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膳童年舞动舌尖——幼儿午餐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膳童年舞动舌尖——幼儿午餐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14-12-10T15:19:18.21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0月总第135期供稿作者:刘芬[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刘芬浙江省温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3250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身心健康既是幼儿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充分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所在。因此,培养幼儿快乐午餐尤为重要。

关键词:午餐策略挑食食趣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课题的提出。过去的孩子因吃不饱而营养不良,可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也常常营养不良。他们面对满桌的佳肴却这个不要吃、那个咬几口,桌上、地上一片狼藉。大多家长也认为孩子年纪尚小,不会自己吃饭是正常现象,因此包办喂饭是常有的事情。《纲要》中明确提出:“孩子个体的指导者,尊重孩子,因将被动的行为转变为主动的积极性。”幼儿在园进餐环节往往也是教师最难管理的时候。有的孩子把饭含在嘴里不肯咽下去,有的孩子任凭怎么劝就是不张口,有的孩子刚吃了一点就说吃不下,导致孩子营养不良,不能很好地健康成长。目前,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医疗工作者对于孩子在就餐中出现的这些不良行为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他们认为幼儿期的健康状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对人的一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在幼儿期如果能得到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营养必将对其今后的体力及智力发育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如何帮助孩子改正这些缺点,提高幼儿在园就餐的食趣是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去探讨研究的问题。

2.现实意义

(1)品尝各种菜肴,让幼儿知道吃好才会保证身体的营养需要。

(2)对幼儿在午餐活动中的惰性进行引导,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的进餐情绪。

(3)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机关二幼小(3)班、小(2)班小朋友;其中小(3)班30名幼儿为实验班;小(2)班30名幼儿为对照班。

2.研究时间。2013年3月——2014年9月。

3.课题研究方法。本文将通过观察记录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对当前幼儿进餐习惯现状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

4.课题研究目标

(1)纠正幼儿在园午餐中存在的挑食、食欲不振现象,将午餐变成一件让孩子积极、快乐的事情。

(2)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探索出一种新的优化幼儿快乐午餐方法,便于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5.课题研究内容

(1)幼儿饮食习惯现状的调查。

(2)通过改进幼儿园午餐管理的方法促进幼儿快乐午餐的研究。

三、现状的调查及其分析

1.幼儿访谈结果及分析。结果显示:63%和57%的孩子喜爱吃零食程度大于吃饭;52%和59%的孩子吃饭情绪不愉快,由此可见,这两个班大多数的小朋友对吃饭不感兴趣。

2.对家长问卷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挑食情况较为严重,由此可见,这两个班幼儿普遍存在食欲不好情况。另外,大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年龄太小,过于放任,导致幼儿在就餐中出现边吃边玩,情况较为严重,或者就餐时出现含饭、汤拌饭情况,没有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四、课题的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美食从“心”开始

(1)欣赏影片——了解美食渊源。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五千年的饮食文化,不仅具有各种风情民族特色,而且更是一种“道”。因此与时俱进,与幼儿共同欣赏影片《舌尖上的中国》,聆听每道食物的神奇与诱人之处,感受美食的文化。欣赏传统的烹饪方法,感受美食制作的纯朴工序。在观看中享受美食制作的方法,它不仅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同时让我们的味觉垂涎不止。观看每集之后,必和幼儿共同回味美食带给我们的享受,以及激发幼儿喜爱美食的兴趣。《舌尖上的中国》舞动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劳动人民纯朴智慧以及对美食的热爱,这深深感染了小朋友。

(2)粒粒皆辛苦——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途径:亲子农家乐。大自然是小朋友的怀抱,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是我们的方向。与家长共同通过开辟农场,寻找食物的源头,认识农作物的成长过程,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与家长共同发现种子、认识种子的成长过程、采摘食物的乐趣,充分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从而不敢轻易浪费、糟蹋食物。

2.第二阶段——蔬果对对碰。途径:走进菜市场。我们尝试从教堂教学转化为社会实践,带孩子走进菜市场,它既是生活实践的好基地,也是认识食物的好途径。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闻一闻的亲身体验,让孩子们近距离地认识各种蔬菜瓜果、鱼肉等等,萌发对食物的喜爱,知道食物的营养价值。此外,在菜市场小朋友认真听取阿姨对菜肴名称的介绍和营养价值。

3.第三阶段——午餐自主性。途径:午餐自助式。为改善一成不变的统一饮食,定期开展自助餐。而自助餐的特点有:一是饭菜丰富多样,能够引起幼儿的食欲;二是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能够培养自主意识;三是幼儿在盛饭盛菜时需掌握量的多少,增强孩子自我认识,能够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四是根据需要选用多种餐具,培养了孩子正确使用这些餐具的知识和技能。五是自助餐需要遵守规则,培养了幼儿的文明礼仪。自助餐的来源是家园配合,请家长为幼儿准备饭盒,里面备着饭和家长做的特色菜。而后孩子将自己食物摆在中间,供大家共同一起分享品味,活动不仅尊重了孩子选择食物的权利,也尊重了孩子享受美食的快乐,锻炼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自助餐时孩子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孩子的进餐兴趣大大增强,一些不良进餐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4.第四阶段——快乐进行时

