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人物性格分析格式排版定稿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人物性格分析格式排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影《乱世佳人》中斯嘉丽人物性格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战前,战时,战后三个不同时期,来分析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物性格,以及性格成因,并通过斯嘉丽与梅兰的性格对比来体现时代交迭下的新旧女性。
最后通过结论,探讨了斯嘉丽这个人物所代表的新时代女性以及从她身上所体现的美国精神。
关键词:斯嘉丽;战争;叛逆;坚强;对比
1.引言
电影《乱世佳人》的故事发生在美国内战时期,作者从小处着手,通过书中各式各样人物的命运来展现时代的更迭。
以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并着眼于南方种植园奴隶制度的兴衰,为我们展现了南北之间残酷的战争,南北方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以及美国社会制度的转变。
《乱世佳人》无疑是一部史诗巨作,可以称得上是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一部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乱世佳人》,这部旷世经典,这是因为其不朽的魅力,在1939年被美国文员工作者搬上荧屏,成为一部经典影片。
2.斯嘉丽的经历
故事始于1867年乔治亚州的塔拉庄园。
千金小姐斯嘉丽爱慕于另一个庄园园主之子阿希礼,他的表妹梅兰是一位平淡无奇且严格遵守保守南方的淑女行为的女孩。
不幸的是,斯嘉丽心中的挚爱阿希礼即将于其表妹成婚。
对此消息难以置信的斯嘉丽向她的父亲询问消息是否属实,在得知一切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斯嘉丽悲痛欲绝并且意识到自己仍深爱阿希礼而无法自拔。
斯嘉丽爱慕者众多,她企图通过这些爱慕者来使阿希礼产生嫉妒之情。
而在此时,南北战争即将爆发,局势紧张。
包括她父亲在内的所有南方人都在谈论战事。
唯有斯嘉丽浑然不觉,她唯一在乎的,唯一关心的,便是她所爱之人阿希礼。
当她向阿希礼表达爱慕之情是,阿希礼告诉斯嘉丽他仍会与梅兰结婚。
愤怒之下的斯嘉丽掌掴了
阿希礼,并且在报复心的作祟下,她决定嫁给梅兰的弟弟查尔斯。
但很快的,她便对自己草率的结婚而后悔不已。
南北战争终于爆发,阿希礼和斯嘉丽的丈夫查理于前线抗战。
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死于战争。
在短短不到两个星期,斯嘉丽变成了寡妇。
与此同时,斯嘉丽和梅兰怀孕了。
在战乱中梅兰生产,从未生育过的斯嘉丽顺利地为梅兰接生,最终母子平安。
经此一事,两位女孩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当斯嘉丽回到自己的家塔拉时,却是物是人非。
家园被毁,食物短缺,大部分的奴隶也离开了。
更不幸的是,她的母亲在战乱中去世,父亲变得神志不清。
为了这个家,斯嘉丽不得不肩负起原本不属于她的所有责任。
战争终以南方战败而结束。
北方人当政并且颁布了一系列解放黑奴的法令。
然而大部分被解放的黑奴教育低下以至于找不到任何工作。
在此情况下,许多黑奴变得具有攻击性且游荡在街头攻击白人妇女。
社会因此变得动荡不安。
而斯嘉丽为了保住塔拉庄园而无休止境地向往金钱。
她不顾姐妹之情抢走妹妹的未婚夫。
她经营店铺,大力发展锯木厂,做押汇生意。
凡是能挣钱的,凡是能她所能想到了,她都义无反顾地去做。
在一次去谈生意的路上,她被黑人袭击,幸运的事,她躲过了这一劫。
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弗兰克为了替她报仇而被埋伏的北军射杀。
在丈夫死后不久,斯嘉丽嫁给了白瑞德,并且育有一女。
但是她的心却仍对阿希礼念念不忘,在女儿坠马死后,她和白瑞德感情破裂。
而在白瑞德离开她之后,她才恍然大悟,她其实早已爱上白瑞德。
3.性格分析
3.1叛逆
如果问战前时期,斯嘉丽最鲜明的性格是什么?那毫无疑问,便是叛逆。
而这个叛逆的个性,在斯嘉丽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斯嘉丽,作为一个南方少女,南方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她,但野性而又叛逆的血液却流淌在她的体内。
在当时的南方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男人拥有绝对的权利,但女人必须温柔隐忍。
