;
物各种适应性特征 形成都是由于用进 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二是“获得性遗传”指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
引起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
食蚁兽
• 拉马克认为,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兽的舌 头之所以细长,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鼹鼠
• 拉马克认为,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 形态上的退化。如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 眼睛就萎缩、退化。
(5)上述计算结果是在满足五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计算的,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能成立 吗?特别是如果第⑤点假设(⑤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 即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成立这与前面我们所学 的基因突变的哪个特性相违背?
不能
与基因突变的普遍性相违背。
(6)、如果该种群出现新的突变型,也就 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A2),种群的基 因频率会变化吗?基因A2的频率可能会 怎样变化?
2、种群的特点: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 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 传给后代。
因此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同一种群?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否 (2)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是 (3)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鲤鱼 否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草 否 (5)一片草地上的成年梅花鹿 否 (6)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幼蚜、有翅、无翅的成蚜 是
引导语:很希望自己是一棵树,守静、 向光、 安然。 敏感的 神经末 梢触着 流 云和微风,窃窃的欢喜。脚下踩着最 卑贱的 泥,很 踏实。 还有, 每一天 都在隐 秘
成长。
1、要测试一个人的品格,就给他权力。
2、不要亏待每一份热情,不要讨好任何 冷漠。
3、对任何人都不要毫无顾忌的说出自己 的秘密 ,因为 你的每 一次袒 露胸怀 都 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成为别人专 戳你软 肋的导 航。
用拉马克进化学说解释一下长颈鹿为什么脖 子长?
•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 要吃树叶,当然颈长的有优势,它们想要长 颈,于是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于形成了 现在的长颈鹿。
请评价拉马克的进化论
先进之处(优点)
最早提出“进化”
不足之处
获得的性状不一定能遗传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P111)
局限性:
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 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 个体水平;不能很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过度繁殖
鳕鱼的年产卵量是500万粒。有人计算过, 如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 不出6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生存斗争
生物个体之间进行的相互斗争,以及 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之间的斗争,赖以维 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 达尔文把这种在生存斗争中,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 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
★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遗传变异:自然选择的内因
★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手段(动力) ★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2. ★评价
科学性:
(1) 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给予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以致命的打击。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突变
基因重组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突变频率很低,而且 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为什么还能够改变种 群中的基因频率呢?
种群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 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 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
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
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 位。这样就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 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卧龙自然保护区 猕猴
子代基因型 的频率
AA( 36%)
Aa( 48% )
aa( 16%)
子代种群的 基因频率
A ( 60% )
a( 40% )
(4)在讨论题2中的群体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计 算子二代、子三代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 分析 一下各代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吗?
基因 AA
型频 率
Aa
aa
基因 A 频率 a
大风大浪
有翅 力大
√ 生存 有翅 力大
原始 昆虫
有翅 力小
×淘汰
√ 生存
无翅
无翅
过度 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繁殖 遗传
自然选择
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的解释
•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 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 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 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 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 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 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 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 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 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