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与政策讲稿范文
形势与政策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形势与政策的内容。
形势与政策是我们作为公民要时刻关注和了解的重要议题,它关乎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命运。
在这个全球化、多变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敏锐的洞察力,才能在复杂的形势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我要谈一谈国际形势。
当前,世界正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例如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应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世界注入正能量。
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议价能力。
其次,我想谈一谈国内形势。
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们取得了众多的发展成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收入分配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等。
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在发展中注重公平和可持续性,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接下来,我要说一说国家政策。
我们的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来应对当前的形势和挑战。
例如,我们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们也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
此外,我们还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等。
这些政策对于推动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最后,我想谈一谈作为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发展建设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还应该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在形势与政策面前,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应该时刻保持关注和思考。
通过详细了解和深入研究形势与政策,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在实现我们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形势与政策概述》课件
政府相关政策解读
1
产业政策
一系列政策支持新兴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
2
财政政策
加强财政收入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3
货币政策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4
社会政策
以发展为导向,重视人民群众福利,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影响现实与未来发展的因素
创新能力
面临结构调整和消费升级的双重挑战。
可持续发展
中国积极适应变化,加强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 济贡献越来越大的力量。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应对策略与建议
策略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 优化产业结构 3. 深化对外开放
建议
• 关注政策动向 • 提高技能水平 • 创新思维
结论与展望
结论当Leabharlann 国内外形势严峻,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 但中国经济增长有韧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应 对面临的问题。
展望
政策分析
要研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和社会政策等。
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态势
1 经济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2 政治
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中国致力于构建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 关系。
3 社会
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老龄化、就业、环境保护等,也带来了市场机遇。
形势与政策概述
本课程将全面讲解当前整体形势和政策概述,帮助您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宏观 环境和政策分析。
定义
形势
指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方面的状况和 趋势。
政策
指国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制定的规定、措施和行 动方案。
宏观环境与政策分析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2. 实事求是是分析形势的基本观点
——计划经济体制 邓小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沉着应对。” ——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是分析形势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 规律即矛盾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就是矛盾分 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 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的社会现状 和历史现象。 “台湾问题” 另外:归纳演绎的方法、分析综合的方法、比较 首先要求分析各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经济地位及其 分类的方法;实践调查的方法 。 剥削阶级消灭后今天还有没有阶级斗争? 不同阶层的差别和矛盾。
二、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原 则和程序
(一)政策概述 (二)制定政策的依据、原则和程序 (三)检验政策的客观标准
(一)政策概述
1. 政策的概念及要件
政策是指国家、阶级和政党等组织机构为实现某一目标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而确定的行为准则。 路线、方针、政策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 路线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采取的基本准则。从 范围上看,有总路线和具体工作路线;从内容上看, 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目 标而制定的指导原则,有总方针和基本方针之分。 路线、方针、政策之间是制约和服从的关系。 意思相近,在内涵上无本质区别。
其次还要分析各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及其力量对 比的变化。 工作重心转பைடு நூலக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判断形势的标准 1. 生产力标准概述
生产力标准就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作为衡量和检验一切社会现象有无历史进步性的根本 尺度。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绪论:关于《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和意义、课程性质及其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形势、政策的涵义、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引导大学生认识形势、理解政策、明确责任,也帮助大学生养成分析的习惯、学会分析的方法、提高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形势、政策的涵义及分类2,《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3,学习《形势与政策》目的与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对象】大二各专业学生【教学过程】◆课堂引入:一则寓言引发的思考(播放幻灯片)航船和木板在无边无际的太平洋中相遇。
“你要去哪里?”木板问航船。
