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5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该“匪区”应该是

A.国民党统治区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农村革命根据地

2.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中1929-1937年处应该填写

A.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坚持和平,民主建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的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有力声援了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杜绝了亲日派的投降行径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4.1943年1月的一份《大公报》写道:“中美、中英新约的成立,是中国百年来的大事。这两个公道的条约,把租界、领事裁判权、驻兵权、内河航行权等各种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名词送到中国的博物馆。”材料中“中美、中英新约”签订的主要因素

A.废约是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主要目标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国民政府的不懈努力

D.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

5.1925至1927年的大革命规模宏伟,内涵丰富,与辛亥革命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它的主要斗争形势是武装斗争

B.它广泛而深刻地发动了工农群众

C.它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D.它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下进行的

6.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和西藏 B.内蒙古和宁夏

C.新疆和宁夏 D.广西和西藏

9.“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

完整而彻底的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10.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风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12.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13.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1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5.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6.“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7.把“依法治国”写进我国《宪法》的是在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D.中共十五大

18.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募罗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这一认识基于周恩来

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

B.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促成印度支娜问题的和平解决

19.“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中,最能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

形态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