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张联军
环渤海港口群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个二级 指标 。
22评 价 方 法 . 目前关 于港 口核 心竞 争力 的类 似研 究 多采 用层 次 分析 法
国际主航 线 的距离 、 航道 水深 、 主航道 宽度等 。 12腹地 经济 条件 . 港 口腹 地是货 物 和集装 箱 的来源 地 ,是港 口可持续 发展 的主要 支撑 因素 。港 口所处 的经济 区域 不 同, 腹地 经济条件不
1港 口核 心 竞 争 力 及 影 响 因 素
口过 去现 在及 将来 发展 的竞争 优势 ,并使 港 口在长 时 间竞 争 环境 中取 得 主动 的综 合 能力 。最终 表现 为该港 口与 其他港 口 相 比能更 有效 地利 用各 种资 源 、吸引更 多 的货主 和辐射更 大 的市 场 空 间 以上 述定 义为核 心 , 结合 国内外 已有 的研 究[ 1 3, 9 概 括 出影 响港 口核心 竞争 力 的 因素包 括 港 口自然 地 理条 件 、 腹地 经济 条件 、 口硬件设施 和港 口软环境 。 港 11自然 地 理 条 件 . 自然 地理 条 件作 为港 口本身 所 固有 的 自然特 征 ,直接影 响港 口的建 设成 本和运 营成 本 ,对港 口核 心竞争 力 的形 成 和 提 升具有 不 可忽视 的作 用 。 自然地理 条件 包括水 文 、 气象 、 距
航行 、货 物装 卸 、库 场储 存 以及后 方集疏 运 四个环 节共 同完 主要港 口进 行分层 聚类 , 划分 港 口核心 竞 争力 类 型 , 明确 各个 成, 因此 港 口硬 件设 施 必须 涵盖 泊位 、 营 、 场 和库 存等 要 港 口的定位 , 运 堆 为提 出下 一 阶段 环渤海 港 口群发展 的 主要任 务和 因子分析 法和 聚类分 析法 的整个 过 素 , 体 地说 应 包 括万 吨级 泊位 数 、 i 生产 用码 头 长度 、 具 港: l 吞 战略措施提 供基础 。此外 , 吐量 、 物堆场 面积 、 口航线 数 。 货 港
环渤海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环渤海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环渤海地区港口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参与了全球贸易运输的竞争。
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环渤海地区港口面对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环渤海地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比较环渤海地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环渤海地区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 环渤海地区港口的基本情况调研(2) 构建环渤海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 应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港口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4) 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建议和对策2. 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文献资料和案例调研,了解环渤海地区港口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 熵权法: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确定权重,计算各指标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3) 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之间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从而进行环渤海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的评价。
(4) 统计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建议和对策。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将构建环渤海地区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港口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各个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并从政策、市场、技术等多方面提出提升环渤海地区港口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五、研究的意义本研究对于促进环渤海地区港口的发展,提升我国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同时,对于探索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拓晓瑞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3期拓晓瑞(广东培正学院,广东广州 510830)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港口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构成,然后对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集群企业、集群辅助机构、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六个方面构建了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关键词: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7-0062-031 港口产业集群概述港口产业集群这一概念最早由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Haezendonck E教授正式提出,她认为港口产业集群是一系列从事与港口相关服务的相互独立的企业,聚集在同一港口区域,并且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相对于集群外部的联合的竞争优势[1].Haezendonck E教授的定义没有涉及到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我国学者刘志强在综合有关学者和港口产业实际运营的基础上将港口产业集群定义为:大量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且相互关联的行业、企业、协会、研究机构和大学等,以特殊的经济区域(港口)为核心,提供整体的一站式的港口相关服务的产业群体[2].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港口产业集群具备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如共生性、互动性和柔韧性,它是由大量的港口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通过横向或纵向的经济联系共同聚集在某一区域范围,并以此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组织群体.一般而言,港口产业集群主要由共生产业、依存产业和关联产业三部分组成.1.1 共生产业共生产业主要是指由于港口的存在而直接产生的行业.主要包括港口建设、港口运输、港口仓储、拖船、装卸、搬运、靠泊、理货、清洁、设备租赁、燃油和淡水添加等行业.共生产业是港口产业集群的“基础产业”,也是形成港口产业集群的核心因素,其他产业都是围绕共生产业而存在和发展的.1.2 依存产业依存产业是指依赖港口及共生产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业.主要包括拆造修船业、港务工程业、临港工业(石化加工、能源加工、钢铁制造、机械加工、粮油加工、水产加工、造纸、纺织等)等制造业和加工业.依存产业的出现不仅延长了共生产业的价值链,而且提高了区域产业的集聚程度,改变了港口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其由原来的单一运输产业功能逐渐转变为集运输和工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区.1.3 关联产业关联产业是指由共生产业和依存产业通过上游、下游及横向的产业联系而衍生出为港口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港口管理、内陆集疏运、金融、保险、商业、旅游、代理、通关、船检、咨询、教育、培训、科研机构、娱乐、救捞等行业.关联产业的出现是港口产业集群成熟的重要表现,它的出现不仅密切了各产业之间的联系,而且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港口产业集群的服务功能,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 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指众多以港口为核心的企业,按照一定的形式聚集在某一港口区域,并以资源禀赋和资产要素为基础,以产业价值链优化发展为导向,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其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所构成的一个战略利益共同体,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所形成的强大产业集聚能力和对外表现出的整体竞争优势.作为一种以港口为核心的特殊经济系统,港口产业集群既是一个有组织结构性的生产系统,也是一个非正式的市场集聚体[3].其竞争力大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集群所在地区的资源禀赋、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政府的产业政策、集群内部企业的集聚程度、企业之间的联结关系以及企业竞争力大小等.