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识别的眼动研究

合集下载

缓解期抑郁障碍患者面孔情绪识别特征的研究

缓解期抑郁障碍患者面孔情绪识别特征的研究
作者单位:21415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精神卫生中心 通讯作者:袁国桢,EMail:ygzedu@sina.com
1 对象和Leabharlann 法1.1 对象 研究组:选择 2016年 6月至 2017年 4 月在我中心诊断为重度抑郁障碍、经住院治疗后症 状明显减轻可出院的抑郁障碍患者 30例。入组标 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版抑 郁障碍诊断标准;入院时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量 表(CGIS)≥4,汉 密 尔 顿 抑 郁 量 表 (HAMD17)> 24,出院前 CGIS=1,HAMD17<7且贝克抑郁自评 量表(BDI)<13;病程 <2年。排除标准:严重躯体 疾病、脑外伤史、物质依赖及滥用和其他能导致认知 障碍;接受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者;合并严重认知障 碍、精神症状、双相情感障碍、广泛焦虑障碍及注意 障碍者;视 力 障 碍 或 眼 部 疾 病 者;妊 娠 及 哺 乳 期 妇 女。男 9例,女 21例;中国汉族;右利手;平均年龄 (30.73±9.09)岁;受教育年限(15.47±2.85)年。
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whetherthereareimpairedfacialemotionrecognitioninremitted depressedpatientscomparedwithhealthycontrolsubjects. Method:Thirtyremitteddepressedpatientsand sexageandeducationmatchedhealthysubjectsperformedthetestusingtheclassicemotionalprimingpara digm.Theaveragereactiontimes,errorrateandthedegreeofagreementwerecomparedrespectively. Results: Theaveragereactiontimesofremitteddepressedpatientswerelongerthanthecontrols(P<0.01).Inremitted depressedpatients.Theerrorrateofneutralfacessad(χ2=14.652),neutralfacesflat(χ2 =4.837)andposi tivefaceshappy(χ2 =8.251)inremitteddepressedpatientswerehigherthanthecontrols(P<0.05orP< 0.01).thedegreeofagreementofpositivefaceshappy(F=28.680)andneutralfacesflat(F=35.342)inre mitteddepressedpatientswerelowerthanthecontrols(P<0.001). Conclusion:Theremitteddepressedpa tientspresentslowidentificationofhappyandneutralfacesandanegativeidentificationbiastowardneutral facescomparedwithhealthycontrolsubjectsandsameidentificationofnegativeasnormalpeople.

心理学研究方法(面孔方面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面孔方面研究)

心理学研究方法作业1、研究主题大背景:面孔识别研究点:动态面孔增益效应2、大背景2.1 概念面孔识别是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领域。

20 世纪70 年Ekman 和Frisen 系统地研究了人脸基本表情的文化普遍性,并从解剖学角度提出了6 种基本的面部表情。

20 世纪80年代,Bruce 和Young 系统地研究了人对面孔的识别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经典的面孔识别功能模型。

自此,面孔识别成为认知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面孔识别包括,面孔身份识别,即人能轻易地从不同表情中识别出同一个人的面孔,面部表情识别,即从不同人的面孔上识别出同一种表情。

2.2 研究方法2.2.1 快速分类范式快速分类实验speeded classification task,由Bruce设计来支持并行双路径加工的理论。

Bruce 用熟悉与不熟悉人的面部表情图设计了3 个快速分类(speededsification task)实验。

实验一要求被试行表情分类判断,结果发现判断不受熟悉影响;实验二要求被试进行性别判断,结发现熟悉度显著影响判断;实验三要求被判断是原始图片(intact face)还是改动过的图片(jumbled faces),结果发现熟悉度显著影响这种身份判断。

实验结果出现了分离:熟悉度影响身份识别,但并不影响表情判断。

这支持功能模型假设[1]。

2.2.2混合范式混合范式由Calder 和Young设计来支持并行双路径加工的理论。

混合范式指实验用的材料即面孔的上下两半分别由不同的身份和/或表情组成,再要求被试进行身份或者表情的匹配任务。

Calder 和Young的实验结果支持并行独立路径假设[2]。

2.2.3 Garner范式Garner范式由Garner设计]Garner 效应作为测量指标来考察面孔身份识别与面部表情识别之间的交互作用。

Garner 效应是Garner 提出的研究两个维量之间交互干扰程度的一种测量指标,经典的Garner实验范式包括两个实验组段,考察两个维量之间的交互影响。

眼动追踪技术

眼动追踪技术

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及其前景是一种通过检测眼睛的运动轨迹来分析用户行为和认知过程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如心理实验、人机交互、广告评估、医学诊断等。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一、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可以被应用在心理实验中,以探索人类的视觉加工机制。

研究者可以通过眼动追踪仪器来追踪参与者的注视点,以了解他们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比如,在面孔识别实验中,研究者可以通过追踪参与者的注视点来了解他们是如何识别人脸的,以及哪些面部特征是参与者认为最重要的。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心理学家深入了解人类视觉加工的机制。

