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图案寓意说明+

青花瓷图案寓意说明+
青花瓷图案寓意说明+

青花瓷图案寓意说明

青花瓷简介: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1、白头富贵

牡丹、白头翁。白头翁、鸟名。头部的毛黑白相间,老鸟头

部的毛变成白色。民间常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白头偕老」。

「白头富贵」指夫妻和谐,生活美满,两相厮守到老。

2、松菊犹存

松菊。「松菊犹存」,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三

径就荒,松菊犹存。」。「松菊犹存」亦叫「松菊延年」,

意谓松菊经霜不凋。独吐幽芳,寓意人生虽坎坷,仍自保

其高尚之品格与不屈不挠之精神也。也泛指健康长寿。

3、富贵耄耋

耄耋,长寿老人。「耄耋」与「猫、蝶」谐音、同

音。「富贵耄耋」寓意长寿、健康、富有。也有:

牡丹、猫。牡丹,落叶灌木。品种很多,花大而艳

丽,是著名观赏花。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

腴之姿、有富贵之态。无论摆设、入画,极富丽堂

皇之致。又称「国色天香」。唐刘禹锡诗:「惟有

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初夏正午是牡丹开得最鲜艳之时。活到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俗称「耄耋」。猫与「耄」谐音。画牡丹和猫隐寓福寿双全。

4、海屋添寿

蓬岛,传说中的仙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

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

人居之。」瑶台。指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亦指古

人想象中的神仙居处。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

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海屋添寿」,海屋指蓬岛仙宫,

喻新屋落成也。旧俗于新屋落成时,以这个图案或此四字

相赠,寓意基业牢固。

5、聪明伶俐

葱,多年生草本,有辛辣味,常做调味品。这里取“葱”、

“聪”同音。菱,俗称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可食。

“菱”与“伶”同音。荔,荔枝。常绿乔木,南方特

产,果皮有瘤状突起,暗红色,果实多汁,味甜,是

美味佳果。“荔”与“俐”同音

6、新韶如意

花瓶、山茶花、松枝、梅枝、灵芝、柿子、百合。韶,寓意

美好、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暮春美景,风云韶丽」。

韶光、韶华,美好的时光也,常指春光。韩维《太后阁》诗: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范成大《初夏》诗:

「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新韶喻新春或新年。

「新韶如意」,新的一年开始,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7、太平有象

太平,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

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晚》诗:「四方

无事太平年。」又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

「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象,哺乳

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达。

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象也喻

好景象。宝瓶,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

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8、春光长寿

山茶、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子卵形,有光泽,花红色或

白色,通常叫茶花,是著名观赏花卉。山茶花在这里比

喻春光。绶带鸟取「绶」、「寿」同音。「春光长寿」

寓意青春不老、健康长寿。

9、富贵平安

花瓶、牡丹花、苹果。苹果的苹字与「平」同音。牡丹花

插入花瓶中喻「平安」。两个意思连在一起喻「平平安安」。

牡丹花又喻富贵。以上三种物品组在一起喻「富贵平安」。

10、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载,赵国将要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对赵

惠王说:「今者臣来,过易,蚌方出曝,而喙其肉,蚌合而

钳其喙。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

而并擒之」。「渔翁得利」,原指第三者乘双方争斗之危而得

利,这里寓意外的收获。

11、同喜

梧桐,取「桐」、「同」同音。与喜鹊组成图案曰「同喜」。

为喜事临门,众人同庆,或年节,互相贺喜之意。

12、玉堂富贵

玉兰花。玉兰,早春先叶开花,花大型,芳香,纯白色。

是有名的观赏花,常常比喻春天。玉树,槐树也,又指

珊瑚、珠玉制之树。《汉书·扬雄传上》:「翠玉树之

青葱兮。」此外又比喻男子才貌相全。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蛟如玉树临风前。」「玉树临风」图案,寓意俊才与美好也。

13、长命富贵

寿石、牡丹、桃花。牡丹、桃花,喻「双全」,寿石代表长寿。

组成图案叫「福寿双全」。

14、连生贵子

莲花、桂花、也有以莲花、笙和

儿童组成。莲与「连」、桂与「贵」、

笙与「生」同音。早在唐代铜官

窑瓷器的纹饰中,就可以见到

「连生贵子」的吉祥图案。莲蓬

寓意连生,桂花寓意贵子。

15、五子闹弥勒

弥勒佛,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一般指佛教寺院中胸腹

袒露满面笑容的胖和尚塑像。也有传说,布袋和尚为

弥勒菩萨化身。旧时民间瓷塑,五童子娃娃爬在弥勒

佛身上嬉戏。家里摆上一个,取意合家欢喜。

16、九重春色

碧桃花,凤雏,麦穗等。碧桃花,桃的变种。春季开花,

色粉红至深红,盛开时,花红似火,触目皆是,春意盎然。

九重,多层也,又指天或宫禁。杜甫诗:「五夜漏声催晓

箭,九重春色醉仙桃。」「九」,数之极也,古代常以「九」

喻众多,如「九鼎」、「九州」、「九陔」、「九章」、

「九门」者然。「九重春色」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赞美之

情,寓无限美好的春光长留人间。

17、安居乐业

传统寓意纹样。安居乐业,就是指有个安定的住处和固定职

业。即安于所居,乐于所业。《汉书食货列传》:“各安其

居而乐其业”。纹饰以鹌鹑、菊花、枫树落叶等组成,“鹌”