“我要航行到墨西哥湾,你呢?”“我,我也不知道我要漂向哪里。
”“什么?在广阔的太平洋中你却在漂泊……”航船有些着急。
“这又会怎么样呢?我已经从印度洋漂向了太平洋,还不是在漂!”木板无所谓地说。
“可太平洋是你要去的地方吗?”“哦,这倒提醒了我,其实我一直想去非洲的好望角。
”“没有方向的努力,只能是漂泊,永远也到不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说完,航船向着墨西哥湾方向的航线驶去…..这一则寓言已经给大家播放了,在一则寓言当中,航船想去墨西哥湾,而木板却在海上漫无目的的漂流,这多么像我们在大学校园里面所常见的一幕啊,有的同学早出晚归,上课积极,闲暇的时间要么去做兼职,要么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借助我们四川排名第二,仅次于四川大学的图书馆,获取课本外的知识,而有的同学则是不见太阳不起床,到中午的时候也懒得去食堂吃个饭,要么就是泡面,要么叫人带饭,整天宅在寝室里,你以为他在学习,其实在上网、在睡觉,生活过的浑浑噩噩。
通过刚才这一则寓言,同学们你们获得了什么启示呢?(3—5人课堂互动)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总结出2条启示:第一条,我们可以选择像航船一样航行,也可以选择像木板一样漂泊,而决定这种选择的就是你要行驶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第二条,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形式与政策》课件
目录
• 引言 • 形式分析 • 政策解读 • 案例分析 • 形势展望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课程背景
当前国际形势的挑战 与机遇
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 注和需求
国内外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动 态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国际形 势的变化
06
总结与思考
学习收获
了解国家政策
通过学习《形式与政策》PPT课 件,我深入了解了国家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对国 家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
拓宽国际视野
该课件对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入剖 析,使我能够站在更广阔的角度 看待世界,增强了对国际关系的
理解。
提升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案例和数据,我学会了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
通过学习《形式与政策》PPT课件,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 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同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修正理论知识 ,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方经济政策
涉及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产业 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
地方文化政策
涉及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文化 遗产保护、地域文化传承等方
面。
地方社会政策
涉及地方社会保障制度、公共 服务和民生工程等方面。
国际政策
外交政策
涉及国家对外关系、国际合作 和外交谈判等方面。
贸易政策
涉及国家对外贸易、关税和贸 易壁垒等方面。
经济形式
全球经济复苏
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形式与政策概论1、形势就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特点)2、分析事物的基本原则:客观性、时空性、系统性、本质性。
3、形势与政策的关系:①区别: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总是滞后于形势。
②联系: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靠对形势的正确分析;形势变了,政策也要随之变化。
第二讲:科学发展观1、科学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方法是统筹兼顾2、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总体要求:提高党的建设和科学文化水平5、国情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阶段,表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6、背景: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第三讲:中东1、中东国家范围:伊朗,阿富汗,埃及,巴基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18个国家2、中东成为世界焦点的原因:重要的战略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复杂的民族与宗教矛盾;大国实力的相继介入。
3、“五海”指的是: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4、中东的民族与宗教简称:三大民族:阿拉伯民族(人口约2.8亿);土耳其民族(5500万);波斯民族(3600万),另外还有库尔德民族(2600万),犹太民族(500多万);希腊民族(65.3万);普斯图(1100多万)5、三大宗教:基督教(全世界教徒约为20亿);伊斯兰教(公元七世界,默罕默德在麦加创造);犹太教“一个祖先,二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中东战争”之称。
第四讲:和平发展道路1、背景:中国威胁论的存在:经济威胁论,军事威胁论,文明与意识形态;能源威胁论。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952年仅119元,1978年上升到381元后,迅速
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价格因素, 2008年比1952年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 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8.6%。
(3)财政收入:
1950年只有62亿元,到2008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
四方面改革成效显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98%以上商品、95%以上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市场决 定” 建国初期,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 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我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工业基 础初步建立。在此后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国 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进步和深化,最终突破了 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 义的传统观点,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1)国内生产总值(GDP): 1952年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
元,2008年超过30万亿元,达到300670亿元, 年平均增长8.1%,比1952年增加了77倍。中国 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 教授曾形象地描述,如今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 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在世界所占比重也从 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6.4%,位居美 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
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时,我国 的粮食产量只有1.13亿吨。2008年,我国粮食产 量达到5.29亿吨,自给率高达95%,粮食产量60 年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长91%。
(7)工业品产量:
2008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