二、在人机交互方面的应用可以用于人机交互领域,以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

例如,在视觉搜索中,人们通常需要在一个场景中找到目标物体。

可以追踪用户的眼球运动,以了解他们在场景中的注视点,帮助研究者设计更有效的视觉搜索算法。

此外,还可以用于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中,以评估不同界面对用户注意力的影响。

三、在广告评估方面的应用可以用于广告评估中,以探究广告在阅读过程中的影响力。

通过追踪参与者的注视点,研究人员可以了解他们在看到广告时的注视轨迹和注意力分布。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广告商设计更具有吸引力的广告,同时还可以评估广告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四、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可以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以辅助医学诊断。

比如,在神经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来了解患者的视觉加工机制是否与正常人相同。

在眼科诊断中,可以用于检测斜视和弱视等眼部症状,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结论: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它的广泛应用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拓展,为各个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3~9个月婴儿对不同种族面孔眼动扫描的发展

3~9个月婴儿对不同种族面孔眼动扫描的发展

3~9个月婴儿对不同种族面孔眼动扫描的发展刘少英;李君;朱丹丹;焦小莉【摘要】本研究采用Tobii1750眼动仪,记录3~9个月中国婴儿对亚洲、高加索和非洲女性动态面孔的眼动扫描.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逐步表现出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时间比例高于他族.3个月婴儿对鼻子的注视不存在种族差异,6个月婴儿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他族,对非洲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高加索,9个月婴儿对本族鼻子的注视显著高于他族,而对非洲和高加索鼻子的注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面孔种族接触经验影响了婴儿对本族和他族面孔的眼动扫描.【期刊名称】《应用心理学》【年(卷),期】2016(022)003【总页数】9页(P271-279)【关键词】婴儿;面孔种族效应;眼动扫描【作者】刘少英;李君;朱丹丹;焦小莉【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22;B842成人是面孔加工的专家,但是对不同种族面孔加工存在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对本族面孔的识别更快、更准确,而对他族面孔的分类更快速、更准确,这种现象被称为面孔种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ORE)(Ge et al.,2009;Meissner &Brigham,2001)。

这一现象在婴儿期就出现了:当本族面孔和他族面孔配对呈现时,3个月的婴儿便表现出对本族面孔的注视偏好(Bar-Haim,Ziv,Lamy,&Hodes,2006;Kelly,Liu,et al.,2007;Kelly et al.,2005;Liu et al.,2015;朱丹丹,刘少英,&徐芬,2013)。

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不同种族面孔的识别表现出类似语言发展的“知觉窄化”现象(Kelly et al.,2007;Kelly etal.,2009),即婴儿从较宽的面孔识别能力逐渐窄化到仅能识别本族面孔。

视觉辨认与眼动追踪

视觉辨认与眼动追踪

视觉辨认与眼动追踪视觉辨认是指人类通过感知、认知和理解周围环境中的视觉信息,从而识别出物体、人脸或文字等各种事物的过程。

眼动追踪则是一种记录人眼在观察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注视点的技术,通过分析眼动数据可以揭示人们在视觉信息处理和辨认中的心理和认知过程。

一、视觉辨认的基本原理视觉辨认是大脑对感知到的视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视觉辨认中,大脑经过一系列的底层特征处理、高层整合和模式匹配来实现对物体的识别。

具体而言,视觉辨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底层特征处理:人眼感知到的视觉信息首先要经过视网膜、视觉通路和视觉皮层等底层处理模块,提取出物体的边缘、形状、颜色和纹理等基本特征。

2.高层整合:底层处理完的特征在额叶、颞叶等高级脑区进行整合和加工,形成更加复杂的物体特征模式,如物体的轮廓、结构和关系等。

3.模式匹配:大脑将整合后的特征与之前存储的物体记忆进行对比和匹配,寻找最佳匹配,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和辨认。

二、眼动追踪的原理和应用眼动追踪技术通过红外设备记录人眼在观察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注视点,从而揭示人们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和辨认的行为。

眼动追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眼动数据采集:利用眼动仪记录人眼的运动轨迹和注视点。

眼动仪通常包括红外眼睛追踪器、摄像机和计算机等设备,通过红外反射原理可以准确地追踪眼睛的位置和注视点。

2.数据分析与处理:对采集到的眼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计算注视点的位置、注视持续时间和注视顺序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创建热力图、扫视路径图和注视轨迹图等方式可视化眼动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

眼动追踪技术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人类的注意力分配、感知过程、信息加工和决策行为等。

例如,在阅读研究中,眼动追踪可以帮助理解人们在阅读不同文字和排版方式下的阅读策略和认知过程。

此外,眼动追踪还可以应用于用户界面设计、广告效果评估和产品包装设计等实际场景中,帮助改进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国内自闭症儿童面孔-表情识别与加工的眼动研究进展

国内自闭症儿童面孔-表情识别与加工的眼动研究进展

AdvancesinEyeMovementResearchofFace- expressionRecognitionand
Processingfrom AutisticChildreninChina
CHENQinxia,ZHAOBin,ZHANGYan
(FacultyofEduc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China 400715)
68
昆明学院学报 2020年 4月
映了个体的社交能力,但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信息的 辨识与处理中较为困难,缺乏与他人的眼神接触, 难以表现出和社交场景相契合的面部姿态、语言表 达等[3],由此,面孔 -表情研究成为自闭症领域 的焦点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从社交 障碍背后的心理理论缺陷过渡到关注认知加工策略 缺陷,在此过程中,眼动技术也作为一种新的范式 引入自闭症领域,眼动研究即通过眼动仪记录被试 眼动轨迹,分析相关眼动指标 (如注视时间、注 视次数、眼跳次数等) 探析 个 体 内 在 认 知 过 程。 眼动研 究 的 主 体 聚 焦 于 自 闭 症 对 社 交 场 景 以 及 面孔 -表情的注视模式上,眼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克 服自闭症传统诊断方法中主观性较强的缺点,客观 反映自闭症的面孔加工异常,为探讨自闭症社交障 碍的生 物 标 记 和 内 在 病 因 机 制 提 供 一 种 有 效 的 方法。
自闭症 (Autism) 是一种广泛性神经发育障 碍,一般发病于 3岁之前,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攀 升:美国 疾 病 控 制 与 预 防 中 心 (TheCentersfor 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 CDC) 2014年 公 布 自闭症发病率为 1∶68[1],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The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s, NCHS)