与“安”、“菊”与“居”、“落叶”与“乐业”谐音,以

此寓安于居、乐于业之意。

18、芝兰玉树

兰即兰草,古人常以它与芷草并称为芷兰,比喻才质之

美。史载,东晋名将谢玄早在少年时,就称聪明颖悟,

与堂兄谢朗俱为叔父谢安所器重。有一日,谢安和子侄

们谈话,先谆谆告诫他们要努力学习,修身自爱,而后

又提问:“按说你们都还未成人,品学如何,也不会影

响父辈,何以我这般望你们有出息呢?”众兄弟大眼瞪

小眼,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谢玄道:“这就好比芝(为

“芷”的借字)兰玉树,是人人喜见的瑞草佳木,但谁都更希望看见它们生在自家的庭前阶下”。后人遂以“芝兰玉树”比喻子弟有出息。

19、群芳祝寿

桃、月季花、灵芝和竹。芳,即花卉,亦比喻美名或美德。

多种花卉组在一起曰「群芳」。「群芳祝寿」比喻许多具

有美好品德的人为健康长寿者祝寿。此外,以灵芝、水仙、

竹和桃或寿石组成图案叫「芝仙祝寿」。

20、竹梅双喜

竹、梅,比喻「青梅竹马」。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

床弄青梅。」两只喜鹊喻「双喜」。「竹梅双喜」,即两

小无猜,结为伴侣,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幸福

21、龙凤呈祥

龙凤都是传说想象中的生物。不仅形象生动、优美,

而且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龙能降雨祈丰收,又象

征皇权。凤凰风姿绰约高贵,牵涉许多传说,在人

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龙凤又用来形容有

才能的人。《南史·王僧虔传》:「于时王家门中,

优者龙凤,劣者虎豹。」「龙凤呈祥」图案象征高

贵、华丽、祥瑞、喜庆。

22、太师太保

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

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

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

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

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

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

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

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

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

23、三星高照

三星,即指福、禄、寿三星。鹿,偶蹄类鹿科哺乳动物,

种类很多,在吉祥图案中多指梅花鹿。「鹿」与「禄」

同音。禄,古代称官吏的薪给为俸禄,寓财富。蟠桃,

泛指西王母所居处之仙桃。「三星高照」寓意幸福、富

裕、长寿。

24、群仙祝寿

寿石、数株水仙及竹。以数株水仙喻「群仙」。寿石取

「寿」字、竹与「祝」谐音。《埤雅》「海上有蟠桃,

三千霜乃熟;一千年开花,一千年结子。」相传三月三

日西王母寿辰,设蟠桃会,上、中八洞神仙齐来祝寿,

其间白猿献桃,麻姑献酒,欢宴歌舞,共庆王母寿诞。

25、春风得意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花。」孟郊年青时不愿为官,只爱写诗。四十岁后

应试,连续两次未取,第三次才考中进士。一时兴奋,

乃作此《登科后》诗。后来人们用「春风得意」称进士

及第,也泛指功成利就,踌躇满志。

26、三元及第

三元,喻「连中三元」(见「连中三元」题解)。用三个桂

圆或三个元宝喻「三元」。「喜报三元」即「三元及第」。

这是对参加科举的人的吉利赠言或贺词。

27、吉祥如意

象,见「万象更新」题解,骑象与「吉祥」谐音。

「吉祥如意」,喜庆吉利之词。如同古时人们互道

「万福」一样,互致「吉祥如意」,祈祷合家安康,

福禄长久。「吉祥」、「万象」、「吉庆」、「如

意」等词为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祝颂之词。

28、举家欢乐

黄雀,亦叫芦花黄雀。鸣声清脆,可饲养作观赏鸟。黄与「欢」谐音。「举家欢乐」,亦叫「全家福」,寓意家庭和美幸福。

29、天中辟邪

天中辟邪:钟馗,传说故事人物。相传唐明皇于病中

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称名钟馗,生前曾

应武举未中,死后决心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命

画工吴道子绘成图象(见沈括《梦溪笔谈》)。旧俗

端午节多悬钟馗之钟,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天中,

即天中节。《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端午,

也作端五。阴历五月初五日,民间节日。辟邪,祛除

邪祟,又指古代传说的神兽,似狮而带翼。古代织物、

军旗、带钩、印纽等常绘之。南朝陵墓用作镇墓兽石。

皆驱灾去邪之意。

30、纳福迎祥

纳福、享福、受福。是旧时见面或通信常用的问好语。

「纳福迎祥」,吉利词,寓洪福吉祥相继而来。

31、翘盼福音

童子仰望飞来的蝙蝠。翘盼,急切盼望。「翘盼福音」

又叫「福从天降」,表示盼望获得好消息。

32、贵寿无极

桂花、桃或桃花。无极,无穷无尽也。桂与「贵」同音。

桃喻「寿」。「贵寿无极」,极言财富之多,人丁之旺,

官职之高,寿命之长。

33、一琴一鹤

琴,拨弦乐器。一般指古琴「七弦琴」。见於周、

成於汉。鹤,亦称「仙鹤」。羽毛雪白,颈背和翼

部分呈黑色,头顶有红色肉冠。体态潇洒优雅。《宋

史·赵传》载神宗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

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冀其为政简易,

如其行装也。后人用「一琴一鹤」称颂为官刑清政

简、廉正不阿。也用以称颂品德高尚者

34、一甲一名

中国自隋朝以后,皆采取「科举」。考试分级进行如县

试、会试、殿试等。明清时,通过最高殿试后再分三级称三甲,一甲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一甲一名」即状元。「甲」与「鸭」谐音。「鸭」寓意科举之甲也。民间艺术中,常描绘鸭子游弋水上,旁配芦苇或蟹钳芦苇,寓意中举。民俗也有对出远门的行人赠送鸭子或螃蟹者,祈祷前程远大也。

35、鹤鹿同春

桐,梧桐树,落叶乔木。树干平滑挺直。桐木是制乐器的

好材料。桐与「同」同音。「同春」,象春天一样美好。

「鹤」、「鹿」都是瑞兽。隐喻「禄」、「寿」。「鹤鹿

同春」祝颂长寿之词。

36、九秋同庆

九种秋天的花草、铜磬。九秋,指秋季。秋季三个月,共

九十日,故称「九秋」,亦叫三秋。秋,禾谷熟。《说文·尔

雅》:「秋为收成」,示收获的季节来到了。「铜磬」与

「同庆」同音。用九种秋天的花草组成图案象征秋天,配

铜磬表达人们迎接丰收的季节之欢庆心情。无铜磬意亦同

也。

37、一路连科

鹭,水鸟名,翼大尾短,颈、腿长,活动于江湖边或水

田沼泽。常见有白鹭、苍鹭等。「鹭」与「路」同音。

「莲」与「连」同音。芦苇之「芦」与「路」谐间。芦

苇生长,常是棵棵连成一片,故谐音「连科」取意。旧时科举考试,连续考中谓之「连科」。鹭与荷花,芦苇组成的图称「一路连科」,寓意应试求连、捷,仕途顺遂。又以一只鹭与蝙蝠、寿星组成的图案叫「一路福星」,祝愿远行的人此去幸运。

38、八仙仰寿

寿星,星名,亦神仙名,又称南极仙翁。《史记·封禅

书》、《西游记》、《白蛇传》中均有描写。传统形象:

