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形势与政策关系的概述
(一)区别:1、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
2、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
3、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总是会滞后于形势
(二)联系:1、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
2、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
3、正确的政策必须是能够反映、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政策
4、政策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二分析形势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本质性发展性系统性
三经济形势的特点
客观实在性差异性、不平衡性突发性基础性与决定性
发展阶段与连续的有机统一性结构性效益性科技性
四影响经济形势的主要因素
1、经济体制
2、经济政策
3、经济规模
4、产业结构
5、创新
6、外贸
五经济形势的分析的方法
宏观分析法中观分析法微观分析法数学模型方法回归分析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趋势外推分析方法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方法
六科技形势的特点
科技性技术性理论性应用性经济性政治性论理性社会性
七科技形势分析的原则
1、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原则
2、科技体制保障原则
3、科技经费投入原则
4、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原则
5、科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原则
6、科技道德教育原则
7、技术成果的评价原则
8、科学技术引进学习原则
八科技形势分析的方法
主要讲统计法和效益法
九分析政治形势的指标
1、基尼系数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表示占总人口一定百分比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收入额在全部居民收入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该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
系数越小,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悬殊越小。
低于0.2,绝对平均;在0.2~0.3表示比较平均,在0.3~0.4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警戒线。
2、GDP 是显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3、CPI 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
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其实质是通过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的消费结构水平,来分析一个特定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十教育形势
教育形势主要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时期内教育事业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
十一教育形势的特点
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系统性社会性公平性权力性
资源性区域性差异性创新性
十二教育形势分析的原则
1、政策方针落实原则
2、教学质量原则
3、全面发展原则
4、服务社会原则
十三分析社会形势的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阶层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各项社会子结构的统称)
居民生活指标收入分配和就业状况
公共服务指标教育状况
社会文化指标
十四外交形势
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和人员的官方行为,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过维护本国利益以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对外政策形成不同形态和类别的外交。
简而言之,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中国奉行的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本质内涵。
战略方针和从事外交事务活动中始终遵循的路线与原则。
其基本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独立自主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
4、在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合作关系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7、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8、尊重世界多样性
9、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10、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十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教育优先
方法: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加大东部高校对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力
度。
鼓励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
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
培养体系。
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
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继续实施“985工
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
鼓励学校优势学
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
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
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
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十六建设创新型国家
1、概念: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的提高科技创
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2、特征:a、研发投入占国民收入总值的2%以上
B、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C、对外技术依存度地狱30%以下
D、创新产出高,发明专利多
3、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
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
以市场换技术发展模式的思考
4、主要任务: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经济增长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
展方式相结合;把技术长信与国家安全相结合,巩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5、如何建设创新性国家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执行正确的指导方针
1、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针对这种形势你认为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答:2010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远未结束,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继续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稳定外需的同时加大结构转型力度,成为贸易政策调整的最大考验之一。
一、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缓慢复苏势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目前仍在持续。
很大程度上是受对美国消费复苏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强劲增长拉动美国出口增加等乐观预期的影响。
欧洲经济因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而受到影响。
相对于美国而言,对欧洲经济前景并不乐观,但缓慢复苏的预期目前并没有改变。
日本经济已保持了4个季度的增长,经济在2010年的表现逐步趋于乐观。
今
年以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在出口和国内消费增长的带动下继续保持了强劲复苏势头。
