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原核生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的等电点在pH为2~5; 一般培养中,细菌所处的pH值(>6)都高于细菌的等 电点,表面带负电荷。
2. 细菌的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
细菌细胞微小透明,染色后易于观察。 细菌在通常培养情况下总是带负电荷,故用 带正电的碱性染料染色。
碱性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正电,可与酸性物质 结合成盐。微生物常用的碱性染料有美兰、甲基紫、 结晶紫、碱性复红、中性红、孔雀绿和蕃红等。 酸性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负电,可与碱性物质 结合成盐。如伊红、刚果红、藻红、苯胺黑、苦味 酸和酸性复红等。
第二节 放线菌
一、定义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单 细胞原核微生物。
原核 、革兰氏阳性菌、具分枝,无隔膜,单
细胞,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
二、形态结构
1、形态:呈菌丝状,是由单细胞延生分枝而成。
2、结构: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
气生菌丝:吸氧
孢子丝:气生菌丝分化而来, 孢子丝产生孢子 分生孢子:生长在孢子丝上, 繁殖
第一节 细菌
一、定义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 韧、主要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 微生物 。
细菌的特点 1 原核细胞微生物——仅有原始的核物质,没有核仁与核膜 的分化。 2 无细胞器。 3 单细胞,透明或半透明
二、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1. 四种常见的细菌形态 (1)球状 (2)杆状 (3)螺旋状
革兰氏染色机制:
(1)与等电点有关: 革兰氏阳性菌pH 2~3,阴性菌pH 4~5,加碘-碘化 钾(弱氧化剂)媒染,等电点降低,阳性菌降低的更 低,与结晶紫(碱性染料)结合得更牢固;阴性菌结
合力弱,易被乙醇脱色。
(2)与细胞壁有关: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脂类物质含量高,易被乙醇溶 解增加细胞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 渗出,细菌就被脱色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肽聚糖
含量高、脂类物质含量低,肽聚糖被乙醇脱水使细胞通
透性降低;因此复染后表现不同的染色效果。
3. 细菌的相对密度和质量
细菌悬液中细菌的相对密度在1.07~1.19, 与菌体所含的物质有关: 蛋白质:1.5 、糖:1.4 ~1.6、核酸: 2 无机盐:2.5、 脂质:< 1 单个细菌质量约为1×10-9 ~ 1×10-10 mg 总菌群质量/总菌数
分离纯培养
计数
可以从三方面看菌落的特征:
(1)菌落的表面特征:光滑/粗糙、干燥/湿润、颜色
(2)菌落的边缘特征:圆形、整齐、锯齿状、花瓣状
(3)菌落的剖面特征:平坦、隆起、扁平
粘膜肺炎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
肺炎克雷伯氏菌在DHL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光滑型菌落
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形态-粗糙型菌落
不同种的细菌菌落特征
(3)芽孢
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 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条件适宜可萌发
芽孢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为营养状态的 细菌的过程。
芽孢的特点
a.芽孢是抵抗恶劣环境的一个休眠体;
b.壁厚,不易透水;
c.水分少,一般在40%左右;
d. 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和耐热性酶,对高温、低温、干 燥和化学药剂有很高的耐受力和抵抗力,生存能力强;
大部分水,其次为蛋白质、RNA、脂、糖、盐。
作用:合成蛋白质与酶。细胞质内具有各种酶系统, 能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核糖体: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两种化学成分 组成。功能:合成蛋白质。
(2)细胞质
幼龄菌的细胞质非常稠密、均匀、容易着色;成熟
细胞的细胞质内含不少颗粒状的贮藏物,且因生命
活动产生了许多空泡,着色力差且差色不均匀,据
常用的染色法有:
A 简单染色:用一种染料染色菌体。一般菌体被染
上染料的颜色。常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和排
列方式。 B 复合染色法: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染色菌体,有 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亦称鉴别染色法。
1
2
3
4
阳性菌
