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ppt课件
红霉素发酵工艺控制及操作ppt课件
红霉素发酵工艺控制及操作
10
4、连续培养
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 酵液,使发酵罐内的体积维持恒定。
达到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 基质浓度都是恒定的。
连续培养的优缺点
优点:控制稀释速率可以使发酵过程最优化。发 酵周期长,得到高的产量。
缺点 :菌种不稳定的话,长期连续培养会引起菌 种退化,降低产量。长时间补料染菌机会大大增 加。
红霉素发酵工艺控制及操作
7
1、 分批发酵(间隙发酵)
最简单的发酵过程,培养基灭菌后, 接入菌 种,进行发酵, 除了空气的通入和排气外, 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
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和产 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 分批培养的优缺点:
优点: 操作简单,周期短,染菌机会少,生产过程容易掌握 缺点 : 产率低
红霉素发酵工艺控制及操作
11
二、发酵过程的代谢参数
发酵过程的分析是生产控制的眼睛,它显示 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主要代谢变化。微生物个 体极微小,肉眼无法看见,要了解它的代谢状况, 只能从分析一些参数来判断。
代谢参数按性质分可分三类:
物理参数:温度、转速、压力、空气流量、粘度等
化学参数:基质浓度(包括糖、氮、磷)、溶解氧、
对数生长期:当细胞内的与细胞分裂相关的物质浓 度达到一定程度,细胞开始分裂,这时细胞生长很 快,对于初级代谢产物,在对数生长期初期就开始 合成并积累,
稳定期:随着细胞生长,培养液中的营养物减少, 废物积累,导致细胞生长速率下降,进入减速期
死亡期:最后当细胞死亡速率大于生成速率,进入 死亡期,而次级代谢产物则在对数生长期后期和稳 定期大量合成。
红霉素发酵工艺控制及操作
3939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PPT课件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21
林可霉素(lincomycin,洁霉素)
抗菌谱:G+菌,G-厌氧菌,是抗厌氧菌抗生素中较好的, 对G-需氧菌无效
机制: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肽链延长, 影响蛋白质合成
与大环内酯类交叉耐药,不宜与红霉素合用 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胆道感染及败血症等,对慢性骨
4
特点
作用机制——抑菌剂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的23S-rRNA的特殊靶位及某 些核糖体蛋白质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并干扰mRNA 位移,选择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对哺乳动物核糖体 无影响 半合成:穿透细胞膜及抑制流出泵功能较强,能增强粒 细胞对金葡菌吞噬作用。克拉霉素破坏支原体胞壁层, 影响胞浆膜完整,产生溶菌作用——治疗军团菌、支原 体及衣原体细胞内感染基础
5
6
7
8
特点
体内过程
天然大环内酯类药代动力学特点:
碱性抗生素,不耐酸,服用其肠衣片或酯化物 血中药物浓度低,组织中浓度相对较高 经胆汁排泄
血浆t1/2不够长,多在2 h内
治疗尿路感染常需碱化尿液
9
特点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药代动力学特点: 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血液、体液及组织细胞内药物浓度高,(罗红霉素血 药浓度最高)
19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甲基衍生物,抗菌谱相似,对需氧G+球菌、嗜 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抗菌活性最强
血药浓度与t1/2具有剂量依赖性,无给药蓄积
临床适应证同罗红霉素,对衣原体或不明原因的非淋球 菌性尿道炎、阴道炎有良好疗效,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 染,治疗消化性溃疡
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
生化制药四班红霉素的制备工艺课件
在红霉素的合成过程中,某些代谢物 可能会对关键酶产生反馈抑制作用, 从而调节红霉素的合成速率和产量。
03 红霉素的制备工艺流程
菌种选育和种子扩大培养
菌种选育
选择高产红霉素的菌种,通过突 变、诱变等方法提高菌种的产量 。
种子扩大培养
将选育好的菌种在种子罐中进行 扩大培养,为发酵生产提供足够 的菌体量。
红霉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抗生素的研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医药行业 的发展。
红霉素的生产现状和挑战
目前,红霉素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使用的菌种是弗氏链霉菌。
随着全球抗生素市场的不断扩大,红霉素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 满足市场需求,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提高发酵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 同时,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开发新型抗生素也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
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如口服 制剂、注射剂等,进行市场细
分。
客户需求
客户对红霉素的质量、价格 、供货稳定性等方面有不同需
求。
红霉素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
红霉素的制备技术不断 改进,新剂型不断涌现
。
未来展望
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问 题日益严重,红霉素作 为经典抗生素仍将发挥
重要作用。
政策影响
