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发展理论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C类似一个通用的发展机制; 普遍性; 内在相对性; SOC自身是一个发展性的结构; SOC的功用并不是确定的,仍然存在经验效度的问题; SOC各成分的功用在特定的行为系列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补偿。
SOC理论的经验证据
年龄曲线
运用自我报告工 具,对年轻人﹑ 中年人和老年人 的SOC策略使用 偏好进行评估。
30 25 20 15 10 5

年轻人


应 老年人
0 5 10 15 20 25 30 35 次数
二 认知实用
认知实用主要与知识体系的获得和文化的作用密切相关, 在操作上,它多以言语知识、专业特长等为指标,其中以才
智(wisdom)为典型指标。 规范的实用知识与个性化的实用知识
规范的实用知识体系具有普遍价值,与教育年限和社会阶层等联系 紧密,可由心理测量检验;个性化的实用知识是经验背景,个性特点, 动机和认知能力或天赋之间的个性化结合的产物,无法进行心理测量。
从机能主义者的观点重构发展的概念:发展即适应能 力的变化
作为选择和选择性适应(最优化)的发展
发展在适应能力上选择 性的与年龄相关的变化。而 且作为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 的发展具有多种特性。
行为变化过程
图3
个体发生时间
在毕生过程框架中对发展观的早 期描述
作为获得—丧失动力学的发展
例如,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毕生发展轨迹;
发展的实验模拟
作为一个研究策略,发展模拟涉及由七个相互协同的步骤组成
表1 发展研究中的实验室模拟逻辑:相互协同的步骤 1 对所要研究的目标发展现象进行定义和描述 2 对于潜在的机制和背景条件做出因果假设或因果结构的假定 3 在实验室中对相关变量进行实验操作 4 检验与目标现象相反的实验数据:异种同形检验 5 再次检验因果假设或因果结构(确认/拒绝/调整),寻找另一种解释 6 评估外部效度:描述性证据 7 评估外部效度:干预性证据
例如,Margret Baltes和同事所做的老年独立与依赖的研究
方法论的发展
测试极限
用于检验行为可塑性的范围和限制。 通过提供高强度的发展经验来压缩时间;并且通过尽可能安 排最优化的条件来发现成绩潜能(可塑性)的渐近线,通过 渐近线来估计特定年龄发展潜能的上限。
毕生发展的系统和整体理论的一个例子:带有 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层次4)
1940 1940 1960 1980 2000 2020
1960 1960 1980 2000 2020 2040
1980 2000
1980 2000 2020 2040 2060 2000 2020 2040 2060 2080
测量时间 图6 横断和纵向序列图示
横断 序列
纵向 序列
方法论的发展
按照情景主义的观点,个体存在于情景中,情景创造了个体发展的机会 与限制。
Riley和P. B. Baltes等人提出了影响发展的一个宏观模型
基本的决定因素
对发展的影响
生物学的 相互作用
环境的
年龄规范的

