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动机理论中的一种,由班杜拉(Bandura)最早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传统学习理论的研究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上,而传统动机理论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么强化(诱因)才能促进行为上。
但是,个体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项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它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同时,班杜拉也认为,除非学生真正地认为自己在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能力且取得了进步,否则他们是不会感到有效能的,即使他们的行为得到奖励或行为结果优于他人。
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
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1]在上面的案例中,小华有确定的目标,但在学习中却不能好好为这个目标努力,老师、家长的努力劝说似乎也不起作用。
在这里,其原因除了本身性格的慢热,自身缺点——懒惰,以及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依靠父母监督外力作用影响下学习的习惯外,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是否能够好好学习,取得理想成绩,达到目标缺乏信心,并且试图为自己找借口。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要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
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英语学习
万 方数据
264
语言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总第184期 从而使评价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提高 自我效能感pJ。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 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 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 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 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2总第184期 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且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 并且还会泛化到类似的情景中去。相反,多次失 败的经验打击进而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学生从观察其他同学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学生通过观察他人英语学习的 成败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英语 水平相仿的人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最后取得成功。 反之,看到他人的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 失败,则会降低他的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 有任何成功的希望。 (3)英语学习目标与任务的设置是否恰当 如果英语学习目标很高,任务很难,这时学生 取得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失败不会降低 自我效能感。如果学习目标过低,任务过于简单, 学生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倘若失败 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4)归因方式的差异 归因(attribution)是指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中 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推论。如果学生把英语学习 中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难 度小,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将成功与自身 的勤奋、努力等可控因素相关联,则会增强自我效 能感。反之,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 差、难度大等,则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如 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如自身的能力时,则 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评价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评价主要以终结性测试为主要方式, 以相对评价为主要标准,评价方式、标准单一,考 试主要以书面形式,这样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 大学英语教师只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这样就不能 全方位评价学生,分数低的学生就成了所谓的“差 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英语学 习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 (6)教师的期望值高低的影响 教师的期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 激发学生的潜能。当教师认为学生有潜能有培养 前途时,就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期待,这种期待会 表现在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上,当学生感受到教师 的期待时,就会产生符合期望的努力,这就是教师 的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教师如果对其学生充满信心,积极期待, 以积极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生教育工作中去, 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否则,学生的自我 效能感则降低。 (7)性别差异的影响 性别差异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中引起广泛关 注的课题,多年来,诸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卓有 成效的研究,得出了部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并在 此基础上得出女性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水平总体上 优于男性二语习得者的论断(Burstall 1975;Boyle
浅议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浅议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摘要: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实践价值,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心力的培养。
适当运用外部强化,引导学生自我强化,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类似的榜样,训练正确的归因方式,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等,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学生培养途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又称为自我效能信念或自我效能期待。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体对达到某种结果而进行的组织和执行的行为能力信念”。
实际上,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在进行某一行为或活动前对自己能否胜任的一种主观推测和判断,它能够决定行为的选择性和持续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和情绪。
1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育实践价值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价值,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其行为表现,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力的培养。
1.1自我效能感是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学习动机是学生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没有学习动机特别是源于学生自身需要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行为就不会一直持续,而自我效能感是产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基础。
只有当学生觉得自己有能力胜任某项活动时,内在动机才会产生。
也就是说,学生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是他选择进行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关键,相反,如果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学生的学习行为可能会中断。
1.2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研究证实,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自我效能感并非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目标,相信努力就会成功,而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整,并能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可控因素,激励自己要更加努力。
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常常选择过难或过易的极端目标,不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类似于机遇等外部不可控因素,一旦学习遇到困难就会怀疑自己甚至放弃努力,以至于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作者:李翠芳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02期【摘要】前人分别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测量方法、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今后研究应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学业自我效能感综述【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79-01一、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理论,这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
