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不但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而且在推动产业、区域乃至一国的经济增长和过程中,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产业的集聚化成长迅速,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出一些观点。
关键词:产业集聚;财政政策;技术创新
产业成长演化的变动过程中产业技术进步是其核心,在一定的时期内,经常会因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出现部分产业相对优先发展,另一些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象,产业的起起落落与产业的集聚或分散密切相关。
针对区域产业整体而言,产业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以产业集聚的出现和壮大为标志。
1 我国产业集聚化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同时,已经出现了一些产业蓬勃发展,而产业中心随之转移的现象。
以纺织工业为例,过去的长时期内以“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为生产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方以及内地的诸多纺织工业基地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纺织企业普遍衰落。
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工业却发展迅速,并成为世界上纺织品出口最多的国家。
那么,这种增长来源在哪里呢?面对产业发展的实际,我们自然而自地将眼光投向成长迅速的产业集聚区,譬如江、浙等地的纺织业集聚区。
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技术集约化趋势和结构升级特征。
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化学和生物制药等产业的比重升幅很大;中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次之,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明显降低。
通过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随着工业化的展开、成长和完成,产业发展一般要经历包括一般消费品为主的轻纺工业发展阶段、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以高附加值为中心的深度加工业发展阶段、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
很显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从轻纺工业为主的初级产业向以加工度高的重化工业产业演变时。
霍夫曼比例则随之下降,相应地也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
从我国目前的状况判断,应该处于第二、三阶段。
2 产业聚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产业通过集聚化获得了较好的成长,但总体来看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不高,规模小,竞争力差,需要加强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产业技术进步。
其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业技术竞争力仍较弱。
首先,实用技术与国外比差距大。
我国能源利用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
每万元GNP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倍多,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
其次,生产效率低。
再次,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同期美国、日本、韩国。
我国钢产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具有高附加值的轿车用钢板、不锈钢板等10多个品种仍需要进口。
2.2 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相脱节,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的了解,科研机构形成的阶段性成果与企业整体和最终要求脱节.无法满足企业需要。
我国相当部分企业资产状况不佳,有限的资金远不足以支持研究与开发,不具备研究开发规模基础。
在理念上注重外延规模扩张,不注重以技术进步为主的内涵增长。
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数量少,而且政府管制较多,企业实施技术进步的行政审批环节多,程序繁琐,周期长,企业积极性受到抑制。
长期以来的行政审批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项目的评估、审批工作环节过多,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又不够.严重影响了产业技术进步。
2.3 财政投入不足,没有形成鼓励产业技术进步的环境。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数额虽有上升,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在逐步下降。
在资金使用上,现有十几项国家科技计划,分属不同的部门,各科技计划之间又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有些计划目标相似,造成投入分
散,效率低下。
3 利用财政政策调节产业集聚问题
3.1财政支持下形成创新网络。
政府应确保研究机构与产业界的联系,刺激组织间合作模式和区域创新网络。
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紧密依靠科学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政府财政政策的支持和扶持,在促进成果转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的周期的财政政策选择方面,政府一定的财力投入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长期以来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严重不足,可以考虑规定一些硬性的指标。
要求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的比重必须达到规定的目标值。
除国家增加科技经费的投入外,还必须通过税收政策的作用刺激企业和个人增加经费的投入。
税收激励方式方面,应将税率式优惠与税基式优惠结合起来;应将所得税优惠与流转税优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流转税税种对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3.2建立包括风险投资体系在内的科研创新和激励机制。
研究制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重点是制定落实各项财税政策、资金扶持政策、人才和分配政策。
风险投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助力器。
建立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鼓励创新为目标的风险投资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发展风险投资,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财政应积极参与,通过对风险投资提供信用担保,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基金等,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风险投资,形成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担风险的投资机制。
在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方面,充分运用财政资金,向高新科技产业适度倾斜,加大对该产业的政策扶持。
在传统产业部门,通过财政贴息手段的运用,使企业在技术改造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能够以国家信用作支撑,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
同时还可相应降低企业利息负担。
充分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加大面向企业的科技投人力度。
将一部分支持应用研究的财政拨款改为对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贷款贴息,以此引导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作用。
3.3强化和完善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财政支持措施。
将现行主要用于资助个别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为由政府用于组织研发和推广产业中的共性技术,为产业中的所有经济主体提供服务。
项目承担单位的选择不应以所有制形式论,而应以项目单位能否胜任研发任务为选择标准。
要形成一个促进小企业技术进步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一、是坚决清理对小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
切实减轻小企业负担。
二、是加大财政对小企业改革、资金融通以及其它服务体系建立和支持力度,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的,以社保、融资、技术、人才、信息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小企业服务体系。
必须改变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
将区域倾斜与产业倾斜相结合。
在流转税方面,除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外,应对高科技产业在增值税政策方面实行适度倾斜,使高科技产业增值税整体负担率能大幅度降低。
要特别关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抵免、投资抵免、税收饶让等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的运用,实现产业税收优惠方式的多元化。
3.4加强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源的建设。
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对财政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
要继续加大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人,并通过相应的财政激励政策措施。
启动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工程投资领域。
加大对电信、铁路、公路、水利设施、能源、机场、港口、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人,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推动投资环境的改善。
对于具有准公共品性质的
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的投资应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财政只是参与,而不是垄断。
财政投资只能是起一定的诱导作用,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外国资本的作用。
国家可以考虑通过降低税费负担、扩大财政贴息、加速折旧、降低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政策措施来增强非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信心和意愿。
促进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供可靠的保证。
在产业的发展和逐步升级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必须要有一个有法可依的、稳定的财政教育投人政策,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国家应根据在校学生人数确定经费拨付数额,并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要快于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
参考文献:
[1]梁琦.从空间集聚要素看距离的影响.南开经济研究,2003(3).
[2]梁琦.空间经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经济学,2005(7).
[3]曹光,周伟林.产业聚集理论及进展.江淮论坛2005(6).
[4]马延吉.区域产业集聚研究进展.地理科学,2005(2).
[5]陈继海,唐羿.中国产业集聚模式的动态考察.当代财经,2003(10)
[6]谢燮,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政策含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地理与地理信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