面孔知觉中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的眼动研究

面孔知觉中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的眼动研究

面孔知觉中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的眼动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面孔知觉中的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并通过眼动研究的方法深入解析这些策略在面孔识别过程中的作用。

面孔知觉是人类社交互动中至关重要的能力,它涉及到对面孔特征的提取、面孔结构的解析以及对面孔整体形象的认知。

本文将从眼动研究的角度出发,分析这些加工策略在面孔知觉中的运作机制,以期揭示面孔识别的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

在面孔知觉的研究中,特征加工策略指的是对面孔各个局部特征的关注和处理,如眼睛、鼻子、嘴巴等;结构加工策略则侧重于对面孔内部各特征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而整体加工策略则强调对面孔整体形象的感知和识别。

本文将通过眼动追踪技术,记录被试在观察面孔时的眼球运动轨迹,分析他们在不同加工策略下的视觉注意分配和加工方式。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面孔知觉的加工机制,揭示不同加工策略在面孔识别中的作用和相互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将为面孔识别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面孔知觉过程中特征、结构和整体加工策略的眼动特征。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以揭示面孔识别过程中的视觉注意分配和加工策略。

我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面孔处理任务:特征识别、结构识别和整体识别。

在每种任务中,都向参与者展示了经过特殊处理的面孔图片,以突出或隐藏面孔的特定信息。

例如,在特征识别任务中,我们使用了经过模糊处理的面孔图片,仅保留眼睛、鼻子和嘴巴等特征信息;在结构识别任务中,我们改变了面孔特征间的相对位置,以考察参与者是否能根据结构信息识别面孔;在整体识别任务中,我们展示完整的面孔图片,要求参与者进行整体识别。

眼动追踪技术在本研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我们使用先进的眼动追踪设备,实时记录参与者在完成各项任务时的眼动数据,包括注视点位置、注视时间、眼跳轨迹等。

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参与者在面孔识别过程中的视觉注意分配情况。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眼动研究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的眼动研究
动 仪 记 录 其 眼 动 轨 迹 结 果发 现 : 孤 独症 儿 童存 在 面部 情 绪表 情识 别 障碍 ,
他 们 完 成 匹配 任 务 的 正 确 率 显 著 低 于对 照 组 ;孤 独 症 儿 童 对 面 孔 的 注 视 时 间和 注 视 点 数 均 显 著 少 于普 通 儿 童 ,表 明孤 独 症 儿 童 对 面 孔 的 觉 察 速 度 较
儿 童 为 研 究 对 象 , 考 察 他 们 的 面 部 情 绪
孤独症儿童面部表情识别 能力的 眼动研究/ 马伟娜等
7 7
为 负 性 情 绪 刺 激 。在 生 理 反 应 方 面 ,孤 独 症 儿 童 对 情 绪 表 情 的 知 觉 水 平 显 著 低 于 普 通儿 童 , 情 绪 图 片 很 难 唤 起 他 们 的情 绪
感 知 ( M c I n t o s h , Re i c h ma n n — De c k e r ,
慢 ,难 以持 续 保 持 对 面 孔 的 注 意 ,对 情 绪 面 孔 的 注 意 偏 向存 在 异 常 ,倾 向 于 回 避 情 绪 表 情 。这 提 示 ,可 通 过 对 孤 独 症 儿 童 面 孔 注 意 力 的 训 练 来 增 强 其 对 面部 情 绪 表 情 的 - / e ,  ̄ q 能力 。 关键 词 孤 独 症 儿 童 面部 表 情 识 别 眼 动
W i l ba r ge r ; 20 06 ; Be a l l ,
童 在 匹 配 和 识 别 上 的 成 绩 没 有 显 著 差 异 , 但 在 命 名 任 务 上 的 成 绩 显 著 低 于 普 通 儿 童 。 鉴 于 此 ,本 研 究 采 用 对 孤 独 症
儿 童最 为 简 单 的 匹配 任 务 范 式 , 以避 免

面孔识别脑机制综述

面孔识别脑机制综述

关于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的研究综述沈祥英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09370125【摘要】自我面孔识别是自我参照加工的一种研究范式,反映了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识别出自我面孔的过程。

由于自我面孔识别的独特性而受到关注,关于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也有很多。

而关于其脑机制的研究近年也成为了热点问题。

关于自我面孔识别的左右脑半球优势至今还存在争议。

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区涉及前额叶、脑岛、扣带回、颞叶、颞顶交界区和顶叶等多个脑区。