学业自我效能感就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梁宇颂认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与自信。
”[2]王凯荣和梁宇颂认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共同构成了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业并取得好成绩的判断和信念;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则是对自己是否能够采取学习行为和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和信念[3][4]。
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方法国内外的测量量表种类繁多,没有统一标准。
主要有: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Schwarzer等人1981年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
10个项目组成了量表,采用四级评分标准(1-4)。
GSES 只有一个维度,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重测信度、折半信度分别为0.83(p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周夏、董奇参考吉普森和顿波(Gibson&Dembo)编制的教师功效量表修订改编而成。
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共12项。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边玉芳(2003)编制而成,由“基本能力感”、“控制感”两个分量表组成,包含10个分测验,63道题。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由梁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等人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改编而成。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到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随后于1980年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更透彻地阐述他的自我效能原理,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行为的计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这一巨著,对自我效能机制进行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论述。
班杜拉在1977年时,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他认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他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
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
”即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
班杜拉在1980年发表的《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演说中,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响思维模式、行动和情绪激活。
80年代以后,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
这样一来,班杜拉提出了两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
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
他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于认知、动机及情感的功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它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班杜拉强调指出,人类除了有替代性学习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之外,自我生成的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自我生成的能力,就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
班杜拉与他的学生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的形成依赖于以下五种信息源的影响: 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情境条件。
大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培养
浅谈大学生在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摘要】自1977年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的定义之后,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大量涌现,更有许多研究者把自我效能感研究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学习效能感、职业效能感等。
文章就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对教育的作用进行简要阐述,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自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后,研究者们便开始广泛关注并着手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在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自我效能理论在学校教育、生涯与组织领域、健康与临床心理学领域和体育运动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得到了普遍重视。
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在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选择和坚持性有很大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反应。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又称作自我效能,它是从自我概念研究中分化而来的。
班杜拉在1977年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明确定义,他将个体在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对自己组织及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判断定义为自我效能。
后来班杜拉在对自我效能的不断研究过程中又对自我效能的含义做了更准确的界定,即“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背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期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
2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同时,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2.1它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怎样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一直是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班杜拉认为,研究内在动机从无到有的过程更有意义,所以他的研究中心是怎样通过外部强化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
而内在动机的产生源于人们感到能胜任某些活动,或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是有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只有在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对活动的内在动机。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一、概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关注个体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在过去的研究中,情绪调节被广泛认为是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关于个体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认知和信念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出,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深入探讨个体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认知和信念对其情绪调节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源于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信念是影响其行为和动机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的信心和信念。
这种信心和信念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选择,还影响其情绪调节的效果,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干预策略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情绪调节的过程和机制,也为情绪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介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主题,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在情绪调节方面能力的信念和预期。
简单来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调节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的信念。
这种信念不仅影响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或困难时的应对方式,还对其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产生深远影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源于社会认知理论,特别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达到某种目标的能力的信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特别关注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的能力和信念。
这种信念是个体对自己在情绪管理、情绪表达和情绪恢复等方面能力的评估。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具有较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教综》考点: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它来自班杜拉对功效期待与结果期待的区分。