长头大耳,短身躯,白髯,慈眉善目,手捧仙桃,拄仙

杖,或骑仙鹤,乘空飞翔。明清时的年画,有画寿星坐

厅堂中或骑仙鹤立于云端,八仙作祝寿状,叫「八仙庆

寿」或「八仙仰寿」。有的添画白猿献桃。民间鼓词《白

猿偷桃》曲,叙述白猿之母患病,需仙桃,白猿求诸看

守仙桃园的孙真人(膑),孙真人怜其孝,赐一桃予之。母病愈,令白猿将天书一册赠孙真人,即孙子兵法也。

39、天中集瑞

蜘蛛,从天垂落谓喜从天降。枇杷,蔷薇科。常绿小乔

木,果实圆形、黄色、味甜。蒜,即大蒜,亦叫胡。樱

桃,蔷薇科。落叶灌木。果实小,球形,鲜红色,稍甜

而带酸,初夏成熟,果柄长。菖蒲,天南星科,多年生

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花黄色。民间在端午节常

编菖蒲叶以为玩具。「天中集瑞」,又叫「天中瑞结黄

金果」。把几种端午节的应节物品集中起来,以寓吉祥之意。

40、松鹤延年

松,傲霜斗雪、卓然不群,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斯

干》,因其树龄长久,经冬不凋,松被用来祝寿考、喻

长生:“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松的这种原初的象征意义为道教所接受,遂成为道教神

话中长生不死的重要原型。在道教神话中,松是不死的

象征,所以服食松叶、松根便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被赋予高洁不群地形象。鹤,也是被道教引入神仙世界,因此鹤被视为出世之物,也就成了高洁、清雅的象征,得道之士骑鹤往返,那么,修道之士,也就以鹤为伴了,赋予了高洁情志的内涵,成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以为鹤在民间就被视为仙物,仙物吗,自然是长生不死。两个仙物合在一起即是称其人如松鹤般高洁,长寿。

41、长春白头

月季花、寿石、白头翁。「长春白头」,对和谐幸福的

家庭生活、夫妻相敬如宾,同偕白首的颂词。

42、河清海晏

海棠、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春季开淡红色花,

果实球形。海棠取「海」字。燕与「晏」同音。晏,安也。

河清,《拾遗记》:「黄河千年一清,清则圣人生于时也。」

《宋史·包拯传》: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碑。人谓包拯政比黄河清」。「河清海晏」寓意时世升平,天下大治。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青花瓷》教案

《青花瓷》教案 ——秦文平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课题《青花瓷》是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点,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呈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个“中心对称图案的方法”,学生可以在纸盘上随意画出任何图案,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图形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美术内容的要求以及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本文的教学目标作简要的阐述。 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 ???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用具。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本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设计为: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为: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四、教法与学法 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且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图片,与学生一起探讨青花瓷的特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二)学法: 1. 自主学习法。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合作学习法。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学生互学互鉴,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 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将围绕以下7个环节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解说。 (一)瓷器的历史和认识?? 1、说说china的中文含义,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为什么? 揭示课题:瓷器。 (二)告知课前学习结果:瓷器的悠久历史 1、瓷器被称为china 2、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中国被称为瓷国。 3、瓷器有哪些器型 (三)主要讲解青花瓷盘 1、观察发现青花瓷盘 (1)观察青花瓷盘的图案,从内容、结构、画法、色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讲解。 (2)找找青花瓷盘上不同类型的纹样,它们分别在盘子的什么部位?

青花瓷图案及其寓意

1.太师太保 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 2.太平有象 解题: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晚》诗:「四方无事太平年。」又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象,哺乳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达。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象也喻好景象。宝瓶,传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3.三羊开泰 解题: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来 4.连年有余 解题: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年节的到来。「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5.和气生福 解题: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相传他居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喜吟诗饮酒,与天台国清寺僧人拾得为好友。清雍正十一年,寒山,拾得被封为和圣与合圣,世人称「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旧时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以图婚姻美满。 6.喜从天降 解题:喜蛛即「●子」。一种长脚的小蜘蛛。《初学记》卷四引《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子网於瓜上,则以为得。」陆玑《诗疏》载,「〔喜子〕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人们把喜蛛喻吉光。喜蛛落下象徵「喜从天降」。 7.金玉满堂 解题:金鱼,亦称「金鲫鱼」。鲤科。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种类甚多。鱼的形象作装饰纹样,早已见于原始社会的彩陶盆上。商周时的玉佩、青铜器上亦多有鱼形。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年画多喜这个题材。「金玉满堂」,言财富极多。《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亦用以称誉才学过人。《世说新语·赏誉》:「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及纹样特征

xx1,2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7;2.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元代的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非常特别的一个篇章,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 它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以及草原游牧民俗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加之数量的稀少,仅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使之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本文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纹样特征,试图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关键词: 元代青花瓷;历史背景;伊斯兰文化;纹样特征 中图分类号: TQ1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3)07-0242-02 一、青花瓷概况 青花瓷,是指一种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是呈现蓝白色相间效果的釉下彩瓷器,色调明快典雅,釉面光洁莹润,弥久犹新。“青花瓷”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成书于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他记载了作者从1330年至1339年间数度到南洋诸国所看到的情况,其中在有关当时中国对外交易记述中就有多处列有“青白花碗”、“青白花器”、“青白花瓷器”等名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荀子·劝学》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色(蓝色)也是其他民族普遍喜欢的颜色,如青色(蓝色)在蒙古族象征着兴旺、永恒、坚贞和忠诚,是最高贵、最神圣的颜色,蒙古人的地名、人名都喜欢用“青”(呼和)字,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就是“青城”的意思。在青花瓷的绘制过程中,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与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中国青花瓷艺术的一大特色。成熟青花瓷具有众多的优点,如色彩素雅大方、幽静明快、纹饰丰富、易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等。清代龚轼《景德镇陶格》中赞誉青花瓷的诗句“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被人们广为传诵。 据专家考证,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此时河南巩县窑附近地区已有原始青花制作,遗存的青花瓷器及考古发现残片可以佐证。宋代青花瓷虽有生产,但仍属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传世器物很少。元代的青花瓷制作工艺趋向成熟,尤以江西景德镇生产最为精致。本文主要是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纹样特色,来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二、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发展史上的特殊时代,瓷器生产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特色。虽然元代以前,在唐代和宋代,已发现有青花瓷器的生产,但是,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到了元代才真正达到了烧制的成熟期。据记载,青花瓷并非为元朝皇室所使用。在明清两朝的皇宫收藏中没有元青花,在传统的瓷器收藏记录中也没有元青花,在早期的中国陶瓷艺术研究领域更没有元青花的位置。 元代青花瓷是在l4世纪中及稍后输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这些地区的元青花现有传世藏品和出土物两类,其中传世藏品主要集中于西亚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都是体形巨大,青花发色鲜艳、绘制精美的大型至正型青花。土耳其托普卡珀博物馆,位于首都伊斯坦布尔,作为欧、亚、非三州的交汇点,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千百年来,土耳其王国的宫殿中收藏了数量惊人的中国瓷器,其中有数十件是大型元青花,是世界上收藏元青花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博物馆。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是一个元青花的宝库。早在l7世纪初,阿巴斯王将l600多件中国瓷奉献给神庙,这些盖上印章的