搞清楚自我面孔识别的脑机制对于深入理解自我面孔识别的神经生理基础和精神疾病患者自我意识缺陷的病理机制和深入了解一般面孔识别、心理理论及自我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我面孔识别脑机制脑区1 引言看一张你和别人的合照的时候,你是不是会第一个看自己的脸,然后再看别人的脸?或者在一大堆的快速呈现的照片中,要是其中有你的存在,你总能看到你自己的照片?我们对于有自己面孔的东西总是那么容易就注意到了。

对于自我面孔识别这一特殊的现象引起了很多的研究和关注。

自我面孔是个体区分自我与他人的重要特征,自我面孔再认能力也被认为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我面孔识别是自我参照加工的一种研究范式,反映了人们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区分识别出自我面孔的过程。

与识别他人面孔相比较, 自我面孔识别在行为反应、种系发生、个体发展以及神经机制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它的独特性,目前这一领域已成为探究自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行为指标方面,自我面孔识别在速度上快于识别他人的面孔;种系发生方面,只有人类和大猩猩等高级灵长类动物才具有识别自己面孔的能力;个体发展方面,儿童出生后不久即能识别他人面孔,但要在18个月左右才能表现出自我面孔识别能力;脑机制方面,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研究结果表明自我面孔识别具有不同于识别他人面孔的神经机制,可能主要是右脑的功能【2】。

自我面孔识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即人们对自我面孔的识别快于对他人面孔的识别;2、自我面孔识别的优势效应存在文化差异,有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不会产生这一效应;3、自我面孔识别的正性自我偏见,正性自我偏见是指个体在知觉自我的过程中产生的、并在社会比较中努力保持和提升自尊的倾向,目的是希望对自己产生满意感、能力感和有效感。

[眼动文章]面孔观察的眼动模式:东西方文化与人际环境的共同调节

[眼动文章]面孔观察的眼动模式:东西方文化与人际环境的共同调节

[眼动文章]面孔观察的眼动模式:东西方文化与人际环境的共同调节我们在地铁口,中心广场等等热闹的地方,每天都会观察到形形色色的人。

我们喜欢看同种个体,尤其是他们的面孔,因为我们可以从他们的面孔中获得他们的信息。

有研究发现在面孔加工方面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西方人更多地注视眼睛和嘴巴,而东亚人更多的注视鼻子。

有研究者将这种文化差异解释为视觉感知的差异;西方人集中于眼睛和嘴,更多的是由于他们倾向将注意力放在一个显著的前景对象或焦点上;东方人集中于鼻子是由于他们对整体感知的偏好,优先考虑物体与周围情境信息之间的关系。

文化在人们彼此交往方面也有差异。

例如,西方人倾向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自我,传达他们的想法和信号,所以使用直接眼神接触作为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东方人习惯控制自己的思想表达,消除感情信号,以保持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因此,倾向于考虑到过度的眼睛接触不礼貌,从而避免眼睛接触;本研究中,我们测试了人际交往中的文化差异是否会受到社会性背景信息的调节,这里界定的是眼神的交流与否。

该试验选取了57个被试,其中30个东亚人和27个西方人,所有被试拥有流利的英语水平,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实验采用3(兴趣区:眼睛、鼻子、嘴巴)X2(文化:东方、西方)X2(人际关系:注视、避开注视)的混合实验设计。

在本次实验开始之前,事先找好4个“演员”(1个东亚男性、1个东亚女性、1个西方男性、1个西方女性)。

告诉他们现需要录一段采访视频,主题是谈论在伦敦你最喜欢的旅游景点。

在录制时指示演员尽可能的保持中性的面部表情。

录制过程中,有两台摄像机,一台正对演员,另外一台位于右侧约20cm,并要求演员将目光集中于正前方的机器。

录制时长20s。

总共得到8个视频,包含两个角度,一个角度直视,一个角度非直视。

随机分配被试观看四个具有相互注视的视频剪辑或者没有注视的,被试在观看期间佩戴便携式眼动仪,记录观看的位置以及持续时间。

结果发现:1.在相互注视的条件下,实验结果出现了注视时间的文化差异:东方人更喜欢看对方的鼻子,西方人则更多的看眼睛;2.在避免目光接触的条件下,实验结果不显著,即无文化差异;3.事后比较发现:东亚人受到人际交往背景的影响较弱,倾向于一直都更多的注视鼻子区域,即整体加工策略。

面孔种族效应眼动模式研究述评

面孔种族效应眼动模式研究述评

面孔种族效应眼动模式研究述评作者:张向丽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05期“种族效应”(ORE,the other-raceeffect)是面孔知觉专家化研究中的一个典型现象,指人们识别本族人的面孔时绩效较好(更准确,更快速),识别他族人的面孔时绩效较差(错误较多,速度较慢)。

许多前人的研究都在探讨种族效应的加工机制。

其中眼动研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研究方法,因为它能记录不同被试(婴儿或成人,正常人或有缺陷的人)对面孔不同部位的注视,且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高的精确度。

近年来面孔种族效应的眼动模式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跨文化面孔识别眼动模式研究研究表明,眼睛,鼻子,嘴巴区域包含大量社交信息,对于人际交往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且对于面孔识别也很重要。

