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院长:任雁秋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
教学工作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
这次会议是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题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学院成立以来教学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总结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共同探讨、交流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体会,确定今后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提出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大会作教学工作报告,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志们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学院成立以来教学工作回顾
2002年12月学院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在学院领导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院成功实现了从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都有了明显地提高,总体实力明显增强,学院发展态势良好。
主要成绩如下:
(一)办学指导思想明确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区”、“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立足包头,面向全区,辐射全国,为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以高职教育为主,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注重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依托行业打造专业,办好专业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切实抓好教学内涵建设,不断增强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坚持适度扩大规模、不断优化结构、稳步提高质量、切实增加效益的发展方针,努力把学院建设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校风优良且具有鲜明地区特色、民族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家培养更多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稳步发展,课程改革效果明显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制订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十一五”规划》,成立了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系、中心按专业的不同也相应成立了有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出谋划策,把关审核。
学院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院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目前,学院从成立初的6个高职专业,逐步增加到32个高职专业,形
成了乳品加工类、机电制造类、轻化工类、食品生物类、农牧兽医类、金融财经类、艺术设计类、电子信息类等八大专业群。
学院品牌专业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院目前共有7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分别是:乳品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食品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
并确定以上7个专业为首批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在专业建设顺序上优先保证学院重点专业建设,然后再依托重点专业的辐射作用全面推进其他专业建设。
围绕专业建设,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一直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学院现有22门院级精品课程和6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同时,各系、部、中心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此外,各系、部、中心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展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说课等教学活动,并能运用“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学院成立至今,建设和完善了大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文件,制订了《教学业务工作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手册》、《教学文件汇编》等共91个文件和规定,对教学各环节都提出了规范要求及标准。
这些规章制度在各教学系、部、中心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促进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各项管理工
作有章可循,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这些管理规范在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各教学管理岗位工作有序,协调运行,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突出职业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学院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凡设有与学院职业技能鉴定开考专业(工种)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均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有独立行业考核的职业,一律参加行业统一考核(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等级证书、商场营销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证书、导游证等);尚没有社会统一考核的职业,学院组织技能考核。
职业资格证书和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构成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基本技能的完整构架。
“双证书”制教育工作的实施,既为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也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001年,学院成立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开展乳品加工工、白酒酿造工、食品检验工等26个工种(模块)的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或培训。
2003年,学院成立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考点”。
近三年来,我院报名参加考试学生共5073人。
2004年,学院成立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考点”。
考点成立以来,参加报名考试学生达23130人。
2006年,学院成立了“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站”。
工作站成立以来,已举办了十一期培训测试,共培训测试7556人。
近几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组织学生参加首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生物工程系学生参加“环凯杯”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机电工程系学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华中杯数控杯”第三届数控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三名。
(五)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基础和保证。
多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院长期发展规划。
截止2010年10月,学院在编在岗专任教师总数430人(不包括农职高),专任教师中的研究生人数131人;教授13人,副教授56人,高级讲师14人;“双师型”教师127人;教学名师2名;优秀教学团队1个;4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近年来,学院先后举办多期课件开发、计算机、教学教法、英语等学习班;举办了青年教师(师德)培训班;开展了教学观摩、说课、教学能手、课件大赛;各系、部、中心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使广大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普遍提高,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六)加大投入,进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005年,学院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乳品实训室、数控实训室。
2006年,新校区启用后,配套建成8个计算机机房400台电脑,两个语音教室,23个多媒体教室,1个学生阅览室,5个电工、电子、化学、品酒实训室,校园网络初步建成,采购了60万册电子图书。
2007年,学院26000平方米实训楼竣工,新建了14个实训室,5个天平室,新购置了价值100余万元的大型实验仪器设备,大大改善了学院的实习实训条件。
2008年,我院合作友好共建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出资22万元人民币,为我院建成1个现代化多媒体语音教室,采取融资方式校企合作共建近400台机器的计算机房,中央财政投资180万元建设了食品生物技术实训基地。
2009年,学院投资45万元新建“乳品巴氏奶实训室”、“计算机软件编程实训室”、“网站建设实训室”,投资40万元引进“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和“CAD实体设计软件”,自治区中职基础能力建设乳品实训基地800万元项目获得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审批,目前正在建设,同时北欧投资银行贷款300万欧元购置实训设备项目,目前国外实训设备全部到位,国内设备正在采购中。
这些实训设备的购置将极大地改善我院办学条件,为增强师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校外,学院与蒙牛乳业集团公司、伊利乳业集团公司、TCL王牌电器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产品质量检验所、内蒙古宇航人公司、燕京啤酒集团包头雪鹿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4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践场所。
(七)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
我院坚持“依托行业打造专业,办好专业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积极为基层单位和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推广提供服务。
近几年来,学院在这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1)“高职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并获得一等奖。
(2)主持了呼市三环乳业设备有限公司的“NS2200单效降膜蒸发器”和“SZJ10闪蒸器”技术攻关项目,为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主持了包头地区不同企业的“可控自动成型机”和“自动焊接装置”的研制项目,德国产50车床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国产化项目,液压专用钻床研制项目以及国内首创的无触点恒温箱焊条烘干机技术改造项目。
(4)“现代无菌罐装技术课程开发与实践”项目在2009年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八) 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管理
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学院逐步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制订了《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手册》,成立了督学委员会。
各系、部、中心成立了教学质量监督小组,聘请学生为教学信息员,形成了学院—系、部、中心—学生(教师)自上而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开展教学工作检查,组织教学评估,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教学质量研讨会,组织开展听课评课,评教评学,收集教学信息等,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
(九)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教学管理中,学院采用自主开发的基于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来实现教学信息共享,完成日常工作。