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宏观层面(政府层面)、中观层面(集群层面)和微观层面(集群内企业层面),这三个层面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层面的变化、缺失或者不正常都将影响到集群的成长与发展,并最终导致集群竞争力的起伏变化.2.1 政府层面政府能否提供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能否执行支持港口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政策,对于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以及竞争力大小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种原因,国内外许多港口城市都制定了“以港兴市,港城联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出面牵头建立港口城市之间、港口产业之间、港口企业之间以及当地高校与产业企业之间的多向联系,通过打造港口产业集群来促进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集中反映了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得以形成、保持和增强的制度环境和外在条件.综合来看,政府对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供给、公共物品供给、经济指导等方面.在制度供给方面,政府通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社会风尚等手段来规范各类市场主体行为,为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一个统一、开放、安全、法制、公平和诚信的创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以提高产业集群的吸引力.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政府通过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污水治理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为港口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不断吸引区域外部的企业加入到集群内,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和竞争能力.在经济指导方面,政府通常根据本地资源禀赋情况、制定合理的港口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并对集群内部的要素配置进行适度有效的干预,以提高集群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2.2 集群层面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大小与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集群的空间集聚性、集群的专业化生产、集群的根植性及内部竞合程度等存在密切的关系.(1)生命周期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在诞生阶段,港口共生产业开始集聚在一起,港口产业集群雏形基本形成,但是竞争力较弱;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大量港口依存产业和关联产业,港口产业集群的规模迅速扩大,资源集中程度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竞争力快速提升;在成熟阶段,港口产业集群内部行业和企业数量逐渐稳定,创新能力开始减少和弱化,内部竞争加剧,但整体竞争能力处于鼎盛时期;在衰退阶段,大量企业退出港口产业集群,集群几乎丧失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集群发展的内在源动力趋于衰退,竞争优势逐渐削减.(2)集群的空间集聚性对竞争力的影响.港口产业集群主要是围绕港口企业形成和发展的,由于地理邻近,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各种设施和资源,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和集聚效应,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3)集群的专业化生产对竞争力的影响.港口的专业化生产是形成港口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集群内部几乎所有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是围绕港口而展开的.适度的专业化能够使港口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实现分工协作,共享知识、资金、技术与信息等资源,形成一种持续的、集群所专有的、且不易为其它地区所模仿的竞争力.但是,过度的专业化会使港口产业集群变得相对保守和封闭,排斥新信息和知识的进入,导致集群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对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降,最终造成集群竞争力的下降.(4)集群的根植性对竞争力的影响.港口产业集群内部存在大量的行业企业,如港行企业、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等,这些企业通过错综复杂的根植性关系交织成网,共同维系着集群的生命与活力.媒介企业关系的除了经济利益和交易之外,还搀有许多私人情感与个人关系的成份,如亲戚、朋友、老乡、同事等,这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深深的根植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并且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和制约.(5)集群内的合作竞争度对竞争力的影响.港口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间既存在合作关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当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合作超过竞争时,就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集群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优势;当集群内部企业间竞争大于合作时,就会陷入过度竞争,形成巨大的资源内耗,削弱集群的竞争力.2.3 企业层面企业是组成港口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经济单元,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港口产业集群的竞争实力.因此,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都会通过传导作用影响到本企业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并对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源.企业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类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管理资源、关系资源等.企业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也是衡量企业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标准之一.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必须要学会积累和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主要由核心理念、价值观、行为信条和组织氛围等构成.企业文化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员工团结一致,奋发向上,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长盛不衰;反之,落后的企业文化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削弱企业竞争优势和活力.(3)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系统地完成与创新有关的各项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产品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等方面.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是衡量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企业只有不断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才能使其始终保持发展的源动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能力.因此,港口产业集群内部的各行业企业需要不断地修炼自我,充分利用企业本身及集群资源,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塑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 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 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具体指标选择和设置过程中,需要分析每一类、每一项指标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来说明问题,以达到从多方面综合反映评价内容的目的.对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关键在于指标的选取,它是综合评价的前提与基础,其设置是否合理与准确,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4].