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名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名现象

为什么许多小时候的尖子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淡出”

优胜行列,相反为什么一些当初不起眼的学生竟能日后成才?

十年的跟踪记录,十年的资料积累,十年的风雨奔波……杭州市一名小学教师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

正当人们开始跨进新世纪门槛的时候,一个新的观点如一阵旋风在浙江教育界平地而起。从校园到有关管理部门,从学生、家长到专家名流,都对此给予共鸣和关注———它就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周武老师所发现的“第十名现象”。

53岁的周武是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1989年,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

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

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一次学生聚会中发现,那些业绩突出者大都是当年不起眼的学生

1989年国庆节期间,在杭州市郊区的灵山山庄度假村,一个小学时代同学的聚会在这里进行。大家谈笑风生,情如手足。看到今天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奋斗,回想起当年小学同窗难忘的生活,不禁万千感慨。这其中不乏在小学毕业后从未谋面的昔日同窗好友,因此这个聚会就更显得非同寻常。

同学们都是杭州市天长小学七二届一班的毕业生。这次聚会,大家还特意将他们当年的班主任周武老师邀请到场。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同学们已是意气风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大展宏图。他们统计,在来此聚会的32名同学当中,已有三名工程师,两名副教授,两名“局级”,三名“副局级”,四名公司经理……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论大家有多大的成长和进步都无须大惊小怪。但是,周武在这次聚会中还是惊异地发现,这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

这个同学聚会的东道主正是灵山山庄的老板陈大为,他也是同学中的一员。周武悄悄地向这个当初名次在十名之外的学生询问这个问

题的奥秘。陈大为一时被老师问住了,他真的回答不了这个有些捉弄人的问题。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周武决定揭开这个谜底。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状况

都进入了他的调查表

周武一直是杭州市天长小学的业务骨干,多年任该校毕业班的班

主任,这给他的跟踪调查创造了方便。

中小学生的生活该是天真烂漫、轻松自如的。但是功课的压力、

学科分数的压力,家长管教的压力、考学的压力却使他们多了一份又一份的沉重。因此,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学生们的生活已显得单调、沉闷。而周武就是要在这种背景下,找出孩子们的成长规律,以便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点可参考的资料。

这正是他立志搞好长期跟踪调查的根本。

正在中学为高分数、好名次的竞争而一路拼杀的从天长小学走出

的孩子们,为了将来的升学日夜忙碌。大家似乎没有闲余的时间去看一眼自己的母校。他们不知道,母校的一位老师却默默无闻地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87、88届的毕业生开始陆续升入高中。这151名初中生每一学期的成绩及其它方面的综合状况,都无声无息地写进了周武老师的调查表。当他们进入高中,开始了那里更紧张的学习生活,周武老师又来到他们各自的学校做新的跟踪调查。

当天长小学89、90、91届的毕业生陆续升入初中的时候,周武又将他们列入自己的跟踪调查对象。

151、380、685……周武的跟踪调查人数在逐年上升。

■“第十名现象”: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

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

1993年,周武所调查的87届毕业生参加高考。之后,周武将这些学生的升学情况列入自己的跟踪调查表之中。他想在几年之后,再对他们的去向作调查登记。

1994年,下一届被调查的学生高考揭榜……

这时,周武的跟踪调查已露端倪。通过对这两届151名学生的跟踪调查,他发现不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以至考学的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种变化中,周武注意到:在小学期间的一些尖子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出现了学科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在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五名而进入中学后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小学时排在7—15名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后却有相当一部分位

次前移,这个比例竟占81.2%。

在后几届的学生中,周武在跟踪调查中竟也同样地发现了这一现象。

在总结的过程中,周武曾将调查对象分成多个组别。如各个阶段

中前3名为一组,4—10名为一组,11—20名为一组,21名以后为一组;再如将前5名为一组,6—15名为一组……但是不论怎么分组,位于尖

子生组的名次稳定性都是较差的,而名次位于第十名左右的却在后来

的学习中显示了当初意想不到的潜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后来一跃成

了尖子生。

在以后几年的调查中,这一现象竟如出一辙!

周武没有想到,对从87届到97届的700多名天长小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这一现象竟谜一样地贯穿始终。

看来,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

和创造力,而这种潜能和创造力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各自的社会

实践……

周武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第十名现象”。

■不少尖子生进入中学后“淡出”优秀行列,相反却有一些第

十名左右的学生后来居上

十年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资料积累,十年的风雨奔波,成就了一

个前所未有的“第十名现象”。

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有一些小学时期的尖子生比较稳定地保持住

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尖子生在进入中学后没能保持

住原有的名次,而“淡出”优秀之列,有的甚至还一滑再滑。这是家

长和老师们所不愿看到的事实。

87届毕业生丁琳琳当年在周武的眼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尖子生,

考试名次总在三五名之前,文体一般,但学习认真刻苦,是个用功听

话的孩子。小学毕业时,她的分数还是第三名。

但是到了初中之后,丁琳琳却退出尖子生之列。第一学期在班级

里勉强在十名之内,后来便被抛出十名之外。到了高中之后却已是一

个中下学生。结果高考落榜在所难免。

像丁琳琳这样的尖子生的“倒退”现象的确有一批。他们最终的

高考成绩与当年的小学成绩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和丁琳琳相反的是,她的同一届毕业生董毅军却在中学时期后来

居上。董毅军平时不大注意听讲,喜欢绘画,爱动手做一些小工艺。

小学毕业时他的名次在班里是第十三名。进入初中后第一年成绩较为

平稳,第二三年却进步很快,排名位次前移。到高中后已跻身前五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