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大学中文系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厦门大学中文系802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

一、解释概念(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浪漫主义

答:“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到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开始兴起。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强烈的主观态度、热烈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唤醒精神和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

2.叙述角度

答:“叙述角度”即“叙述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考察和讲述的角度。叙述角度的转换对阅读的意义在于:叙述角度的变换,可以拉近或拉远作品与读者、叙述者与接受者的距离,从而造成不同的阅读效果。叙述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传统的叙述视角研究一般根据叙述人称来划分:第一人称叙述是叙述者作为故事中人物从内在角度讲故事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是叙述者以旁观者的口吻从外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此外还有第二人称,即以“你”为故事中人物的这样一种特殊叙述方式。法国学者热奈特则用“聚焦”这个概念来分析不同的叙述视角。他将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

3.社会历史批评

答:“社会历史批评”是指19世纪的欧洲知识分子开创的一种全新的文学理论范式。这种理论批评形态,在当时通常以报刊登载的文艺批评为主要形式,旨在将文艺现象和文学作品同一定社会、一定历史的生活、文化等现实相联系,用现实的视角去观照文艺,去发现和阐释社会历史现实与文艺之间的关联和影响,去考察文艺作品和社会历史内容以及作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判定文艺作品的成败,判定作家的价值。

二、问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文学有哪几种形态?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一般把文学区分为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或者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或者通俗文学与纯文学。这种两分法并不严密,因为高雅文学实际上包括了严肃文学和纯文学;严肃文学与纯文学是有区别的,是不同的文学类型,严肃文学注重社会意义,而纯文学突出审美品格。可以把文学划分为三种类型: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纯文学。

(1)文学的三种形态

①严肃文学

文学文本的三个层次中,如果现实层面起了突出作用,理性成为主导价值,就形成了严肃文学。严肃文学虽然也有审美价值或者消遣娱乐性,但其本质的特征是现实性。严肃文学往往是针对现实问题而作,触及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本质方面,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态度。严肃文学往往有鲜明的社会主题、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表现出作者的政治、道德、宗教等思想倾向。严肃文学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惩恶扬善、爱憎分明,发挥着直接的社会作用。这样,严肃文学就成为人们认识现实、干预现实的手段。严肃文学既属于民间领域,教化民众,

影响社会生活,同时又介入公共领域,抨击时政,干预政治生活。

②通俗文学

文学文本中,原型层面突出、感性价值主导,就形成了通俗文学。通俗文学以感性化为基本特征,并具有趣味性、通俗性和大众化以及模式化、消费性和流行性、商品化等特征。虽然通俗文学也有现实性和审美性,但由于原型层面起了突出的作用,因此极度感性化,而不以意识形态性、审美性见长。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感性描写,来宣泄人的生命欲求,从而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因此性爱和暴力成为通俗文学的最普遍的题材。通俗文学把感性需求转化为文学趣味,因此具有可读性。通俗文学往往以情节生动曲折、富于趣味性取胜。它给人以轻松愉快,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通俗文学适应大众的消遣娱乐需要,因此思想内容较为浅显,形式较为通俗易懂,而又追求趣味性、可读性,容易被文化水平不高、文学修养不深的普通群众接受。同时,它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选取大众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题材,很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

③纯文学

纯文学指审美层面有突出作用、以审美价值为主的文学形态。纯文学超越现实层面,触及更为根本的生存意义问题。它对社会人生的描写,主要不在于说明、干预社会问题,而在于通过对人的命运的探索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发掘,揭示生存的意义,因此具有了审美超越性。纯文学克服了通俗文学的低俗性,以高雅性见长。纯文学主要是知识分子的文学,无论在文学形式的精致上,还是在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超越性上,纯文学都高于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纯文学因此成为文学的最高形式,它以其审美的超越品格和高雅性引领文学的前进。突出的审美价值使纯文学突破了历史的局限,具有了永恒的价值。纯文学因此具有经典性,它成为文学的典范。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都以纯文学为典范,学习它的超越的思想内容、高雅的文学形式,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己的缺陷,增强了文学性,提高了审美价值。

(2)文学形态划分的依据

①以往关于文学本质的问题争论不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图用一个本质来涵盖不同的文学形态。无论是把文学的本质归结为意识形态还是单一的审美,都否定了文学形态的多元化,结果就是强调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排斥了具有审美价值的纯文学;而强调了文学的审美本质,又排斥了具有现实价值的严肃文学;无论是意识形态本质论还是审美本质论,都排斥了具有消遣娱乐价值的通俗文学。

②现代社会,文学形态高度分化,特别是通俗文学摆脱了边缘地位,上升为文学的主流形态,因此,继续忽视通俗文学已经行不通了,传统的文学理论也不适应文学分化的现状了。我们必须改革文学理论,建立新的文学本质观,使之适应不同的文学形态。不同的文学形态突出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意义,体现了文学的不同本质,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文学的形态的研究。

③文学形态的划分是依据文学的多层次结构。由于文本有原型层面、现实层面、审美层面,因此文学也就具有了原型意义、现实意义和审美意义。而在不同的作品中,这些层次间的关系不同,分别突出了不同的意义,就形成了不同形态的文学类型,即突出原型意义的通俗文学,突出现实意义的严肃文学和突出审美意义的纯文学。

2.关于文学创作的灵感,柏拉图提出了哪两种解释?

答:关于文学创作的灵感,柏拉图提出“神力凭附说”和“灵魂回忆说”此两种解释:(1)神力凭附说

“神力凭附说”是指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输送给他,暗中操纵着他去创作。这个解释是在最早的一篇对话《伊安》里提出来的。柏拉图认为灵感就像磁石,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