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家长和教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还是辅导,矫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然而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孩子身上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长的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的。
二、目前家长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心理
1、攀比心理。把孩子的学习看作是生命中的唯一。家长习惯于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但是不能对比较的结果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只看到别人孩子的长处,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动辄批评、指责孩子,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处处比别人的孩子强。家长的这种不正常心理往往使孩子产生自卑感、忌妒心理,并会渐渐地丧失自信心。
2、补偿心理。有些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来实现。他们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都试着按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而不是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量力而行,其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因材施教。《家庭教育报》曾报道:乐清柳市一名十龄女童为了逃避学习钢琴,竟用水果刀将自己的手指割破。女孩母亲说,女儿为了不学钢琴,还曾两次离家出走。也有些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高水平”的生活待遇,从而命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影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不是吗?小学中高年级由父母帮助整理书包的大有人在。还有些家长因为晚生育,让孩子觉得在同龄人中觉得丢了面子,产生自卑心理,为了“补偿”孩子,当孩子要求母亲:在同学面前“奶奶”相称,回家后以“妈妈”相称。这样的荒唐要求,我们的家长会无奈地答应。
3、放纵心理。一些家长在“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往往对孩子的品行、爱好、兴趣及社会交往不闻不问。有些孩子不良行为的出现就是家长放纵的结果。
4、“从严”心理。有些家长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和训斥,以及逼迫孩子把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用来学习,这样,孩子会整天生活在恐慌和紧张之中,其学习兴趣和记忆力都要下降。打开孩子的周记本看看吧!“我刚看了一会儿动画片,妈妈又来唠叨了:你别看电视了,快去写作业!我想:妈妈为了我的学习,连我的娱乐也夺了吗?我真想不通。我不得不坐在书桌前,妈妈看我脑袋朝上,不在动脑筋,声色俱厉地说:‘不好好写字,不想学习了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害怕得头也不敢抬,一直专心致志地写作业。妈妈见我表现很好才走开了,我这才送松了一口气……”
5、敌对,压抑心理。因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或父母离异,特别是夫妻离异造成彼此心理创伤,感情上的纠葛而使夫妻双方变得焦虑、敌对、压抑,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给孩子心理带来一系列的极其严重的消极变化和影响。由此可见,班主任要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首先要从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入手。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最多,关系最亲密,所以班主任应当肩负起对家长进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责任,让家长们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
三、如何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
(一)、首先,让家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帮助家长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增强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应该使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健康的心理是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马加爵的教训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怎样做人,去关注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
2、帮助家长认清角色,强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我曾在校园里见过这样一幕:一位小学生把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好要爸爸带出校外丢到垃圾箱,可是爸爸却从孩子手里拿
过口香糖,旁若无人地丢到旁边的草丛里。“老师不让我们随地扔垃圾!”孩子依然想捡起来时,却被父亲以“真笨,谁看见了!”训斥之后拉走了。我想: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同步,就必然要端正家长的态度,帮助家长认清角色,使他们明确家长的责任:第一,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负有直接教育的责任。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和极大的权威性,父母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乃至生活习惯,无不反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家长不但应有表率作用,还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认真教育好子女。第二,家庭有协助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前家庭教育应灌输向学校教育过渡的内容,便于孩子入学后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子女入学后,家庭教育就增加了辅助学校教育的功能,要注意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同时还要注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性。第三,家庭负有营造并改善社会教育小气候的责任。社会与家庭是紧密联系着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不可低估。另外,家庭内部的氛围如何,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家长应有意识营造并改善社会教育的小气候,为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帮助家长了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要了解心理健康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一,要使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了解儿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和不同需求,在教育时遵循发展规律,既不要超越阶段、操之过急,也不要一味等待、坐失良机。第二,要使家长认识到每一个儿童都有其个体差异,应尊重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并不是按照相等的速度发展的,也不是千篇一律按照同一方式进行的。因此,家长应在了解儿童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同时,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好对孩子的目标期望值和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我班有个男孩,学习属于中等,以前他母亲总感到“恨铁不成钢”,在她孩子身上找到的都是缺点,我就告诉她:孩子的成功永远是相对而言的。一个孩子的最大成功,是他拥有健全的人格。当你身体不舒
服时,你的儿子是怎样服侍你的呢?此时,她激动地说:“当我身体不舒服时,他给我沏茶,端饭,洗脚……”“是啊,这就是成功,因为他知道关爱他人,有责任心,那么将来一样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呀!”从此,她对儿子的学习要求不苛刻了,儿子在妈妈的宽松的教育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着。为什么我们的家长把孩子逼得割破手指拒学钢琴时才感悟道:现在再也不逼女儿继续学钢琴了毕竟快乐最重要。这样的感悟是否迟了点呢?4、帮助家长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外,还要着重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努力提高家长自身的教育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此外,班主任还应该对有问题的家庭(单亲或离异)采取措施,启发、引导、促进和鼓励家庭成员改变引起问题的观念和行为,实现健康的家庭功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自身开朗,豁达的个性,民主平等的作风去影响孩子。
(二)、其次,帮助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意志和品德心理使孩子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调节与控制,挫折与磨砺的关系。逐步引导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冷静分析,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宣泄压力和不良情绪。同时,要指导孩子在遇到问题时,求助于班主任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通过心理咨询,来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树立自信心,并形成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2、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和人际交往心理。培养孩子致力于合群(尤其对于性格内向型的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使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通过孩子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辅导与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技巧,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3、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在鼓励孩子刻苦学习,力争优异成绩的同时,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有关复习与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