而最终所构建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需能够对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完整、科学和全方位的考评,反映出港口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能力,并为集群内部企业找出自身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提供有益参考.笔者在借鉴现有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港口产业集群的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对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大因素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从集群企业、辅助机构、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六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试图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评价港口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能力.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集群企业、集群辅助机构、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六个方面.其中,企业是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集群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集群竞争力的本质来源.政府、辅助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资源是构成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辅助要素,也是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政府的政策导向对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和优化升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辅助机构的出现能够延长和深化产业价值链,提高港口产业集群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整体竞争实力;基础设施与资源禀赋有利于形成集群所在区域的差异性,形成集群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市场是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外部表现,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强弱最终都要通过市场绩效反映出来.4 结论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识别产业集群内部相关产业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明晰集群内部产业价值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联结关系,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提供量化指标和参考依据.本文从政府、集群和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选择和设立具体的评价指标,并从集群企业、集群辅助机构、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六个方面构建出评价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面较广,且突出了港口产业集群的竞争特点和发展实际,利用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考评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和总体竞争能力,发现其优势与劣势,为港口产业集群的优化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1〕刘志强,宋炳良.港口与产业集群[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6):22-26.〔2〕邵灵芝.港口产业集群的结构分析[J].综合运输,2009(4):31-35.〔3〕龚双红.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6.〔4〕张秋莉.浙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港口综合能力评价
港口综合能力评价一、港口综合竞争能力港口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港口企业,港口企业的竞争是港口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相关企业和行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的能力和机会,从而达到港口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对港口竞争力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纵观不少人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以定性为主,如在九十年代中期,台湾的高雄港曾经做过的有关的东南亚港口竞争力的分析,它通过制定一套影响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雄、基隆、釜山、香港、新加坡、神户、东京、上海等八个港口的竞争力水平从硬件、软件的方面进行了定性的研究,得出最终的港口竞争力排序。
在其研究中,指标的权重和港口每项指标得分都通过专家打分得出。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港口竞争能力的定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已经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第一,世界港口的基础设施的差异逐步缩小,沿用港口硬件中码头、航道的水深条件,机械设备,装卸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卸船舶效率等指标已经不足以反映港口的竞争力了。
第二,随着现代港口功能的拓展,现代港口城市的兴起,港口不仅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也得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这种支撑力也已经成为港口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体现现代港口的竞争力已经不完全在于港口自身的条件,还涉及到支撑港口发展的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因素。
第三,现代港口的发展更有赖于与港口相关的服务产业,因为这些服务产业的完整性表征了港口所在地航运市场的发育程度,构成了港口发展依托的港口的经营环境。
第四,港口的技术创新是现代港口发展力的体现,技术创新可以使港口获得差异优势,构成现代港口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今天港口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是港口层面的竞争,对于有些地方甚至主要的不是港口层面的竞争,应该更多的考虑和港口密切相关的产业、经济条件等,这才是港口之问的主要差别所在。
比如英国的伦敦它之所以被称为航运中心,并不是因为它码头的规模足够大或者码头的设施足够的优良,而是因为它所依托的城市背景。
二、港口综合竞争能力评价指标由于现代港口竞争力内涵的拓展,在评价现代港口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时,应将港口竞争力的指标分为“显性竞争力因素”和“潜在竞争力因素”两个部分,目的是淡化一些相对过时的港口竞争力因素,强调一些新兴的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因素。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港口综合竞争力及障碍因子研究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港口综合竞争力及障碍因子研究作者:***来源:《水运管理》2022年第07期【摘要】为了加强长三角港口群协同一体化发展,以更好地进行港口分层管理,选取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的22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港口综合评价体系和障碍度模型,得到各指标对港口综合评价水平的障碍度及主要制约因素。
基于长三角港口群的相互协作,提出建议:各港口明确战略定位,制订合理规划;加快港口群协调发展,培育港航开放市场。
【关键词】长三角港口一体化;港口协同合作;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障碍度模型0 引言2018年12月,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内河航道网络化、区域港口一体化、运输船舶标准化、绿色发展协同化、信息资源共享化、航运中心建设联动化,协同推进港航一体化发展、绿色发展、率先发展”。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港航资源整合,优化港口布局,健全一体化发展机制,增强服务全国的能力,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
长三角港口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额为亿元(环比增长22.98%),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6.11%,其中:上海市进出口总额为亿元,环比增长19%;浙江省进出口总额为亿元,环比增长30.6%;江苏省进出口总额为亿元,环比增长19.9%;安徽省进出口总额为亿元,环比增长31.5%。