青花纹样

青花纹样 传统青花纹样作为一种符号,表达一种观念,承载着大量的情感元素,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青花纹样在装潢设计中的运用有着普遍的、趋于同性的理解和共识,能引发受众的联想,触动受众的情感,不仅能给受众带来巨大的审美愉悦,还因为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带给受众强烈的归属感和感召力,满足人们的情感心理需求。 1、青花纹样的图案装饰分析 青花纹样多以动植物、人物、山水为主造型,韵味十足,有时勾画细致入微,有时呈现大写意风格。对所描绘的对象入木三分,神形兼备,也敢于大胆地进行取舍和夸张,着色不多,也能意会神达。 传统青花纹样有三种装饰手法:写意,写实,经过“完型压强”作用后,形成规则的装饰图案,不同装饰手法的纹样给人的视觉感受也不尽相同。以写实为主的青花纹样图案装饰手法十分多见,给人的视觉感受舒适,造型有章法,给人安静祥和,春意盎然的心理感受,从中可领略青花艺术的风采。以写意为主的图案装饰手法更具有某种感情的动势,有个性,是作者对内心情感的外在宣泄,给人活泼动感的视觉感受,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类似于二方连续莲花纹这种规则的纹样,给人的视觉感受十分协调,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按刺激物相近,相似或连续等特性将其组织成为简洁完美的形式,会消除人的紧张感,视觉和心理感受都十分和谐,平稳,会让人记忆深刻,这种图案装饰手法更趋于艺术化。 2、青花纹样的色彩构成分析 花瓷,是一种以天然的氧化钴为颜料在白瓷的泥质胚胎上用毛笔绘制纹样,然后上透明釉,在1300度的高温中烧制而成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纹样以“青”为主,“白”为辅,两色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为正色。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颜色知觉对人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青花纹样的“青”与“白”对人们内心情感的影响。 首先,青、白二色的明度,纯度,色相,通过虚实、大小、轻重、远近等的变化会呈现给人不同的表现力和感知力,会给人们带来内心情感的变化。青色在古代是指从深灰到蓝到绿的各种颜色,带给人们和平理想、青春高尚、神秘久远、干净环保等一连串的心理上的感觉,白色会带给人们洁白神圣,明朗快活、光明清净等感受。青白两色相彰得益,使得纹样淡雅清新,相映成趣,构成了青花纹样儒雅,清新的视觉感受。

古代青花瓷图案寓意

古代青花瓷图案寓意 中国古代青花,是古代瓷器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今天可谓人见人爱了。可知否?其不仅是瓷色青纯,且其各式图案都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啊!选编几种,既自娱自乐,也供喜欢的朋友把玩。 1、太师太保 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

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 2、太平有象 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晚》诗:「四方无事太平年。」又指连年丰收。《汉书·食货志上》:「进业曰登,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象,哺乳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达。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象也喻好景象。宝瓶,传

说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3、三羊开泰 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来。 4、连年有余

用爆竹,民间玩具等寓意年节的到来。「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5、和气生福

青花瓷的初级鉴赏

初探青花瓷 目录 一、概述 二、青花瓷的发展史及特点 三、青花瓷的制备工序 四、影响青花瓷质量的因素 五、青料及款识简介 一、概述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中国青花瓷器图案清晰艳丽,给人以明快素雅之感,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 二、青花瓷的发展史及特点 (一)始于唐代的艺术(618—907) 青花瓷始于唐代中晚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

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二)发展于宋朝(960—1279) 1957年浙江省博物馆在龙泉县金沙,发现了13块北宋时期青花瓷片,三件青花瓷碗残片,其中两件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青白、青灰和白中泛蓝。火候较高,无吸水性,与浙江省江山钴土矿原矿接近,经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北宋青花使用的钴料是浙江料。1970年在浙江绍兴的环翠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片,胎质细腻、色泽洁白,釉色白中泛青,无吸水性,青花色泽也较浅淡。重庆市博物馆在该市郊一座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墓中发掘出土一件青花瓷碗。从这些青花瓷实物来看,宋代青花器在制作、彩绘等方面都比唐代青花大有进步和提高。 (三)元朝大量出口(1271—1368) 青花瓷经过唐宋两代300多年的不断发展,到元代中期终于在景德镇烧制成功。从此奠定了景德镇为中国瓷都的基础。元代青花的釉料是进口料。其特点是因含氧化铁较高,出现黑色铁斑疵,泛色较浓重鲜艳,其青花深入胎骨,在用手触摸器物表面时,有凸凹不平之感。元代用进口料,这是因为当时瓷器生产量大,元代地域也很大,特别是元代中期对外扩张有较强的实力。元青花瓷除供国内需要外,还有大量出口。二十世纪后期,在韩国海域打捞出一中国沉船,船上满载元代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元代除向朝鲜、日本出口瓷器以外,向西亚阿拉伯国家也有大量出口。 (四)明朝(1368--1644)

精美青花瓷中的文化寓意

精美青花瓷中的文化寓意 青花瓷以其素雅的色调而奠定了瓷器的美学另外一种 境界。那么这些作为青花瓷之“魂”的青花图案,究竟有哪些寓意呢?太师太保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的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球”图案,来源于此。舞狮子为民俗喜庆活动,且寓意祛灾祈福。由绣球组成的图案又叫“绣球锦”、“绣球纹”等。太平有象太平,谓时世安宁和平。《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五谷成熟。”温庭筠《长安春晚》诗:“四方无事太平年。”因此,又指连年丰收。象,哺乳动物。体高约三米,鼻长筒形,能蜷曲。门齿发达。象寿命极长,可达二百余年,被人看作瑞兽。象也喻好景象。宝瓶,传说为观世音的净水瓶,亦叫观音瓶,内盛圣水,滴洒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三羊开泰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阳”。三阳,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阳气盛极而阴衰微也。开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开泰即启开的意思,预示