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教学快讯来传达各种教学信息;实现课程信息、学生成绩、课时津贴等网上查询;实现教师业务档案、教学任务、网上选课、教材征订等信息的网络上传;实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表、进程表、校历、学生名单等教学文件和各种常用软件的网上下载;利用教学BBS 平台,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实时交流;通过院长信箱、教学院长信箱、教务处长信箱、学生信箱,学生与教学管理人员可以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
通过网络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经过多年努力,学院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院的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办学思路还没有彻底理清。
办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我院中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仍然束缚着广大教职员工的思维,通过近年来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讨论,虽然初步取得了一些共识,但与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作没有真正开展;“双师型”教师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产学成果少,社会服务能力差;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和优秀教师不够多;年青教师的培养及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需要加强等。
(三)实践教学管理,尤其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需要投入较大的财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意识和行动还很不够。
对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一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需要下大力量改善,力争基本达标。
信息化建设还远未跟上现代教育的发展步伐,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校园网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四)专业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根据学院定位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应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找到一种适合我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势、特色专业建设还需加强。
有些专业特别是新建专业的教学条件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校
企合作开发的课程、教材比较少,特别是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还比较陈旧,考试方法呆板,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五)教学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学院快速发展的需要。
系、部、中心的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进一步理顺学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推行院系两级管理,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势在必行;教学管理欠缺科学性和规范性,管理效率不高,执行力差;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运行机制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六)教风、学风建设面临艰巨任务。
学术氛围不够浓厚,教师从严执教、严谨治学、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试卷评阅等常规工作中反映出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工作投入不够。
教师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课堂中缺乏组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关注等等。
部分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尚未形成合力,部门之间、课堂内外、教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壁垒。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遵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范围有待扩大,效果需要进一步增强。
(七)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还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我们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不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都亟待提高。
以上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一些难题,通过这次教学工作会议,我们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思广益,科学规划,强化责任,认真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今后五年学院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主要任务和措施
今后五年,我院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任务和措施是:
(一)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一是思想认识上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意识,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始终把教学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
二是经费投入上确保教学为中心,学院经费要优先保障教学设备、图书资料、重点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改革等项目需要。
三是人力资源配置上体现教学为中心,要积极引进和选拔各类优秀人才充实到教学及教学管理一线。
四是政策制度上突出教学中心,制订和完善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奖励制度,形成确保教学为中心的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各系、中心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和特色建设。
各系、中心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吸收行业、企业优秀
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来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
进一步推进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
要通过专业建设来进一步推动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学院现有重点专业建设,在“十二五”期间,要建成在自治区有影响、有优势、有特色的专业3-5个,建成院内有特色的专业3-5个,建成8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建成1-2个国家级品牌专业。
各系、部、中心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一是在“十二五”期间每个专业重点选择2-3门课程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和实践指导书,建成30门院级精品课程,建成10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是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三是专业课要大力改革考核方式,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逐步确立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考核方式。
四是要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衔接,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并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创造必要的条件,确保毕业生获取“双证书”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五是专业课程教师要坚持下厂锻炼,一年不少于1周。
(三)提升“双师”素质,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教学和技能水平高、结构合理、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采取得力措施,加快“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
一是制定具有机制灵活、待遇优厚的政策,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积极聘请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二是及时制订引导、鼓励教师向“双师”素质方向发展的管理办法,并与教学工作量核算和职称评聘挂钩。
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增强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并把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的比例作为系、部、中心年终考核指标之一。
三要确保教学经费到位,完善院系两级激励机制,吸引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各系、部、中心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下厂锻炼,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力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
(四)进一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只有尽快抓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才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今后,学院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通过校企合作筹措资金投入来加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二是要拓宽思路,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挖掘外部潜力,按照“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和企业搞好横向联合,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三是对原有实训室、实训基地,要在管理上下功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实际效果。
四是学院对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突出的系、中心,对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比例高的系、中心,将给予奖励。
要求每个系、中心在“十二五”期间至少要建成1个以上校企合作共建校内
实训基地,建成与八大专业群相适应的8个院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
五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确保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时间都能达到半年以上,并加大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力度。
(五)狠抓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要进一步抓教风、促学风、塑校风工作。
一是要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进一步修订教师业务工作规范,提出教师在教书育人、教学环节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要求,将执行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畴,与年终考核和职称评聘挂钩。
二是在学生中开展优良学风建设活动,制订学生在校学习、社会实践、文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强调学习态度和纪律,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三是在全院师生中开展优良校风建设活动。
学院各项工作要围绕以教学为中心,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引导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上来。
机关、职能处室要主动为教学系、部、中心服务,全体教职工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做到以“三风”建设促进教师的师德规范、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巩固学院精神文明成果。
(六)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重点,加强教学管理,逐步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加强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科学、规范、创新的教学管理。
今后两年,在教学管理方面,一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常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