加强长三角港口群协同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构建区域联动协作、城乡融合发展、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1 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1.1 研究方法运用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22个主要港口进行分类,明确各港口的空间层级分布并分析分层原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影响港口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权重得到各个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排名;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港口综合排名的主要制约因素。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祖慧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航运物流的地位日益显著,港口已成为交通运输系统的枢纽结点。
港口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随着港口的功能不断拓展以及委托人对物流的要求不断变化,港口竞争力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指标体系不断变化。
如何对港口竞争力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港口发展的劣势及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港口未来的发展空间。
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着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影响着区域的竞争力。
因此,对港口竞争力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
本文以港口竞争力这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对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性、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纳了评价港口竞争力的方法,总结出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港口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在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班轮航线布局调整的影响下,亚洲主要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香港联手珠江三角洲,构筑亚太地区国际物流中心;新加坡凭借处于赤道环球航线的优越位置,巩固和提升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台湾高雄提出了“亚太营运中心”的战略规则,并研究“自由贸易港区推动方案”;中国决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日本神户提出了"21世纪亚洲母港”的战略目标。
一、港口竞争力评价分析模型的选择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总结变量,经过统计筛选,构建出了一个统计模型,形成7项综合指标共同反映港口竞争力。
基于模糊一致理论的FCE分析模型(Fuzzy ComprehensiveEvaluation,FCE)以及AHP层次分析模型(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也是学术界研究港口竞争力广泛使用的分析方法。
本文确定将AHP层次分析模型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并在借鉴其他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AHP层次分析模型(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教授T.L.Satty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港口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2、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不超出港口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使得具有多种 功能的港口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反映 港口发展潜力。
文字可编辑目录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点击添加标题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01020304添加标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会议基调年会视频
二、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设计说明
港 口综合服务能力由5项二级指标构成。货物吞吐量体现港口现有的发展规模,
是反映综合服务能力的主要方面。权重设为0.25;船舶综合停时、单位吞吐量支付 成本、吞吐量单位能耗分别体现了港口对船公司、货主的服务水平以及对能源的利 用程度。由于单位吞吐量支付成本和吞吐量单位能耗受吞吐量规模效应影响,权重 应适当降低,故三者权重分别是0.2,0.15,0.15。中转货比重体现港口对中转货物 的吸引能力,亦是港口服务能力强弱的综合体现,权重设为0.25。
港口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指标值
=
+
货物吞吐量绝对增量增长率指标值
港口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提升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港口集装箱运输竞争力提升研究港口是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
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由于港口是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一个天然界面,因此,人们也把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结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经济一体化加快,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必将长足发展。
这一趋势也将为港口带来深刻的变化,造成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为此,对港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系统综合的评价,从而对其了解自身的相对实力,突出优势发展特色和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提高港口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上海洋山港的建成,宁波港面临着新形势下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压力,因此分析宁波港在新形势下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竞争态势显得极为重要。
1 国内研究现状:1.1对于港口竞争力的研究任民强(2005)认为要提高港口竞争力,必须进行联盟合作发展,并提出四种模式:一是港港联盟,形成整体优势;二是港航联盟,实现共赢发展;三是港企联盟,结成紧密稳定的合作伙伴;四是港口将逐步分化为中心港和卫星港。
李世泰(2006)通过调查归纳出咯影响港口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把要素进一步细分为三级指标,分别为:一级指标:生产要素、港口经营管理能力、需求条件和相关支持产业;二级指标:港口自然条件、硬件设施来、吞吐量、服务质量、现代化管理水平、集疏运能力、腹地经济条件、港口物流业、服务业和临港旅游业;三级指标为:地理位置、进出港航道水深、气候条件、可建港的深水岸线长度、集装箱班轮密度及航线覆盖面、装卸设备能力、容纳船舶能力、仓储设备能力、吞吐量、近五年吞吐量年平均增长率、中转货物所占比重、港口作业效率、船舶平均在港停时、综合商务费用、业务人员能力、电脑化程度、管理创新及模仿能力、铁路线长度、水路集疏运码头能力、进出港口的道路通行能力、港口辐射地区的GDP、口岸外贸进出口额、港口物流园的交易额、与港口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滨海旅游景点接等能力和收入。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港口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枢纽,其竞争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一、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一般包括内部要素评价和外部环境评价两个方面。
其中,内部要素评价主要包括港口设备、港口服务、港口管理等因素的评价,而外部环境评价则包括产业政策、区位因素、市场需求等因素的评价。
具体来说,港口设备评价主要集中在船舶交通、装卸作业、货物存储等方面,对于港口服务的评价需要考虑港口的运输能力、信息化管理水平、物流配送等因素,而对于港口管理的评价,则主要包括港口安全、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等方面。
此外,区位因素、政策、市场等外部环境因素也不能忽略。
二、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方法通常,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港口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是将港口的各种因素分解成若干个主成分,然后依据各个主成分的权重,计算出每个港口的得分。
