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高一生物必修一显微镜的使用

三低倍镜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眼睛从侧边看着物 头和标本之间,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象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看不到物像的重 第2、3两个步骤。
显微镜操作歌诀-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 。九退整-理,后归箱。
高倍显微镜使用步骤:-低倍镜下找到物象→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换为高倍镜→-调节光圈、细准焦螺旋-☆用低倍镜 ,先粗后细(即,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精确调焦-☆用高倍镜时,不准动粗(即,只允许用细准焦螺旋调 )
4.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D-A目镜B物镜-C光圈-反光镜
8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D-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 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9在一台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B-A目镜15×和物镜45×-B目镜15×和物镜10×-C目镜 ×和物镜-D目镜5×和物镜45×
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H2-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放大的长度或宽度。-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四高倍镜观察-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视野亮度适宜。-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旋。
显微镜的使用和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实验内容
1、显微镜的使用 2、微生物的形态观察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由一组光学放大系统、调 节系统及机械支持系统组成。
1、机械系统部件:镜座、 载物台、物镜转换器、镜 筒和调节器等。
2、光学放大系统部件:反 光镜、聚光器、物镜和目 镜等。
显微镜的使用
用显微镜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生 物,但大多数微生物用高倍镜也看 不清,需要用油镜(100×)观察。 用油镜观察时,镜头必须浸入香柏 油里 。
杆状细菌代表1-大肠杆菌
螺旋菌的典型代表-钩端螺旋体
细菌的特殊结构-鞭 毛
微生物第二大类-放线菌
❖ 放线菌菌丝
放线菌轮生菌丝
螺 旋菌丝
放线菌菌丝及孢子丝
微生物的第三大类:霉菌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1.无隔菌丝和
有隔菌丝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2。根霉的假根 及孢子囊孢子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3.青霉的青霉穗
菌落形态
菌落是由某一微生物的单个细胞或 孢子在培养基表面繁殖后形成的肉眼 可见的集落。
菌落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细胞 形态结构在群体上的反映。
菌落形态特征
从菌落的大小、气味、颜色、表 面有无光泽,是否透明、干燥程度、 粘稠度、菌落隆起情况、边缘是否 整齐等角度描述四大类型菌群的菌 落形态特征
观察要求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3.曲霉的足细胞
足细胞
分生孢子
霉菌菌丝的典型结构4. 毛霉的孢子
微生物的第四大类:酵母菌
假丝
❖ 酿酒 酵母
实验要求
❖ 每位同学必须观察的涂片为: 细菌三型涂片、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金黄色球菌、放线菌、 酿酒酵母、青霉、曲霉、匍枝根霉
高一生物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教学课件201911)

•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若视野中细胞 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可根 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 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 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专项升格集训一 ——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结构及基本使用方法 1.重要结构
2.用低倍物镜观察 放置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侧面 观察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观察 找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 旋将物像调清晰。
3. 用高倍物镜观察 移转片(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 向移)→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 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 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进行观 察)。
•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1.注意事项
•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 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 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降。
•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 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 镜。
•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 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
•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 之间的关系
•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 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 装片距离越远,如H2。