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 特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脂多糖 脂肪 蛋白质 G– 疏松 薄,5~10 nm 少,1~3层 少(10~20%) - + 高(11~22%) 约60% G+ 坚韧 厚,20~80 nm 多,多达50层 高(40~90%) + - 低(1~4%) 约20%
1)保持细胞的形状,保障在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生长;
2. 原生质体
(1)细胞质膜
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半渗透膜。
细胞膜的作用 1)选择性吸收养料、运输物质 2)参与细胞壁生物合成
3)能量代谢的中心
4)细胞产能场所 5)鞭毛基粒着生点
(2)细胞质
细胞质:除核区外的半透明、胶状、 颗粒状物质总称。
荚膜的功能: A. 保护。防干燥、防噬菌体的侵袭,防真 核生物吞食; B. 可作为碳源和能源或氮源; C. 废水处理中,细菌荚膜有吸附作用。
(2)菌胶团
定义:细菌之间通过荚膜和黏液层 粘合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 形成的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包 括菌体和荚膜)
带有荚膜的细胞
新生的菌胶团:颜色较浅,无色透明,有旺盛的生 命力,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 老化的菌胶团:吸附了许多杂质,颜色较深,看不 到细菌单体,生命力较差。
3、蓝细菌细胞异化结构及功能
(1)营养细胞:光合作用 (2)静息孢子:壁厚,抗不良环境 (3)异形孢:比营养细胞大,壁厚;固氮
静息孢子 异形孢
营养细胞
4、蓝细菌的繁殖
单细胞:二分裂、出芽、断裂、多重分裂等
多细胞丝状体:中间细胞反复分裂而生长
螺旋体:螺旋 周数超6周
(4)丝状菌
分布在水体,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丝状 体不分枝或假分枝。
水处理中的丝状菌
发硫细菌
细菌的特殊形态
2 .细菌的大小
单位:uM(微米) 球菌:直径( 0.5~2.0 uM )
杆菌:宽度(直径: 0.5~1.wenku.baidu.com UM )×长度( 1.0~5.0 UM )
螺旋菌:宽度(直径: 0.25~1.7 UM )×弯曲长度 (2.0~60 UM ) 大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 细菌大小变化:小—大—小(生命时期)
有关细菌的大小,常是平均值或近似值。
2 .细菌的大小
弯曲长度 大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
• • • •
单细胞 细胞壁,原生质体
芽孢、鞭毛、荚膜、 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片层
1. 细胞壁(cell wall)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坚韧厚实
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2)鞭毛的支点;
3)分子筛的作用;
(1)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凝固剂:琼脂(1%-2%),明胶,硅胶 菌落: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时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该群体称为菌落。 可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形成菌落。
菌落特征: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细菌菌落一般特点
凝胶状、一般表面较 光滑、湿润、与培养 基结合不紧密,易挑 取,正反颜色一致。 菌落的作用:
六、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
1. 细菌表面电荷和等电点 2. 细菌的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 3. 细菌的相对密度和质量
1. 细菌表面电荷和等电点
等电点: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时的 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细菌体-蛋白质(50%以上)---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负电荷(pH高的溶液)
正电荷( pH低的溶液)
此可以判断菌龄。
(3)内含物
内含物:营养过剩时形成的细胞内储藏物。
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外源营养缺少时,内含物 被降解利用,可作为碳源和能源。
主要有异染颗粒、聚β-羟基丁酸 、肝糖和淀粉粒、 硫滴、气泡等。 气泡:使细胞具浮力有利于吸收溶解氧
(4)核质
由脱氧核糖核酸(DNA)高度折叠缠绕成裸露的核 质,又叫拟核体。 核质的特点:无核膜、核仁
A
B
C
D
E
四、细菌的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2)温度:嗜冷菌(10-20℃),噬温菌(20-40 ℃ ), 噬热菌(50-60 ℃ ),噬冷菌(0 ℃ 以下) (3)酸碱度:主要是影响酶活性。最适pH(7.2-7.6),噬 碱菌(8以上),噬酸菌(7以下) (4)气体:主要是O2和CO2 (5)湿度:干燥对细菌有害 (6)渗透压:一般加入0.5%氯化钠,维持适宜的渗透压