主成分分析法特别适用于评价内部要素,因为该方法可以将主要的内部要素整合,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而层次分析法则适用于外部环境因素的评价。
层次分析法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排序,根据各个因素的权重计算每个港口的得分,比较适用于考虑各种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港口综合竞争力实证研究以中国港口为例,我们选取了广州港、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以及深圳港作为研究样本,对其港口综合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在内部要素评价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将港口的船舶交通、装卸作业、货物存储等要素进行整合,我们得出了各个港口的内部要素得分。
在外部环境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主要考虑了产业政策、区位因素、市场需求等因素,得出各个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得分。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上海港的竞争力得分最高,其次是深圳港、宁波港、天津港,最后是广州港。
这主要得益于上海港的先进设备、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等优势。
烟台港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烟台港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烟台港是中国东海岸线上的重要港口之一,也是北方沿海最具活力的港口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贸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烟台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探讨和研究烟台港的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本文选取了该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烟台港的竞争力评价和提升对策进行研究,探讨该港口的优势和劣势,提出提升烟台港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以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对烟台港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提升对策。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烟台港的概况和发展历程2. 烟台港的竞争力分析3.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5. 竞争力提升对策的探讨6. 烟台港竞争力提升对策的实施建议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SWOT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DEA评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还将结合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五、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烟台港的竞争力评价和提升对策的研究,预计得出以下预期结果:1. 对烟台港的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并确定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
2. 确定烟台港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竞争力提升对策。
3. 提出科学可行的烟台港竞争力提升对策的实施建议,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六、研究难点1. 对烟台港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评价,避免产生主观臆断。
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提出可行性强、实施效果好的烟台港竞争力提升对策。
七、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总体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问题意识和研究目的的明确(1周)2. 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周)3. SWOT分析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的运用(2周)4. DEA评价法的运用(2周)5. 竞争力提升对策的探讨和实施建议的提出(3周)6. 研究报告的撰写和修改(2周)。
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_杨静蕾
"
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内涵
港口物流系统是国际和地区综合物流服务链中的重要环
节, 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 以对港口相关的物流活动 和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 实施与控制为手段, 从而实现货 物在港的高效率、 高效益的装卸、 集疏和物流服务增值。 而港口 物流国际竞争力是指港口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环境中, 能够提 供比其它国内和国外对手更具吸引力的港口物流服务能力。 港 口物流国际竞争力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8 )首先要具备足够规模的吞吐能力。其货物总吞吐量, 特别是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应位居世界港口前列。 拥有足够数量的深水航道和 ( ! )需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 深水泊位, 能够适应国际航运业发展趋势, 同时, 拥有较大规模 的专业化物流中心, 能够提供高水平、 多功能、 综合化的物流服 务。 并且拥有 ( ; )其港口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应与国际接轨, 成熟的、 系统化的、 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 S )其口岸环境应相当优越。 海关、 海事、 联检、 金融、 税务 等口岸相关部门协调性强, 并且拥有完善的信息网络和高水平 的信息服务。 区域以至世界范围内还应具有较强 ( # )港口在所在城市、 的影响力。 一方面, 港口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并且其直接腹地 ( 其所在的城市或区域) 通常是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另一方面, 港口还必须在世界航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拥有 相当数量的国际航线,能够吸引世界主要航运企业和代理机
!
引言
近年来我国港口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沿海一些大型综合
性港口, 如上海港、 宁波港、 青岛港、 天津港、 大连港等都跻身于 世界港口业前列。不断增加的竞争实力, 使得我国许多沿海大 型综合性港口的竞争视野, 从中国扩展到了亚太地区甚至于全 球。而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就需要了解全球范围内领先港 口的物流系统的独特竞争能力, 以为港口全球性发展战略提供 科学的决策支持。 目前, 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国家层面以及非 而对于港口物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则相 物 流 产 业 和 企 业 28392S3, 对较少。 国内外虽然有许多专家和学者都针对港口的不同层面 建立了不同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涉及经济效益、 作业绩效和运 然而, 它们大多数都没有把评价范围扩 营绩效评价等方面 2#392883。 展到全球范围,并且大多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要么过于复 杂, 选用简单加权评价方法对港口进行综合评价, 使得每项指 标的变化对综合评价结果影响不大; 要么指标过于宏观, 且所 选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排除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成分。
我国港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研究综述
据企业自身发展灵活调整融资方向。
中小型物流企业除了完善自身的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以外,还需要对民营银行的选择给予重视,并进行合理分析,并不是哪一银行利率低就与哪一银行进行合作,虽然这一想法可以有效降低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从当下经济常态化环境来看,却不是最优选择。
其次,在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初始阶段,民营银行能够满足其融资需求,但随着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加以民营银行资金较少,分支结构有限,无法满足其需求,所以,中小型物流企业还需要对民营银行进行合理利用。
