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使者 如花心情-2019年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花使者如花心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则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的改变上。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要改变他们习
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每位教师都应在这场变革中掂出自己的分量,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家花店,急需招聘一名店员。在众多的人选中,老板选用了三个女孩,先试用一个月,再从中挑选一名。其中一名曾专门学过花艺,凭着自己的能言善道,使每位来花店的
人都不由得买了或多或少的花。另一名有过工作经验,她凭着自己的心灵手巧,把快干枯的花用牙签支撑着,做成精美的盆花,也为花店赚得不少利润。而从乡下来的姑娘,则每天带着她那如花的微笑,迎接着每位顾客,对那些掉了花瓣的花,她不会以次充好,更不会弃之一旁,而是把它送给过路的行人及小孩子。并且在每送或每卖一束花时,她总会甜甜地、淡淡地说一声:“送花于人,留香于己。”虽然她没有给花店带来多大的利润,可花店老板却录用了她,原因就在于她有如花的心情。
这是《读者》中一篇言简意赅的文章的内容,每每读到此文,
心灵总能受到震撼和洗涤。学生是花,我们理所当然便是护花使者,可我们又何尝有这位女孩如花的心情呢?
新课程明确指出,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的向导。课堂教学中有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才会有学生的发现、质疑、思考与探究。要知道,“送花于人,留香于己”,这句精辟的话,也是我们教育者的心声啊。那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怎样拥有如花的心情来面对学生呢?正是本着对教师角色的这种理解,我认为我们这些“护花使者”应做到:
一、平等的合作者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进行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全身心地
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一起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时,由于文章比较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讲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演课本剧,这样,课堂就活跃起来了。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有些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传承的,而有些知识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取。譬如学习游泳,没有呛过几口水的体验,恐怕是难以学会的。
也就是说,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而在活动的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合作与参与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
二、真诚的赏识者
现代教育重视赏识学生,这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能不能真正做到赏识每一个学生,还是有许多问题值得讨论的。朱自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微笑是半开的花朵。是啊,花朵在没有开放的时候最为娇艳。作为教师,为何不向学生展示这最美丽的一面呢?要知道,微笑给予学生的是理解、是信心、是力量,更是一种宽容。记得在一次语文活动课中,我问学生,像“沸沸扬扬”这样的AABB式结构的词语还有哪些?学生纷纷说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时,一位男生怪声怪气地说:“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卿卿我我”,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又好气又好笑,因为我明白那位学生是故意的,但我还是面带微笑,抚摩着他的头说:“是啊,你说得多好啊,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恩恩爱爱,希望我们的生活甜甜蜜蜜!”同学们看到我的微笑,也都笑了。试想,如果我当时勃然大怒,可想而知,课堂会变成什么样子,学生的心情又会怎样。
三、谦虚的倾听者
我们一直在勉励自己: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值得思考的是,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即使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学生
获得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所以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学会倾听,
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作战的共同探究者,才能与学生共同发展。
例:在教学《羚羊木雕》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文中那些人的做法究竟谁是谁非?你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各抒己见,没想到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整节课的气氛非常
活跃。
通过倾听,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分析问题应该从多方位
来考虑。教师只有确立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角色,学会倾听,才能与学生、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四、善意的促进者
报纸上曾刊载过这么一篇文章:一位孩子在幼儿园时,老师
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很好动,老是离开凳子。”但这位母亲却对孩子说:“老师说你有进步,能坐在凳子上好一会儿。”孩子很高兴;到了上小学时,老师又对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学习跟不上,总是落在班里的后几名。”可这位母亲却对孩子说:“老师夸你学习有进步,已经超过一些同学了。”孩子很高兴,也就加倍努力了;到了中学,老师又对这位母亲说:“这孩子要考重点中学还有困难。”可这位母亲却还是对他的孩子说:“老师说你只要再加把劲,考重点中学不成问题。”结果,这个孩子果真考上了重点中学,并且后来成为了上海复旦大学的高才生。何为老师?何为人母?这位母亲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答案。是她用善意的谎言抚慰了孩子
脆弱的心灵,编织了孩子美好的未来,给了他人生中一盏导航的
明灯。可是我们在课堂中,面对孩子的错误,却总是要把“恨铁不成钢”的愤愤不平之气撒向孩子,气是发完了,可孩子那脆弱的
心也碎了。要知道,善意的谎言是美丽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赏识者、倾听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我想,作为教师,只有学会微笑,学会“谎言”,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我们才能拥有如花般的心情,才能充当一名合格的护花使者,去呵护花的生命,读懂花的心语,欣赏花的多姿。那时,我们才可以无愧地说:“送花于人,留香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