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功效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念。
当确信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一个人就会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就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1.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主要因素(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它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因素。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
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运气、难度等)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如努力)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
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转言之,可以说成功是一种经验,先做小事,积累后,再做大事。
(2)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
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作为替代物)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
反之亦然。
(3)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
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4)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在该部分内容中,曾出现过这样的辨析题;"个体过去的成功经验越多,自我效能感就越高"。
该说法是错误的,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需要指出的是,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
自我效能感_概念_理论和应用_周文霞
了 。 知识和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 , 但 并不是充分条件 。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 一些人 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 , 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 理想 , 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 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 其中 , 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 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 键的因素 。 班杜拉凭 借着他对人性 及其因果决 定模式 ( 三元交互决定论 — — —个体 、 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 的交互决定论) 的理智把握 , 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下 , 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 对这一中介过程做 出了理论解释 。 班杜拉认为 , 所谓自我效能感 , 是 指“ 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 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JO U RN A L O F REN M IN UN IV ERSIT Y OF CHIN A
2006 年第 1 期 No . 1 2006
自我效能感 : 概念 、理论和应用
周文霞 , 郭桂萍
( 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 , 北京 100872)
[ 摘 要 ]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 有的技能 去完成某项 工作行为的 自信程度 。 一个 人以往的成败经验 、 他人的示范效应 、社会劝说 、 情绪状况 和生理唤起四种途径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综合发挥 作用 。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 动机性努力 、认知过程 以及情感 过程 。 加强自我 效能感对 于提高工 作 绩效 、 增强工作动机 、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 [ 关键词 ] 自我效能感 ; 概念 ; 理论 ; 应用 [ 中图分类号 ] B84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5420( 2006) 01-0091-07
[ 3] [ 2]
自我效能感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李雪 2015120806 数学与应用数学摘要:自我效能感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所谓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学生由于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和家庭原因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指出,学校是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一个重要场所。
因此,自我效能感如何应用在教学中就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形成条件作用教学培养一、自我效能感理论简介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
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的理智把握,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把自我效能感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他认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则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
即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特定领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具有3个维度,即幅度、强度和普遍性:自我效能感在幅度上的变化,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所能完成的、指向特定目标行为的难易程度。
自我效能感在强度上的变化,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实现特定目标行为的确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的普遍性,是指在某个领域内的自我效能感之强弱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相近或不同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
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
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的总结
《任务特征、个体特征对股民风险决策的影响》1977 年,Bandura A.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背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期望。
”即: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否完成该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社会认知理论在形态上表现为三段交换决定论的模型,即个人因素(表现为认知、情感和生物事件),环境因素和行为方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自我效能感有两个成分构成,分别是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某一特定行为将会都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启动和被个体选择。
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事实能力的判断或推辞,即是对自己行为的主观判断。
它标志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达到某一结果的行为。
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这一行为。
在系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班杜拉等人把自我效能感分为以下几个功能:(1)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总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与之相反。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表现在三个维度上。
其一是水平,人们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别导致不同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
其二是强度,自我效能感弱的人容易受不相符的经验影响而被否定,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而是相信自已有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而面对重重困难仍不放弃努力。
其三是广度,在很狭窄的领域内个体判断他们自己的自我效能感相对较弱,另一些人则在很广泛的活动及情境中相对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一个稳定的个性特征,从多维的角度考察其对于风险决策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的价 值取决于它是否切 合实际。缺乏事实 基础的言语劝说对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不大,在直接经验 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 效果会更好。
(4)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 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 强烈的激烈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 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 的信息是大不样的。某些情 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 控制。当一个人进人陌生而 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 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 会降低。