要交好运。“三阳开泰”图案,寓意祛尽邪佞,吉祥好运接踵来。连年有余“鱼”与“余”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和气生福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寒山,一称寒山子,唐代僧人,相传他居丰县(今浙江天台)寒岩,喜吟诗饮酒,与天台国清寺僧人拾得为好友。清雍正十一年,寒山、拾得被封为和圣与合圣,世人称“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盒”与“合”、“和”同音,喻“和合”。旧时民间嫁娶,喜挂和合像,取“和谐好合”之意,以图婚姻美满。喜从天降喜蛛,一种长脚的小蜘蛛。《初学记》卷四引《荆楚岁时记》,「七夕,妇人……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子网於瓜上,则以为得。」陆玑《诗疏》载,「〔喜子〕一名长脚,荆州河内人谓之喜母,此虫来着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人们把喜蛛喻吉光。喜蛛落下象徵「喜从天降」。金玉满堂金鱼,亦称“金鲫鱼”,鲤科。由鲫鱼演化而成的观赏鱼类。种类甚多。鱼的形象作装饰纹样,早已见于原始社会的彩陶盆上。商周时的玉佩、青铜器上亦多有鱼形。鱼与“余”同音,隐喻富裕、有余。年画多喜这个题材。“金玉满堂”,言财富极多。《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亦用以称誉才学过人。室上大吉室,

中国青花瓷传统图案全集及寓意分析

中国青花瓷传统图案全集及寓意(来自百度贴吧> 定西吧> 舞韵的帖子) 1楼 状元祝寿 2楼 竹梅双喜

竹梅双喜 竹、梅,比喻「青梅竹马」。李白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两只喜鹊喻「双喜」。 「竹梅双喜」,即两小无猜,结为伴侣,夫妻恩爱,婚姻美满幸福。 3楼 竹报平安 爆竹,据南北朝梁宗檩《荆楚岁时记》载,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爆裂发声,称为「爆竹」,以为能驱除山鬼。后人用多层纸密裹火药,接以药线,点燃即爆。唐时称「爆竹」。「爆竹」多指新年到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竹报平安」寓意驱除邪恶,祈祷安康。 4楼

芝兰玉树 兰即兰草,古人常以它与芷草并称为芷兰,比喻才质之美。史载,东晋名将谢玄早在少年时,就称聪明颖悟,与堂兄谢朗俱为叔父谢安所器重。有一日,谢安和子侄们谈话,先谆谆告诫他们要努力学习,修身自爱,而后又提问:“按说你们都还未成人,品学如何,也不会影响父辈,何以我这般望你们有出息呢?”众兄弟大眼瞪小眼,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谢玄道:“这就好比芝(为“芷”的借字)兰玉树,是人人喜见的瑞草佳木,但谁都更希望看见它们生在自家的庭前阶下”。后人遂以“芝兰玉树”比喻子弟有出息。 5楼

鸳鸯贵子 解题:鸳鸯,水鸟名,羽毛颜色美丽,形状象凫,但比凫小。雄的翼上有扇状饰羽。雌雄常在一起。旧时文艺作品中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禽经》载:鸳鸯,朝倚而暮偶,爱其类。据说鸳鸯成对游弋,夜晚雌雄翼掩合颈相交,若其偶失,永不再配。莲实,莲子,喻连生贵子。「鸳鸯贵子」寓意夫妻恩爱,同偕到老。 6楼 誉满杏林

杏,落叶乔木。春天开花,果实酸甜可口,成熟后黄色。杏仁可供食用或药用燕子,益鸟,春天的象征。相传,三国时吴人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对治愈的病人,只求为其种杏树几株。数年后蔚然成林。后世常用「杏林春燕(或满)」、「誉满杏林」等语称颂医家。也是对多行好义、道德学问高尚的人的赞扬。 ╰︻舞韵︻╯6位粉丝7楼 玉堂富贵 玉兰花、海棠、牡丹。玉堂,汉代殿名,亦作宫殿的通称。《三辅黄图·汉宫》:「建章宫南有玉堂……阶陛皆玉为之。」也称官署名。汉侍中有玉堂署,宋以后翰林院亦称玉堂。又指神仙所居。孙绰《游天台山赋》:「朱阙玲珑于林间,玉堂阴映于高隅。」泛指富贵之家。「海棠」的「棠」与「堂」同音。海棠、牡丹组成图案喻「满堂富贵」;玉兰花、牡丹喻「玉堂富贵」,皆赞颂府第辉煌、荣华富贵之溢美之词。 ╰︻舞韵︻╯ 6位粉丝 8楼

明清民窑青花瓷片的产生及其吉祥寓意

万方数据

陶瓷曼话CeranniCinSUIator 比较复杂,成本提高,即使在清朝,明问也多有生产,但因其烧造程序的复杂,一般来说,成品率也很高,因烧造缺硝丽堆积窑址的瓷片也就少之叉少。同治之后的彩瓷在民间也有生产,但青花还是民窑主流。 同时,在图案的创作上,明清的社会,一般来说,官窑产品的纹样均有皇宫给样,其来源主要是一些当朝画家文人。他们比较追求画面的表意和里义。在御窑厂里做工的工匠,其也自然的受到这种装饰绘画的寓意影响。当经过几个月的轮工后回到民窑,虽然在法理上不可以绘画官样,但却可以努力的尝试这种方法,或其中某种纹饰。 而民间本身对吉祥寓意瓷器的需求量也促进了这类吉祥寓意瓷器的发展。古代的中国民间文人雅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的民窑产品是为了普通的老百姓而生产的。这些普通的百姓,有的甚至未必识字,但看画面却可以看得懂。他们也许不能够懂得域面的构图、内容,美。但是对于耳熟能详的吉祥画面却是知晓并追求的。这些也促使了青花绘画工匠在画时的吉祥画面生产。全国的陶瓷生产以景德镇为中心,民窑产品的生产也主要集中在景德镇,并形成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局面。其所产陶瓷,不仅行销国闪,更是远渡重洋,备受世人所爱。这样一来,由某一地方某些人所据市场喜好,按个人意愿构思创造出的一类吉祥意义的图案,便可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二、藏于明清民窑青花瓷片中的民间吉祥文化寓意 一般来说,在景德镇德青花绘画上,有一句话叫“画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很形象的表达出了景德镇德民窑青花的整体装饰特征。而这些吉祥纹饰,通常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的吉祥纹样。这一类有如,龙凤,仙鹤,牡丹,祥云.灵芝,松竹梅,缠枝莲,鱼藻等,他们本身就是一种祥瑞的动植物,二是宗教的吉祥纹样,这一类有如佛教里的佛祖人物或八吉祥图案: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结。它们(或称八宝)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北京雍和宫法器说明册))载:法螺,佛说具菩萨果妙音吉祥之物。法轮,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之物0蛊伞,。:佛说张驰自如,曲复众生之物i白盏,佛说遍复三千净一切药之物。莲花,佛说出五浊世,无所染着之物。宝瓶,佛说福智圆满,具完无漏之物。金鱼,佛说坚固活泼,解脱禳劫之物。盘长,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物。或是在道教中的八仙人物或暗八仙,即以八仙手中所持之物(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韩湘子持箫,蓝采和持花篮,何仙姑持荷花)组成的纹饰,俗称r暗八仙J【21。它与r八仙j纹同样寓意祝颂长寿之意。这些纹样除了单独表现外,民间的工匠还巧妙地将其组合起来,如莲花、杂宝与佛教中佛法的象征的火焰间的结合。称作莲托杂宝,或莲托火焰。三类是由民间所创造的吉祥寓意,他们通常在吉祥图案的背后,更加隐藏着所被赋予的特定文化寓意,广泛的涉及着佛儒道三教的瑞意,丰富的蕴涵着民间世俗文化。这一类的画面包括有麒麟望月,一路连科,鱼跳龙门,竹爆平安等。 莲托火焰 我们知道,在官窑生产时,因其纹样受命于皇家,所以工匠在绘样是很少有自己创作的图案。而在民窑里,如果没有官方特别的禁绘图案,其创作的空间相当大,特别是在明中晚期,由于官窑的停产,大量有高技艺的工匠落户民窑,民窑的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挥。而在上面所提到的三种民窑吉祥纹样里,如果说前两种还带有程式化的画风,那么,第三种,则最能够表现民窑青花的创作民俗文 两瓷科孝与基木 ?48? ,麒幽明日■■嘲§㈣黪≯  万方数据

