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作者:黎卫兵

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01期

摘要:教学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按照我自己的教学工作中的理解,换一种说法,即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习得某一知识,形成某一能力的推测与判断。就是对自己的数学学学习有没有热情,有没有信心。那么我们首先可以来看一下,各种对于自我效能感的说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自我效能培养

1.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2.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 自我效能感究其实质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的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学习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和判断能力的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个人自身学习的成败经验。

这一因素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比如,教师在讲授完某一数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时,题目的选取要难易适度,过难过易的题目,都会影响学生的成败归因。很容易取得的成功会让学生沾沾自喜,而长期的失败会导致形成习得性无助。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不同,他们对于成败的感受也各有不同,教师需要个别指导。

第二,替代经验。

学生个体的许多学习效能期望是来源于对其他同学的观察,如果看到一个与自己一样或不如自己的人成功,内心就会激发某一紧迫感,自己的效能感就会提高。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多鼓励中等学生,从而影响其他学生。

第三,言语暗示。

教师的言语暗示能提高学生的效能感,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暗示效果是不巩固不确定的。比如在进行随堂练习时,教师对于做对了题目的同学进行适当的鼓励,对不敢上台做习题

的同学,要激励他。特别是做对了,就要多加表扬。而做不对,也不要斥责,而是可以讲过一次,重新尝试一遍。切记,不要对任何学生有任何消极的暗示,这样会明显降低他们的效能感。

第四,情绪唤醒。

班杜拉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情绪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

首先要弄清楚自我效能感情绪唤醒水平的意义。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妨碍行为操作,也就是在高的唤醒水平时候,降低自己的实际表现水平,从而使成绩降低。研究表明,焦虑水平高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烦恼、疲劳则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当学生处于过度焦虑或恐惧状态下,会产生恶性循环,学习的无能感会不断得到加强,也就是影响到了自我效能感。

第五,成败归因。

班杜拉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的影响。一般来说,多次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习的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

不过,归因方式可使个体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出现变化。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也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这就是我们一定要特别警惕的事情,学生出现了习得性无助。一旦形成了习得性无助,长期下去,就会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就等于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矫正,甚至形成不可挽救的局面。

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并不成熟,很有可能出现偏科厌学的情况,教师要细致地教育引导。对学习的得失,要有合理正确的归因。特别不要对于后进学生有过激的暗示,而要耐心地关注他们的成长,促使其不断地进步。

培养小学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方法。

小学数学科目学习内容的特点:小学数学教材本身的编排,就是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来源生活到高于生活的编排体系。如此安排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首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辅之以教师的激励和帮助。因材施教,选择难易适宜的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可以实现的,便于具体操作的。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寄予适当的期待,学生一旦感受到了教师的期

待,也会无形中对自己的学习充满期望,并为之努力,这样就促进了学习动机和主动性。当然,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所期待的是不尽相同的。如果期望值太大,学生达不到,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挫;而期望值太低,很容易就能达到,也会降低学习的进取心。

其次,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而不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过多的直接的失败的经验,如多次回答不出问题。老师在数学教学时,可以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掌握方法,多加练习,一般学生巩固基础,其余的适度拓展提高。学生总体也有个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不要过分的拔高,或者降低。在学习知识的迁移中,不断地提高,才能逐步促进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再次,树立数学学习的榜样,观察榜样的成功经历。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让他们观察、了解榜样学生成功的原因,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对自己学习能力和潜质的信心,自我效能感就会有所提升。

另外,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媒介,使其适应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切记不要超越学生认识水平去拔苗助长,使学生突如其来被灌输。而要一步一个台阶地达到教学目的。拔节式的教育,无疑是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严重摧残。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挑战性任务来实现。通过老师的帮助,成功地完成一些挑战性任务,而不是过难或过易的任务。不论任何学习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在巩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数学的学习效能感。

再者,小学生数学知识结构主要的学习内容并不多,对于平时的小练习,小测验,一定要精准,教师要认真检查,要仔细批改,要点评讲解。对有进步的同学,学习不努力的同学,或表扬或批评,都要形成激励或鞭策。

最后,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学生由于思维发展、学习习惯、心理性格的差异等各种原因,总会有所谓的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区分。但是,如果抓好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氛围既是认真紧张,又能轻松活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和方法,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应该是可以有所提高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M].书籍数据,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7-01.

[2]心理学[M].书籍数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6-30.

作者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