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人事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节 苏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及解放区的人事管理
一、苏区的人事管理
民国19年(1930年)初,中国共产党发动贫苦农民在六安、霍山、霍邱、潜山各县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县、区、乡苏维埃政府。

不久皖西的革命根据地同鄂东和豫南的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立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在皖西成立皖西北苏维埃政府。

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由选举产生。

特区苏维埃政府设置外交、军事、财经、文化教育、土地、粮食、交通、保卫等职能机构,没有设置管理人事的专门机构。

人事管理由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组织部统管。

各级苏维埃的一般工作人员,由组织部在中共党员和革命分子中选拔任用,并根据其表现提拔晋升或免职开除。

民国20年初,中共鄂豫皖特委针对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出现的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发出改造苏维埃运动,将少数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异已分子、逃避艰苦生活环境的消极怠工者、有陈腐恶习的不良分子消除出各级苏维埃政府,吸收不畏难苦、不怕牺牲的优秀工农分子进入苏维埃政府工作。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施行供给制。

对苏维埃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执行统一的生活标准,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准。

民国20年8月,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规定,苏维埃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天生活费1角,鞋袜、毛巾、牙粉等生活日用品用费每人每月1.5元。

特区中小学教师不施行供给制,采用薪金制。

根据地建立之初,苏维埃政府急用干部,为解决干部奇缺的困难,中共组织和苏维埃则采用办短训班的办法培训干部。

民国19年春,中国六安县委开办两期短训班,每届半个月,培训人员34人。

结业后充实到各苏维埃政府机构。

同时还开办农村成人夜校,为苏区提供人材资源。

成人夜校还专门培训妇女干部40人。

民国29年6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举办一期专门培训知识分子的短训班,讲授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30名接受培训的知识分子都充实到各级政府机关。

民国30年夏,苏区迅速扩大,急需大批干部。

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举办干部训练班6期,每期50人,3个星期结业后分配工作。

中央分局又举办1期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人数30人,6个星期结业分配工作。

苏区干部的另一来源是中共中央从白区抽调部分高级干部派往苏区担任领导工作。

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人事管理
民国28年(1939年)春起,中国共产党领新四军、八路军在日本占领区创建淮北、淮南、皖中3块抗日根据地,分别建立淮南行政公署、淮北行政公署、皖中行政公署3个抗日民主政府。

抗日民主政府领导成员按“三三制”组成,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员的左
·
·
1
6
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人士占三分之一。

各级民主政府均由选举产生,区、乡政府由民众直接选举产生,县政府和边区行政公署由参议会议员选举产生。

政府职员由共产党组织部选拔任用,边区政府职员一律实行供给制,统一的伙食和少许津贴。

淮南根据地伙食标准每人每日5角4分(淮南抗币)。

民国31年秋,各根据地开始实行精兵简政政策,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先后进行3次精简机构和人员,精简出的人员大部分充实到战斗部队,少许回乡务农。

民国31年9月,淮北行政公署第一次精简机构,合并重叠机关,增设了必要的部门。

将审计处撤销改为财政处审计科,裁撤财务处的总务科和教育处的总务股,添设联络处和粮政处。

行署机关干部156名,精简45名,缩减到111名;机关杂勤人员和战斗员由原来204名,精简34名,保留170名。

总共机关工务人员由360人减少到281人,精简22%。

民国32年初进行第二次精简,机关干部缩减到56名;机关勤杂和战斗员减少到45名,总共保留101名。

两次精简人员259名,精简72%。

接着又进一步第三次精简,原则是各处室只保留2~3名干部,提高工作效率,1个人做几个人的事;尽量裁并机关部门,实行集体办公;改革公文程式,减少公文上废语,不积压公文;厉行节约,减少浪费。

随着抗日战争深入持久的开展,各抗日根据地干部力量急需加强,为此,各地先后创办干部培训学校,培养军政干部。

主要培训学校有:
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

民国27年11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党委会创办该校。

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肖望东兼政治部主任,教育长刘作孚,教务主任王子光。

学校随支队司令部行动,先后举办4期,每期招收学员200~300名,每期教学时间2~4个月。

民国29年3月,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

学校按抗大总校的方针,组织学员学军事、学政治,把战场当课堂。

抗战期间,该校共培训干部5000多人,充实到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关中。

民国34年,与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及苏中公学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军政大学。