厉害了我的茶具,一张图搞定常用茶具名称及用途

厉害了我的茶具,一张图搞定常用茶具名称及用途 过年买了套茶具,会一会七姑八大姨,把开水倒进壶里,闷了一回,倒进盖碗,倒进公道杯,分到品茗杯,递给她们,自己拿起一杯,刚喝一口,大姑曰:大姑娘,你这杯杯罐罐的这么多,又折腾这么久,就为喝一口白开水么?“大姑,这些茶具每一个都有专属名字的,刚才那杯白开水只是清口,一会我给你奉好茶。喝茶,不能急~”好茶配好器,喝茶不仅是品茗,还是一个心、茶和谐的过程,茶具之美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搭配恰当。当然,要想知道其中蕴含的寓意,起码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1、茶道六用:也叫茶道六君子,包括:茶针:疏通茶嘴、防止堵塞;茶夹:夹取品茗杯,也可用来夹壶盖;茶拨:从茶荷或茶罐中拨取茶叶;茶则:从茶罐中量取茶叶;干茶漏:投茶时放在壶口,扩大壶口面积;茶筒:盛放以上五种,归拢作用。2、茶席上常用茶具:茶壶:茶馆必备,主要泡茶容器,有紫砂壶、瓷壶、玻璃壶、金属壶等。有谚语:茶壶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壶承:又叫壶托,专门用来放置茶壶,还可承接壶里溅出来的沸水。最好配一个软垫子,比如熨平的丝瓜垫、软布等,防止与壶摩擦。茶盘:盛放茶杯等其他茶具的盘子,还可承接泡茶中流出或倒掉的茶水。品茗杯:茶杯,用来品饮茶汤,有白瓷、紫砂、玻璃杯等。闻香杯:用来嗅闻

茶香,多用于冲泡高香乌龙时使用。盖碗:几乎适合泡所 有茶,又称天、地、人“三才碗”,也可当做茶杯直接饮用, 过去官府里说“端茶送客”,就是端盖碗。杯垫:又叫杯托,防杯里或杯底水溅湿茶桌或摩擦杯底。公道杯:又叫茶盅、母杯。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再分倒各杯,使茶汤浓度相同,滋味一致,同时也可沉淀茶渣。水盂:又叫茶盂,废水盂。有些地方也叫建水,只是建水一般配有盖子。茶荷:功能 与茶则、茶漏相似,暂时盛放从茶罐里取出的干茶,还有赏茶功能。茶刀:用来撬紧压茶,冲泡紧压茶专用茶具,在 普洱茶中常用,又叫普洱刀。滤网架:放置滤网的器具,一般不建议选铁质,容易生锈。过滤网:也叫湿茶漏,放在公道杯上,过滤茶渣使茶汤明亮。茶巾:擦拭泡茶时茶具上 的水渍、茶渍,尤其是各茶具侧面、底部。茶叶罐:存储茶叶。有瓷、铁、塑料、搪瓷及锡、陶罐等。3、如何看茶选 茶具各大类茶适宜选用的茶具,一般可按照以下方式:绿茶:绿茶不仅要品饮滋味,更要赏茶舞,宜用透明玻璃杯,无色、无花、无盖,或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红茶:内施 白釉的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盖杯、盖碗。黄茶:奶白或黄釉色瓷及黄橙色壶、杯、盖碗、盖杯。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壶、杯。乌龙茶:紫砂壶杯具、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都可。黑茶:宜用 中品厚胎紫砂壶、透明玻璃茶海、内挂白釉紫砂杯。花茶:

