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点

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点

深圳市石岩公学宋登科

【内容提要】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日益严重,也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分析这些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一点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即未成年罪犯几乎都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素质极差。心理严惩失衡,是这些未成年人步入犯罪深渊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各有关部门有的放矢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更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这些未成罪犯的心理特点表现为易于冲动、易受暗示、感情脆弱、个人英雄、贪欲、猎奇、逆反、盲从等几种主要类型。

【关键词】未成年罪犯、心理特点、心理失衡。

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更是日趋严重。我国虽然一直是世界上犯罪率较低的国家之一,但近二十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其犯罪增长率甚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据公安部门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全国查获的18岁以下青少年作案为18.1万人,比1984年的8万人多了一倍多,未成年人犯罪率由80年代中期的万分之十增加到90年代初的万分之二十左右,80至90年代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总数的比率上升了37%。不仅未成年人犯罪率及未成年人犯罪绝对数大幅上升,而且未成年人犯罪更出现了初犯年龄日趋低龄化,犯罪性质日趋严重化,犯罪手段日趋成人化、智能化,犯罪主体趋向团体化等特点。

为什么未成人频频踏足“雷区”,不断陷进罪恶的深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综合的,各种专业非专业的报刊都有很多文章涉及,本文在此不想再进行过多过细分析,只想就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特点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教于诸位专家,也期望能为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界人士、各个机构(如家长、学校等)提供一点可次资借鉴的东西。

分析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我认为未成年罪犯大多有以下的心理特点:1、易于冲动型

这类青少年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遇事不能瞻前顾后,同时缺乏理智,自控能力差,常常争一时之气而不计后果。这类青少年犯罪常因一件小事而起,案件发展快,即使有外人在场也常因毫无准备而猝不及防。犯罪后,犯罪者常追悔莫及。犯罪的指向也常是自己的同年龄段的人,有的甚至是朝夕相处的伙伴。

例如:一天下午,某职高学生修小明,在放学路上,扔小石子玩,不七巧一颗小石子打在学生丛波身上。丛波恼成怒,揪住修小明一阵拳脚。修小

明当众受辱,感到十分“掉价”,就扬言要拿枪毙了他。丛波认为是修口出狂语而已,没想修小蝗几分钟后果真拿来一支猎枪,在同学们的起哄声中,修小明扣动了板机,一场悲剧就此发生。

又如因争夺铅笔而行凶的某少年杀人犯,这样描述杀人时的那种冲动:“被那位同学夺去铅笔,我气愤极了,脑子一阵发热,眼前一阵发花,我不由自主地掏出了刀子。”

2、易受暗示型

青少年都有模仿的心理,而走上犯罪的这类青少年,更是突出,而且更易受到消极信息的暗示。近些年,影视等大众传媒早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互联网也已渐深入家庭,其中的内容更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暴力、色情泛滥。这些都对缺少辨别能力及喜欢模仿的青少年以极大的影响。无数的未成年人犯罪和影视媒体中的暴力镜头常常如出一辙,未成年人犯罪中许多的抢劫、杀人、绑票、性犯罪,都表现出这一心理特点。

如一名9岁男童因看了一部《凶杀玩具》的恐怖片,兴奋不已,他叫来一名7岁的女童到家里玩耍,从厨房里拿出一把菜刀,模仿恐怖片中的杀人镜头,连连向女孩砍去。女孩被砍了40多刀。

3、感情脆弱型

这类青少年常因成绩优秀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宠爱,因长期在掌声和鲜花的包围中,从未受过挫折,所以缺少坚强的意志,感情十分脆弱,受不得一点挫折。一旦受到挫折,脆弱的心理和强烈的虚荣心、嫉妒心常扭曲他们的灵魂,使他们丧失理智,做出极端的行为。

苏晓从小学到高中,年年“三好”,岁岁先进,小学当班长,中学当团支部书记。高二那年,还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苏晓眼中看到的是鲜花,耳朵里听到的是赞美,他时常陶醉于一种特有的满足之中。一次偶犯校纪老师当众批评了他,并声言要取消其参加团代会的资格。他恼羞成怒,竟一把火烧了一家旅馆,持刀入校见人便砍。

4、个人英雄型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自我表现欲十分强烈,喜欢独立做出决定,喜欢在伙伴面前尤其是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的所谓的成熟和英雄形象,男子汉气概,哥们义气等。这种好面子的心理,常导致当事者丧失理智,不顾后果。不少的未成年人常常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团伙犯罪中不少的青少年当时也知道所做的事是违法的,但碍于情面,或怕受到同伴的嘲笑而走上了罪恶之路。在团伙犯罪中,不少未成年人正是出于这种心理糊糊涂涂地走上犯罪之路的。他们往往怕听到诸如:“你是窝囊废!”“够哥们儿的就……”“不是男人!”等等一类的话语。

请看少年犯崔

XX的自述:一次朋友历X约我喝酒,酒足饭饱之后,历X说求我办点事,我说兄弟一场,什么求不求的,说就行了。历X说:“好,够

义气,哥们全靠你了,事成之后给你1000元!”我问他什么事,他说一位外地人的饭店抢了他朋友的生意,要我弄点炸药把外地人的饭店炸了。听了后,我心理不愿干,但先前已夸下了海口,便想在朋友面前是不能反悔的,便一咬牙说:“没问题!”于是,我们便一起做了案。

5、贪欲型

莎士比亚的名作《雅典的泰门》中有这样一段话: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鄙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隶可使异教徒聪明,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咒诅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的癞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新做新娘……

莎士比亚把金钱的魔力描述得淋漓尽致,其实金钱的魔力又何止于此,当人成了金钱的俘虏后,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不少的未成罪犯,不切实际地追求着经济的独立,享乐心理很强,对金钱或色欲有着强烈的占有欲望,由于不可能从正确的渠道得到这些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于是常常铤而走险,盗窃、抢劫、强奸,滑入犯罪的深渊。

先看当今在某些地方流行的新儿歌来看孩子们的“金钱心态”:

“砍头不要紧,只要给奖金。给上几万块,死了也甘心。”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盒烟,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接过烟,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哥儿们,给钱!”

再看有关调查:

据《齐鲁晚报》报道,全国0—12岁的少儿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其中北京12岁以下的孩子一个月就要花掉14亿元。从当今年内流得的新儿歌中,也可明显看出孩子们的“金钱心态”:“砍头不要紧,只要给奖金。给上几万元,死了也心甘。”罗首燮、陈裕南曾对福建省第一少管所的部分未成年犯作过调查,结论是,这些未成年人对金钱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和对享乐的狂热追求。对“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最了不起?”被调查的人中有29%的人回答:“有钱的人最了不起。”“你曾有过什么理想?”回答“当富翁”“赚大钱”的占26%,对“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回答把金钱置于首位的占49%。

由此心理而导致青少处走上犯罪道路的安例简直不胜枚举,笔者在此不再举例。

6、猎奇型

未成年人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猎奇,追求刺激和冒险。不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像性犯罪、吸毒、抢劫、绑架等,都常因这种心理而起。这类案件往往

没有目的性,动机显得十分荒唐。

如某少年犯为了了解女性身体的“秘密”,买来医学书籍,观看上面的生殖器插图和构造,有时还妨不信窥视同胞妹妹的阴部,偷看妇女上厕所。后来他不顾羞耻地强奸了一个60岁的老太太。被捕后,他后悔地说:“是寻奇探秘的怪念头毁了我,也害了别人。”

7、逆反型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听不进家长的教师的意见,许多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