•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 大倍数越大。
•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பைடு நூலகம்较
物像 看到细 视野 大小 胞数目 亮度
物镜与载 玻片的距
;书号1775 公公有点坏 张梦 林震 1女7男https:///book/10022.html
;坏老人幸福生活 李海 吴敏静 混乱的一家子 https:///14612/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3-2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15页
3.革兰氏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将细菌分为G+和G- ,这由两类细菌细胞 壁结构和组成不一样而决定。用结晶紫初染后,全部细菌都 染上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能与结晶紫结合形成结晶紫-碘 复合物,增强了染料与菌体结协力。用乙醇脱色处理时,两 类细菌脱色效果是不一样。G+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 成网状结构组成,且壁厚、类脂含量低,用乙醇脱色时使细 胞壁脱水、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使得结晶紫— 碘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虽经洗脱和复染依然 保持初染剂蓝紫色。G-细菌则不一样,因为其细胞壁肽聚糖 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在脱色处理时,类脂被乙醇溶解, 细胞壁通透性增大,使结晶紫—碘复合物比较轻易被洗脱出 来,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颜色。
总菌数 A 16104 B 32000A B(个 / ml) 5
4-3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4页
2. 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基础原理 美蓝是一个无毒性染料,它氧化型呈蓝色,
还原型是无色。用美蓝对酵母菌活细胞进行染 色时,因为细胞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含有较 强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氧化型变成无色 还原型。所以,含有还原能力酵母活细胞是无 色或淡蓝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衰老细胞则 呈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死细胞和活细胞进 行判别。
微生物实验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第25页
四. 试验内容
1.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判别 (1) 在载玻片上加半滴美蓝染液,在染液上 滴一滴菌液。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 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盖在菌液上。
(2) 将标本片放3分钟后,先用低倍镜然后用 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形态和出芽情况,并依据颜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生物显微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确保我们获得清晰、准确的观察结果,下面将介绍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首先,使用生物显微镜前需要对显微镜进行基本的调节和准备工作。
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调整镜筒和物镜,使其处于合适的位置。
然后打开光源,调节光源强度和聚光镜,以确保样本能够被充分照亮。
接下来,将待观察的生物样本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一到两滴显微镜溶液。
用镊子轻轻将盖玻片盖在样本上,确保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没有气泡。
然后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用夹子夹紧,以确保样本不会移动。
调节镜筒和物镜,先用低倍物镜进行初步观察,然后逐渐转动物镜,观察样本的细节。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焦距和光源强度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在观察完成后,需要将显微镜进行清洁和保养。
首先关闭光源,将载玻片取下并清洁干净,然后用布轻轻擦拭镜筒和物镜。
最后将显微镜放回原位,确保它处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总之,生物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注意细节和耐心。
正确的使用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清晰的观察结果,为生物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生物显微镜,深入了解生物世界的奥秘。
生物课件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及玻片标本

八升镜筒,细观赏;
6、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 移动方向相反。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显微镜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⑴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装片、目镜或物镜,绝对不会在 反光镜上。 ⑵判断方法: 污物动 移动装片 污物不动 转动物镜 污物不动 在目镜上
1、把写有“e”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什么样? 2、玻片上、下、左、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四、整理与存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 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13、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 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 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最多?( C )
在装片上
污物动 在物镜上
三、玻片标本
