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的人生悲喜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身不由己的人生悲喜剧
《围城》是一部相当严肃的作品,它写出的是“灰色知识分子”在人生、爱情、家庭等方面的身不由己的悲剧性命运,而这种悲剧似乎又能让人觉得滑稽可笑。作者没有给方鸿渐指明一条更积极的人生道路,因为他自身也在这样一种身不由己的人生悲喜剧的漩涡中挣扎着。1正如作者在初版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体现的一种深切的绝望,甚至推而广之,是人类的一种深层次的绝望和悲凉。本人试图从分析钱钟书《围城》的创作的主题意蕴着手,引发我们对中国的读书人,特别是中国文人自身的文化人格的心理审视和道德批判。
1.恋爱、婚姻的“围城”
司马长风先生称《围城》为“地地道道是一部爱情小说”。我们要讲《围城》,就不能不谈爱情。《围城》绝大部分的笔墨都在描绘方鸿渐和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当然,与周淑英的婚约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父母之命”,他对这位未婚妻的了解仅限于一张半身照相。在此,我们无需赘述。还有,在回国油轮上和鲍小姐的那场荒唐的“露水情”我们也可以忽略不计。鲍小姐无非是把方鸿渐作为漫长航程中给自己消遣解闷和发泄性欲的对象。如方鸿渐读叔本华的书籍后的感慨:“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在苏文纨小姐精心策划的,苏小姐本人、方鸿渐、赵辛楣、曹元朗等人主演的爱情肥皂剧中,方鸿渐欲罢不能,身不由己。方鸿渐对唐晓芙的爱是真性情的表露,虽然书中也没有足够的说明证明唐晓芙对他是不是真爱,但她就是方鸿渐的梦中情人。但遗憾的是在方鸿渐看来这段
1李健吾:《咀花新篇•重读围城》。《文艺报》1981年3月
刻骨铭心的难以忘怀的“初恋”只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虚幻的泡沫,看得见却摸不到。在三闾大学,孙小姐“处心积虑”地设下了一个爱情陷阱,方鸿渐也因“一念温柔”糊里糊涂地成了孙柔嘉的爱情俘虏。总之,在《围城》的世界里给我们展现了一幕幕爱情与婚姻的“围城”景致。
苏文纨在方鸿渐的眼里,是一个“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分,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所以他是“情谊到此而止”。而书中的描绘也的确体现出苏文纨熟女的风姿:“那个戴太阳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到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一位自视清高却已过韶华的大龄未婚女子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聪明的苏小姐虽然自恃“艳如桃李,冷如冰霜”,能让方鸿渐五体投地,卑躬屈膝的成为追求者。而方鸿渐的聊胜于无聊的种种举动似乎也在证明了她的预言,“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得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但在方鸿渐的内心里却是终日的恐慌,由于方鸿渐在处理感情问题上的犹豫与无能,本无心于她的方鸿渐却时常让苏文纨感觉幸福就要来临,求婚、订婚、结婚只是时间问题。而结果是“苏小姐只等他正式求爱,心里怪他太浮太慢。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不爱她,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在这一场令人啼笑的闹剧中,把方鸿渐在爱情上缺乏主张和立场,处处被动,处处矛盾和困惑,进而成为“道义上那个的懦夫”的尴尬一览无余的呈现出来。
作为方鸿渐梦中情人的唐晓芙,她纯真可爱,“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谗,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没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在方鸿渐的心里她就是情人眼里的西施,活泼开朗、聪明伶俐、性格直率。令人扼腕的是唐晓芙单纯、质朴的性格决定了其对待爱情也要求完美,不容许有一丝的瑕疵,纵然在窗口望见方鸿渐雨中等待的场景之时“看得心溶化成苦水,想一分钟后他再不走,一定不顾笑话,叫佣人请他回来。”却说出“不会爱方鸿渐,爱是又曲折又伟大的情感,决非那么轻易简单。假使这就会爱上一个人,那么,爱情容易得使自己不相信,容易得使自己不心服了。”我们在为这一段美好的爱情夭折而痛心疾首的同时,也要看到正是因为方鸿渐没能处理好苏文纨的爱情追求,没有禁受住苏小姐的诱惑,让苏文纨坚信他已非她不娶,最后闹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段纯真美丽的恋情,只能成为他和唐小姐心中一生也抚不平的伤痛。是方这样一个拖拖拉拉、剪不断、挣不脱、不检点不自爱的性格成就了这场遗憾和爱情悲剧。
在爱情事业双失之后的方鸿渐迷茫中决定去三闾大学任教,遇上了工于心计的孙柔嘉。显然方鸿渐不是把爱情当作事业来经营的孙柔嘉的对手。但就现实来看的话,方其实需要一个像孙柔嘉这样的颇有主见的贤内助来改变他那种患得患失、遇事犹豫的毛病。孙柔嘉心胸狭隘,爱猜忌,对爱情斤斤计较,并且妄想操控婚姻,从“新思想”的姑母那学习管制方鸿渐的方法。这样的居高临下当然让方鸿渐不能
接受,直到最后一拍两散,似乎方鸿渐对孙柔嘉还充满了厌恶之情。当然他们矛盾的根源还在于方鸿渐这类人一味“泛论”,容易走向空谈、不切实际,因不断追问“生存的意义”等形而上的问题而陷入痛苦中。孙柔嘉这类人过于尚实,只看重自身的功利。
事实上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想方鸿渐虽是一弱质书生,无甚才干,但也心存小志,尚有自尊。独于爱情婚姻上一挫再挫。方鸿渐从这个“围城”进入另一个“围城”,是一种逃避,而这种逃避是人性的一种缺失2。人之高贵,人之懦弱,都幻化在恋爱婚姻的“围城”里成就令人遗憾的风景。只能怪世事坎坷,造物弄人,其实世上多事,大多身不由己,追求时拈花弄影,到头来水月镜花。
2.知识分子的“围城”
“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从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围城》中作为中国30年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之一的方鸿渐还是属于有理想,有气节,不失善良,有良知的,只是他的爱情、家庭、事业处处碰壁,性格自卑、懦弱,行为盲目、怯弱,迷失自我,与外界格格不入。赵辛楣何尝不也是这样!虽然他有时故意拿腔作调,摆弄政治家派头,有时反而被别人讥讽得体无完肤。但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赵辛楣拥有家世,有地位,事业如意,算是幸运。而且他为人热情大方, 风度翩翩;遇事有自己的见地和想法。对朋友真心帮助;他就那样固执迷恋着苏文纨。他洒脱,当他误以为方鸿渐是他的情敌时,立即下定决心与其竞争,一较高下。他真诚,当他与方鸿渐将误会解释清楚后,二人即冰释前嫌,从此成为知心朋友。然而,正是他,苦苦追求苏文纨二十年多年,最后却也没踏进属于苏文纨的那一座围城,之后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运。
2李洲良:《古槐树下的钟声:钱著管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