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如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就可以一改以往由专家点评的单一评课方式,尝试由听课教师自愿参与评课的“参与式”评课方式,从一言堂到群言堂,从而激发听课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教研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为开展教研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力求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使教研活动课题化和系列化。教学研究重在“研究”两字,应确立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思路,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每一阶段研究的主题,针对学科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力求通过专题研究加以突破,并围绕这些专题,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加以深化,把小型的研讨活动与大规模的汇报、交流、推广活动结合起来。如前面提到的课堂教学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就可以作为专题研究的内容。

(3)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让教师为迁移而教。教师的战场在课堂,研究一节课就更有必要。作为教师能上一节好课,并不亚于作一场精彩的报告,写一篇漂亮的文章。教师悉心研究一节课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上好这一节课,而是旨在通过解剖麻雀,让他们

能够“为迁移而教”,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地感悟,通过反思和积累,促使自己专业化成长。如果我们有心去关注名师的成长经历,就不难发现不少名师促使他教学生涯转变的很可能就是一节课。如果教师能关注自己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从研究和改变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开始,一节课一节课地加以研究和积累,就算每个学期有心地去研究一节课,几年下来,展示在自己面前的就会是一叠叠属于自己的富有个性的教案,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手抄本”了。

(4)构建资源共享的平台,减轻教师负担。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为此,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日常教学活动里的问题,往往忙碌于重复的、烦琐的低效的劳动,没有时伺和精力及时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提炼。而教师间的相互合作与学习是教师成长最直接的资源之一,教研活动就应该为教师间的合作、研讨搭桥铺路,如备课这一项工作,就可以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甚至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备课”,即把一些优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资源库中,教师随时可以浏览、调用,从而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自觉地提升教学实践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

(5)注重学科整合,力求教研活动综合化。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一节课是一个整体,一门学科是一个整体,在小学阶段的各门学科又构成了一个整体教学内容,共同担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如学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绝不是某一门学科单独所能完成的。况且,学科教学的研究有许多东西是相通的,教师必须淡化学科的意识,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教研活动更应该注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