苏皖边区行政学院。

为适应地方政权建设的需要,民国30年4月,中共皖东津浦路东省委在天长县创办苏皖边区行政学院。

方毅任院长,祁式潜任副院长,程曙天任教育长,李竹平任教务主任,石竹任训育主任。

学院设行政系、财经系、艺术系。

学员按军事化要求,分编为3个中队,实行供给制。

学院仅收一届学员,同年8月,毕业学员分配到各地抗日机构工作。

该院是淮南抗日根据地党委创办的一所抗大式的高等行政学院。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八分校。

前身为新四军江北军政干部学校,民国30年改名为抗大八分校。

校址在天长。

张云逸任校长,罗炳辉任副校长,冯文华任教育长。

学校共办4期,计培训近3000名军政干部。

和含干部学校。

民国33年冬,中共和含地委创办。

魏今非任校长,李秀任教务主任。

学校设高小、初中两部。

实行军事编制,短期轮训。

至抗战胜利前夕,学校共办4期,每期2个月。

为根据地培训干部600余名。

学员结业后,除一部分分配到部队外,大部分充实到地方行政系统。

华中建设大学。

民国34年,中共中央华中局创办该校,校址设在盱眙县。

校长彭康,副校长张劲夫。

下设财经系、民众运动系、民政系、文化教育系。

另设研究班、预科班。

共计培养600余人,学生大多分配到华中解放区工作。

·
·
2
6
淮南抗日根据地还开创了淮南艺术专门学校(民国30年)和淮南师范学校(民国31年)。

三、解放区的人事管理
民国35年(1946年)秋起,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安徽及周边省开辟豫皖苏解放区、江淮解放区和皖西解放区,在解放区建立人民民主政府。

由于是革命战争年代,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不统一也不完整。

没有设置管理人事的机构,人事任用和管理均由中国共产党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

各解放区行署、专署、县、区、乡政府的行政首长由上级党委任命,机关工作人员由同级党委组织部从革命队伍中选拔任用。

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实行统一标准的供给制。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行政管理人才接收新解放区,各解放区创办各类学校,培训大批干部,不断充实到解放区人民民主政府中担任公职。

民国36年12月,中共豫皖苏区党委和豫皖苏行政公署创办豫皖苏建国学院。

原址河南鄢陵县,民国37年7月迁至界首县,扩大招生达400人。

学院设财经、农学、教育、文史、新闻、俄语、数理、测绘、水利等系科。

同时附设公教人员讲习班,招生800人;会计人员速成班,招生200人。

院长任崇高。

学院为解放区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近3000名,分配到各解放区工作。

民国38年4月学院随部队南下到合肥编入金陵支队。

民国37年6月,豫皖苏第四行政公署创办泉滨中学,培养干部。

校址在临泉县,校长柳野青。

招收知识青年和在职干部入校学习。

毕业后一部分就地充实到各级政府中,一部分随解放军渡江接收新解放区。

民国37年秋,中共皖西区党委和皖西行政公署创办安徽公学,校长唐晓光。

公学以办干部短训班为主,授政治理论,结业后分配到各级政府中任职。

不久,又在太湖县城开办安徽公学第三分校,为皖西第一行政公署培训了几百名干部。

民国38年1月,中共江淮区党委和江淮行政公署创办华东大学江淮分校,不久改名华东大学皖北分校。

校本部设在凤阳县城,分部驻凤阳简易师范、龙兴寺、临淮关等地,设研究班、本科班、预科班、青年队,教授政治理论、货币理论、土地法等课程,招收学员近5000人。

民国38年春夏之际,中共皖南区党委和皖南行政公署开办皖南革命干部学校,校长马天水。

校本部设在屯溪,二部设在泾县。

第一期招收学员2000多名,短期培训后分配到皖南各县任乡镇干部,另有400多名随第二野战军南下西征,参加接收大西南的工作。

解放区创办的干部学校还有江淮公学、豫皖苏边区界首中学、雪枫中学。

各校毕业、结业的学生除特定培养对象外,大部由各解放区的中共党委组织部门分配到部队或地方各级民主政府中担任公职。

·
·
3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