战前的女性自我意识还未觉醒,不仅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没有地位,在政治上更无一席之地。
“习俗与观念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妇女的压迫与禁止不容忽视。
”
[1]影片中斯嘉丽的黑人嬷嬷经常对她“你必须要学得斯文点,庄重点,我的好孩子”[2]诸如此类的话,是斯嘉丽的母亲和嬷嬷的谆谆教导,是那个时期那个社会所以人所公认的。
唯有斯嘉丽,她知道大家闺秀所应该知道的事情,她也学会大家闺秀所应该学到的举止。
但是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是不认可这些的。
她认为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礼貌,她并非出自真心地认同这些保守的想法。
并且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些表面功夫她并没有学习的必要。
斯嘉丽的叛逆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她对保守南方封建礼教的反抗,更体现在她自己对婚姻大事上的态度。
封建时期的中国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无独有偶,在内战前的美国,父母为儿女的婚姻做主亦是主流。
即使如此疼爱斯嘉丽并且容忍其叛逆行为地斯嘉丽父亲也是这么想。
而此时对自由爱情有着极度渴望并希望能掌握自己婚姻的斯嘉丽并未遵循父亲的想法,而是自己做主嫁给了梅兰的弟弟查理。
3.2敢爱敢恨
战前的斯嘉丽还是个对爱情抱有极大幻想的女孩,并且把对阿希礼的爱看做自己的精神支柱。
为了能得到阿希礼的爱,她不惜打破女性的矜持,勇敢地向阿希礼表达爱意。
可是斯嘉丽的告白换来的却是阿希礼的拒绝,愤怒之下的斯嘉丽用尽全身的力气,狠狠得打了阿希礼一个耳光。
情绪激动之下的她拿起瓷器狠狠地砸的粉碎。
她的爱与很全部表现在脸上,从不让人感到费解。
“对于处于传统的女人,她们在爱情与婚姻中处处被动,不敢追求自己的所爱。
[3]但斯嘉丽却勇于表达她的爱意,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对这段感情勇于付出。
3.3坚毅睿智
在战时,斯嘉丽的性格有着很大的改变。
她那容易冲动,容易爆发的性格却在关键时候起到带头作用。
在塔拉庄园的重建中,她施展了自己惊人的领导力。
虽然许多黑奴不断地埋怨她的严苛,不过无可否认的是,在那种艰苦地环境下,她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是
每个人的依靠。
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她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解决方法。
足见斯嘉丽的聪颖的头脑以及善于管理的才能。
在战争毁了她的家园时,在没有锦衣玉食的情况下,在被饥饿所迫的困境中,在战火纷飞的死亡气氛中,斯嘉丽把仅有的食物给了梅兰,而自己则忍着饥饿下地劳作。
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斯嘉丽在塔拉庄园的红土地上,目光灼灼地望着脚下生她养她的红土地,坚毅地抓起一把土,发誓让永远不让自己所爱的人挨饿。
斯嘉丽身上有着让人惊叹的生命力,她性格中的那份坚韧,那份勇气完全表现出来了。
3.4精于算计
由于战时饥饿,贫穷和死亡的威胁,使斯嘉丽在战后不顾一切地追逐金钱,她无比的恐惧有朝一日会再回到贫困的噩梦中。
为此,她打破主流社会种种对妇女的枷锁,大胆地开立商铺。
她利用锯木厂里面卖不出去的木头建造酒馆以节省造价费用,并且灵活地运用押汇资金扩建锯木厂。
为了提高工厂效率,她更是不顾众人非议而雇佣犯人来做厂里做工。
更令人诧异的事,为了事业,她不惜抛头露面,更不惜于南方众人所不容的北方商人进行生意往来。
为进一步加强与北方商人的利益关系,斯嘉丽也与北方军官以及他们的妻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即使斯嘉丽在心里厌恶着北方人。
在北方商人与北方军官的庇护下,她的事业蒸蒸日上。
3.5积极乐观
斯嘉丽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无论是三段不幸福的婚姻,还是战争的可怕折磨,都没有打垮斯嘉丽。
相反,这些磨难反而越发的磨砺了斯嘉丽积极乐观的性格。
尤其是战争尘埃落定后,本已经风平浪静的家庭又波澜四起。
战后斯嘉丽迎来了人生中的两次重大的打击。
一次是大女儿坠马离世,另外一次是她的丈夫白瑞德离开的离开。
她惶恐不安,她痛苦万分,但最后她坚信明天一切都会有转机,也坚信自己会让白瑞德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在经历过重大的挫折后,斯嘉丽又重新站了起来。
