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第一部分: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现状分析一、教学目标设定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遵循“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目标的达成,忽视了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安排目前,小学数学单元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进行安排,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过于依赖教材,缺乏对教材的整合和创新;2. 教学内容难度不适当,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3.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以讲授法为主,缺乏启发性和互动性;2. 教学手段过于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足,教学资源利用率低。

四、学生学习状况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学生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1. 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性;2.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后续学习;3. 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五、评价方式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当前评价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 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以笔试成绩为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2. 评价标准过于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3. 评价过程缺乏反馈,学生难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改进策略一、明确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往往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相关。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课堂氛围枯燥: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热情。

(2)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题海战术: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采用大量重复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机械记忆来掌握知识,而非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忽视思维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束手无策。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概念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的教学方式过于简单,仅停留在文字表述层面,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缺乏实际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将概念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刻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具体来说,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更高层次的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与目标一、背景分析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小学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二、单元整体教学理念1. 整合性: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整体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生活化: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4. 探究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单元整体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设计1. 教学内容选择: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2. 教学内容组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 教学内容呈现:以问题为导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单元整体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适时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4. 融入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部分: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步骤与操作要点一、实践步骤1. 明确单元主题: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明确单元主题,梳理单元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关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摘要: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关联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基础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同时对构建高效课堂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思考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教学主题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可以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使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再加上这些能力是每一个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中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大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大单元整体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创新了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会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又或者是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导下进行探究。

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提升,所以整体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但是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会结合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方式,这正好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而学生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可以获取更多的新鲜感,使他们在充满新鲜感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学习,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所以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创新了教学方式,同时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通过这些就可以体现出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

(二)关联单元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关联,这样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关联单元内的其他知识点,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学习单元内的知识。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心得体会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表现为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敷衍了事,甚至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原因分析导致学习兴趣不足的原因有多种,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未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等。

此外,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过分强调成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较大压力,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

(2)解决策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表现为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是机械地套用公式和定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1)原因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教学评价的过度关注,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未能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2)解决策略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纳入评价范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概念统整: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概念统整: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概念统整: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数学核心素养。

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在经验的影响下习惯采用单课时备课,没有对单元整体的背景、地位、作用进行分析,容易造成点状断裂式教学,并未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难以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跳出单元备单元,深入解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以核心概念进行统整是做好单元整体教学的首要环节。

关键词:核心概念;整体建构;核心素养;动态生成《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

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可见,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数学核心素养。

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在经验的影响下习惯采用单课时备课,没有对单元整体的背景、地位、作用进行分析,容易造成点状断裂式教学,并未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核心素养。

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情境时难以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那么,针对这一现象,作为数学教育者,我们该怎样做出调整,落实课程教学,课程育人的功能呢?以下,笔者结合近两年的实践,就如何开展好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整体把握——跳出单元备单元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整体的,系统的,有结构的。

而教材在编排时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了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很容易造成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备课时,首先要跳出单元备单元,明确本单元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在解读教材时可以将一整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达出来,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为知识的积极迁移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实践探究

探究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高 阶思维的实践,有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 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阶思维的重要性
高阶思维是指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创新思考的能力 ,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问题
研究目的
通过实践探究,总结小学数学单 元整体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干扰因素,如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等,可 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未来可以通过更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控制变 量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对于高阶思维的评价标准和测量方法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可以借鉴 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建立更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
THANKS
感谢观看
按照教学方案有序开展教学活 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思 维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 合作学习,及时评价和反馈学 生的学习情况。
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进行总 结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 的学习成果,针对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进行调整改进,为后续 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03
高阶思维及其培养策略
高阶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特点
强调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和发展 性,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 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形 成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数学素养。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高 阶思维能力。
观察学生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在高阶思维方面的 亮点和不足。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小学对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创新与改革。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可以通过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来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本文主要从单元结构教学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论述,并给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实践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顺序往往是根据教材的编制去进行的,教学的顺序过于死板。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知识具有一定的割裂性,学习的知识往往过于零碎,无法有效地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以结构化理念为基础,采用单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教材当中的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使得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能够更为的完善,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对于知识理解更加深入,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往往能够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各类知识,从而使得学生的解题思维更加的灵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意义1.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小学数学虽然相对较为简单,但是知识点较为杂乱,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一味要求学习进行死记硬背,那么可能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此时老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来为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总结,以此来加深印象,避免在后期运用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而单元知识结构教学是以整个单位为框架进行授课,教师会提前设置学习目标,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方向,系统掌握整个单元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老师便可以从整个单元的角度出发,将不同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总结,并且结合相应的习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训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全面掌握本单元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区别记忆,避免在后期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2.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多个方面来进行人才培养,导致整体教学任务不断加重。