中国古代青花瓷纹样的发展

中国古代青花瓷纹样的发展 10161217孙赫珣 中国古代青花瓷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其纹饰也分门别类各具特色,类似于,花草,临江独钓、板桥归人、山庄屋宇、八仙、罗汉、吉象、牧童骑牛、双鹿、双狮戏球、人物仙鹤、白兔、葡萄、梅花、缠枝花卉、桃猿图、高僧图、仙人乘槎图等,还有一些是画诗相配。 纵观历史朝代,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中国使用钴蓝颜料作呈色剂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两晋之间,青瓷的烧造出现了有意识的釉下彩装饰,但没有发现使用钴料的情况。隋代出现了成熟的白瓷,使青花瓷的出现具备了必要条件。扬州唐城出土的白地蓝花青花瓷残片,是迄今所见最早的青花瓷实物,它将中国青花瓷出现的年代前推到9世纪前后。宋代是百花争艳,元代是一个过渡,明代则形成了几乎是景德镇一花独放的局面。明代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最主要的产品。它代表了釉下彩发展的最高阶段。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在纹饰方面,宋青花的纹饰主要有菊花、牡丹、花草纹、树木、圆圈纹、波浪纹和文字等,纹饰简单,仅在少数器物上有比较复杂的纹饰。纹饰题材内容单一,远不及元明清时期的青花丰富,尚未发现有人物、动物、山水等题材的宋青花。 元青花的主体纹饰中,植物类有:牡丹花纹、松竹梅纹、月梅纹等。除以上主花外,在组合图案中还出现牵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枣花及萱草、灵芝、芭蕉或竹石、瓜果、草虫等作画面衬托。动物类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鱼藻纹、孔雀纹、鹿纹、海马纹等。其中元代龙纹极具特色,身躯细长如蛇,龙头呈扁长形,双角,张口露齿,细长颈,四腿细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张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状。元青花中的人物纹别出心裁,并与戏剧相结合,将著名的故事情节移植到瓷器画面上,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极强的感染力这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 在纹饰方面,明代的青花已表现出自身的某些时代特征,例如纹饰层次开始减少,茶花叶片和蕉叶中茎留白不填色,西番莲叶和牡丹叶片普遍缩小,明显细瘦,并产生变形,有的叶片有明显的出尖现象。菊纹多绘成扁

青花瓷图案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青花瓷是我国陶瓷中的代表。它历史悠久,造型精致,纹饰丰富又韵味独特,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成为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中,青花瓷的视觉元素在广告与产品设计中的延伸运用,已经被赋予了其新的含义:中国文化与中国风情。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发展大多局限于陶瓷领域。本文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青花瓷赋予其新的理念将青花瓷转化为“青花瓷”图案元素(造型、色彩、装饰纹样、文化内涵)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设计中去展现出“青花瓷”元素的价值和魅力。本文从青花瓷的民族文化内涵、色彩美、韵律美几个方面简述了对青花瓷的艺术审美。通过对青花瓷发展历程的梳理,得出青花瓷图案元素的核心价值及作为中国文化元素代表之一的真正价值所在,进而延伸至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从而可以统计、综合出现代艺术设计中青花瓷图案的传承、应用与发展。通过对传统图案元素的形态创造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在今天的现代设计中,可以找到以一个与其文化意味、主题表现相应的现代装饰语言,再通过某种设计手法的艺术加工就可以产生一个全新的组 合点,或者说是创意点,通过这个点,促进传统图形装饰性向设计图形信息性的转换,加强现代“信息图形”的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关键词:青花瓷,青花瓷图案元素,现代艺术设计I Abstract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is our country ceramic representative. It has a longhistory the modeling

delicate the rich and lasting appeal have high art value andbecome typical Chinese elements. Its design elements shape and decorative also withdifferent age aesthetic interest changes. In modern society the blue and visual elementin advertising and product design extends the utilization of have been given its newmeaning: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amorous feelings.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treasure. Its development was mostly limited to theceramic domain before. With the view of embryology this article at tempt s toreexamine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nd renew our vision of it by studying thesymbol elements t transformed from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nd apply it to thecreative artistic design displaying the value and charm of the quot blue and whiteporcelainquot elemen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artistic taste of the blue and whiteporcelai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lements colors and the rhythmical beauty.Studying the decorative features and artistic beautiful exert a beneficial influence inprobing the new app roach to develop the artistic design. Through the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development course combing blue graphicelement that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lementsof the real values and then extend to the modern design of each field

青花瓷图案寓意说明+

青花瓷图案寓意说明 青花瓷简介: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它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釉下彩的一种。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也有学者称唐青花并非青花瓷);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1、白头富贵 牡丹、白头翁。白头翁、鸟名。头部的毛黑白相间,老鸟头 部的毛变成白色。民间常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白头偕老」。 「白头富贵」指夫妻和谐,生活美满,两相厮守到老。 2、松菊犹存 松菊。「松菊犹存」,出自东晋陶渊明《归去来辞》:「三 径就荒,松菊犹存。」。「松菊犹存」亦叫「松菊延年」, 意谓松菊经霜不凋。独吐幽芳,寓意人生虽坎坷,仍自保 其高尚之品格与不屈不挠之精神也。也泛指健康长寿。

3、富贵耄耋 耄耋,长寿老人。「耄耋」与「猫、蝶」谐音、同 音。「富贵耄耋」寓意长寿、健康、富有。也有: 牡丹、猫。牡丹,落叶灌木。品种很多,花大而艳 丽,是著名观赏花。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 腴之姿、有富贵之态。无论摆设、入画,极富丽堂 皇之致。又称「国色天香」。唐刘禹锡诗:「惟有 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初夏正午是牡丹开得最鲜艳之时。活到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俗称「耄耋」。猫与「耄」谐音。画牡丹和猫隐寓福寿双全。 4、海屋添寿 蓬岛,传说中的仙山。《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 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仙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 人居之。」瑶台。指雕饰华丽,结构精巧的楼台。亦指古 人想象中的神仙居处。李白《清平调》:「若非群玉山头 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海屋添寿」,海屋指蓬岛仙宫, 喻新屋落成也。旧俗于新屋落成时,以这个图案或此四字 相赠,寓意基业牢固。 5、聪明伶俐 葱,多年生草本,有辛辣味,常做调味品。这里取“葱”、 “聪”同音。菱,俗称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可食。 “菱”与“伶”同音。荔,荔枝。常绿乔木,南方特 产,果皮有瘤状突起,暗红色,果实多汁,味甜,是 美味佳果。“荔”与“俐”同音

茶具的语言 解读泥土凝聚的艺术

居文化/ C H I N A HOMES 有了茶,茶具便应运而生。于是,在我们的居住生活里多了一件可以观赏,又可以品味的艺术品——茶具。到了今天,一套茶具与居室空间的组合就是一种文化。在品味的同时,我们可以联想,从烧炭到今天的电磁炉,这是一种进步,而喝茶,又是一种回归。 茶具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代茶具,其品种之丰富堪称世界无双。有茶碗、茶杯、茶盅、茶盏、茶壶、茶匙等。按质地可分成瓷、陶、玉、石等。按制作工艺或窑口分则更多,光表面薄薄的一层釉彩就有几十种。 正是因为对茶文化的热爱,茶具收藏才渐渐成为时尚和热门。茶具收藏自古就有,既能实现泡茶的功能,又能作为家居装饰,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增值空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许多茶友都愿意收藏几件自己喜欢的茶具。

