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等生更要“走进”中等生的内心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中等生更要“走进”中等生的内心世界

我是中学的一名普通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发现一个现象,即每一所中学都普遍存在中等生。所谓中等生是指学业成绩居于中游水平,行为表现介于优秀和落后之间的那部分学生。

中等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优秀生和后进生而言的。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每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中,优秀生肩负着提高学校知名度和考取名牌大学的重任,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自然而然的会把自己心理的天平摆向他们。由于后进生“拖后腿”“拉成绩”,在学习上处于弱势,为不影响教绩和晋升,科任老师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而优秀生和后进生在不同程度上都分别享受着老师“开小灶”“补拐”或是“培优补差”等特殊待遇。而介于前二者中间人数众多的中等生,由于中等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等方面往往表现平平、乏善可陈,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够吸引老师的特色和亮点,他们往往会成为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群体,其受关注、关爱程度明显弱于前二者。一个中等生的自白或许表达了大多数中等生的心态:“因为我是中等生,所以在班级里常常呆在被遗忘的角落,没有阳光雨露,甚至连雨雪风霜都没有。”

中等生群体由于缺少班主任的关爱、科任老师的关注,使得一部分中等生对于前途出现茫然、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乏热爱,同时使得他们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他们长期缺乏应有的激励与关注,长期不能得到及时地肯定,日积月累,导致他们学习热情消退,缺乏面对生活的勇气,缺乏独立的见解,容易产生挫败感与沮丧感。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也日益注意到中等生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关爱中等生,给中等生一片阳光”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整个教育界中,呼吁对中等生给予更多关注的主流话语逐步形成。这给中等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于是,如何关爱中等生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老师在“抓两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他们却对如何“促中间”即帮助中等生的问题上缺乏足够的经验与技巧。

首先,中等生的构成不似优等生和后进生那样单一,而是一个有着多元化构成的群体,可以分为许多类型以及亚类型。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 Weiner)对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对中等生类型的分析。他认为人们常常根据自身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四个因素对自己的行为归因。我们可以将这四个因素彼此交叉,得出六种类型,如:有能力但不努力型、能力不足但努力型、具有潜能尚未挖掘型、有能力但未找到方法型等等。对不同类型的中等生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出中等生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认真分析中等生的类型,分门别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运用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中等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其次,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很多老师在专业辅导上是能手,但当面对复杂

而微妙的心理问题时却显得束手无策。如何满足学生对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使学生产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愉悦感和满足感,强化中等生的学习动机,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因此,中等生教育问题也对广大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育形势下,一方面客观要求老师加强教育、教学和心理学等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教育心理的能力、技巧和水平;另一方面更加需要广大教师对于学生充满热情和爱心,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性关怀,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尤其需要给予中等生更多关注、关爱、肯定、激励,鼓起他们学习热情、生活乐趣,扬起他们生活风帆,激起他们对问题独立见解,使得他们茁壮成长。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在中等生这个庞大的群体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是无穷的,一旦他们的力量、激情、才华与智慧被激发出来之后,他们或许会做出经天纬地的重大贡献。例如科学家爱因斯坦、作家果戈里、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数学家华罗庚等一大批人都曾经过中等生的经历。中等生需要老师,需要老师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需要老师欣赏他们不为人知的优点和才能。这个尴尬地遭受冷遇的群体渴望老师对他们付出同样的关爱,在学习上鼓励他们,在方法上指导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在情感上多跟他们交流沟通。“有时我会想,也许只要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家长一个信任的眼神,在我的心里,将竖起一棵大树,挡住所有困难和风沙。”这也许是中等生内心需求的真实呼唤吧!

中等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是巨大的,这部分潜能一旦被挖掘并调动起来,必然会给班级带来新的风气与面貌,给班级带来生机与活力,极大地提升整个班级的学习动能。

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曾在《中学生学习报中考时政导航》《中学生学习报高考时政导航》《中学生学习报时政导航(高二版)》《试题与研究》《中学政史地》《福建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素质教育论坛》等发表教育教学文章80多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