二、全球金融风险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和前一阶段其次,尽管南欧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和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十分有限,相比,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总体来看,2010-2011年全球增长的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复苏之路仍然十分曲折和艰难。
三、我国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影响,全球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
由于国际贸易订单和实际交易之间存在时间差,出口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可能会在下半年有所显现。
我认为针对这种形势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妥善处理促进出口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将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投资者信心作为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应明确表明维持现有储备资产结构和支持欧元稳定的态度,防止出现欧元大幅度贬值带来资产缩水问题的长期化,实现储备资产增值保值。
第三,积极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抓住机遇,做好相应的政策准备。
第四,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
2、试述奥巴马主政一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状况,并谈谈你的感想。
答:总体看来,2010年中美关系有四个未变:其一,美国对华战略倚重未发生根本改变,其对华战略借重的势头并未减弱。
其二,中美关系的基础总体仍未动摇。
两国经济摩擦的深度与频度虽在上升,但不会根本冲击两国战略合作大局。
其三,奥巴马团队总体对华态度没有根本改变。
尽管对中国有期待太高进而落空的遗憾甚至不满,但理性对待分歧是双边关系成熟的标志,发展美中关系仍是美国的最高利益。
如果细加分类,中美之间的主要问题主要因三个变量而催生。
一是在2009年被刻意压制或掩盖的问题开始发酵,如对台军售问题。
二是因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发酵而强化的问题,如贸易保护主义、谷歌事件等。
三是美国发展转型衍生的问题。
比如,奥巴马“新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鼓吹美国经济结构、消费方式的重大调整,尤其强调美国要加强出口导向,以此刺激经济、增加就业、调整结构。
在这一背景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开始由少数国会议员与部分利益集团的炒作上升到战略高度,进而容易演变成集体对华施压的战略性举措。
除去上述变量所导致的众多问题外,还有一些力量在人为激化中美之间的矛盾。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海外舆情。
我认为不管是美国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他们代表的都是美国的富人的主要利益,包括军工复合体(如波音,洛克马丁),石油大亨(如埃克森美孚),金融财团(如摩根大通)等的利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美国的政治。
再加上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差异,所以中美关系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3、简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当前改革思路。
答: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1、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按劳动时间多少分配。
3、按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设备等,以公司股份的形式获得相应的利润分红等。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当前的改革思路是:主要从4项措施来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价格,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2、低收入群体获扶持。
重点帮助因企业经营困难或倒闭而产生的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增加收入,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努力减轻低收入群体在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负担。
3、提高职工工资收入。
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
4、加强个人收入调节。
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地体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的要求,强化税源监控,以调节高收入为重点,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同时,加强对企业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
严格控制职
工福利费在职工总收入中的比重,严格控制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
4、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况怎样?请结合自身所见所闻谈谈你的看法。
答: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现状和生活环境相对传统农民工来说,有了很大改善。
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工作欲求甚至人生态度等,也与传统农民工有着很大区别。
虽说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尚未彻底打破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也有着类似的社会境遇,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社会问题,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庞大的新一代群体。
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在我国2.3亿职工中,已经占将近一半。
从年龄来看,据全总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
他们普遍缺少离开校门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从婚姻状况来看,有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一个未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中的已婚者仅占20%左右。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对比,相对传统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
新生代农民因其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而明显带有不同于传统农民工的时代烙印。
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要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他们在择业时更强调获得尊重,工作目的取向出现多元化,倾向选择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而且继续学习和再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更年轻、文化程度更高、见识也更广,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外出务工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希望有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但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又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职业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重视闲暇的价值,闲暇效用及价值得到体现,加班意愿更具弹性。
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远远大于农民角色的认同。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因其所出生的特殊年代,虽然他们依然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他们不仅以城市的建设者的身份出现,而且也以城市的主人公的身份出现,思想、法律和文化素质都明显在逐步提高,也许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吧,这可能也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完成的过渡阶段吧!
5、社会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化有哪些区别?
