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

现代社会信息表现及传播形态远优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表现形态,这就导致学生对非主体学习内容热情高涨,对主体学习内容情绪低落。如何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是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积极的数学情感就是数学对象作用于学生认知心理时,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对认知对象的积极关注、思考和研究,课堂上表现出神情专注,善于思考,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等特征,其核心是发自内心的心理追求。增强增强增强增强学习内容的情景性学习内容的情景性学习内容的情景性学习内容的情景性从心理学角度看,认识事物是一种心理行为,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心理越贴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情感就越真切,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绝大多数是伴随情节出现的,情节对学生认知的冲击力与情节的情趣性密切相关,当学习内容的情景与学生的认知兴奋点吻合时,便会引发学生注意和主动参与。学习内容的情景化,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用情节“包装”,使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从“分离”回归到“融合”,从而让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如在教学《小数加法》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出示本班某同学全家逛超市的情境,然后再出示一些学生喜欢的商品,标上单价(用小数表示),该同学选购其中两件商品,请同学们帮着算一算,要花多少钱。然后再请同学们自己选购两件喜欢的商品,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学生对元与元相加,角与角相加,分与分相加已经理解,在此体验中再得出相同数位相加的算理,学生就

很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此情景中的多种要素都是学生曾经体验、经历过的,学生看到此题,会产生一种亲切感,熟悉感,易于激起学生共鸣,产生积极的认知心理。精心选择学生喜爱的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演绎为学习情景。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如下情景:“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投球比赛,同学们围成一个长方形队形,向放在长方形中心的球筐中投球,看谁投中的次数多,你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这一教学情景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情感,学生准确地描述了“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设疑:为什么要围成圆形队伍,把球筐放在圆心位置,比赛才公平?这时学生经过模拟情景的操作,从“公平”出发,对“圆,一中同长”有了充分而深刻的认识。这种情景化的虚拟活动架起了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心理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两者的融合。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活动从广义上理解,一般指主体身心参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能动地获取信息的过程,具有感性实践与心理过程相联系的特征,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应用等。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体验活动。操作体验活动,其价值在于容易产生群体心理效应,也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同一实践活动行为中会出现一种较一致的心理需求,形成相近的活动行为,即在“从众行为”驱使下产生积极的群体心理。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能更有效地唤醒全体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引

导学生关注、探求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积极感知数学对象的过程中触及数学学习的本质。如找出长方形的对称轴,一个极其简单的操作活动不仅达到了学生人人参与研究的目的,而且将学生易于混淆的概念揭示得清晰明了。要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增强活动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课后,设计如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要改造一条下水道,并且安放若干个窨井,如果让你来设计窨井盖,你将设计什么形状的?请同学们通过制作窨井盖模型,实践验证,写出数学小论文。这样的活动更符合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追求。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课前调查活动,课后运用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将学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不仅有利于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增强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增强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增强教学行为的艺术性数学教学是以练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数学学习单调而枯燥,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追求艺术性的教学风格。只有艺术性的课堂,才是学生充满情感的课堂,一旦学生有了积极的参与,就会形成对教师的期待,知识的渴望,就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就会从“乐学”到“会学”再到“学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应在注重语言、体态、激情等艺术效果的同时重视艺术策略的探索。善于生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情趣盎然的数

学小活动,开展情趣数学游戏活动。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课前带领学生玩了一个游戏,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一门打靶大炮,学生按动电脑键任意调整炮杆角度,瞄准目标,炮击目标,完成一次炮击后目标会自动变换位置。学生再次调整炮杆角度,继续开炮。在多次反复操作中,时而命中,时时而不中,惊叹声,惋惜声相互交织,炮杆高一点、低一点的指挥声此起彼伏,真是其乐无穷。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一些情趣,原本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就变得快乐起来。乐于生情。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接受程度有快慢之分,回答问题也有正确错误之分。赏识优秀生是一种自然心理,而赏识学困生则是一种教学艺术和智慧。对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教学中,以鼓励、引领、肯定等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以人文关怀,和谐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适时生境。教师设计的“常态课”会“落入俗套”,学生每天面对“常态课”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课堂上学生常常会出现精神涣散的状态。这时,教师在适当时候“浪费”一些时间,给课堂适度加点“佐料”,如开个玩笑,讲个笑话等,让课堂教学生成一道别致的景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学习的轨道上来。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既是一种策略,更是一门艺术,具有丰富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是永恒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