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重要性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切实做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健全的人才基础,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竞争激烈,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经济的繁荣、商品的极大丰富,物质、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想法正逐步被摒弃。现阶段,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竞争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生存压力,甚至还有因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的各种压力,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剧增,精神上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

在教育体制方面,我们现行的教育文理分科现象不合理。青少年在进入高中之后,进行了文理分科,所受到的教育难免不平衡。比如,有很多理工科的高才生,在人文知识方面,对社会的认识方面以及社会化程度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水平都较低。这种学校教育上的不平衡,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向选择及自主择业等改革方案的实施在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学生表现出过多的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的现象。

从主观上来看,广大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往往很难科学准确地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容易左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心理上他们也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如果在这个时候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调节,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特别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学生中不少人的理想信念比较淡漠,这对当前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养成无疑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经历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过程,生活阅历浅,社会经验少,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多,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少,尤其是独生子女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这些单一的生活经历和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往往是形成青年学生人格不完整的因素之一。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这表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

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健康,包含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为个体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经验阅历将对今后人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从家庭进入社会,随着各种角色的变换,使大学生在扩大自己社交范围的同时,也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整体价值观及对事物认识的新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时期也是危机潜伏期,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在面临一系列问题时往往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而这些困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适应社会都十分不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面对在大学生中发现的诸多心理问题,高校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拓宽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有关专业知识。也可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让学生找到倾诉的对象,受到正确的引导,及时走出心理误区。

2、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学校可以对新生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做到心理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将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

5、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准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有助于他们心理素质的磨练与成熟。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认识国情,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使他们体验到人生价值,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无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提高,帮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