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环境保护概论》 阅读材料7-14: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7-14:生物入侵危害

近100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迅猛发展,外来物种问题对世界各国造成越来越强烈的冲击。以无意带入和有意引入方式,通过水上、空中、陆地的运输工具携带而来的外来物种,都能在它们所到达的目的地定居下来。就其来源地和现在目的地来说,一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过去是相互隔离的,而目前它们已进入了全新的生活环境,并逐步得到适应和发展。虽然不是所有的外来物种对人类都有危害,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土著物种间的生态平衡。

一旦外来物种成为入侵物种,将会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外来入侵物种经过较长的生存适应期和成长发展期,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突然暴发,虽然这种暴发是缓慢的,但暴发持续的时间长,甚至无法结束,它们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非常深远。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可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有外来物种入侵。除极少数位于青藏高原的保护区外,几乎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外来入侵物种。在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外来入侵物种,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发生情况最为严重。

目前,我国已查明外来入侵物种300余种,包括簿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昆虫、甲壳类、植物、微生物,其中以外来杂草种类最多,其次是陆生和水生无脊椎动物。发生面积广、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有紫茎泽兰、飞机草、豚草、水葫芦、水花生、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红脂大小蠹、美国白蛾、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等。

一些外来入侵物种虽然早已入侵我国,但一直没有造成重大危害,而近年来却突然暴发。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以庭院花卉形式栽培于苏南各市、上海一带。由于其逃逸野外,在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至河滩、路边的荒地、农田边甚至绿化地带。每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产生两万多粒种子,并且根部发达,连接成片,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木乃至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近年来在苏、浙、沪、赣等长三角地片大面积发生,约为20多万亩,开始对本土植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造成生态危害。

一些新发生的外来入侵物种虽然目前分布有限,但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危险性很高,值得密切关注。红火蚁原产南美洲巴拉圭和巴拿马运河一带,繁殖迅速,人被其叮咬后产生灼烧般的疼痛,出现水泡,甚至死亡。红火蚁还会大规模地破坏农业、电网,是世界上100种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红火蚁于1999年入侵我国台湾,2005年初首次出现

在广东。红火蚁的自然扩散北界可能达到山东、天津、河北南部和山西南部。其向西扩散可达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以南)地区。

美国白蛾原产北美地区,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害虫。1929年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首次发现。1984年在陕西咸阳、山东榕城都有发生并造成局部危害。最近一个时期,美国白蛾在北京及周遍地区出现了新的疫点,呈现扩散加快、点多面广、虫口基数增大的发展态势,危害程度不断加剧。此外,北京周边的天津、河北、辽宁等地,美国白蛾发生的情况也十分严重,且有向其他地区继续扩散蔓延的趋势,防治工作十分严峻。

从外来入侵物种的来源地分析,55%的外来入侵物种来源于美洲,22%来源于欧洲,美洲了起源的外来入侵物种占一半以上,成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最大来源地。我国50%的外来入侵植物是作为有用植物而引进的;25%的外来入侵动物是有意引进的,经自然扩散进入我国境内的外来入侵物种仅占很小的比例。

据初步研究,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20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1000亿元。可以预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内外经贸活动更加频繁,为外来物种的入侵、传播、扩散提供许多“捷径”,生物入侵的可能性随之加大。由于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使外来物种有可乘之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呈现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危害加剧、损失加重等趋势。

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人民身体健康威胁巨大,且防除极为艰难。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外来入侵物种问题,在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中,应采取综合防治的原则,强化法制建设、加强基础研究、积极建立预警监测体系,并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除的组织协调工作。

摘引自:《中国环境报》2006-07-05(4)(撰文:王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