面孔识别中大部分注视点都落在这三个区域。

早期的研究者认为面孔识别的眼动模式具有跨文化一致性,但随着文化差异研究的兴起,心理学家开始研究面孔识别眼动模式的跨文化差异。

Blais等人最早开始此方面的研究。

他们以西方高加索人和东方亚洲人为被试,考察了他们在学习,识别和分类任务中的眼动模式,感兴趣区域的选取为眼睛(左眼,右眼)鼻子,嘴巴区域。

结果发现西方高加索被试是以相同的模式观看不同种族面孔的,他们更多的注视倒三角区域(眼睛,鼻子,嘴巴),且具有跨任务(学习,识别和分类)相似性。

而亚洲被试则更多的注视面孔的中心区域。

后续研究也证实了面孔识别眼动模式的跨文化差异。

Rodger等人的实验中用倒立的面孔考察东西方人观看倒立面孔的眼动模式差异,结果同Blais的结论一致,在倒立情况下东西方人仍然是用和正立面孔相似的模式观看面孔,西方人仍然更多注视倒三角偏嘴巴区域,而东方人更多注视面孔中心到眼睛区域。

(2)跨种族面孔识别眼动模式研究各个年龄段被试扫描本族和他族面孔的眼动研究揭示了扫描模式的差异确实是种族效应存在的原因之一。

婴儿的研究如Liu等人(2011年)的研究中,被试为4到9个月的中国婴儿,任务为自由观看中国和高加索面孔,并且用眼动仪记录他们的眼动扫描模式。

自闭症幼儿面孔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社会认知缺陷指标的探索

自闭症幼儿面孔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社会认知缺陷指标的探索

自闭症幼儿面孔加工特点的眼动研究:社会认知缺陷指标的探索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受损、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在ASD的研究领域中,眼动研究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因为眼动能够揭示人类认知过程中的注意分配和信息处理。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幼儿的面孔加工特点以及与社会认知缺陷的关联。

1. 自闭症幼儿的面孔加工异常面孔加工是人类认知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了注意力、记忆、情绪等多个认知过程。

面孔是社会交往的重要信息源,而自闭症幼儿对面孔的加工往往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模式。

一方面,他们在识别面孔身份的能力上存在困难,常常无法准确地辨别不同的面孔。

另一方面,他们在感知面孔表情和情绪的能力上也呈现出缺陷。

这些异常表现在自闭症幼儿的眼动模式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眼动研究发现,与典型发育儿童相比,自闭症幼儿在观察面孔时的注意分配方式存在差异。

典型发育儿童在观察面孔时常常会首先注视眼睛区域,而自闭症幼儿则更倾向于注视口部。

这可能是因为自闭症幼儿对于社会交互的注意力偏差,导致他们更多地关注语言和交流的细节。

此外,他们还表现出较少的注视面孔周围区域,如额头、鼻子等,这进一步证实了他们对面孔整体特征的加工能力较弱。

2. 面孔加工特点与社会认知缺陷的关联面孔加工异常与自闭症幼儿的社会认知缺陷密切相关。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理解和解释社会信息的能力,包括社会交互、情绪感知和理解他人意图等。

自闭症幼儿常常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并且这些困难与他们对面孔的加工异常密切相关。

在社会交互中,自闭症幼儿往往缺乏注视他人眼睛的能力,导致了他们在言语沟通和非语言交流中的困难。

眼睛作为社交互动的重要路径,通过注视眼睛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包括他人的情感、意图以及对话的节奏等。

因此,自闭症幼儿由于对眼睛区域的注意力偏差可能会错失大量的社交信息,影响他们对他人意图的理解和情绪感知的能力。

生理心理学考点整理之欧阳美创编

生理心理学考点整理之欧阳美创编

生理心理学复习第一章第二章、绪论1.学科性质:沈政:传统观点认为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生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近年来认为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2.生理心理学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1)与生理学、神经生理学:都是以动物为实验对象;都是以生理活动的控制为自变量,以心理和行为反应为因变量;(2)与普通心理学:都涉及到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

(3)与神经心理学:都要了解心理活动的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4)与认知生理心理学:认知生理心理学是在生理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视对高等灵长类动物的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

3.相关概念:(1)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几乎可以等同。

心理生理学更加注重生理变化。

(2)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精神病是一些心理活动障碍或疾病的总称;神经病指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

都与脑或神经系统障碍的问题有关,可以丰富、补充生理心理学的知识。

4.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一切心理过程都是脑细胞的有组织的整体活动;不忽视整个神经系统的组织等级(或水平)关系。

5.传统生理心理学的研究途径(研究途径的融合):(1)临床病理的研究:Phineas.Gage(铁棍、额叶损伤--性情大变);前额白质切除术(治疗精神病);(2)动物实验的研究:对动物的脑或整体施加干涉;控制动物的行为(PPT1-29)6.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传统的干预与测量技术,现代认知成像技术)(PPT1-30~42):(1)传统的干预与测量技术有脑实体定位技术、神经解剖技术、脑损伤技术、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技术、电记录技术、脑成像技术(传统的三大脑造影技)、行为测量技术;(2)现代认知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构像技术(CT)、核磁共振扫描技术(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技术(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构像技术(PET)。

7.脑损伤技术:通过破坏脑皮层或其他结构(尤其高等动物脑深部结构)来研究其机能。

女性陌生面孔识别优势的眼动研究

女性陌生面孔识别优势的眼动研究

233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DOI:10.16661/ki.1672-3791.2019.02.233女性陌生面孔识别优势的眼动研究①张蓉 秦政(沧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河北沧州 061000)摘 要:面孔识别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技能,在基于前人眼动研究基础上,该研究旨在寻找女性面孔识别优势的眼动依据。