为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小型物流企业初具规模时,企业也可以将融资方向由民营银行专项资金更为丰厚的国有银行,将民营银行作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初期发展的一个台阶,这也是供企业得以长久发展的良好策略。
(三)合理规避可能风险。
合理规避可能风险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民营银行融资过程中的有效手段,由于现阶段民营银行发展尚不全面,加之其为股份制企业,有随时倒闭的风险,在面临倒闭时,还需要进行财产清算,中小型物流企业需要提前还贷,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
所以,企业也需要进行自我保护。
中小型物流企业在向民营银行进行贷款时,需要对这一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并及时给出紧急措施。
当民营银行倒闭时,中小型物流企业可以签订债权转移协议,将债权进行转移,以确保中小型物流企业因紧急还贷问题而影响其发展。
所以,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找寻合适的民营银行时,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合理挑选适合自身的民营银行,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任何事都做好准备,才能保证自身企业长久持续地发展。
(四)综合使用各种融资服务。
为了加强银行与中小型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企业还需要综合利用各种融资服务,实时关注银行所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并根据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加以合理利用。
比如,我国民生银行作为一家股份制的商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融资服务,对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起到了十分有益的影响,有利于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摘要港口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比较完备的硬件设施,形成了先天优势。
港口汇集了大量的货主、代理企业、航运企业、营销商等,成为物流、人流、技术流、资金流的交汇中心。
目前,世界上的各大港口都加快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情况,从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角度展开分析,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为例进行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得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港口物流竞争力得分排序,从而分析得出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港口物流,竞争力,层次分析法AbstractPort, due to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elatively complete hardware facilities, has the inherent advantages. Port gathers a large number of shippers, agents, shipping companies and mark -eters, etc,and become the logistics, flow, technology flow and capital flow intersection center. Curr -ently, the world's major ports have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and domestic ports have also been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Port logistics have acc-elerated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ort logistics, this paper takes an eye on port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ing AHP to major coastal ports as an example of port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 this paper draw China's coastal main ports of port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score sort to analyze and gets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major problems for China’s to improve the com -petitiveness of port logistics 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Key words: Port Logistics, Competitive Power ,AHP目录1绪论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目的和内容 (4)2 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相关概述 (6)2.1 港口物流概念及内涵 (6)2.2 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7)2.3 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7)2.4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9)3 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12)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12)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3)3.3指标体系构建 (13)3.4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计算 (15)4 主要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与实证 (18)4.1评价对象的选取 (18)4.2评价的原始数据 (18)4.3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计算 (19)4.4各港口物流竞争力得分结果分析 (21)5 港口物流竞争力提升对策 (22)6 结语 (23)6.1研究结论 (23)6.2研究不足与展望 (23)参考文献 (24)附录 (25)1绪论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和竞合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和竞合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物流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政治和商业中心,而珠三角则是中国的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在这里,集装箱、货物、贸易、物流和金融等行业密切相关,珠三角已成为中国内地与世界经济相连的重要门户。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将其生产线从海外转移到国内,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物流也面临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及其竞合策略。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及其竞合策略。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理论分析及评价方法;2. 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及其优劣势分析;3. 珠三角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竞合策略分析及建议。
该研究旨在对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并探讨珠三角港口物流竞合策略,为提升中国港口物流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以及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多种统计和数学模型来评估珠三角港口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具体的方法包括:1. 文献资料法:搜集和分析有关珠三角港口物流发展的文献资料,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2. SWOT分析法:通过对珠三角港口物流行业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全面评估其竞争力;3. 层次分析法:根据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对珠三角港口物流行业进行评价;4. 逻辑回归模型: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来评估影响珠三角港口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5. 策略分析法: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珠三角港口物流竞合策略,并对策略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