到2149万吨,增长64.7倍;布由18.9亿米增加到 710亿米,增长36.6倍;原煤由0.32亿吨增加到 27.93亿吨,增长86.3倍。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 的地位已举足轻重。解放初期,我国钢产量居世 界26位,原油居27位,发电量居25位。如今, 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 籽、茶叶、水果等产量已稳居世界第1位;主要 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1 位;发电量居第2位;原油产量居第5位。
形势与政策第一课
郑州电力学院思政部
2012.02.16
教学内容
• 1.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 . • 2.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 .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 • 3. 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我国外交面临 的新挑战 • 4.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 5. 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 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
现实需要和自身的要求, 现实需要和自身的要求,汇集到 一点:关心天下大事——形势;把握 形势; 一点:关心天下大事 形势 科学对策——自觉学习、理解并模范 自觉学习、 科学对策 自觉学习 执行党和国家针对复杂形势而制定的 各种政策。 各种政策。 •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将作为青年 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我们审时度 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 势,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跟 时代步伐,提高分析认识形势、 时代步伐,提高分析认识形势、理解 执行政策的能力和素质。 执行政策的能力和素质。
1.形势的含义及分类 .
• • (1)形势的含义 ) 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在 人类活动领域, 人类活动领域,形势是社会各领域事物的现状和 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 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等领域静态和动态的统一, 文化等领域静态和动态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的统 是各领域内部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一,是各领域内部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 形势有两层含义, 形势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 发展的现状,这是事物的静态状况。 发展的现状,这是事物的静态状况。第二层含义 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形势是客观事物静态和动态、 形势是客观事物静态和动态、现状和趋势的统一 体。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
2014-11-23
9
2.什么是中国梦
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 幸福。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实现“中国梦”要坚持三个必须
必须走中国道路:实践科学发展观,这就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014-11-23
17
• 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
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
文明建设是基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大 建设既然是“五位一体”,就必须要协调推进,强调的是
发展与协调的关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的总体布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的深度挖掘,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和发展。
富强、民主、文明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 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 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 、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 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 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 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 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 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 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形势与政策专题》课件
民主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 体现民意,增强政策的代表性和包容 性。
系统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注重 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政策冲 突和矛盾。
实践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基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 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增强政策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监督
政策宣传与解读
政策调整与改进的必要性
应对环境变化
随着环境的变化,原先的政策可能不再 适用,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
形势。
解决政策问题
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解决实际问题
。
提高政策效果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优化政策 的实施方式和方法,提高政策的效果 和效益。
增强政策可持续性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增强政策 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应,避免政策的 短期行为和不可持续的后果。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01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积极应对挑战
02
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0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形势与政策专题》ppt课件
目 录
• 形势与政策概述 • 国际形势分析 • 中国国内形势分析 • 政策制定与执行 • 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 • 应对策略与建议
01
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形势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形势是指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它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讲把握时代脉搏——形势与政策概述
人们其实既是历史的 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 人。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第一节 形势与政策的含 义、特征 第二节 形势与政策的 关系 第三节 分析形势与政策 的原则、方法
第一节
形势与政策的 含义、特征
※ 《孙子兵法》 ○《形篇》:胜者之战民也,若 决积水与千仞之溪者,形也 ○《势篇》:故善战人之势,如 转圆石与千仞之山者,势也
(摘自:田平,我国基本国策的内容及渊源,十堰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4))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封面 有它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如葡萄牙),蓝色的 叫蓝皮书(如英国),红色的叫红皮书(如西班牙),黄 色的叫黄皮书(如法国),绿色的叫绿皮书(如意大利), 因而白皮书、蓝皮书等往往成为某些国家的官言文书的代 号。但事实上,一国使用的颜色不限于一种。 通常情况下,白皮书,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阐明及 执行的规范报告。蓝皮书,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 告。绿皮书,是关于乐观前景的研究报告。红皮书,是关 于危机警示的研究报告。 ……