历史规范的
互 作

非规范的
个体发生时间
图5 三种主要的生物文化影响系统对毕生发展影响的图示
最优化是指获取,改进和维持那些能有效达到期望结果,并避 免非期望结果的手段或资源,与最优化有关的成分会随着领 域、发展状态、年龄的不同而变化。
补偿是由资源丧失引起的一种功能反应 引起补偿情景的原因可能是选择和最优化的后果;也
可能是用于发展的生物﹑社会和环境资源的消极变化
SOC理论的六条假设
心理学和儿童发展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人们试图将发展心理学扩展至涵盖整个
生命历程 最近十年,毕生方法日益突出
走向毕生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五个分析水平
层次一 层次二
层次三 层次四
层次五
生物和文化共同演化的观点 获得和丧失的动力学:在不同功能上,资源相对分配的毕 生变化 有关毕生发展本质的一系列元理论假设 成功毕生发展的系统和整体理论的一个例子:带有补偿的 选择性最优化 在特定功能和领域的毕生理论:智力﹑认知﹑人格﹑自我
发展心理学中的 毕生发展理论
刘亚鹏
发展心理学中的毕生发展理论
历史介绍 走向毕生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五个分析水平
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从妊娠到死亡的整个 生命过程中心理 、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 规律的科学。
核心假设:发展并没有在成年(成熟)时结 束
传统的心理发展观:
儿童青少年:发展
Salthouse(1984)对19岁到72岁之间的打字员进行了研究, 发现年龄和打字技能的水平是不相关的。
四 认知双成分的毕生轨迹及其分离
毕生轨迹
成 绩
Ca.25
实用(晶体的)
作为文化知 识的智力
机械 (流体的)
作为基本信 息加工过程
的智力
Ca.75 Ca.100 生命过程
K.W.Schaie的西雅图纵向研究
扩展认知实用的概念:作为生活基本实用专长的才 智
“才智是智力与美德的完美结合”; 研究才智的方法:出生思考困难的生活问题; 与才智相关的五个标准: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情
景主义,价值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性;
Baltes 和Smith等人(1995年)关于才智的研究发现
比较大约25岁到75岁的成年人之间与材质相关的成绩,没有消极 年龄趋势的迹象
语言能力和数理能力在成年中期达到顶峰,74岁之前没有随着年龄 增加而下降
知觉速度、归纳推理、空间定向和言语记忆则表现出稳定的单向下 降
Shu Chen Li 和同事做的一项横断研究
实验对象:6-89岁,被试被分为六个年龄组 用由15个测验组成的心理测量组评估:认知机械(知觉速度,推理和
儿童期语言再认和语言获得; Weir(1964)的没有完美答案的概率学习任务实验
关注可塑性和与年龄相连的可塑性的变化
(1)可塑性随着年龄而不断变化 (2)三种类型的可塑性变化
身体的/神经元 的可塑性
个个体体发发生生/发/展发展
行为的 可塑性
社会的可塑性 图4 个体发展的可塑性
作为范式的个体发生和历史情境主义
年龄规范的影响,主要指生物性上的成熟和与年龄 有关的社会文化事件,包括接受教育的年龄(如6岁 入学、18岁高考等)、女性更年期、职业事件(如 退休)等
历史规范的影响,指与历史时期有关的生物和环 境因素,如战争、经济状况等
非规范事件的影响,指对某些特定个体发生作用 的生物与环境因素,包括疾病、离异、职业变化等
有研究表明,前额回的成熟和衰老的变化可能在促成儿童期和老年 期认知机械的变化中发挥了重要机制。
对前额回的毕生变化和认知实用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
认知机械中基于年龄的差异:对测量纯化的需要
测试认知机械中年龄差异的极限;创设实验条件,以达到最佳(渐 近的)成绩水平。
测试认知机械中年龄差异的极限 例如,测量短时记忆上限的年龄差异(系列单词回忆)
才智经验高的老年人做出高水平应答的比例超乎寻常的高
才智与人格维度和情绪性之间联系紧密
三 认知机械和认知实用之间的关系
皮层水平上的证据
弦乐演奏者左手的皮层表征增加 Elbert等人研究表明,左手指提供更大的大脑皮层空间依赖于音乐实
践开始年龄的大小。
复杂技能达到最佳时的年龄(国际象棋锦标赛和通信赛中夺 冠者的年龄差异)
在策略层面有两种构建毕生理论的方式
以人为中心(整体的) 例子:Erikson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
以功能为中心 例子: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发展变化的毕生比较研究
历史介绍
1777年,Johann Nicolaus Tetens ,《人的本质及其发展》 当发展心理学在1900年出现时,美国人的主导思想在毕生发展中强调儿童
毕生发展的总体结构:来自生物和文化共同演化和生 物文化共同建构的首要观点(层次一)
第一个原理是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增长而衰退 (例阿尔采默式痴呆) 第二个原理是对于文化的需求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第三个原理是文化的效能(efficacy)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生物学的可塑性: 随着年龄的增加
而下降
SOC(T )
5ຫໍສະໝຸດ Baidu 52 51 50
分 49 数 48
47 46 45
选择性 选择
基于丧失 的选择 最优化
补偿
年轻人 中年人
老年人
图7 各年龄组在SOC成分上的平 均差异
生活任务的管理和掌握
配偶报告SOC相关行为使用的越多,幸福感越强; Gott等人研究表明,患骨关节炎的老人通过采用与选择﹑最优化和补
钢琴家Arthur Rubinstein 80岁时还能做到高水平的演奏。 因为:第一,只演奏为数不多的几个曲子;第二,练习的非 常频繁;第三,为了应对演奏时手部机械速度的下降,在速 度上表现出更大的对比,以使快速乐章听上去比较快。
选择是指根据可供选择的范围来考虑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过 程,它主要涉及发展的方向,目标和结果问题 选择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选择性选择和基于丧失的选择。
毕生认知的双成分模型将智力功能分为两类或两种成分:认 知机械 和认知实用。
一 认知机械
反映了认知的神经生理结构特性,它随生物进化而发展,在 操作水平上,以信息加工基本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为指标。
目前研究主要在信息加工的速率、工作记忆和对无关信息的
抑制三方面,其中以工作记忆的研究为核心。
机械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前额回的例子
流畅性)和认知实用(言语知识和 流畅性) 结果:认知机械和认知实用的毕生轨迹有明显差异
五 智力功能的可塑性
群组效应,时期效应和环境变化
群组效应:个体间由于出生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时期效应:成长过程中特定历史事件的影响 环境变化强调普遍持续存在的变化
成年期:稳定
老年:衰退
强调早期发展经验对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后继的发 展直接取决于先前的经验。
毕生发展观:主张心理发展不仅取决于先前的经验,而且也 与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等因素有关。一生发展中任何阶段的 经验对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没有哪一个年龄阶段对于发展 的本质来说特别重要
毕生理论的组织化框架
更多的文化以 扩展人生阶段
文化的功效: 随着年龄的增
加而下降
图1 毕生生物与文化的一般动力学的基本情况图示
在不同功能的发展上,资源相对分配的毕生变化(层 次二)
成长﹑弹性(保持) ﹑丧失的调节
用于保持/恢 复﹑丧失的调