切片: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
依来源分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 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的。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取下的或直接用个 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等制 成的。 永久玻片标本 依时间分 临时玻片标本
玻 片 标 本
四、临时装片的制作
① ②
③
F
11、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 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2、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 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 ) A、长度或宽度放大400×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B、面积放大了400×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高中生物15高考总复习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知识讲解——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

高考总复习光学显微镜操作技术专题编稿:宋辰霞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说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2.掌握光学显微镜使用中一些注意事项3.总结教材中与光学显微镜使用有关的实验及实验注意事项【考点梳理】考点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显微镜的有关知识:(1)显微镜结构①机械结构: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压片夹、物镜转换器②光学结构: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遮光器、反光镜(2)注意事项: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注意:放大倍数指直线距离放大倍数,即是对边长的放大倍数,而非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如:当放大倍数计算为50倍时,对面积的放大则是502倍)②目镜上无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上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镜头离装片的距离越近。
如下图:①②表示目镜,③④物镜。
③显微镜成像为倒立实像,注意目标的移动方向:如:若需将视野中在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需继续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④左图是放大10倍的物像,右图是放大20倍时的物像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越小(即观察到的物体数越少),但观察到的物体体积变大。
注意:由低倍镜转入高倍镜观察时,因视野变小(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需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上高倍物镜,又因视野变暗,需将视野调亮一些,可选用凹面反光镜或换上大光圈。
⑤视野中污点产生的原因:若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可能是由目镜、物镜、载玻片上的污物造成。
可通过转动目镜,移动载玻片,转换物镜镜头的方法来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2.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复原放回(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使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白亮的视野(3)低倍镜观察:①用压片夹压住标本,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
②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直到物镜镜头接近标本为止需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以免物镜头与标本相撞)。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及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实验二、三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的流动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观察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形态和分布。
实验程序取材:取一片在光下培养一段时间的新鲜黑藻。
用镊子夹取一片幼嫩的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制片注意:叶片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低倍镜:找到叶片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观察1.调整显微镜,学会使用高倍镜。
高倍镜2.找到叶片细胞,进一步找到叶绿体,详细观察其形态、分布情况。
3.以叶绿体作为参照物,观察细胞质流动情况,判断其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及速度变化。
绘图(略)实验中的注意点:1.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
流动有利于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条件。
2.观察时注意两种细胞器:叶绿体(作移动的标志物)液泡(细胞质流动是围绕液泡进行的。
3.促进流动的方法:光照15-20min;调节水温在25℃左右;切伤部分叶片。
【例析】.细胞质流动的速度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CA.光照B.温度C.酶D.细胞含水量.黑藻叶片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A.大体一致B.不一致C.相邻细胞一致D.无法确定附加实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1.显微镜的结构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显微镜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等。