具体来说,在授课时,教师不仅要简单讲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大单元主题教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一个主题为核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建立起知识的联系和应用能力,并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与热爱。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并将数学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深度学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疑惑、探索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准备和指导的负担设计和准备大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需要熟悉相关的数学概念和应用情境,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这对教师的教学素养和知识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学生学习进度的不一致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支持和训练来理解和掌握大单元主题中的概念和技能。

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给予个别学生适当的辅导和延伸学习机会。

(三)缺乏针对性的评估方法传统的数学评估方法可能难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大单元主题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

在评估方面,我们应该采用更多样化和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包括基于项目的评估、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四)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的不足在大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将数学的学科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习的意义和动机。

通过引入真实情境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和兴趣。

二、深度学习下开展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实践策略(一)设计探究性任务当设计探究性任务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主题感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有关分数的大单元主题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例,如分割苹果或巧克力的图像,让学生产生疑问并思考有关分数的问题。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能有效整合零散、独立的单元知识点内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可以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热情,有效推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进度。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需要考虑各单元间知识点的共同特点以及其递进关系,这样能让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更高效、更全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知识体系引言: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理念出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建和谐、高效的教学课堂。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加入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采用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系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点,进而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育的目的。

下面分析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提出单元整体教学在预习期、复习期以及评价期中的应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一)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从现实角度分析,整合单元内容可以顺应学校教学现状,能帮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教师在进行整合时,要注意知识的层次和梯度,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建立完整的数学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促使学生思维碰撞每个数学单元中的知识点都是相似的构造,它们是相互独立但又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其特点将各单元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整体。

在小学数学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时,可以有效应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式。

教师和学生可以以数学基本的概念为基础,整合所有单元的数学知识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整合会发生一定的碰撞。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能完整的整合单元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且能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发挥教材编排方式的优势专业人员在进行教材编排时,通常是以单元为基础,充分考虑相关资料内容,在如汪洋般的知识海洋里选择合适的内容。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小学数学在实际教学过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以整体思维展开教学,保障教学活动具有顺序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教学。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引言根据以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而言,一些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只是对所教的内容进行单一设计,无法以单元整体进行展开,只是对单一知识点进行讲授,无法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系,不利于保障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和核心素养。

因此,要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完善。

展开单元整体教学可以确保其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联系,确保学生可以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掌握,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数学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将单元整体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融合和运用,有利于学生可以将未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完善和弥补。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单元整体教学。

一、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意义小学数学学科在对教学内容的编排时始终遵守从易到难的编排规则,往往会对简单的知识内容先进行讲解,然后在通过不断的学习对知识内容进行补充。

在教学活动中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融合,确保学生可以将新学的知识内容与已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融合,便于学生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

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展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下基础。

二、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一)确定课时重难点,保证教学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明确,确保教师可以根据重难点知识展开学习,扩宽自己的学习层面。

知识重难点要确保在教学活动中围绕其展开教学,对教学教具和教学技术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范,还要确保问题创设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可以将新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很好的掌握,还可以和已有的知识理论进行联系。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种更加生动、实践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活动设计与实施,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综合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商。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活动设计与实施活动设计与实施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活动的目的和目标,确保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活动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的实施也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要注意时间的控制,确保活动进行顺利,不拖泥带水。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活动的效果。

活动设计与实施也需要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活动设计与实施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活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认真筹划和精心组织。

【字数:207】2.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研究与实践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目标一、背景分析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整合单元教学与大概念,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小学数学大概念的特点,探讨其在单元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探索符合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的单元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4. 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参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研究内容1. 小学数学大概念内涵分析:梳理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分析其内涵、特点及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 单元教学与大概念整合策略:研究如何将大概念融入单元教学,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 教学实践与评价:设计具体的教学案例,开展实证研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4. 教学反思与优化:根据教学实践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四、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国内外关于单元教学与大概念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小学数学教师在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实践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3. 实证研究法:选择部分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教学实践,验证所提出的单元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4.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和教训。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学数学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理论体系。

2. 提炼出具有操作性的单元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3. 发表相关论文,提升研究团队的学术影响力。

4. 推广研究成果,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大概念的内涵分析一、大概念的定义与特征在数学教育中,大概念是指那些能够连接和统摄众多数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核心观念。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单元整体教学的思想就像是努力让学生看到一片森林,而不是只看到某一棵树。

在常态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授课。

但是,就教材的安排来看,以单元为主题的数学知识很难被独立成一个个课时,事实上,同一单元内的数学知识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教师也不能过分强调单元的整体性而忽略了课时的细节。