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能产生氧 气,使地球由无氧环境转为有氧 环境; 分布广泛,淡水、海水、潮湿土 壤等均有生长,耐高温和干燥; 在污水处理、水体自净中起积极 作用,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 生物。
一、蓝细菌的形态与细胞结构
1、形态与大小
单细胞:球状、杆状、不分枝的丝状体 群体:丝状体-多个细胞黏集成的集合体
链霉菌的形态、构造图
三、放线菌的繁殖
无性繁殖: 分生孢子生殖 菌丝断裂成短杆状细胞
分生孢子
菌丝
菌丝体
四、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1)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
(2)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
(3)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样,在菌落边缘的 琼脂平面有变形现象。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第三节 蓝细菌
球形或块状-细胞壁外分泌果胶质类物 质,彼此融合成大的胶团
蓝藻的形体
2、细胞结构及功能
革兰氏阴性菌
分类上属于细菌,参考细菌细胞结构功能部分 细胞内有叶绿素a、藻胆素和藻蓝素,依靠叶绿 素a、藻胆素和藻蓝素吸收光,将能量传递给光 合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同时吸收水和无机盐合 成有机物供自身营养,并放出氧气。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主要内容: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形态,大小, 结构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菌落特征
细菌的理化性质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繁殖
定义:
是指一类微小的、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 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 原体、蓝细菌和古细菌等。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1) 生长 个体体积的增大——单个细菌生长 数目的增多——群体生长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2) 繁殖——主要为裂殖
无性繁殖,一个母细胞分裂
成两个子细胞--二分裂方式
细菌分裂过程:
①核复制后分裂
②形成横隔
③子细胞分离
五、细菌的培养特征
(1)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2)明胶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3)半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4)液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作用:
负载遗传信息
决定主要性状
3. 特殊结构
(1)荚膜
定义:某些细菌最外表覆盖的一层多糖类物质,边界明 显的称为荚膜,边界不明显的称为黏液层(粘液层)。
荚膜:边界明显,与 细胞壁结合牢固,厚 度≥0.2微米。 微荚膜:边界明显, 与细胞壁结合牢固, 厚度<0.2微米。
黏液层:疏松黏附于 细胞表面,边界不明 显且易被洗脱。
(4)丝状(仅有少数)
(1)球菌
根据分裂方向及相互间连 接方式又分为单球菌、双 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是分类的一个依据。
(2)杆菌
单杆菌
双杆菌
细胞呈杆状或圆 柱形,种类最多 的细菌。
链杆菌
球杆菌
杆菌的几种形态
(3)螺旋菌
弧菌:螺旋周数 不足一圈细菌
螺菌:螺旋2~6圈
营养细胞70-80 ℃下10分钟死亡,芽孢120-140 ℃ 下存 活几小时;芽孢抗紫外线一般是营养细胞的一倍。
恶劣环境下,一个细菌产生一个芽孢,条件 适宜时重新成为一个细菌,数量没有增加, 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体,是休眠体。
(4)鞭毛 定义:起源于细胞膜,穿过细胞壁伸出菌体外的 丝状体。
功能:运动。具有鞭毛的细菌能真正运动
3. 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凝固剂:琼脂(0.3%-0.5%)
穿刺接种完毕后,静置培养,
然后可根据穿刺部分菌落的
生长和扩散状况来判断该微
生物的运动性能和对氧气的 需求状况。
4. 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细菌自由扩散生长,生长状态与细菌种类有关。 均匀分布 表面形成菌膜 细菌凝聚成颗粒物,沉降在管底,培养基清 判断微生物的好氧、厌氧、兼性等
菌苔
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
到固体培养基表面,长 连成一片成的“菌落” 。
菌苔是由许多菌体繁
殖形成。 同一菌体的菌苔特征和菌落 特征是相同的,若有异样, 则菌体受污染或变异,应分 离纯化。