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若 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或把失败归 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这样的成败经验就 不会增强或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个体成功行为决定因素分类
支配原因 稳定性
内 在 的 能 力 努 力
外 在 的 工作难度 运 气
可 控
不 可 控
点燃学习的动力
“成功乃成功之母”还是“失败乃成功之 母”?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盲,则是指学生在 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学 习任务或进行某项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预 期和判断。它包含三层意思:
(1)自我效能感是对能否达到某一表现水平的预期,产 生于行为发生之前。 (2)是针对某一具体活动的能力的知觉,与能力的自我 概念不同。 如:一个学生可能有较好的数学自我概念.认为自 己总体上数学学得不错,但这并不表明他对某一数学题有 高自我效能感。 (3)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能否达到某个学习目标或特定 学习表现水平的主观判断。
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改变在生命历程中 对自己生活的建构、调节和评价的关键时 期。所以,对自己通过行为达成结果之能 力的信念,是影响自身生活的一个重要的 个体因素。 自我效能理论为学习动机理论注入了新 的生机与活力,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 一个支柱,具有极高的实践意义。
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79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李翠芳(云南省玉溪卫生学校 云南 玉溪 653100)一、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理论,这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
学业自我效能感就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这一特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梁宇颂认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完成学业任务所具有能力的判断与自信。
”[2]王凯荣和梁宇颂认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共同构成了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业并取得好成绩的判断和信念;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则是对自己是否能够采取学习行为和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的判断和信念[3][4]。
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方法国内外的测量量表种类繁多,没有统一标准。
主要有: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Schwarzer 等人1981年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
10个项目组成了量表,采用四级评分标准(1-4)。
GSES 只有一个维度,GSES 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重测信度、折半信度分别为0.83(p<0.001),0.82(n=401,p<0.001)。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周夏、董奇参考吉普森和顿波(Gibson &Dembo )编制的教师功效量表修订改编而成。
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共12项。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边玉芳(2003)编制而成,由“基本能力感”、“控制感”两个分量表组成,包含10个分测验,63道题。
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由梁宇颂,周宗奎参考Pintrich 等人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修订改编而成。
包括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共22项。
该量表的分半信度是0.765,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0.62,和0.82,是目前被广泛用来测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浅析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872018年42期总第430期ENGLISH ON CAMPUS浅析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文/危桥华【摘要】学生在英语中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学者对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培养【作者简介】危桥华,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由于很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所以在学习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英语自我效能感较低,最后导致英语学习困难。
笔者致力于研究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第一次提出自我效能感(perceivedself-efficacy)的概念。
几十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该领域。
高申春(2000)认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
”1997年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提出了完整的描述:“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的判断的信念,是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
”一、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因素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
心理学家(Zimmerman,1992;Pajares,1996)总结了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五方面因素。
1.直接经验。
直接经验是个体亲身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
积极的连续的直接经验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则会大大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人们所感受到观察到他人的相关经历,通过他人的行为信息与经历来对自身的行为成功与否进行评价。
3.归因方式。
个体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将成功归因于自身努力的因素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也不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4.言语说服。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受别人的评价、劝说的影响。
二、国内的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田芝(2013)对四个专业自然班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自我效能感研究,在量表中给出了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效能感影响的十个因素:1.成功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劝说;4.情绪状态;5.教师自信;6.整体环境;7.策略运用;8.学生自信;9.教材;10.多样化学习资源。
结合自身实际_分析你的自我效能感。
2、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你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生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是人类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起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
自我效能感是与具体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一种概括性的个性特征。
比如,某大学生面临即将到来的研究生考试,自我效能感就是该大学生对自己参与研究生复习以来的客观自我评价而生产的迎考自信力量。
因此,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对能力的信念,在个体的活动成效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如此,原因是不同的任务领域对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不同。
班杜拉等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1、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努力程度。
高自我效能感者倾向于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以更大的努力战胜困难;而低自我效能感者相反。
2、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已习得行为的表现。
高自我效能感者与环境作用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把握环境,因而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要求及困难的解决上;而低自我效能感者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从而产生焦虑、恐惧,阻碍了已有行为能力的表现。
班杜拉认为,人们接受并整合来自实践的掌握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以及在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和情感状态等方面的效能信息,形成和改变自我效能。
(1)个体的实践经验总结。
来自实践活动的经验是获得自我效能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它可以就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是否具有获得成功所需要的能力提供最可靠的证明。
成功的经验可以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则可能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当个体尚未形成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之前。
自我效能感
它不仅与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相联 系,而且与一个人能否利用自己所占有的 知识技能相联系。
参考文献:魏纯.自我效能—动机与行为的中介过程[J].法制与社会 2008.04(中):273