在她身上,女性的韧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斯嘉丽展现给我们的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
4.性格形成的原因
性格,命运和环境三者息息相关,性格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因素。
“人的行为的动机,
欲望,需求是相当复杂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人的性格也往往表现出这种矛盾性。
”[4]斯嘉丽身上有着矛盾而又复杂的性格,这与她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紧密的联系。
研究斯嘉丽的性格的成因,就得从她的家庭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着手。
4.1家庭环境
“傲慢、虚荣、任性,却不甘于平庸在斯嘉丽身上,有着温文尔雅、讲究教养的爱尔兰海边贵族的血统,又有着南方种植园主那种精明强悍和世俗的气质。
”[5]她是个感情浓烈且充沛的女人,而她的父亲性情倔强且执拗,她敢爱敢恨,勇于反抗的性格很大一部分受她父亲的影响。
斯嘉丽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执着,而她的父亲就是这样一种为土地而生,为土地而战,为土地而死并且有着浓浓的故土情怀的一辈人。
“她还不明白父亲的这些品性就是她自己所具有的品性,这才能够彼此相融洽的呢。
”[6]斯嘉丽和她的父亲有着十足的默契,她是他最钟爱的一个孩子,他是她心中可爱的父亲。
所以很大程度上,斯嘉丽身上具有着其他普通南方女性不具有的男儿气概以及情怀,这种特性很少在其他女性身上见到。
但是斯嘉丽又确确实实是个女性,并且在外人看来是一位貌美娇媚的佳人。
这又和她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
在斯嘉丽眼里,男人是所以女人的共同追求,她视所有女人为仇敌,但独独她的母亲是个例外。
她在母亲的教育下言行举止都向一位淑女看齐,母亲毫无疑问是她学习的一个范本,但是与此同时她又抵触来自她母亲的教育。
这种矛盾的心态逐渐塑造了一个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亦造就了斯嘉丽的多重性格。
所以斯嘉丽的身上“既有女性的娇媚动人,也有男性的坚强,刚毅。
”[7]
4.2社会环境
战前,斯嘉丽是一位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
但是在战争中,亦或是战后重建中,她坚忍不拔的性格逐渐地显现出来,并支持着她走出战争的困境。
战争的洗礼不断使她成长,社会性质的逐渐转变不断地锤炼着她。
一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家闺秀却穿起补得不能再补的衣服,亲自下地耕种,即使那两只双手已经满是老茧。
她更为保护家人而杀死北方佬。
她为了家人不惜受饿,忍受一切痛苦。
在战争中,她性格中的那份坚毅,那份勇气完全体现出来。
可以说,战争和社会磨练出一个更加性格鲜明突出的斯嘉丽。
5.斯嘉丽与梅兰性格比较
如果说斯嘉丽是一位富有冲劲,敢作敢为的新女性,那么,梅兰则代表了一种传统性格的女性形象。
她沉着,冷静,贤良,是一个传统女性的美好代表。
在和朋友聚会中,斯嘉丽努力地表现自己,总希望话题围绕着自己展开;而梅兰却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仿佛一朵空谷幽兰隐于众人之中。
在募捐舞会上,斯嘉丽想着是若不是个寡妇便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男士跳舞,而梅兰却是坚定地摘下手上的婚戒捐献给南方军队。
北军南下,战争已经绵延到亚特兰大。
在医疗条件及差的逃难中她因分娩而痛苦万分,可是她依然咬紧牙关,不动声色。
我们或许只看到斯嘉丽的坚毅果敢,却很忽略了梅兰无声的坚韧。
不仅仅是斯嘉丽在保护着梅兰,梅兰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斯嘉丽。
北方逃兵冲进屋子时,她不顾自己病体恹恹反而扛起大刀,时时刻刻准备帮助斯嘉丽,在斯嘉丽杀死逃兵而手足无措时,她反而冷静地出主意帮助斯嘉丽解决北方逃兵的尸体。
当所有人都对斯嘉丽议论纷纷并且甚至不与她往来时时,梅兰却是一直理解并且支持着斯嘉丽。
甚至在阿希礼与斯嘉丽的隐情被人发觉时,她仍然毅然决然地站在斯嘉丽的那一边。
但其实对于阿希礼和斯嘉丽的事情,她一直是明白的。
她爱自己的丈夫,但同时她也爱着斯嘉丽。
完全不同的两种深刻的爱。
所以,她不猜忌,不妒忌,反而选择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丈夫和好友。
“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经常会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微妙的人物关系反映出某个社会背景下特定的价值观。