使用SMI桌面眼动仪为实验工具,随机选取了46名大学生进行2×2×2混合设计的眼动实验。

结果显示,女性在面孔识别比男性面孔识别的准确率高;同性别图片识别准确率优于异性别;心理旋转组与未心理旋转组的识别准确率结果不存在性别差异;存在识别准确率差异。

具体表现为,女性面孔识别主要兴趣区在眼睛部分,男性面孔识别主要兴趣区在鼻子部分。

关键词:面孔识别 女性优势 眼动中图分类号:B84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b)-0233-02面孔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交能力对我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眼动等新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面孔识别的研究也逐渐表现出更多的兴趣。

Wright [1]发现,女性在识别不同性别图片和陌生面孔的能力都优于男性。

孙天义等人[2]在基于延时匹配范式的脑电技术面孔识别研究中也发现,女性被试在进行面孔识别时存在性别优势,女性被试识别面孔时准确率和识别反应速度均优于男性。

那么,这种面孔识别的性别优势具体表现是什么?在面孔识别的眼动研究中,注视点、持续时间、注视点个数、注视点跳转、瞳孔大小等眼动指标能够推测面孔识别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情况,常被研究者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3]。

依托眼动技术,此研究从面孔兴趣区入手分析这种优势存在的原因。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实验随机选取46名大学生,其中男性22名,女性24名,被试近期无重大心理刺激事件发生,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为1.0。

微笑影响面孔吸引力判断的眼动研究

微笑影响面孔吸引力判断的眼动研究

微笑影响面孔吸引力判断的眼动研究张丽丽;魏斌;张妍【摘要】运用眼动仪技术,探寻微笑对面孔吸引力认知加工的影响及其眼动模式.眼动结果发现:被试注视微笑图片嘴巴部位的总注视时间长于中性图片嘴巴部位;被试注视高吸引力图片眼睛部位的总注视时间长于低吸引力眼睛部位.被试先看嘴巴,后看鼻子,最后是眼睛部位.首次注视持续时间从长到短依次是:嘴巴、鼻子,眼睛部位.结果表明微笑影响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加工及其眼动模式.嘴巴对微笑图片有影响,眼睛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有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心理学探新》【年(卷),期】2016(036)001【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微笑;眼动;面孔吸引力【作者】张丽丽;魏斌;张妍【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绵阳621000;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绵阳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2.5有关面孔吸引力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就在西方心理学界兴起,这一研究领域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的共同关注(马华维,俞琴燕,陈浩,2007)。

面孔吸引力(facial attractiveness)是指对目标人物的面孔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让人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富有吸引力的面孔往往具有对称性、均匀性以及具有性别二态性的明显特征(Rhodes,2006)。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总结可以得到,影响面孔吸引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面部平均化(Komori,Kawamura,& Ishihara,2009a,2009b;Trujillo,Jankowitsch,& Langlois,2013;Vingilis-Jaremko,Maurer,& Gao,2014)、对称性(Baudouin & Tiberghien,2004;Little,Jones,DeBruine,& Feinberg,2008;Vingilis-Jaremko & Maurer,2013)、性别二态性特征(DeBruine,Jones,Smith,& Little,2010;Rennels,Bronstad,& Langlois,2008)、面部特征值(Baudouin & Tiberghien,2004)、皮肤健康状况(Jones,Littl,Burt,& Perrett,2004)以及皮肤颜色(Van den,Bergh,& Frost,1986)等因素。

面孔的认知与识别

面孔的认知与识别

面孔的认知与识别认知心理生理学(Cognitive psychophysiology)创造了许多实验方法研究正常人面孔认知的规律。

在左构脸和右构睑的研究中,发现了左侧脸负载着较多的信息;在正位脸和倒立脸的研究中,发现了面孔认知的翻脸效应;在面孔旋转的研究中,发现了心理旋转效应;在正常脸与重组脸的研究中,发现了面孔认知的拓扑编码规律;在熟悉脸与陌生脸的研究中,发现了不同的编码过程和脑网络。

这些研究表明,面孔认知过程至少包含7种编码:图形码、结构码、身份码、姓名码、表情码、面部言语码和视觉语义码;熟悉性判断、身份判断和姓名判断的反应时依次增长的事实,提示三者是顺序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对熟悉人确认至少包括3种编码,即结构码、身份语义码和姓名码;对陌生人识别,则以图形码和视觉语义码为主的两种编码过程;在面孔识别中最普遍而共同的加工过程是并行处理,随加工深度要求不同,则有顺序的串行加工过程;各种编码过程中,均可并行同时提取许多特征,实现底-顶的加工策略,也存在着顶一底的语义指导加工策略。

总之,认知心理学发现的这些规律,对于深入研究人类信息加工的自动过程和控制过程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心理生理学以脑事件相关电位为基础,吸收了认知心理学对面孔认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认知心理生理学的新研究领域。

文献中积累的事实表明,从简单描述的面孔图到真实面孔照片,随复杂性增加和要求记忆功能的参与,面孔刺激引出的ERPs中较长潜伏期成分增多,面孔与非面孔刺激的ERPs差异主要反映在潜伏期为250毫秒以前的成分,大体在140-240毫秒之间。