(1)对物镜目镜等的认识有螺纹物镜接物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物镜长度:长度大的高倍物镜,短的为低倍物镜。
工作距离:低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约为5mm左右,高倍物镜约为1mm。
无螺纹目镜接目透镜口径:口径大的放大倍数小,口径小的放大倍数大。
放大倍数与目镜长度:长度大的低倍目镜,短的为高倍目镜。
准焦螺旋:旋转方向与镜筒升降的关系;使用高、低倍镜时使用螺旋的类型和方法。
反光镜:平面镜与凹面镜及何时使用的问题。
2.显微镜的成像(1)成倒立虚像:成像过程略【例析】.我姓邱,若在载玻片上用钢笔写一个“邱”字,在显微镜目镜中观察到的是怎样一个字?.若在显微镜下发现黑藻细胞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则细胞质流动的实际方向如何?(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变化:不同长度目镜、物镜、不同透镜口镜、不同工作距离的组合。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一、目的要求(一)熟悉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及其功用,正确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牢记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二)学习低、高倍镜的镜检技术。
二、实验内容(一)观察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理解其基本性能。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三)初步认识几种类型的显微镜。
三、材料和用具电子生物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牙签、洗耳球,甲基蓝染色液、滤纸。
四、操作与观察(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仪器。
我们要了解它的基本结构,并学会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显微镜的中部有一弯曲的柄,称镜臂;基部有一马蹄形部分,是镜座。
自柜中取用时,用右手握紧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保持镜体直立,轻轻放置于桌上,观察各部构造。
镜座上的短柱叫镜柱。
镜臂基部有一个方形或圆形的平台,是载物台(或称镜台)。
台的中央有一圆孔,可通过光线。
两侧有压片夹,用以固定玻片标本。
现代的显微镜具镜台X-Y驱动器,用以固定和移动玻片标本。
在圆孔的下面,有由一片或数片透镜所组成的聚光器,有集射光线于物体的作用。
在聚光器下方有反光镜,可将光线反射至聚光器。
此镜一面平,一面凹。
凹面具有较强的反光性,多用于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即可。
电子显微镜的光源来源于内光源,位于镜座靠后方。
镜座右侧臂有调节螺旋,可以前后调节改变光线的强弱。
光线较强适于观察色深的物体;光线较弱适于观察透明(或无色)的物体。
在载物台的圆孔上方,有一附于镜柄上端的圆筒称为镜筒,其上下两端附有镜头。
现代的显微镜一般有两个镜筒。
两镜筒之间的距离,可按观察者双目的的距离调节。
镜筒上端为接目镜(或称目镜),可从镜筒内抽出。
接目镜有低倍和高倍之分。
在镜筒下端有可放置的圆盘叫旋转器,下面附有2~4个接物镜(或称物镜)以螺旋旋入旋转器内。
接物镜也有低倍和高倍之分。
转动旋转器可换用接物镜。
在镜臂上有两组螺旋。
大的叫粗调焦器,小的叫细调焦器。
现代的显微镜粗、细调焦器常组合在一起,外周粗的螺旋为粗调焦器,小的叫细调焦器。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 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1500, 观察到的是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10万以上, 观察到的是亚显微结构。
2、正确使用方法:先在低倍镜下对焦, 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并增加进光量, 可以把平面换成凹面, 或增大光圈, 然后用细准焦螺旋调焦观察。
3、物镜有螺旋,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旋, 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ⅹ物镜放大倍数。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6、有关计算:一行细胞数量变化, 可根据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目成反比的规律计算;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目的变化, 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7、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倒立的虚像, 所以, 在移动装片时, 要使观察到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 应将波片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8、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二、细胞相关概念: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 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三、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 一般在10~30nm之间, 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 DNA或RNA, 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 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 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如噬菌体)和RNA病毒(HIV、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3、常见的病毒: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高一生物显微镜结构及使用方法

实验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技术和单层扁平上皮的观察

角 化 的 复 层 扁 平 上 皮 ( 表 皮 )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食管)
复层扁平上皮(角膜)
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
变移上皮光镜图(膀胱空虚状态)
变移上皮光镜图(膀胱扩张状态)
五.作 业 1、使用显微镜应注意哪些事项? 2、绘制单层扁平上皮结构图。 3、单层上皮分为哪几种?