※ 所谓的政策,是国家或地区、 政党等组织机构在特定时期为实 现或服务于某一目标所采取的政 治行为或确定的行为准则
我国最早提出的基本国策,是1982年9月1日胡耀邦在 十二大报告中以党的报告的形式提出的“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以法律形式确定的 (二)以党代会报告或文件的形式确定 (三)以政府工作报告形式确定 (四)以国家计划纲要形式确定 (五)以政府白皮书的形式确定 (六)以政府规章形式体现
事上所说的势。
※ 所谓的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 的状况和趋势 ○第一层涵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 状,这是事物的静态状况 ○第二层涵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 势,这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
2008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讲:《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农村的改革发展》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世界粮食危机 2、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二)国内背景:1、国家粮食安全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城乡间差距仍然较大,甚至还有扩大趋势。
3、出口形势严峻,急需启动内需。
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要点(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1、中国已初步形成适合国情和生产力的农村经济体制2、三中全会文件称中国城乡结构造成深层次矛盾突出(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1、中共提出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2、中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须遵循党管农村工作等原则(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1、三中全会文件提赋予农民更充分有保障土地承包权2、中央文件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3、文件提允许农民参与开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项目4、中央文件提出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比例5、文件提出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6、中央文件提出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7、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8、中央文件提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9、中央文件提推进户籍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10、三中全会文件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三中全会文件提出要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2、文件提出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1、中央文件称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免费2、中央文件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3、中央文件称反对利用宗教宗族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三中全会文件称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2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三、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三句话概括形势与政策
三句话概括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是指当前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状况,以及对应的政府或组织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政策措施。
概括形势是指对当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情况进行总结和把握,包括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现实的基本特点,以便于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行动计划。
概括政策是指对某个领域或问题制定的具体行动方针和政策措施,旨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和改善形势。
政策可以包括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其目的是通过调控和引导,达到政府或组织所希望的目标和效果。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形势与政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背景下,对国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
形势与政策的概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
一个国家的治理处于不同的阶段和特定的环境中,需要及时对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和研判,掌握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国家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其次,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对形势和政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来支持。
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和采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手段,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可靠的数据。
只有准确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和趋势,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
第三,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
在制定形势与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进行统一、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明确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政策。
最后,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意见。
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的意见等方式,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磋商,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整政策,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变化,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广泛的信息和数据支持,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需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课堂笔记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课堂笔记:
一、导言
1. 什么是形势与政策?
形势:指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的状况和态势。
政策:指国家或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活动准则。
2. 为什么学习形势与政策?