”[8]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梅兰并且一味地忠于旧传统。
她看上去是一个安静而寡言的女子,但是她却从不受命运摆布,和斯嘉丽一样,她也是和命运不断抗争,只不过抗争的方式不同。
同时她也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想法所影响。
无论是行为举止都不符合当时主流社会的白瑞德,还是做过妓女的贝尔,亦或是杀过人的囚犯,她都未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她有着自己的判断力,并且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看似对逆境逆来顺受的,但纵观全片,仍然可以看出她的一身傲骨,无需用言语表达,她的种种行为却让人感到安心和可以依赖。
纵观全片,梅兰这个角色被塑造的如此完美,以至于她的死也成为片中催人泪下的场景。
但梅兰的这种完美性格并非脸谱化的。
她不是一味地善良,她的好是有原则的。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她始终是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世间的种种困难,她始终是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斯嘉丽。
所以在最后,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特别是白瑞德和斯嘉丽。
6.结语
即使到了现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作为典型代表的《乱世佳人》依然是经久不衰。
在影片中,斯嘉丽无疑是最出彩的一个角色。
“她表现出了智慧、能力、好胜、贪婪甚至冷漠,而正是这些性格特点,使这一人物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令人难忘的典型人物。
”[9]
从斯嘉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主义的觉醒。
“不仅是她个人,更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女性对旧时代的挑战,对新时代的领舞。
”[10]战争磨砺了斯嘉丽,也使她完成了在战争中的自我重塑。
在电影中,斯嘉丽代表了那个时代有着思想先进的女性个体。
“美国精神孕育了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生化了美国精神。
”[11]在斯嘉丽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美国思想,性格以及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李银河.李银河:我的社会观察.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年第17页.
[2]马格丽泰密西尔.飘.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4月第66页.
[3]刘益全,宋效陵.叛逆的性格和独立的人格—《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形象解读.电影文
学,2007年第21期第81页.
[4]廖春红.九型人格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9月第5页.
[5]刘琳,李哲.《乱世佳人》中斯嘉丽性格探析.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14期第33
页.
[6]同[2]第36页.
[7]姜丽霞,李莉莉.非凡美貌诠释非凡艺术—费雯丽对电影《乱世佳人》中女主人公的诠
释.电影文学,2009年第08期第63页.
[8]王英伟.从《乱世佳人》看中西方文化价格观的差异.电影文学,2013年第7期第78页.
[9]吴晋.《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独立意识分析.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2期第67
页.
[10]马珂.《乱世佳人》中的女性主义魅力.文学教育(上),2015年第7期第24页.
[11]王岩.从“美国精神”到实用主义—兼论当代美国人的价值观.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
文科学,1998年第2期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