答:思想文化是为人的利益和需要服务的,不同人的不同利益和需要决定了思想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
在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人身依附关系,反映这个社会本质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官”本位,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主义、官僚作风等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取得了自己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们的实际地位是由物决定的。
于是,人与物的关系完全颠倒了,物尤其是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以及这个一般等价物的资本形态,决定着人们的身份、地位、权利等。
所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腐朽思想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物”本位,拜金主义、奢侈腐化等是具体的体现。
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由于追求的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各种各样的社会事业归根到底也都是为人服务的。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正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这种根本要求,其价值取向是“以人文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化。
6、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怎样?你认为中国政府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答:当前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是,
1、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威胁,美国虽然和我国并不接壤,其本土也与我国相隔万里,然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来的走向面临的最强烈挑战依然来自美国。
2、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威胁
3、印度对我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4、朝核危机对我国安全的直接影响
5、南海诸国对我南沙群岛的现实侵占
虽然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复杂,但总体而言向好的方向发展,趋于和缓:
1、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大国之间相对平稳
2、我国周边的热点地区冲突总体上得到不同程度缓解
3、我国和周边所有邻国之间实现了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4、地区集团化、区域化合作势头不断上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
面对以上国际周边安全形势,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
(1)国内实行民主,保障人权,改善民生,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2)与美国改善关系,与日本谈判解决争端,与俄罗斯、欧盟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与印、越、朝、
韩等国家改善关系,以谈判和对话的方式解决领土、核化等争端;
(3)加强区域合作,谈判解决争端,坚持和平共处;
(4)在合理的范围内加强国防建设,提升军事实力,保持对敌对势力足够威慑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足够实力。
1、形势有哪些基本特征?
(1)客观性:形势的内容和判断形势的标准都是客观的。
一方面,形势的
内容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是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判断形势好坏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
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变化性: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形势正像是一幅社会运动的复杂图像,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
我们要从形势的动
态方面,从形势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中去观察形势。
(3)阶段性:形势既具有变
化性,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形势的稳定性具有一定时间范围的限制,这种相对稳
定性使形势在量变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4)相关性:形势的相关性即
形势在时间、内容、范围等诸方面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的特性。
(5)规律性:
形势的规律性是指形势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3、试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1)有利于我国从外部获得短缺要素;(2)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
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3)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4)有利
于我国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
挑战:(1)利用外商投资虽稳步增长但也带来诸多问题;(2)外贸依存度过高
引发诸多风险;(3)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成为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4)我国企业
境外投资规模增长但抗风险能力需增强;(5)能源消耗巨大使我国经济发展受限
于世界形势变化;(6)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可能使我国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
(以上为答题要点,学生需进行一定阐述,视学生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
4、请从高等教育的量和质两方面谈谈高等教育对科教兴国的意义。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多少,对于经济社会的
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国家
转变,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升级,相应地对受过高等教育的
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
大学生就业难,归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原因: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产业结构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还是低水平的量的要求。
二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
大学教育与一般技能教育有一些区别,它离不开人文教育,它一定是把大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任、有理想的社会人去培养的,而不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工作所需要的没有个性的“螺丝钉”。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对于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举足轻重。
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特别是创新性科技人才,这就涉及到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6、试述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其实质是国家主权问题,是涉及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
首先,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其次,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是涉及中国是统一还是分裂的问题。
最后,台湾问题不同于东西德、南北朝鲜问题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完全属于中国内政。
8、试述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内涵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1)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内涵:中国坚持以相互尊重为出发点,以协作、共赢为原则处理对外关系,追求国际政治关系民主化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公平、合理化。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只有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才能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而政治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做到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下,世界各国只有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环保问题,各国需要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深刻尊重文明多样性,求同存异;世界上不同的文明与文化是完全可以相互借鉴的,只有加强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与进步。
(2)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相比,更崇尚合作,更少诉诸于战争,有很强的兼容并蓄能力。
为推动世界向实现持久和平的方向发展,需要重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道德和文化力量。
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内核即“和为贵”;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
此处的“和”,是作为与“同”相对立的范畴提出的,它是一个包含了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平衡、协调与统一。
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和”代表着秩序。
儒家思想认为,为了达致“和”的秩序,首先,要“各明其位”,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都要明确各自在统一的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其次,要“各得其所”,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要在统一的整体中构成一定的关系,相成相济,共生共长;再次,要“各尽所能”,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要在统一的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使这一整体呈现和谐、稳定和有序的状态。
传统儒家的这一基本思想对于国际社会来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国际社会的典型特点是“无政府性”,即主权国家都是各自独立的实体,互不隶属,在各主权国家之上并不存在超主权的世界政府。
基于这一特点,国际关系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认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实力外交、国家利益至上。
而在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单靠实力、利益原则解决不了当前世界面临的核武器威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
因此,国际社会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必须加强合作,以共同解决仅靠单个国家所无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