2. 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穿刺接种:是将接种针深插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以培养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接种完毕后,静置培养,不同的细菌将明胶水解成 不同形态的溶菌区,然后可根据不同形态的溶菌区 或溶菌与否进行分类。 依据细菌是否产生明胶水解酶、产生水解酶能力的 强弱等来区分细菌
2. 细菌的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
细菌细胞微小透明,染色后易于观察。 细菌在通常培养情况下总是带负电荷,故用 带正电的碱性染料染色。
碱性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正电,可与酸性物质 结合成盐。微生物常用的碱性染料有美兰、甲基紫、 结晶紫、碱性复红、中性红、孔雀绿和蕃红等。 酸性染料:电离后染料离子带负电,可与碱性物质 结合成盐。如伊红、刚果红、藻红、苯胺黑、苦味 酸和酸性复红等。
第二节 放线菌
一、定义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单 细胞原核微生物。
原核 、革兰氏阳性菌、具分枝,无隔膜,单
细胞,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
二、形态结构
1、形态:呈菌丝状,是由单细胞延生分枝而成。
2、结构: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
气生菌丝:吸氧
孢子丝:气生菌丝分化而来, 孢子丝产生孢子 分生孢子:生长在孢子丝上, 繁殖
第一节 细菌
一、定义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 韧、主要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 微生物 。
细菌的特点 1 原核细胞微生物——仅有原始的核物质,没有核仁与核膜 的分化。 2 无细胞器。 3 单细胞,透明或半透明
二、细菌的个体形态和大小
1. 四种常见的细菌形态 (1)球状 (2)杆状 (3)螺旋状
革兰氏染色机制:
(1)与等电点有关: 革兰氏阳性菌pH 2~3,阴性菌pH 4~5,加碘-碘化 钾(弱氧化剂)媒染,等电点降低,阳性菌降低的更 低,与结晶紫(碱性染料)结合得更牢固;阴性菌结
合力弱,易被乙醇脱色。
(2)与细胞壁有关: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薄、脂类物质含量高,易被乙醇溶 解增加细胞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 渗出,细菌就被脱色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肽聚糖
含量高、脂类物质含量低,肽聚糖被乙醇脱水使细胞通
透性降低;因此复染后表现不同的染色效果。
3. 细菌的相对密度和质量
细菌悬液中细菌的相对密度在1.07~1.19, 与菌体所含的物质有关: 蛋白质:1.5 、糖:1.4 ~1.6、核酸: 2 无机盐:2.5、 脂质:< 1 单个细菌质量约为1×10-9 ~ 1×10-10 mg 总菌群质量/总菌数
分离纯培养
计数
可以从三方面看菌落的特征:
(1)菌落的表面特征:光滑/粗糙、干燥/湿润、颜色
(2)菌落的边缘特征:圆形、整齐、锯齿状、花瓣状
(3)菌落的剖面特征:平坦、隆起、扁平
粘膜肺炎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
肺炎克雷伯氏菌在DHL培养基上菌落形态
光滑型菌落
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形态-粗糙型菌落
不同种的细菌菌落特征
(3)芽孢
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在菌体内形成的 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条件适宜可萌发
芽孢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为营养状态的 细菌的过程。
芽孢的特点
a.芽孢是抵抗恶劣环境的一个休眠体;
b.壁厚,不易透水;
c.水分少,一般在40%左右;
d. 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和耐热性酶,对高温、低温、干 燥和化学药剂有很高的耐受力和抵抗力,生存能力强;
大部分水,其次为蛋白质、RNA、脂、糖、盐。
作用:合成蛋白质与酶。细胞质内具有各种酶系统, 能不断的进行新陈代谢活动。 核糖体: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两种化学成分 组成。功能:合成蛋白质。
(2)细胞质
幼龄菌的细胞质非常稠密、均匀、容易着色;成熟
细胞的细胞质内含不少颗粒状的贮藏物,且因生命
活动产生了许多空泡,着色力差且差色不均匀,据
常用的染色法有:
A 简单染色:用一种染料染色菌体。一般菌体被染
上染料的颜色。常用来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和排
列方式。 B 复合染色法: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染色菌体,有 协助鉴别微生物的作用,故亦称鉴别染色法。
1
2
3
4
阳性菌
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比较 特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脂多糖 脂肪 蛋白质 G– 疏松 薄,5~10 nm 少,1~3层 少(10~20%) - + 高(11~22%) 约60% G+ 坚韧 厚,20~80 nm 多,多达50层 高(40~90%) + - 低(1~4%) 约20%
