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公民教育内容实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课公民教育内容实施探究
摘要:作为一种现代的社会意识,全面健康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社会未来繁荣昌盛与否全系与此。

我国很早就有了“公民”的概念,公民意识把权利和义务作为主要的内容。

但由于一些历史及现实原因,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并未深入人心。

公民意识的缺失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成为祖国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初中生必须具有公民意识。

针对现在初中生缺乏公民意识的问题,本文就将探讨如何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中实施好公民意识教育。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公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209-01
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

学校中涉及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直接关系着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性。

同时,这也是关乎着能否培养具有权利、义务、自律和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

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实施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1 公民意识的含义
从抽象意义上来说,“意识”也就是在感知、觉察和醒悟的基础上的自觉主张,是一种人对于自身的存在性的高度理性的自觉。

而所谓“公民意识”,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对于自己在国家、社会中的权利、义务和地位的自觉意识。

作为一种社会成员认同了自己最基
本的社会身份的体现,公民意识展现了人格的自由、独立以及能动性。

并且,公民意识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其本质在于对权力和义务之间的界限的充分认知。

总的来说,公民意识是发展商品经济后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成员发展道德与思想的基本依据,其构建了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想基础。

公民意识,在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政治、道德、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所体现,具有多层次的丰富内容。

2 对初中生实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作用
2.1 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发展的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未成年人特意发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深刻阐明了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具体该如何对其进行加强的一系列具有可实施性的策略。

《意见》始终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公民。

为了成为合格公民,青少年必须对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一事加以重视。

2.2 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因此,加强公民意识培养,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精神塑造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让几千年来惯于做“非公民”的中国人民具备了足够的现代性意识,才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可能。

也只有这样,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健康、快速的发展。

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
教育是满足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同时,青少年为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

3 初中思想品德课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
3.1 利用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实行公民意识教育
与以前的教材相比,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在公民意识教育这块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增设了很多内容,与以前的知识结构体系相比可谓截然不同。

具体来说,其内容上包括初中一年级的心理健康知识,初中二年级的法律和道德常识,初中三年级的国情教育,并且“公民”二字在其中多次出现。

并且,时政教育的内容也可以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理论知识能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教师经常会从时事中选择合适内容,把时事内容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公民意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为了更好的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与公民意识教育有关的时事内容。

3.2 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公民意识教育的理念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可以把情感和逻辑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和促进规律,非理性和理性因素的互补规律,对初中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协调好教学过程中的情和理、非理性和理性因素的关系。

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和理性的启迪、情感的体验和逻辑的论证有机结合。

此外,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还要协调三维目标的发展。

依据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把态度、情感、价值观与知识、方法、技能三维目标的关系协调好,突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

并以思想教育为中心,统筹发展态度、情感、价值观,过程与知识、方法、技能三维目标。

3.3 运用有效教学手段落实公民意识教育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和情境教学法等手段落实对公民意识的教育。

榜样示范法,是指选取先进典型,以其优秀品质、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知的一种方法。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榜样示范法是一种极为有效又不落刻板的教学方法。

榜样具有良好的导向、矫正和激励作用。

这种教学手段是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例去启发和感染受教育的对象,形象生动,比之说教的方法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和学习效仿。

情境教学,是指依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创设或引入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以达到设定好的教学目的。

教师设立好能引起学生情感、知识和行为产生变化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或的场景,当学生处在这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时,更易被激发出内心的真实情感。

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的同时陶冶性情,达到“知、情、意、行”统一的境界。

在实际教学中,把歌曲、生活故事、问题等设计到情境中去,使学生能够获得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提升。

以这种教学手段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并且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这样思想品德课的
公民意识教育功那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举个具体的例子:可以选用歌曲《我的中国心》来设计一个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自发主动的去思考《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经过老师引导和启发,最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通过这个音乐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 结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

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核心之一就是人民观念与思想的现代化。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人民必须具备现代性意识。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更不能忽视对其公民意识的教育。

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增加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振国.论学校在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8-70.
[2] 范如芬.邹议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前沿,2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