用于成长
图2 在不同功能(目标)的发展上,资源分配的毕生变 化:成长﹑保持和恢复,以及丧失的调节
偿相一致的行为成功应对他们的疾病; 大学学习任务中也获得相近的发现
双重任务研究和行为指标
探索个体能同时执行多个任务的程度,以及多个任务的表现是相互 促进还是相互干扰
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越来越善于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并使双重任 务消耗最小化。而在老化的进程中,情况正好相反。
层次五的第一个例子:毕生的智力功能
方法论的发展
从横断研究到纵向研究,再到序列研究的方 法论
发展的实验模拟 测试极限
方法论的发展
从横断研究到纵向研究,再到序列研究的方法论
序列研究:既追踪历史变化又追踪个体发生变化
序列研究
可 区 分
横断序列(由一系列连续的横断研究构成) 纵向序列(由一系列连续的纵向研究构成) 时期效应 群组效应
例如,Nesselroade和Baltes(1974) 用纵向序列方法对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成 就和独立性进行研究,发现群组之间仅两年之隔就可以表现出显著地 差异。
方法论的发展
序列策略 Age
0 20 40 60 80
1880 189800 19020 19240 11994600 19680
190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群 组 192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缺陷是进步(成长)的催化剂
最激进的观点是缺陷能带来进步,即限制或丧失的状况产生 了新形式的的掌握和文化上的创新。
例如,记忆策略的发展部分的由于人的记忆并不完美
有关毕生发展理论的一系列元理论假设 (层次三)
毕生发展 生物和文化动力间的毕生变化 资源在不同功能的发展间分配的毕生变化:成长、保持、丧失调节 作为选择的发展和适应能力中的选择性最优化 作为获得、丧失动力学的发展 可塑性 作为范式的个体发生和历史情景主义 走向一般的和机能主义者的发展理论:选择、最优化和补偿的有效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