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且伟大的战略工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及整体素质和谐发展,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党中央的统一领导。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概念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对社会和社会群体中的大学生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社会所要求的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二)主要面临的问题。1.思政教育队伍结构复杂,素质不均。当前思政教育队伍存在一种行政化的倾向。过于追求思政队伍领导机构的健全,导致高校的思政教育队伍上至总支书记、下至辅导员,人数众多、结构复杂,进而导致职务重叠、权责不明、人浮于事。另一方面,队伍中还存在一种非专业化和非专职化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师大多不是专业出身,理论研究水平不强,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新时代下思政教学的要求。2.优秀思政教师流失严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僵化。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导致许多优秀的教师宁愿去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而不愿从事繁琐辛苦的学生思政工作,向干事和领导职务流失。在教学模式上,行政的介入破坏了思政教育队伍的自主性,导致思政教学没
有完全遵循教育规律,不切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另一方面,对学生思政工作成果的衡量标准单一也“纵容”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模式僵化。3.部分思政教育内容“政治化”,形式主义严重。我国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政治色彩?夂瘢?内容单调,缺乏新颖性,同时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佳。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主体性和自我教育功能。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沟通交流,老师只是敷衍交差,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形式主义严重。4.思政教育缺乏实践环节。学校对于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偏重,也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地位,导致思想政治课方面的经费相对欠缺,实践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问题的成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促进全球范围的信息流通和共享,然而网络信息的杂乱致使分辨能力较弱的大学生容易在大量的负面信息中迷失方向。市场经济体制也导致社会的价值观悄悄发生变化,社会不再崇尚勤俭节约、戒骄戒躁、团结友善等中华优秀传统文明,人们沉浸在以利益旋涡为特征的快节奏社会之中,“走心”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求。这些都使大学生无法有效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无法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缺失政治信仰和社会责任感,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被淡化。
三、解决高校思政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简单灌输的教学模式无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目标,达到育人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置应更重实践性和应用性,避免为响应口令而出现的工具性课程,以降低大学生的抵触情绪。思政教育体系在注重传统载体现代化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功效,大力加强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形式的思政教育新平台的建设,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以新颖化、生动化改善思政教育的方式与手段。
(二)注重因材施教,加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当今中国思政教育工作的模式化限制了因材施教的开展,集中而同一的教育目标使因材施教失去了可能性。此外由于高校思政教师资源缺乏,且受教育群体庞大,思政理论课通常以几百人大课的形式开展,这更使因材施教成为不可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心工程”,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而人是社会化的个体,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差异性,高校必须建设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思政教育体系,缩小思政课堂容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其它方式之中。针对目前思政内容过于政治化的现象,可以将思政教育渗透于公民教育、宗教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历史教育中,给人一种无政治色彩的印象,让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下接受思政教育,减少抵触和逆反
心理。一是可以通过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思政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二是可以通过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育思政教育于社会实际之中。
总而言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形势之下,高校应该肩负起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担,利用其在思政教育中主要平台的地位和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探索思政教育新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1021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