相关政策法规对红霉素 的生产和市场销售有重
稳定性评价
应对红霉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包括对其在温度、湿度、光 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考察,以便确定其有效期和储存条 件。同时,应定期对留样进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
05 红霉素的生产成本和市场 前景
红霉素的生产成本分析
直接生产成本
主要包括原材料、能源、设备折旧、劳动力 等费用。
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解热、镇痛
用药注意点 ▲ 同一种药物由于用药的目的不同,用药的剂量和选择的剂型可能不同,如阿司匹林用于抗凝,应选用75~100mg肠溶片,退热、镇痛0.5mg。 ▲ 解热选用的剂型可以是速释,宜选普通片、泡腾片、混悬剂、栓剂,避免选用肠溶和缓释剂型。 ▲ 一般有明确诊断的轻中度的钝痛,可小剂量按需服用、但两次给药间隔至少要4小时,选用缓释剂型,服药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对诊断不明的疼痛,不能使用,以防延误和掩盖疾病。
复方磺胺甲恶唑
SMZ-TMP是治疗肺孢菌病的首选药物;可作为脑膜炎的预防用药
应用时必须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皮疹等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及肝肾等毒性反应,与口服降糖药、抗凝药有相互作用
蓄琵鹃肉够栅菊苯歪牛狱鹃炉查疯嘉墨恢劝引乒慑摘舞科胰责筹妈某甜耐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
臣蛮夫悬篡靶扛籽霓酵艇治钾猴柏帜陵送事尽碘做旅伸烽敝剥迹箭韶三盅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解热、镇痛
药物间相互作用——要特别注意 ▲ 与地高辛合用,升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 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甲氨蝶呤、锂盐合用,减少排泄,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 ▲ 与利尿剂合用,降低利尿和降压作用;与氨苯蝶呤合用可致肾功能损害。 ▲ 可引起水钠潴留,影响降压药的作用
绸韧夜逢鳃毡屠境恭逗婴钦绥合煽衡敌醒娠七仑伍叼豁皖瓶骡唉害为扳导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PPT课件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使用注意
二、用药次数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属时间依赖性且半衰期较 短的药物,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有关。此类药物口服制剂每日3~4次空腹给药。
红霉素生产工艺ppt课件
❖ 硫氰酸钠萃取法
19
❖ 硫氰酸钠法工艺说明: ❖ 发酵液放罐后,经碱化和絮凝处理后,用板
框过滤,滤液再用复合溶媒萃取,溶媒相加 入硫氰酸钠和冰醋酸,使硫氰酸红霉素结晶 出来,晶体经过洗涤、烘干,既得硫氰酸红 霉素。
20
四、废水处理
❖ 在早期主要采用“混合稀释,再生化处理”的处理方法,现 多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的处理方法,如下图:
红霉素发酵工艺
生物093班 第四组
1
❖ 一:发酵工艺 ❖ 二:提炼工艺 ❖ 三:结晶工艺 ❖ 四:废水处理 ❖ 五:改进提取工艺
2
❖ 一:发酵
❖ 菌种保藏方法有砂土保藏和冷冻干燥保藏。 ❖ 保藏菌种→斜面培养基→一级种子罐→二级
种子罐→发酵罐
3
❖ 种子扩大培养是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 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 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 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使红霉素以硫氰酸红霉素 形式结晶出来,之后经过烘干,再溶解在丙酮中, 然后结晶即可得到产品红霉素 ❖硫 ❖氰 ❖酸 ❖红 ❖霉 ❖素
17
❖ 溶媒结晶指的是原料药最后纯化的方法。比如说对 于头孢类原料药,如果注明溶媒结晶就是指原料药 最后的纯化步骤是通过溶解度的差异(比如药物在 同一种溶剂中由于温差带来的溶解度变化;或者由 于混合溶剂中的溶剂比例改变带来的极性差异引起 的溶解度变化),先将原料药制成溶液,再调节以 上性质使之析出(比如说先将原料药溶于水,再向 其中加入有机溶剂,使得药物溶解度变小而析出), 这样的纯化手段称之为溶媒结晶。
❖ 当悬浮液(或乳浊液)流过碟片之间的间隙时,固 体颗粒(或液滴)在离心机作用下沉降到碟片上形 成沉渣(或液层)。沉渣沿碟片表面滑动而脱离碟 片并积聚在转鼓内直径最大的部位,分离后的液体 从出液口排出转鼓。碟片的作用是缩短固体颗粒 (或液滴)的沉降间隔、扩大转鼓的沉降面积,转 鼓中由于安装了碟片而大大进步了分离机的生产能 力。积聚在转鼓内的固体在分离机停机后拆开转鼓 由人工清除,或通过排渣机构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从 转鼓中排出。
红霉素的发酵及提取工艺课件
结晶过程中产生的母液中含有少量 红霉素,可进行再次处理,提高收率。
04
红霉素的质量控制和安全 性
红霉素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
红霉素的质量标准包括纯度、含量、 微生物限度、有关物质等指标,以确 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检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微生物限度检 查法等方法对红霉素的质量进行检测, 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感谢观看
质合成起到杀菌作用。
治疗白喉
02
红霉素可以抑制白喉杆菌的生长,减少毒素的产生,对于治疗
白喉有良好效果。
治疗军团菌病
03
红霉素可以有效抑制军团菌的生长,对于治疗军团菌病具有重
要意义。
红霉素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饲料添加剂
红霉素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低浓度的红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无机盐