在熟悉人照片匹配实验中,不匹配时引起160毫秒以前的负波,以右半球为主;在照片的身份、职业匹配实验中,不匹配时则引起两半球广泛性不匹配负波;潜伏期约450毫秒。

我们实验室自1988年以来,研究了正常被试在面孔识别时的ERPs,发现以双关图为认知材料时,将其认知为面孔时比认知为非面孔时P2波的潜伏期加长,说明面孔认知比非面孔认知的加工过程复杂。

人类面孔认知模型和脑机制的研究

人类面孔认知模型和脑机制的研究

项目可行性报告及经费概算项目题目:人类面孔认知模型和脑机制的研究(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1.1 研究目的面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通过面孔认知(Face Recognition)这种基本而重要的社会行为,人们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社会信息(如年龄,性别,种族和情绪等)。

面孔认知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PYSYCINFO近5年的文献检索表明面孔研究有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研究面孔的结构和特征信息的认知加工规律。

例如,McKone在2008年发现面孔的结构信息加工并不受观察角度的影响,而特征信息加工却会随着观察角度偏离而被削弱[1]。

其中,面孔特征信息指的是单独的面孔特征,比如面孔的眼睛、鼻子等部件的信息;而结构信息指的是这些部件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2]。

通常,结构信息由这些部件之间的实际距离来表征,比如眼睛之间的距离。

另一条研究主线是研究面孔认知的脑机制问题,例如,2008年,Cloutier等人采用fMRI技术对面孔中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研究,发现了眼睛注视的加工和面孔性别信息加工的不同神经回路[3]。

目前来说,近10年中虽然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各种研究技术在面孔认知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我们认为在该领域仍然还有大量的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有关面孔认知中结构和特征信息认知加工规律的研究还停留在较为零散的、定性层次上对问题进行描述,缺乏对面孔认知规律的深入系统研究。

这些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结构信息以及特征信息变化对人脸认知的影响趋势或方向,实验中大多数也只采用静态面孔作为实验材料。

本课题将通过本课题研究系统考察对于静态和动态面孔认知过程中,结构和特征信息的不同维度变化如何在数量层次上影响面孔认知的加工,从而建立面孔认知的认知模型。

第二,虽然已经有大量研究采用ERP(事件相关电位)以及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等技术开始研究面孔认知的脑机制问题。

比如对大脑枕颞结合部的腹侧皮层(Ventral occipital temporal cortical system, VOT)内的特殊皮层区域――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 FFA)的功能一直受到研究者的争议。

眼动追踪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眼动追踪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眼动追踪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人类视觉感知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而眼动追踪技术作为一种研究视觉行为的重要手段,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眼动追踪技术的介绍眼动追踪技术是一种通过追踪人眼在视觉任务过程中的移动轨迹,来揭示人类视觉体验和知觉的研究方法。

通过记录人类在观看画面、阅读文本等过程中的注视点及注视时间,眼动追踪技术可以量化人类视觉行为的过程和规律,并探究视觉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和处理方式。

二、眼动追踪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 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用来诊断和监测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脑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这些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眼动过程,如注视准确度、注视控制和视觉搜索等,因此应用眼动追踪技术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信息量。

2. 视觉康复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用来进行视觉康复,帮助患有眼肌麻痹、斜视等疾病的患者恢复正常视觉能力。

通过针对患者的视觉缺陷设计相关的训练任务,可以促使患者进行正确的注视行为,从而改善视觉功能。

3. 研究注意力机制注意力机制是人类视觉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用来研究人类在进行任务时的注意力分配。

例如,在识别多个物体的时候,当物体数量增加时,注视时间和注视准确度就会发生变化。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的应用,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注意力机制的本质和规律。

4. 研究认知过程眼动行为不仅反映了人类注意力机制,还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过程。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可以研究对视觉信息的处理、整合和抽象等认知过程的特征。

例如,在面孔识别任务中,眼动追踪技术可以揭示人类对不同人脸区域的关注度和处理方式,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机制和行为规律。

三、眼动追踪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眼动追踪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

与传统的摄像头式眼动追踪相比,无接触式眼动追踪技术可以更轻松地获取眼动数据,并且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场景。