(4)调焦 光线对好后,将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 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被检物体对准镜台孔正中, 用标本移动器上的压片夹卡紧,然后调焦。转动粗 调焦螺旋调节镜台与物镜间的距离,从侧面注视, 以二者间距离5mm为度。然后自目镜观察,慢慢转 动粗调焦螺旋,同时移动标本移动器,直到基本看 清标本物像。 (5)低倍镜观察 用粗调焦螺旋调焦后,再轻轻转 动细调焦螺旋,以便得到清晰的物像。如果观察的 目标不在视野中央,可调节标本移动器,使之恰好 位于视野中央。★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的 关系如何?若光线不适,可拨动可变光阑的操纵杆, 调节光线至适宜。
(7)油镜观察 转动粗调焦螺旋,使物镜与 镜台保持一定距离。滴1滴香柏油于玻片标本 待观察的区域上,将油镜头转至工作位置, 眼睛从侧面注视,转动粗调焦螺旋,直至油 镜头浸没于香柏油内,几乎与载玻片相接触, 但不能相碰。然后从目镜中观察,用粗调焦 螺旋极其缓慢地向上调节至出现物像为止, ★注意勿将粗调焦螺旋转动方向搞反了,以 免油镜头与载玻片相碰而损坏了镜头及玻片。 再用细调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此时还应适 当增加光的亮度。
四. 上皮组织的观察
单层扁平上皮光镜图 (表面观;肠系膜铺片,镀银染色)
单层扁平上皮(肾小囊壁层)
单层扁平上皮(血管内皮)
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
单层柱状上皮模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光学显微镜结构及基本使用方法 1.重要结构
2.用低倍物镜观察 放置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侧面 观察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观察 找物像(转动粗准焦螺旋)→转动细准焦螺 旋将物像调清晰。
3. 用高倍物镜观察 移转片(物像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 向移)→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 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 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进行观 察)。
•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 之间的关系
•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 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 装片距离越远,如H2。
•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 大倍数越大。
•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 看到细 视野 大小 胞数目 亮度
物镜与载 玻片的距
; https:/// 动画片
twd81twu
,适合我们发展的机会应该会有的!”耿直眨巴眨巴眼睛对耿老爹说:“爹,你该不会是想让我学着做一个陶瓷匠吧,我可是只会捏小 泥人儿耶!”耿老爹哈哈大笑起来,说:“不会,不会,你以为做一个陶瓷匠有那么容易吗?那可是一门子需要几辈人的辛苦才能够熟 练掌握的技艺啊!而我们只是在南方转一圈,赚一些银子就回去了。记住了:我们的根在北方,我们是要在“三六九镇”上光宗耀祖 的!”耿直滑稽地吐吐舌头,说:“耶,那我捏小泥人儿的手艺可就白瞎啦!”耿正圈起食指在弟弟的脑门儿上轻轻地弹一个小锣鼓儿, 说:“就你那么点儿捏小泥人儿的臭手艺还说白瞎!去看看人家陶瓷人的制作手艺吧,不让你大开眼界才怪呢!”耿英却在一旁直犯嘀 咕:“去了可干什么呢?”耿老爹说:“莫着急,去了看看情况再说吧。不过我想啊,景德镇的陶瓷业是非常发达的,所产的瓷器素有 “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之说。而我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啊,做陶瓷买卖方面的生意我们肯定不在行,是万万 做不得的。做老本行粮油零售吧,也不一定会做的有汉口镇那里好。要说比较合适的嘛,也许是餐饮和住宿行业了,比如说,先开个小 饭店什么的。”耿正想一想,有些个担心地说:“只是,我们现在的本钱还是个问题啊!”耿英却说:“先开个小一些的饭店,以后再 慢慢做大也是可行的。要说本钱嘛,开个小一些的饭店应该已经差不多了!”耿老爹也说:“是的,英子说得对,咱们先开个小一些的 饭店,以后再慢慢做大。我估计啊,开一个小饭店的本钱,咱们现在已经够了!”如此,耿家父子四人就渡过鄱阳湖,改道往东南方向 的景德镇去了。99第四十三回 乔氏款待出行人|(半年相处行将别,丰盛饭菜难下咽;留下别礼送祝福,“家”礼款待出行人。)在镇 上一家最有名的“王记丝绸店”里,耿老爹精心挑选了一匹上好的玉青色丝绸和两床绣有龙凤呈祥图案的大红底色丝绸被面。耿英交了 银子,店家用绵联纸打包好以后交给耿老爹。抬头看看日头已近中午了,父子四人心情忐忑地缓步返回了白家。轻轻推开门走进院内, 立刻就闻到了红烧武昌鱼扑鼻的浓香。大家无声地走到过厅口时,看到小青正坐在一个大盆儿后面的小板凳上专心择韭菜。新鲜韭菜碧 绿碧绿的,透出一股子清香。小青刚刚择了一小撮,大盆儿里没有择的还足足有三斤。大家不想突然惊动小青,就默默地站在过厅口上 看她择菜。忽然听到西屋里乔氏说:“丫头,给我洗上十来根韭菜,我给咱们做一个韭菜炒鸡蛋!”“哎!”小青答应着站起身来,这 才发现耿家父子四人都在过厅口上站着呢,就瞪眼儿奇怪地说:“敢情你们是飞回来的?”耿老爹说:“你择韭菜太专心了。当然,小 直子
离
视野 范围
• •
4.高镜显显倍微微镜镜大成下像所特成少点的像是暗倒立的近虚像,即小上
下像低偏、镜倍右左上右小方均,是实颠多际倒在的载。亮玻细片胞上在远是显偏微左镜下下大方的,
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
方移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
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
•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若视野中细胞 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或宽度,可根 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 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 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 (二)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1.注意事项
•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两眼 要注视物镜与盖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 近时(距离约为0.5 cm)停止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 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上高倍物 镜。
• (3)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 螺旋,而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