(1)餐前陶冶。①安抚情绪。经过早上一系列的活动,有时孩子的情绪比较激动,过度的兴奋也往往使他们难静下心来。为了安心就餐,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做一些能使情绪平静的活动。如:听听舒缓优美的音乐,讲讲节奏缓慢、意境优美的童话故事等。②知识储备。通过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一些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常见食物的营养,明白吃饭的好处及重要性,掌握一些使用餐具的方法。利用幼儿喜欢的童话、儿歌等生动的形式进行餐前诱导,效果远胜于枯燥的说教。③食谱播报。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对每日的午餐食物做一番夸张的自我介绍,并冠以诱人的名字。让幼儿们未见其食,先想其味,在美丽的幻想中期待美食的到来,如同电影的宣传片,为接下来的就餐做好充分的铺垫。④自我服务。在饭前几分钟请孩子们摆放餐桌子、端碗、拿东西,在进餐过程中,请幼儿做整理桌椅、取碗分筷、收拾餐具这些极小的事情。⑤环境改善。在座位上给予幼儿更多的选择权,比如可以让吃饭较好和较差的靠近坐,起榜样作用。同时,定期对位置进行不断的调整,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上菜时,我们先上蔬菜,此时孩子肚子饿,容易接受平时不爱吃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孩子造成挑食的机会。

(2)餐中文化。①随机教育。及时抓住教育契机,鼓励幼儿之间自我比较,表扬身边什么菜都要吃的孩子,告诉大家老师喜欢这样的孩子,对他们进行心理暗示,来促进孩子努力尝试不一样的食物。通过比一比谁吃得又快又干净,看看谁是漏嘴巴的小公鸡,互相促进,互相鼓励。②愉快氛围。孩子是一个个体,他们也需要被尊重,需要一个宽松愉快的就餐氛围,作为成人,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松懈的机会,也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参与到共同的话题里,可以围绕当日的饭菜大家一起聊聊。③细节出发。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和幼儿持之以恒的努力。成人细节上的一次疏漏,都需要用十倍的努力去弥补。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进餐时,就需要眼尖嘴快,抓住幼儿良好行为,及时予以肯定。④因人施教。采用少盛多添原则,让孩子有信心。根据幼儿年龄的需要量供给相应的食物。注意营养全面,数量充足,食物丰富多样,少盛多添,进餐时不宜一次把饭盛得太多,教育幼儿学会一口饭一口菜,不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

(3)餐后服务。根据孩子进餐速度,分为不同时间段,并配备不同活动项目。第一时段:自主活动;第二时段:搭积木、浇花等;第三时段:看图书。

5.第五阶段——家园手拉手。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每天一顿饭的时间很难真正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有的家长在家什么都依幼儿的,幼儿不肯自己吃饭,就喂给他吃,长久之后,就养成了幼儿的依赖心理,“反正我不吃,爸爸妈妈会喂给我吃”,从而导致幼儿不肯动手。还有的幼儿在家不吃饭,就吃零食,家长也顺其自然,不去很好引导教育,这样的幼儿在幼儿园看见要吃饭了,就说:“老师,我吃不下。”早在孩子入园之时,我们就召开家长进行一次有关进餐礼仪的讲座,让大家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建议。为了有较好的效果,我们还利用每天来园的接送时间给家长们介绍幼儿在进餐中的不良习惯和取得的进步。并在每学期我们举办一次嘉宾有约活动,让爸爸妈妈在园试试身手,让孩子直接知道做一道菜的工序。同时,在家我们也倡议家长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和善、温馨、快乐、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进餐环境,需要家长们“做榜样、抓点滴”,使进餐成为幼儿的乐趣。

五、课题研究成效分析

1.幼儿获得的发展。将实验班数据和对照班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个班幼儿在午餐吃饭方面、情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实验后,实验班幼儿在吃饭时,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倾向,积极情绪明显增强了。

2.家长获得的发展。通过系列策略的实施,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循序渐进,逐步改善了饮食习惯,幼儿偏食等不良嗜好,将进餐被动为主动,变厌食到爱食,变剩饭剩菜到光盘。幼儿的进餐不再是家长头疼的事情。

六、相关问题思考

正因为有了幼儿园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完成,终于暂告一段落,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当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还是没有解决的。因为我们碰到的每一个个体都是不一样,方法也应不一样。

问题一:有些孩子对于某些食物天生有种排斥感,吃进去就呕吐?

问题二:创设轻松的就餐环境是否适合每个班级,每个孩子?

问题三:该如何更好地控制就餐时间?

这次的结果只是我们个人的一个实践研究的总结和体会,其中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疑惑,很乐意接受大家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地修改,希望越来越完善。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家长的安心,为了老师的舒心,为了幼儿园的放心,我们将不断地实践研究再实践。

七、结语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幼儿进餐食趣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让幼儿习得良好的进餐习惯——爱吃、乐吃,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持之以恒,给孩子创设一个愉快的就餐时光,还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杨汉鳞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363页。

[2]张丽沈娟幼儿进餐的心理环境及其创设.教育导刊,2005,2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