事实上,如果把单元整体教学看成一种质变,课时教学就相当于量的积累。

所以,要想切实将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就不能忽略课时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性;教学实践引言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

数学的基本概念、学习方法、基本思想等都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郑毓信教授说:“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联;基本技能的教学不应求全,而应求变。

”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儿童数学学习碎片化的问题在当下仍然普遍存在着。

认为,教师应基于联系观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把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连点成线、织线成网、编网成体,着力破解儿童数学学习碎片化问题。

一、于知识迁移中提炼核心问题在“双减”形势下,如何应对复杂的情境、灵活的问题?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学时,教师要突出思想方法,通过知识迁移以不变的思想方法应对多变的实际情况,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潜能。

“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将“转化”思想运用于各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和计算中,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的复习,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提供方法上的准备。

接着以核心问题1“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发学生猜想:数格子、割补法、底×高……学生在选择合适材料验证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核心问题2“从中发现了哪些等量关系?”在两个核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发现数格子、割补法、底×高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并找到五组等量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根据发现的等量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大单元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大单元的理念去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感受知识、运用知识,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所以,作为小学的教育者,应该对于大单元教学的设计进行充分的实践与思考。

在此,本文也从三个方面出发,对于小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小学;大单元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大单元教学是一次教学的升级。

大单元教学具备互动性、非均衡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可以促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知识,不仅是在数学学科中,在其他学科中,大单元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小学教育者,应该认识到大单元教学的重要价值,做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从多个教学环节出发来实施大单元教学,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去掌握知识,通过储备知识、习得技能、累积实践等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此,本文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于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以期为广大小学教育者提供参考。

一、结合大单元理念加强实践教学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按照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践入手,让学生对于学科知识进行广泛的探究,从而加深对于学科知识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课程目的去合理地选择一些单元内容,然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单元化的角度去进行学习。

但是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单元知识之外,教师还要利用各种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变成活动模块,从而促使大单元教学和现实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在大单元情境中积极探索,以此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知识时,教师就应该将教材中关于加减法的一些内容进行充分的整理,然后从整体上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去体会加减法的运用。

具体地来说,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比如购物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去加强加减法知识的运用,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单元知识的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单元教学立足于单元整体,对单元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设计和实践,让
教学更具适切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理念和追求,能不断提升
教师的专业素养,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型。

立足于单元整体视野,教师能
够挣脱课时束缚,找准关联点,对数学课程与教学进行创造性实践。

关键词:单元教学;单元分析;单元设计;单元实践;小学数学教学
所谓“单元教学”,是指教师根據学生的需要基于单元而统筹设计、研发、实
践的教学活动。

实施单元教学,需要教师秉持一种结构意识,这样才能“既见树木,更见森林”。

作为教师,要站在单元整体高度,先对整个单元内容进行深度分析、设计,然后将单元内容科学、合理地分配到课时,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性效能,
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单元分析:让教学更具适切性
单元教学首先要进行单元分析,让教学更具适切性。

单元分析包括单元课标
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情分析、单元重难点分析、单元教学方式分析等等。

单元教学要注重知识、学情、教学方式等的整体性、联系性、系列性、发展性和
综合性。

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数学教学能活化学生的认知,发掘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是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审视。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总是将课程标准
看作“形而上”的东西,认为课程标准远离实际教学。

其实,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南,是教学的依据。

研读课程标准,我们不仅能明晰学生应当“学什么”,更能认
识到学生应当“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达到思想方法的高
度。

其次是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审视。

研究教材内容不仅要具有单元视角,更要
具有跨单元视角。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教材“瞻前顾后”,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教师就要跨年级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仅如此,教师还要对教材“左顾右盼”,比如将不同版本的教材(如北师大版、人
教版、沪教版等教材)进行比较。

通过对教材的纵横研究,将分散在教材中的知
识统整优化,形成适切的教学方案。

在整体性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对教
学重难点的提炼、取舍和概括。

再次是对学生学情的整体性审视。

学生学情的整体性审视,包括对学生已有
认知的分析以及认知规律的分析。

已有认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而认知规律
决定着学生数学学习的动态和发展趋向。

这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

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之前,绝大部分学生都已
经形成了单位“1”的观念,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整体性的单位“1”。

因而,教
师在设计整体性教学方案的同时,要关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设计出一些教学辅案,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

比如可以适度地帮助学生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中的内容,让学生先能够找出一个关键句中的单
位“1”。

