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摘要:小学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数学课程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的主要课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小学生的智力特点和成长天性,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所必须采取的一些学生愿意接受的教学方式。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⑴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⑵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从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

3.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在整个小学时期,小学生的思维逐渐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带有很强的具体性;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学习就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是智力开发的钥匙,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如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角色复述、表演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使他们在玩中乐,乐中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巧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习。

数学是一门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新课的导入可以从现

实生活中找到灵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问题悬疑法或趣味导入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兴趣。如讲授相似三角形应用时,一开始就设下悬念,问能否不过河测出河宽,不上树测出树高,用一个五分的硬币测出月亮离我们有多远?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四、灵活多变开展教学,充分展现数学艺术。

数学课的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为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于深奥难懂的数学内容,教师要力求用浅出的方式告诉学生,并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到“原来这些东西我也能理解,我也能学会”,甚至有的新内容老师刚点拨一下,许多学生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教师授课时为避免平铺直叙地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可适当地出一些趣味数学题。如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生平趣事,一些已经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数学猜想等,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五、贴近生活探索应用,感受数学神奇魅力。

由于数学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学习素材,并由此来开展我们的学习。为了使这一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我们更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大家能测出咱们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吗?这样的问题开始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可以引起他们极大的求知欲望。此时教师可以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通过讲解学生会对相似三角形和比例尺等相关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而教师便可以由此顺利地开展。巧测教学楼高度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关于测量电视塔高度的一集,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大概知道了解其中的方法,之后教师再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待准备妥善之后,教师便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在学校操场进行测量实践活动,最后将学生测量的结果进行整理,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俗话说:“凡事预测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

胸有成竹。”。对于老师而言,要上好课,就必须备好课。因而在备课时,教师要认识分析教材、大纲、学生特点的差异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确认哪些知识点是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达标目标,使他们充分把握自己的学习主动权。通过有备的教学,保证学困生“吃得了”,使中等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这样兼顾学生,让他们看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在上《三角形的特性》时,我先拿出三根木条钉的三角形框架,让学生用力拉,怎么也拉不动,学生便对三角形的特性有了最初步的感性认识,再通过他们动手做一做,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七、打破传统,更新教法。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一节课下来,全是老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培养。因此在新课改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更新教法。让学生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舞台。教学中可用“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进行教学,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瘾,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如:我在《找规律》这内容时就准备了一些色彩鲜艳的,不同形状的图案,然后我把这些图案有规律的排列起来,上课时我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图案,找出它们的排列规律,学生看到这些吸引眼球的颜色和图案,同时也叫学生自已动手做一做,寻找规律,这样学生兴趣高涨,很快就把握了找规律的知识内容,同时学生非常好动,在教学中应该应用学生好动的天性,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体会。

八、强化练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机械重复的练习,枯燥乏味的练习,烦琐的死记硬背,基本上无思维价值的练习还很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对数学练习及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严重阻碍了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要克服这些弊端,适应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