1)保持细胞的形状,保障在不同渗透压条件下生长;
2. 原生质体
(1)细胞质膜
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细胞质的一层半渗透膜。
细胞膜的作用 1)选择性吸收养料、运输物质 2)参与细胞壁生物合成
3)能量代谢的中心
4)细胞产能场所 5)鞭毛基粒着生点
(2)细胞质
细胞质:除核区外的半透明、胶状、 颗粒状物质总称。
荚膜的功能: A. 保护。防干燥、防噬菌体的侵袭,防真 核生物吞食; B. 可作为碳源和能源或氮源; C. 废水处理中,细菌荚膜有吸附作用。
(2)菌胶团
定义:细菌之间通过荚膜和黏液层 粘合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 形成的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包 括菌体和荚膜)
带有荚膜的细胞
新生的菌胶团:颜色较浅,无色透明,有旺盛的生 命力,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 老化的菌胶团:吸附了许多杂质,颜色较深,看不 到细菌单体,生命力较差。
3、蓝细菌细胞异化结构及功能
(1)营养细胞:光合作用 (2)静息孢子:壁厚,抗不良环境 (3)异形孢:比营养细胞大,壁厚;固氮
静息孢子 异形孢
营养细胞
4、蓝细菌的繁殖
单细胞:二分裂、出芽、断裂、多重分裂等
多细胞丝状体:中间细胞反复分裂而生长
螺旋体:螺旋 周数超6周
(4)丝状菌
分布在水体,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丝状 体不分枝或假分枝。
水处理中的丝状菌
发硫细菌
细菌的特殊形态
2 .细菌的大小
单位:uM(微米) 球菌:直径( 0.5~2.0 uM )
杆菌:宽度(直径: 0.5~1.wenku.baidu.com UM )×长度( 1.0~5.0 UM )
螺旋菌:宽度(直径: 0.25~1.7 UM )×弯曲长度 (2.0~60 UM ) 大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 细菌大小变化:小—大—小(生命时期)
有关细菌的大小,常是平均值或近似值。
2 .细菌的大小
弯曲长度 大小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
• • • •
单细胞 细胞壁,原生质体
芽孢、鞭毛、荚膜、 粘液层、菌胶团、衣鞘及光合作用片层
1. 细胞壁(cell wall)
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坚韧厚实
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2)鞭毛的支点;
3)分子筛的作用;
(1)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凝固剂:琼脂(1%-2%),明胶,硅胶 菌落: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时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该群体称为菌落。 可用稀释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接种形成菌落。
菌落特征: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细菌菌落一般特点
凝胶状、一般表面较 光滑、湿润、与培养 基结合不紧密,易挑 取,正反颜色一致。 菌落的作用:
六、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
1. 细菌表面电荷和等电点 2. 细菌的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 3. 细菌的相对密度和质量
1. 细菌表面电荷和等电点
等电点: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时的 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细菌体-蛋白质(50%以上)---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负电荷(pH高的溶液)
正电荷( pH低的溶液)
此可以判断菌龄。
(3)内含物
内含物:营养过剩时形成的细胞内储藏物。
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外源营养缺少时,内含物 被降解利用,可作为碳源和能源。
主要有异染颗粒、聚β-羟基丁酸 、肝糖和淀粉粒、 硫滴、气泡等。 气泡:使细胞具浮力有利于吸收溶解氧
(4)核质
由脱氧核糖核酸(DNA)高度折叠缠绕成裸露的核 质,又叫拟核体。 核质的特点:无核膜、核仁
A
B
C
D
E
四、细菌的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2)温度:嗜冷菌(10-20℃),噬温菌(20-40 ℃ ), 噬热菌(50-60 ℃ ),噬冷菌(0 ℃ 以下) (3)酸碱度:主要是影响酶活性。最适pH(7.2-7.6),噬 碱菌(8以上),噬酸菌(7以下) (4)气体:主要是O2和CO2 (5)湿度:干燥对细菌有害 (6)渗透压:一般加入0.5%氯化钠,维持适宜的渗透压
蓝细菌是古老的生物,能产生氧 气,使地球由无氧环境转为有氧 环境; 分布广泛,淡水、海水、潮湿土 壤等均有生长,耐高温和干燥; 在污水处理、水体自净中起积极 作用,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 生物。