了解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当前国际形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 全球多极化趋势明显,大国博弈加剧
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多个大国实力均等化,相互之间既合作又竞争。
2. 全球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壁垒增多,金融风险加大,地缘政治紧张。
3.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举措推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当前国内形势与政策取向
1.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但下行压力加大
政策取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加强创新驱动。
2.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需要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政策取向:深化改革,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3.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政策取向: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制度体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四、未来展望与个人行动建议
1. 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2. 关注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及时调整个人发展策略。
3.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的概念
资本: 人们通过一定的投资活动而取得的获利手段。凡 是预期将来能获得一定的利润或收益,而在目前 一定时期内付出代价获得的所有物,都是资本。
人力资本: 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 所形成的资本。就其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 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 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 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3)按照现代管理的观点,企业所有 各级管理者,都是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 者。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在直线 干部肩上,他们是主角,处于第一线; 人事职能干部只是配角,处于二线,只 起后勤性、顾问性作用。体现出一种全 员管理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功能:
人本管理的五大特征:
⑴把人定位于企业中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它 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怎样识人、选人、用人、 育人、留人而展开; ⑵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人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参 与的管理,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关系; ⑶实现组织目标的主要方式是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利益相关者; ⑸管理成功的标志是企业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目标都能得以 实现。只有将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才能 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从三个方面理解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劳动人事管理的比较。
传统劳动人事管理仅着眼于劳资关系,它由个 别人事雇员从事一些经验性、简单低档次的人际关 系处理工作。它只是一种行政事务管理,主要包括 人员招聘、选拔、委派、工资发放、档案保管等, 主要由人事部门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是如何最有效、最合理地 管理和使用企业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从而实现 企业的既定目标,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第一讲 从劳动人事管理到人 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二、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致胜 的关键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资源:
一般指某种可备利用、提供资助或满足需 要的东西,泛指所有能创造财富、带来福 利的要素或手段。如土地、资本、机器设 备、经营管理才能、劳动力、科学技术等。
人本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思想演变: 1.科学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物本管 理――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满足物质需 要――劳工管理; 2.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社会人”假设―― 人性化管理――承认和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人 事管理(着眼于劳资关系); 3.学习型组织(智能化组织)――“复杂人”假 设――人本管理――管理从人出发、一切为了人 的需要、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
宏观人力资源:
凡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 动者的能力,即处于劳动年龄内的已经投 入社会劳动和尚未投入社会劳动的人口能 力的总和。
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人力资源:
公司拥有的体现在全体雇员体力与智能上的经济 资源。
企业所雇佣的劳动者,包括普通员工和各个层次 的管理者,所提供的能够为企业所提供生产性服务 (操作、技术、财务、营销、研究与发展和管理) 的知识、技能、经验、判断能力、洞察能力和决策 能力等的总和。
⑴获取:包括招聘、考试、选拔与委派; ⑵整合:使被招收的职工了解企组织的认同与责任感; ⑶保持和激励: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⑷控制与调整:评估他们的素质、考核其绩效、 作出相应的奖惩、升迁、退职、解雇等决策; ⑸开发:对职工实施培训,提供发展机会。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把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吸引 到企业来,将他们保留在企业之内,调动他们的 工作积极性,并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充分发挥 他们的积极作用,为实现企业的目标服务。 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劳伦斯定义:一个组织 的人力资源管理(HRM)职能聚焦于管理的人力 方面。组织在招聘周期的各个阶段――挑选前、 挑选中和挑选后――都必须有效地安排它的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正是由这些帮助组织完成这一任务 的实践所构成。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核心内容是人力资源的开发,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掘和合 理利用;另一方面则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发展。 对职工的培养是一种强有力的激励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2)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人本型管理。
在观念上,它不是把职工看作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 而是把他们看作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
公司拥有三种资源:实物资源、财务资源和人 力资源。与劳动力相比,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意味 着人们对雇员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人力资源的特征:
①生物性和社会性; ②体力性与智力性; ③主动性与依附性; ④能动性与潜在性; ⑤再生性与时效性。
人力资源已成为现代企 业经营致胜的关键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战略资 源 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的若干例证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 的第一战略资源
(1)农业经济――土地 (2)工业经济――资本 (3)知识经济――人力资源
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的若干例证
(1)列昂剔夫之谜:美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之谜
(2)战后德国与日本经济奇迹之谜 (3)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与技术失效之谜 (4)舒尔茨与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5)美国新经济与人力资本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特点 从消费与市场需求的特点看;从生产
和供给能力特点看。 急剧多变环境下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拥有持续 竞争优势 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环境、战略资源 和持续创新 战略资源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
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人力资源管理
克莱斯勒公司的CEO罗伯特.伊通把 他的员工看成是能给公司提供可持续竞 争优势的资产。他说:“我们能赢得竞 争的唯一途径就是人。这是任何人都拥 有的唯一财产。不同之处在于,公司的 文化,你如何激励你的员工,如何给他 们授权和如何教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