同时,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也为眼动追踪技术提供了新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樊倩,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主修基础心理学专业,从事面孔认知研究。
隋雪 ,辽宁师 范大学。
3 4
社会心锺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 期 2 1 年第 9 总 1 9 6 2 7 01 期 第 0 页 5
・ 论研 究 ・ 理
识别差异 。第 一是脑定位标准 :执行 面孔识别与 物体识别功能 的脑结构与脑机制不 同 ;第二是加
照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信息。1 2 ]
至今 ,大部分研 究结果 支持 的是面孔 识别是基 于 在面孔认知研究中 ,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理论 ,
首先 ,从 脑 定 位标 准 出发 :对 恒 河 猴 细胞 面孑 的整体结构 。 L
电活 动与 损毁 研 究 表 明 ,恒 河猴 选 择 性 加 工面
孔 的脑 区位 于下 颞 叶及 颞上 沟 的边 沿 。这 两个 即特征 说 、结 构说和整体说 。特征说认 为面孔加 部 分包 括 许 多 面孔 神经 元 ,它 们 对 面 孔 有着 强 工过程 主要对 特征信息进行 加工 ,特 征信息是指 烈 的反 应 而x t 面 孔物 体则 只有 微 弱 的 反应 或 面孑上相对独立 的器官 ,如眼睛 、鼻子 、嘴 巴等 ; t ̄ , L 不 反应 。使用 电生 理 、脑成像 以及 对 脑 损 伤病 而结构 说则认 为面孔加工 过程 除了特征信息加工 人 进 行神 经心 理 学 检查 等手段 ,研 究 者 已经找 之外 ,更主要 是结构信息 的加 工 ,结构信 息是指
1 . 孔的知觉方式 2面
面孑 识别研究 中的另一个重要 问题是 :我们 L
工系统标准 :两 个 系统独立运作而不依靠 另外一 对面孑 进行识 别时 ,是如何加 工的?是基 于面孔 L 个 系统 ;第 三是信息处理方式标准 :两 个系统按 的局部 的成 分特 征 ,还是 基 于面孔 的整体结构 。
现 出功能一侧 化的倾 向。 l1 4 而且这 些特征 信息在 面孑 加 工过程 中具有不 同 L 其次 ,从 加工系统标准来 看 :许多研 究发现 的相 对重要性 ,从大到小依 次为内轮廓 、外轮廓 、 存 在面孑 和一般 物体 识别两个 独立 功 能 的模 块 , 眼部 、嘴巴 和鼻子。很显然 ,特征说支持 的是面 L
其 中最有力 的证据来 自脑损伤病入 识别功 能的双 孔的局部加工方式。在支持结构 说的研究者 当中, 重分离 。脑损 伤病 人所表现 出的面孔 失认 是一种 研 究者通 常把结构加工 等 同于整体 加工。嘲 然而 ,
等脑成像技术所进行的研究 ,为面孔识别的特异
面孔识别加 人类为什么对面孔有着这些独特 的感知能力 , 性提供 了更为可靠的证据。传统上 , 人类是 如何对面孔进行识别的?18 年 ,根据 以 工 的特殊性 主要通过与物体识别加工相 比较而获 96
mh a 往研究 成果 ,提 出了著名的面孔加工 的多 阶段识 得 。F ' 提 出了三个标准 以衡量面孔识别与物体

条支路 把面孔结构表征与存储在面孔再认单元
有一个清晰的 、正确 的认识 ,从而更有助 于人们 里的面孔 表征进行 比较 ,特征 匹配 时将激活相应 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和适应周围的环境 。人类这 的单元并 且获得有关面孔 的语意记忆 ,完成最终
些非凡 的面孑 识别 能力是如何 出现 的呢?一些研 的面孔识 别 ;而另一条支路性别和表情 的加工。
时则与 实验一 的面孔 图片眼动轨迹相似。
关 键 词 :面孔 识 别 眼动
别模 型。【 们认 为,对面孔识别 加工应分为两个 ’ 他
1引言 。
阶段 :第 一阶段是对面孔 的知觉结构编码 ,这 个 阶段会进 行面孔特征和空 间结 构 的分析 ,包括两
面孔是人类最 显著的外部特征 ,面孔识别 是 种编码方 式 :一种是静 态的图形编码 ,比如面孔 人类社会生 活中的一项重要功能 ,它能 帮助 我们 照片的亮度 、质地等 ;另一种是 动态的结构编码 , 在缺乏外部线索 的情况下 ,对他人面孔的熟悉度 、 主要指 的是对面孔空间结构的编码 。第二阶段是 情绪状态 、社会地 位 、性别 、年龄和种族 等方面
中 自然选择的作 用使得人类先天就具有 了面孔识 别 的相关信息 ,另一些研究者则认 为 ,生活 中与 面孔广泛的 、长时间 的接触才是真 正的原因 ,它 逐渐使人类成为了面孔识别的专家。
11 . 面孔识别的特殊性
随 着 科 学 的进步 ,使用 P T R E 、E P和 f R M I

理论研究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7 6 2 期 21年第 9 01 期 总第 15 页 08
面孔识 别 的 眼动 研 究
樊 倩 隋 雪
摘 要 :采用眼动记 录法探讨面孔识别的加 工过程。在 实验 一 中,通过记录被试识别面孔 图片和非面 孔图片时的即时加工过程 ,考查被 试在知觉面孔 与一般物体 时的眼动差异。在 实验二 中,考 察被试在知 觉熟悉面孔与 陌生面孔 时的眼动差异与时 间进 程的差异。结果表 明:( 个体在加 1 ) 工面孔时倾 向于首先在双眼 间平移而后向嘴 巴运动 ,完成面孔识别,而在识别物体 图片时则 没有固定的运动轨迹。( 在知 觉熟悉面孔时被试倾 向于只注视眼睛,而在知觉陌生面孔图片 2 )
到 人 类 选 择 性 地 对 面 孔 刺激 进行 加 工 的 脑 区 , 面孔上 特征之 间的空间关 系及版 面布局信息 。面 即梭状 回面孔 区 。面孑 加工 的功 能 一 侧 化 也是 孔认知研 究 中一 直存在 着局部 和整体 加工方式之 L
面孔 特殊 性 加工 的重要 证据 。许 多 研 究 都证 实 争 。部 分研究者认 为 ,面孑 主要 以局部特征信息 L 了面 孔加 工 的右 半球 优 势 ,而物 体 加 工 则 未表 进行加工 ,整体面孔 只不过是各特征的简单总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