一、蓝细菌的形态与细胞结构
1、形态与大小
单细胞:球状、杆状、不分枝的丝状体 群体:丝状体-多个细胞黏集成的集合体
链霉菌的形态、构造图
三、放线菌的繁殖
无性繁殖: 分生孢子生殖 菌丝断裂成短杆状细胞
分生孢子
菌丝
菌丝体
四、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1)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
(2)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取;
(3)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样,在菌落边缘的 琼脂平面有变形现象。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第三节 蓝细菌
球形或块状-细胞壁外分泌果胶质类物 质,彼此融合成大的胶团
蓝藻的形体
2、细胞结构及功能
革兰氏阴性菌
分类上属于细菌,参考细菌细胞结构功能部分 细胞内有叶绿素a、藻胆素和藻蓝素,依靠叶绿 素a、藻胆素和藻蓝素吸收光,将能量传递给光 合系统,固定二氧化碳,同时吸收水和无机盐合 成有机物供自身营养,并放出氧气。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主要内容: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形态,大小, 结构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菌落特征
细菌的理化性质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的繁殖
定义:
是指一类微小的、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 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它包括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 原体、蓝细菌和古细菌等。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1) 生长 个体体积的增大——单个细菌生长 数目的增多——群体生长
2、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
(2) 繁殖——主要为裂殖
无性繁殖,一个母细胞分裂
成两个子细胞--二分裂方式
细菌分裂过程:
①核复制后分裂
②形成横隔
③子细胞分离
五、细菌的培养特征
(1)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2)明胶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3)半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4)液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作用:
负载遗传信息
决定主要性状
3. 特殊结构
(1)荚膜
定义:某些细菌最外表覆盖的一层多糖类物质,边界明 显的称为荚膜,边界不明显的称为黏液层(粘液层)。
荚膜:边界明显,与 细胞壁结合牢固,厚 度≥0.2微米。 微荚膜:边界明显, 与细胞壁结合牢固, 厚度<0.2微米。
黏液层:疏松黏附于 细胞表面,边界不明 显且易被洗脱。
(4)丝状(仅有少数)
(1)球菌
根据分裂方向及相互间连 接方式又分为单球菌、双 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 八叠球菌、葡萄球菌等。 是分类的一个依据。
(2)杆菌
单杆菌
双杆菌
细胞呈杆状或圆 柱形,种类最多 的细菌。
链杆菌
球杆菌
杆菌的几种形态
(3)螺旋菌
弧菌:螺旋周数 不足一圈细菌
螺菌:螺旋2~6圈
营养细胞70-80 ℃下10分钟死亡,芽孢120-140 ℃ 下存 活几小时;芽孢抗紫外线一般是营养细胞的一倍。
恶劣环境下,一个细菌产生一个芽孢,条件 适宜时重新成为一个细菌,数量没有增加, 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体,是休眠体。
(4)鞭毛 定义:起源于细胞膜,穿过细胞壁伸出菌体外的 丝状体。
功能:运动。具有鞭毛的细菌能真正运动
3. 半固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凝固剂:琼脂(0.3%-0.5%)
穿刺接种完毕后,静置培养,
然后可根据穿刺部分菌落的
生长和扩散状况来判断该微
生物的运动性能和对氧气的 需求状况。
4. 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细菌自由扩散生长,生长状态与细菌种类有关。 均匀分布 表面形成菌膜 细菌凝聚成颗粒物,沉降在管底,培养基清 判断微生物的好氧、厌氧、兼性等
菌苔
大量细胞密集地接种
到固体培养基表面,长 连成一片成的“菌落” 。
菌苔是由许多菌体繁
殖形成。 同一菌体的菌苔特征和菌落 特征是相同的,若有异样, 则菌体受污染或变异,应分 离纯化。
2. 明胶培养基中的培养特征
穿刺接种:是将接种针深插固体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以培养微生物的一种方法。 接种完毕后,静置培养,不同的细菌将明胶水解成 不同形态的溶菌区,然后可根据不同形态的溶菌区 或溶菌与否进行分类。 依据细菌是否产生明胶水解酶、产生水解酶能力的 强弱等来区分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