四、可行性分析1. 数据来源稳定:珠三角地区各个港口和物流企业的数据相对完整,数据来源相对稳定;2. 研究方法丰富:本文采用多种统计和数学模型来评估珠三角港口物流行业的竞争力,方法丰富;3. 研究对象明确:本研究将着重对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物流行业进行评估和分析,具体的研究对象相对明确;4. 时效性强:由于近几年来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因此本研究的时效性较强。
山东省主要港口竞争力实证分析与对策
山东省主要港口竞争力实证分析与对策作者:***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2年第24期摘要:港口作为现代海上运输网络体系的枢纽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促进国际贸易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腹地经济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在港口竞争力因素、港口竞争力评价方法领域的研究,遵从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选择17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威海港做出实证分析;提出山东半岛内主要港口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及区域综合性建议,即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完善铁路集疏运系统,推动港区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山东省;港口竞争力;实证分析;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24-0069-03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注定会影响辐射区域甚至是本国经济的发展[1]。
而山东半岛作为外贸和交通的节点,其发展对国际贸易和腹地经济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2]。
近年来,山东省港口以及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区域内港口间竞争加剧,国内和国际港口间的竞争不可避免[3]。
对山东半岛主要港口进行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可以对山东半岛港口的综合竞争力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地理学家Bird的Anyport模型,开创了空间模型研究的先河[4]。
Foster提出,港口的服务因素对港口竞争力影响很大,甚至比距离因素的影响要更大[5]。
Culhnana & Khanna指出,在集装箱业务集中发展的时期,大型的集装箱船舶是水运的核心,船舶的大型化是港口间竞争的关键[6]。
Fleming对韩国釜山港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即基础设施和客户服务效率对港口综合竞争力存在持续性影响,影响港口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港口现代化及其服务方式和质量[7]。
Marcella & Alfonso指出,多式联运是对抗外部环境变化的最佳解决方案,互动间、资源间、组织间的关系是港口竞争力的关键[8]。
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
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
中国国际海运网;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期刊名称】《珠江水运》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是由中国国际海运网(WWW.SHIPPINGCHINA.COM)和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共同调研完成,通过对港口关键指标和具体数据分析,采取国际先进的经济学计算原理,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终于首次在中国问世。
新华社、人民网、国际商报、路透礼、大公报等国内外媒体热点进行报道,成为业界最新瞩目。
【总页数】3页(P17-19)
【作者】中国国际海运网;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海运网;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91
【相关文献】
1.《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评述
2.2008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揭晓
3.2007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
4.2007年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报告排行榜
5.2006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烟台港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烟台港竞争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烟台港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外贸口岸,其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
本文通过对烟台港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烟台港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
【关键词】烟台港;竞争力评价;提升对策【正文】一、选题背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海运业作为外贸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岸,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在全国港口中排名前列。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本港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经济发展,有必要对烟台港进行竞争力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烟台港竞争力进行评价,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有效提升烟台港的竞争力,加强山东省在外贸领域的地位。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烟台港基本情况介绍,包括港口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产业分布、结构特点等。
(2)烟台港竞争力评价,分析其在外贸领域中的市场占有率、运价、港口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表现,并与其他同类港口进行对比。
(3)烟台港存在的问题与优势分析,找出其在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同时发掘自身的优势。
(4)烟台港竞争力提升对策,从政策、产业、技术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推理法、比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分析统计等手段,对烟台港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烟台港的竞争力评价和对策制定,预期达到以下结果:(1)深入了解烟台港的竞争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烟台港的管理和经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2)提出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烟台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提供参考。
(3)促进山东省外贸经济的发展,增强山东省在全国的地位。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张联军;宗蓓华
【期刊名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2)002
【摘要】通过对影响港口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建立了评价港口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包含专家权重的模糊评价方法.应用此方法,对亚洲主要港口市场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获得了丰富的评价信息.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张联军;宗蓓华
【作者单位】上海海运学院,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0135;上海海运学院,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01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50.6;U65
【相关文献】
1.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检验 [J], 王鹏;董升荣
2.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张联军;宗蓓华
3.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张联军;宗蓓华