单元分析打破了以“课时”为组织单位的教学分析,而更注重数学教学分析的
整体性、结构性。

教师立足于单元整体的视角,运用高观点来进行分析,才能高
屋建瓴。

立足单元分析的整体性教学,能让数学知识与学生思维、心理结构同构
共生、共生共长。

二、单元设计:让教学更具针对性
单元教学不仅要进行单元分析,更要进行单元设计、研发。

在单元设计中,
教师不仅要编制单元性的教学目标,更要设计单元性的教学流程,让数学教学更
具针对性、实效性。

单元设计要体现数学学科整体、系统的育人价值,既要立足
于数学知识,又要立足于学生学情,在数学知识与学生学情的交融共生过程中,
彰显单元整体教学思想。

首先是编制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由三个层次构成:其一是单元的总
目标,这是基于教材单元数学整体性知识和学生普遍性学情的教学目标。

其二是
编制单元学段目标,这是基于同一个单元不同章节知识以及学生在某一个学段的
教学目标。

相对于单元总目标,单元学段目标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其三是课时
教学目标,这是在单元学段目标的基础上,分解到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每
一个课时需要反馈、达成、评价的目标,是一个个非常具体的目标。

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其总体性的目标是扩充学生对数的认识,提升学生思维的
抽象水平,促进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把握。

在具体的学段目标中,就
分为“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中,就相应细化为“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
的大小比较”等的课时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能让“分数的意义
和性质”总体教学目标落地生根。

其次是编制单元教学方案。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知识点”为着眼点,以“小课时”为组织单位。

单元教学超越知识点,超越课时,以知识结构、单元组织为设计起点。

这就要求教师用高观点统御、用大思想驾驭、用结构性关联。

在设计每一个
课时教学方案时,要从单元整体出发,让每一个课时方案都成为单元教学方案的
有机组成。

要在单元教学整体方案中逐步地、合乎逻辑地组织教学内容,有计划
地推进阶段性教学、课时教学方案的落实等。

比如在设计、研发“分数的意义”这
一具体的课时教学方案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引出单位“1”的概念,抽象出分数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接着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分数的意义在与运算的联结中,获得一种新的理解;进而通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习用分数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倍比关系,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的
实际问题,进一步丰富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通过单元教学方案的设计,让学生理
解分数的“份数定义”(即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商定义”(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比定义”(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或者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整数比),乃至于感悟到“公理化定义”即有序的
整数对),等等。

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方案的设计、研发,为实施单元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单元知识分析是单元教学的逻辑起点,具体学情分析是单元教学的可能起点,那么教学目标、方案的制定就是单元教学
的现实起点。

通过单元分析、单元设计,就能彰显教师的教学立意,形成教学的
有效组织序列。

三、单元实践:让教学更具科学性
单元实践是建立在单元分析、单元设计基础上的,是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蓝
图变成现实的一个过程。

单元实践一方面基于单元分析、设计,另一方面又要超
越单元分析、设计。

只有基于单元的教学实践,才能让教学实践更具科学性。


元实践,通常采用单元整合、单元创生的教学方式。

在单元实践中,教师可以用
单元作业、单元检测来衡量学生的单元学习效果。

首先是单元整合的教学。

单元整合教学不同于课时教学。

它是基于单元的教
学实践,往往会根据单元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将众多的知识点集结,
这些知识点可能按照原来教参中的安排,穿插在不同的课时教学之中。

比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安排
在同一个课时。

我们在单元实践中,从知识整合以及学生具体学情视角,对教学
模块进行重新划分,形成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这
样三个模块。

实践证明,当学生牢固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就能自主地进行
约分和通分操作。

而分数的大小比较由于方法众多、灵活多样,在一个课时中充
分地实践、比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其次是单元创生教学。

单元创生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

它往往会根据需
要内引外联,不仅将数学的内容进行整合,而且将非数学的内容融入其中,这就
让教学富有了一种综合性、创造性。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们对m/n的
意义进行拓展、延伸。

比如2/5米,既可以看成1米的2/5,也可以看成2米的
1/5。

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画图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2/5米是4米的几分之几,是6米的几分之几,是8米的几分之几,等等。

通过这样的创生性教学,学
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更透彻了,不再是静态地、固化地认识分数的意义,而是能
动态地、灵动地赋予分数意义,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为了知识的创造者。

不仅
如此,这样的创生性教学,為学生后续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个数是另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创生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意义和价值。

美国课程与教学论专家麦克·扬在《未来课程》一书中写道:“我们应该从基
于事实的课程,走向基于实践的课程。

”单元教学是撬动数学课堂转型的一个基点、一个支点。

将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理念和追求,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实
现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型。

立足于单元整体视野,教师能够挣脱课时束缚,找
准关联点,对数学课程与教学进行创造性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