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提供合成代谢产物 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离子。
氮源
豆粕、玉米浆等有机氮源,提供合成蛋白质、 核酸等细胞成分所需的氮元素。
前体物质
生物素、维生素B1等,促进菌体合成红霉素 所需的酶系合成。
发酵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
温度控制
根据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不 同阶段,控制发酵温度在适当
的范围内。
利用基因工程和代谢工程手段提高红霉素产量的研究
基因工程技术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产生红霉素的微 生物进行基因敲除或敲入,以改变其 代谢流向,提高红霉素的产量。
代谢工程技术
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代谢 流分析和代谢通量分析,找出限制红 霉素产量的代谢瓶颈,并通过代谢途 径改造和优化提高产量。
THANKS
红霉素的发酵及提取工艺演示课件
发酵接种量较大且保持在合适的浓度,则缩短细菌生长期,使 产物合成时间提前;但是如果接种量过大,超出适宜值,则生长 过快,物料黏度增加,导致溶氧不足,最终影响产物合成
碳源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按菌体利用快慢而言,分为迅速利用 的碳源和缓慢利用的碳源。前者(如葡萄糖)能较迅速地参与代谢、 合成菌体和产生能量,并产生分解代谢产物,因此有利于菌体生 长,但有的分解代谢产物对产物的合成可能产生阻遏作用;后者 (如乳糖)为菌体缓慢利用,有利于延长代谢产物的合成,特别有 利于延长抗生素的生产期,也为许多微生物药物的发酵所采用。
丙酸是红霉内脂〈合成红霉素的三中产物之一〉合成的前 体物质,但丙酸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所以发酵时以 丙醇为发酵前体物质,丙醇在发酵时对菌丝的毒性作用 相对较小,对pH的影响也较小,代谢稳定,发酵单位 和产品质量都较高。此外,正丙醇除了起前体作用外, 还对红色糖多孢菌中乙酰CoA合成的诱导物。
在无机元素中,铁离子抑制红霉素的合成。
红霉素的发酵工艺
3)培养条件: (1) 温度:红霉素发酵采用31℃恒温培养。温度过 高时,会产生红霉素C,红霉素C与红霉素A结构相似, 但毒性却是红霉素A的两倍,
(2)pH:整个发酵过程中pH维持在6.6~7.2,菌丝生 长良好,发酵水平稳定。红色糖多孢菌最适生长pH为 6.7~7.0,而红霉素合成的最适 pH为6.7 ~6.9。
氮源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氮源有无机氮源和有机 氮源两类。 如谷氨酸发酵,当NH4+供应不足时, 就促使形成α-酮戊二酸;过量的NH4+,反而促使谷氨 酸转变成谷氨酰胺。 发酵培养基一般是选用含有快 速利用和慢速利用的混合氮源。 如氨基酸发酵用铵 盐(硫酸铵或醋酸铵)和麸皮水解液、玉米浆。
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课件
用药方法
02
03
联合用药
口服给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 和病原体类型,剂量有所不同, 需遵医嘱。
在某些情况下,红霉素肠溶片可 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 疗效。
治疗效果分析
治愈率
在多数情况下,按照正确的剂量和疗程使用红霉素肠 溶片,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
病原体清除率
红霉素对敏感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清除病 原体,缩短病程。
评估红霉素肠溶片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以确定药物的保存和使用条件。
物理稳定性
研究红霉素肠溶片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变化,如晶型转变、颜色变化等,以确保药物 制剂的品质和安全性。
05
红霉素肠溶片的临床应 用与效果分析
临床应用方案
01
适应症
红霉素肠溶片主要用于治疗敏感 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扁桃体 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01
根据药物性质和剂量确定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 和润滑剂的种类和用量。
02
通过实验确定各辅料的最佳配比,确保片剂的硬度 、崩解时限和释放度符合要求。
03
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处方比例,直至得到符合标准的 红霉素肠溶片。
工艺条件的优化
确定最佳的制粒工艺条件
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制粒工艺条件对颗粒粒径、粒度分布和流动性的 影响,确定最佳的制粒工艺条件。
症状改善时间
使用红霉素肠溶片后,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如咳嗽、 发热等症状缓解较快。
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胃肠道反应
01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可适
当调整用药时间或遵医嘱使用止吐、止泻药物。
过敏反应
02
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应立即停
红霉素
滴加甲醇钠的温度应在-5℃,滴加甲氧基乙氧基 氯甲醚的温度应控制在≤-10℃,该条件反应时罗 红霉素的收率为 105%以上。
适应症
罗红霉素的抗菌谱和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 霉素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 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
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
抗菌谱与红霉素、罗红霉素等相同,但对革兰阳 性菌如链球菌属、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抗菌作 用略优,且对诱导产生的红霉素耐药菌株亦具一 定抗菌活性。克拉霉素及其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对