4.南通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J], 阚春燕
5.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徐旭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徐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的规模,同时又反映设备的水平。
及信息服务将对货主(货代)产生较大
机械作业效率直接关系到车船在港停
影响。上海港在通关效率方面还远低
留时间,进而影响到运输总成本。提
于新加坡、香港等港口,特别在国际
高集装箱码头的效率成为竞争的主要
集装箱运输方面,削弱了自己的竞争
手段,全球物流业竞争对运输环节提
力。
出了更高要求,减少船舶在港时间,既
,i=1,2,…,n,n为专家总数;j =1,2,…,m,m为指标总数。
(2)第i位专家的资信等级为k,
2004/6
JIAOTONGFAZHAN 交通发展
j=1,2,…,m。 对于下级指标,可采用上述同样 的方法确定其权重,从而得到各层指 标的绝对权重。 通过对港口集装箱运输熟悉和了 解的一定数量的专家进行调查,综合 整理专家评价结果获得各层次评价指 标的权重如表 1。
表2 港口竞争力调查结果
4 结束语
在上述评价分析与算法中从本文
中可以获得以下一些信息:
(1)建立了港口竞争力评价的影
响因素构成体系,这些因素综合反映
了港口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提
高港口竞争力提供了分析问题的依据
和思路。
45
(2)各港口的综合评价排序为各
港口客观恰当了解和评价自身竞争实
力和相对水平提供了参考信息,各港
(3)第j项指标的综合重要性评
分为 =
/
j=1,2,…,m。 (4)指标权重的归一化处理为
项小类指标,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确 定其权重。如在j大类下的指标,设 l=1,2,…, , 为j大类指标下 的小指标数。则 为i专家对j大 类l小类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值。则
=
/
l=1,2,…, j=1,2,…,m。
如此同时,在海洋运输船舶大型化和集装箱班轮航线的模式和布局调整的 影响下,亚洲主要集装箱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香港与新加坡长期为世 界集装箱首席地位而激烈争夺;釜山、高雄和上海港正在为争夺东北亚航运中心 而拼搏;港口之间无不从发展战略与策略上锐意竞争,力图扩大国际中转份额,不 甘心落入支线港的地位。香港凭借传统优势,联手珠江三角洲构筑亚太地区国际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2] 黄世玲.交通运输学[M].北京.人民
交通出版社,1988 [3] 施欣.交通运输系统决策理论方法
与应用[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12
2004/6
港口竞争力的因素可分为6大类 指标,而每一大类指标又可分为若干 小类指标,甚至还包括了更具体的分 类指标,根据这些指标间的影响关系 以及包含关系,就可以建立起港口市 场竞争力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 2.1 第Ⅰ层指标的权重确定
(1)由各位专家在给定的值域区 间内就指标的重要性评分。设第i位 专家对第j个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为
交通发展 JIAOTONGFAZHAN
港口综合竞争力评价 指标体系研究
□ 张联军 宗蓓华
42
2004/6
在最近由英国权威杂志《货运系统》对世界港口的排名中,中国有三港进 入前五名。香港(第 1)、高雄港(第 4)、上海港(第 5)位列其中,宁波、深 圳港也有很大进步,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和港口发展的强势和潜在活力。
竞争力的港口软环境主要有:港口的 国际化、自由化,港口费率政策的优 劣,以及所处区域的金融、保险、商 业环境和物流服务水平等。自由港政 策吸引客户之处主要在于货物在区内 自由储存、流通、买卖、简单加工、包 装等作业,海关对此不作干预,从而
(1)运营条件。港口的运营条件 包括港口与客户(货代)、港口与船舶 公司之间所发生的与运输直接相关的 一些影响因素,诸如港口容纳船舶的 能力,外运运输系统的功能,以及港口 的综合作业费用。港口容纳船舶的能 力受港前深度及航线覆盖面的影响较 大,其中,港前深度直接关系到大型 船舶的安全靠港。而航线覆盖面则影 响到货物能否及时快速送达目的地以
物流中心;新加坡凭借处于环球赤道 航线的优越位置,巩固和提升其国际 航运中心地位;韩国釜山提出了“21 世纪环太平洋中心港”的战略目标; 台湾高雄提出了“亚太营运中心”的 战略规则,并研究“自由贸易港区推 动方案”;中国决定建设“上海国际航 运中心”;日本神户提出了“21世纪亚 洲母港”的战略目标。
基于发展一流港口的要求,对 港口竞争力指标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 析,从而可了解自身实力和相对水 平,也可以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针 对性地进行改正,这对于我国港口进
JIAOTONGFAZHAN 交通发展
步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港口市场竞争力的因 素分析
国际物流过程与港口的许多条件 有联系。而港口的运营条件、服务质 量、综合环境、硬件设施条件、现代 化管理水平以及港口整体形象等均将 直接影响到港口在运输物流市场的竞 争实力。而各港口的市场竞争力对外 贸进出口货物运输的网络分配预测有 重要作用。为了了解各港口市场竞争 力水平,有必要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 分析和评价,进而对其进行定量评价。 影响港口运输的因素有很多方面,主 要包括:港口的运营条件、服务质量、 综合环境、硬件设施条件、现代化管 理水平以及港口整体形象。
3 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序
3.1 港口指标评分确定 利用特尔菲法(Delphi)确定。
通过函询方式,征求专家意见,对专 家意见进行统计整理,并把结果反馈 给各位专家,再次由他们提出意见。 经过多次循环反复,使意见逐渐趋于 一致,最终得出预测结果。 3.2 港口综合竞争力排序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综合评 分。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对一个与各种 模糊因素有关的事物加以综合考虑, 并作出总的评价的方法。通过综合各 方面的因素,作出一个更接近实际的 评判,由此避免了仅从某一个因素作
口可以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有针对
性地进行改进。
(3)由于各港口指标的评价是与
理想值(满分是10分)比较的结果,所
以各港口所获得的评价值,不仅可以
作为相对比较的信息用,同样也是与
理想值比较的真实水平体现,反映了
距最好水平的差距。
资料来源:《中华海运》,1997.12,台湾出版
·参考文献· [1] 顾培亮.系统分析与协调[M].天津.
(3)港口软环境。当今影响港口
可以加快船舶的周转,直接增加了船
2004/6
交通发展 JIAOTONGFAZHAN
44
东的收益,又可以加快货物到达市场 的时间,增加生产商和营销商的边际 效益。所以硬件设施条件的优劣是船 公司和货主选择港口时所考虑的主要 指标。
(5)现代化管理水平。电脑化管 理可明显提高管理效率。国际上的大 港均具有很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技 术,通过 EDI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实 现货物的实时跟踪查询。安全监控系 统的使用既提高通关效率,又保证集 装箱的运输安全。GPS系统一般可用 于船舶进港引航以及堆场内的定位, 既保证运输准确安全,又可提高作业 的效率。业务人员能力则从多方面影 响到港口管理水平。
出评判而带来的片面性。 在系统综合评价过程中,分析的
最后一步是通过权向量 X与多目标 评价矩阵A的合成,得到各考察对象 综合评价值的向量 Y, 其数学形式 为:Y = A ·X
其中 A=(aij)m*n, X、Y 分别 是 n 维和 m维的列向量。
根据前面的指标体系,将各层指 标的评分乘以该指标对应的绝对权 重,然后求和,即得到港口的综合竞 争力评分见表2。
归一化 = /
=/
j =1,2,…,m。
2.2 第Ⅱ层指标的权重确定 (1)首先,在同一大类指标下的几
l =1,2,…, j =1,2,…,m。 (2)指标权重的绝对值确定
= · l =1,2,…,
表1 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评价结果
2 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 系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务方面。对客
是反映港口基础设施条件的综合指
户而言,尤其
标,包括装卸设备能力、仓储设备能
是船舶公司,比较关注港口作业效率, 力、机械作业效率以及设备能力充足
港口的拥挤程度,船舶进港时间延滞
程度。通过起重设备和仓储设备的总
程度,这些将直接影响船舶公司的效
能力及单位设备的最大能力来反映设
益。而港口作业效率中,通关效率以
及能否直接运达世界各地。对世界上 一些主要港口的航线覆盖不够全面会 影响到货物运输的直达性,进而影响 到对货主的吸引力。同样,外运运输 系统(即集疏运系统)将影响到货物 集港及货物疏港的方便性、快捷性, 从而影响港口效率,影响货主对港口 的评价。港 口作业费用 通过货代或 其它中间环 节, 最终将 影响到货主 的综合运输 (物流)费用, 从而也影响 到货主对港 口的评价和
(6)整体形象。包括经营客户导 向程度,港口货物吞吐量及增长趋势 等。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港口经 营不是以客户为导向,管理体制僵 化,不利于良好形象的确立。港口吞 吐量及其增长率则反映港口的实力和 变化趋势,它是一项既标志港口现状 又反映港口未来发展的指标。
k =1,2,3,k =1 表示专家很熟悉被 评价的内容,k=2表示专家较熟悉被 评价的内容,k=3表示专家不太熟悉 被评价的内容。 为第i位专家的资 信权重,且 =1, =0.8, =0.5。
选择。
43
减少许多繁琐的手续,加速货物周转
(2)服务 和流通。港口费率政策对港口竞争力
质量。港口的
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例如, 就是利用
各
件对客户的
来西亚的丹戎帕拉斯拉港从新加坡挖
影响将集中
走了马士基海陆公司和长荣两家大客
反映在对客
户。
户的综合服
(4)硬件设施条件。 港口设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