TEA SET 解读泥土凝聚的艺术

居文化/ C H I N A HOMES TEA SET 茶具的演变史 从复杂到简单 “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可见,茶与居住有着密切 的关系。一套精美的茶具往往可以点缀我们的居室,浓浓的茶香 让人感觉清爽。茶具,古代亦称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词最早 在汉代已出现。据西汉辞赋家王褒《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 盖藏”之说,这是我国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条史料。

古代文人墨客与“茶灶”相傍古人煮茶要用火炉(即炭炉),唐朝以来煮茶的炉通称“茶灶”,《唐书·陆龟蒙传》说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与流俗交往,虽造门也不肯见,不乘马,不坐船,整天只是“设蓬席斋。束书茶灶”往来于江湖,自称“散人”,宋南渡后誉为“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压波堂赋》有“笔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诗人陈陶《题紫竹诗》写道:“幽香入茶灶,静翠直棋局。”可见,唐宋文人墨客无论是读书,还是下棋,都与“茶灶”相傍,又见茶灶与笔床、瓦盆并例,说明至唐代开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备之物了。 古时把烘茶叶的器具叫“茶焙”。据《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录》记载说,茶 焙是一种竹编,外包裹箬叶(箬竹的叶子),因箬叶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叶烘黄,茶放在茶焙上,要求用小火烘制,就不会损坏茶色和茶香了。   唐宋不重金玉兴用瓷 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 “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 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 唐宋以来,铜和陶瓷茶具逐渐代替 古老的金、银、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 宋时期,整个社会兴起一股家用铜瓷,不 重金玉的风气。据《宋稗类钞》说“唐宋 间,不贵金玉而贵铜磁(瓷)”铜茶具相 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 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所以容易 推广,又受大众喜爱。这种从金属茶具到 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 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 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 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青花瓷茶具产生于元代中后期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 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 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 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 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 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明代,景德镇生产 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 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 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 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 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 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 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 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 最” 。

青花瓷欣赏

青花瓷欣赏 1、明宣德青花折枝花纹如意耳扁壶:壶直口,细颈,扁圆形腹,平底。颈、肩之间置对称如意形耳。通体青花装饰。颈上绘缠枝花纹,肩绘蕉叶纹,腹两面均绘饰折枝茶花纹。素底无釉,无款识。此器造型源自阿拉伯铜器,器形端庄,纹饰舒朗。花卉题材在明代宣德瓷器装饰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石榴花、菊花、莲花、牡丹、百合、宝相花、牵牛花等较为常见。每种器物多由2种、4种、6种或更多种类花卉通过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化丰富的花纹装饰。除花卉组合使用,也流行以单独花卉为饰,笔触细腻,图案写实,别有一番情趣。 2、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梅瓶折沿,细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足底无釉,泛火石红色。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双弦线把纹样分成5层。肩部绘卷草纹和下垂云肩纹,云肩内绘缠枝菊纹,云肩纹间饰卷草纹。胫部绘卷草纹和漾莲瓣纹。此器造型优美,做工细腻,云龙纹描绘得形象鲜明,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典型器物。元代青花的装饰借鉴了一些元代丝织品图案,大量使用的垂云纹和如意云头纹便是由披肩演变而成。 3、明宣德青花花卉纹执壶:壶直口,细长颈,折肩,长腹,圈足。颈一侧为壶柄,另一侧为长方形流,流口呈葫芦形。壶颈部绘缠枝花,肩部饰莲瓣纹,腹部饰八面方形开光,每一开光内饰上下两朵花卉,足部饰卷枝纹。明初青花仿伊斯兰银、铜器造型者很多,除执壶外,还有折沿盆、花浇、盘坐、烛台、扁腹瓶等。此器形仿自伊斯兰水柱。 4、明宣德青花牵牛花纹四方委角瓶:瓶唇口,直颈,颈置对称象首耳,象鼻自然弯曲呈半圆形,方腹折角为分棱锤状,深圈足外撇。器身青花装饰。绘缠枝牵牛花,以瓶腹为主,自然向颈部、腹部两侧延伸。双耳染青。圈足内施白釉,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间制”双行六子款。此瓶造型系模仿西亚伊斯兰国家金属器。瓶腹委角处过度自然,器内呈台阶式成为宣德时期的一个特征。牵牛花是宣德时期常用的纹饰。画笔自然生动,缠绕的藤蔓、盛开的花朵,将牵牛花的花、叶、蔓表现得活灵活现,别有新意。在青花料的使用方面,此瓶使用的是国产与进口的混合料,青花晕散自然,并有下沉的氧化铁结晶斑。此种委角瓶在明晚期和清雍正时多有仿制。

大班主题活动 《中国瓷器—青花瓷》

新百花园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中国瓷器—青花瓷》 一、主题背景: 世界了解中国首先由一个英文单词“china”开始,而其含义不光是“中国”,还有一个含义“陶瓷”,这个包含中国内涵的词汇将中国的陶瓷魅力传向四方。 而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了解的中国却是极其丰富的,他们知道中国的少数民族,知道中国的十二生肖,知道中国的特殊的传统节日……。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学习活动中知道了很多很多。但是对于“陶瓷”这一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物体却关注很少,对于陶瓷中的“青花瓷”知之更少。许多幼儿会哼出周杰伦的“青花瓷”的歌曲节奏。但是对歌词中包含的含义却不了解,“青花瓷”作为陶瓷中的一个独特的形式,在陶瓷的发展中体现了它特有的魅力。作为世界上首先发明瓷器的国家,让这象征着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瓷器走入孩子,让孩子欣赏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让孩子体验身为中国娃的自豪,更进一步从小激发孩子们爱祖国的热情。 二主题目标: 1.初步了解认识“青花瓷”的特征。 2.发现“青花”图案的美丽,及在现代社会的广泛运用。 3.激发幼儿用“青花”图案装饰的热情及身为中国娃的自豪感。

三、主题网络图:

四、教学地图

五、区域及游戏材料: 主题展示区: 主题墙:美丽的瓷器“青花瓷”——《青花瓷知识知多少》调查表(家园调查) 外墙:青花瓷知识图片展 主题展示区:青花纹饰工艺品展 青花纹饰工艺品制作展 表演区: 1.“青花”工艺品展示秀——幼儿自由选择工艺品自由发挥做展示 2.青花瓷乐器表演。 美工区: 制作“青花”纹饰的物品 阅读区: 有关青花瓷的绘本或挂图 益智区: “青花瓷”拼图 找不同——在画有青花瓷图案的两幅图中找到不同的地方 服装店: 青花服饰售卖 中国娃小记者: 采访“青花”工艺品制作、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