流感杆菌的抗菌作用增强。
地红霉素
由德国 Boehring-Ingelheim的子公司 Dr Karl Thome GmbH 公司合成, 该公司于 1985 年将其许可证转让给美国EliLilly公 司, 该产品于 1993 年在西班牙首次上市,
罗红霉素C41H76N2O15
德国制药商赫希斯特公司于1987年首 次合成了罗红霉素。
化学合成
第一步:把红霉素或硫氰酸红霉素转 化成红霉素肟。 第二步:肟羟基与甲氧基乙氧基氯在 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罗红霉素。
马昌东 徐鸿 李新柱 谢四清 硫氰酸红霉素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红霉素 A-9-肟, 红霉素肟与甲氧基乙氧基氯甲醚反应生成罗红霉 素。 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罗红霉素质量 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甲醇钠及甲氧 基乙氧基氯甲醚的滴加时限为 10 min、30 min,
1995 年FDA批准地红霉素在美国销售,
1999 年地红霉素及其片剂被美国药典
XXIII Tenth Supplement 收载。
地红霉素C42H78N2O14
合成方法
安明 常珍 高雷 李眉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 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作用最强、对G-作用强于 红霉素甚快速杀菌 • 罗红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作用强 • 克拉霉素对G+菌、军团菌、肺炎衣原体、幽门螺 杆菌最强之一
第二节
克林霉素类抗生素
克林霉素(clindamycin,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 【抗菌作用】
抗菌原理与红霉素相同
4.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 • 快速iv万古霉素‘红人综合征’
抗 生 素 系 列
-----大 环 内 酯 类
【抗菌作用机制】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用 并干扰mRNA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属抑菌剂
【临床应用】
1.军团病
2.链球菌感染 3.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4.螺杆菌、弯曲杆菌感染 5.青霉素过敏者替代青用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G+菌感染。
6. 隐孢子虫、弓形虫感染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肝损害: 红霉素酯化物易发生
3.耳毒性:大剂量易发生 4.心脏毒性:静滴速度过快易发生
二、常用大环)
1.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次选药)和青霉素过敏 患者的替代用药。 2.白喉带菌者、百日咳、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 炎、败血症首选药。 3.支原体肺炎及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呼吸 、泌尿生殖道感染,与四环素并列首选。 4.厌氧菌引起的口腔感染等。 5.链球菌、斑疹伤寒、恙虫病的替换药。 6.胃肠道反应 、 二重感染。
【抗菌作用】 1.对大多数G+菌作用强,但效力<青霉素G 对耐药金葡菌也有一定活性。 2.对部分G-菌作用强:百日咳杆菌、军团菌、弯曲 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 百日咳、军团菌病、弯曲杆菌肠炎首选药 3.对厌氧球菌有较好抗菌作用 4. 对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抑制 作用 用于支原体肺炎及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感染,与 四环素并列首选。 4.对弓形虫、非典型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
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crolides
O R
1
R
1
R R
1
2
O R 1 O O O
1
OH
R 1 OH C
2
O N(R
1
R
1
O O R
1
H
5
抗 生 素 系 列
-----大 环 内 酯 类
)2 OH
HO R
1
R
1
OR
大脂肪族内酯环特征结构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第一代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第二代 泰利霉素---第三代 一、共性 【体内过程】 1.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第二、三代对酸稳定 2.分布广泛,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主要在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属杀菌药
1. 抗菌机制为:与细菌细胞壁粘肽侧链形成 复合物,阻碍细胞壁合成。 2.抗菌谱:G+菌(敏感菌和耐药菌)
厌氧菌、厌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3.临床用于耐药金葡菌(MRSA)、耐药表皮 葡萄菌(MRSE)严重感染,β-内酰胺类抗 生素过敏者的严重感染,抗生素引起的伪 膜性肠炎。
1. 对G+球菌作用强,抗菌效力<青霉素
2. 对厌氧菌作用较强,抗菌效力<甲硝唑
3. 对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也有作用
4. 对G-菌无效
【临床应用】
1.金葡菌所致急、慢性骨髓炎及关节感染首选 2.厌氧菌感染为次选(首选甲硝唑) 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如肺脓肿、腹膜 炎、盆腔炎 3.滴眼用于沙眼及结膜炎 【不良反应】克林霉素不良反应较小 1.胃肠道反应 2.伪膜性肠炎:可用万古霉素和甲硝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