在校的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 愿望,但由于一些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并没 有达到理想的目标,这样会使一些学生丧 失学习的兴趣,破罐子破摔。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 备学习策略的自我效能感,更重要的是要 使学生具有运用学习策略的自我效能感提 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先帮助学生制定 比较适合他自身的学习策略使其容易成功, 因为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首次成功及不断的 成功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的把学习中的消 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学习充满自信、 增加了兴趣,并且逐渐的建立起稳定的自 我效能感。
对于学生的学习而盲,则是指学生在 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学 习任务或进行某项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预 期和判断。它包含三层意思:
(1)自我效能感是对能否达到某一表现水平的预期,产 生于行为发生之前。
(2)是针对某一具体活动的能力的知觉,与能力的自我 概念不同。
如:一个学生可能有较好的数学自我概念.认为自 己总体上数学学得不错,但这并不表明他对某一数学题有 高自我效能感。
无沦正确与否,自我效能感都是建立
在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 说、情绪和生理状态及情境条件五种信息 源之上的:
(1)成败经验。 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
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
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
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
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
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
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教师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十种方法。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
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
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
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社会认知理论【精选文档】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
“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
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
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
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
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
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
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
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教师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十种方法。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
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
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
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活动的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
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
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心之感,从而挫伤其自我效能感,因此要全面分析失败原因。
培养积极的归因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使用恰当的情绪表达和言语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言语评价往往会成为学生自我归因的线索。
例如,有时当学生感知自己失败时得到的是老师的同情而不是不满,便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为同情通常被认为施于弱者,从而使学生做出自己无能的归因,进而挫伤自信心。
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是不满反而会加倍努力,这样做会保护学生的自尊,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同样,若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容易任务(任务难易相对于学生本人实际能力而言),老师对其大加赞扬,则会降低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估价。
若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困难任务,老师对其大加赞扬,则会使其做出能力强的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
所以教师在表扬学生时要斟酌。
(二)提供适度的帮助和指导为了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往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和帮助。
但要因任务难度不同、学生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
格雷厄姆和巴克等人的研究表明,与未受帮助的同学相比,一个受教师主动关心和特别帮助的儿童不仅会被判断为较不聪明、将来较不可能成功,而且自己也会这样认为。
因此,教师不应“无缘无故”帮助学生,否则会降低其对自我能力的评价;而是要在学生确实遇到困难时再给予帮助,这样才有利于其自我效能感的增强。
三、帮助学生设定目标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通过目标设定来影响动机。
学生因在学习中投入较大、成绩较好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其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
要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就得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日标,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可采用如下做法:(一)指导学生设定合理的目标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目标(如期中考试目标、初中毕业目标)显著相关。
因此,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正如我们常说的——“跳一跳摘葡萄”,即目标必须是经一定努力可实现的,它的实现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潜在的学习动机,并在学习活动中持之以恒,直到长期目标的实现。
(二)帮助学生修正难以实现的目标在教学中(尤其是邻近中、高考之际)经常会看到成绩平平、又不肯下功夫的学生制订出这样的学习目标——考上某某重点学校。
其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应有多高,对能否成功毫无把握。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帮助他制订一个具体的、各学科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并引导他刻苦、努力、一步步地实现阶段性目标,使其自我效能感逐渐增强。
(三)引导学生设定富有挑战的目标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会为自己确定较高的学习目标,高学习目标的挑战性又会激发个体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更加努力,最终取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从而得到更大的自信。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的信念系统是人类动机、幸福和个人成就的基础。
除非人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否则没有什么力量能够促使人们去面对困难并坚持不懈。
可见,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行为动力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定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四、改进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
学习策略运用水平越高,学生自信心越强,学习就越有效,成绩也越好。
学生在自身的调整与摸索中,在学科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因为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掌握不同的学习策略)逐渐获得较高的学习策略运用水平,它是学生的行为和期望之间的一座桥梁,这座桥梁会把学生送往成功的彼岸,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五、感染学生积极情绪班杜拉认为,情绪和生理状态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有着重要联系。
强烈的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效能期待;积极稳定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教师的情绪和学生的情绪对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都很重要。
(一)教师的情绪“当一个人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所以教师以自身的积极情绪,甚至以自身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来诱发学生的情绪不失为一条较好的途径。
教师平时应注意用饱满的精神、充足的自信来面对学生,从衣着服饰、言语表达、举手投足中传达出来。
正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充满自我效能感的教师的感染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更容易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学生的情绪除了可以借他人的情绪诱发自己的情绪以外,借助自己表情诱发情绪也是情绪生成的心理机制之一。
伊扎德与前苏联学者合作训练演员的表情时发现,当被试者观察某一种情绪的面部表情时,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应的体验。
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身表情训练也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表情训练,让学生自觉地经常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使之更多地呈现出愉快、自信的精神面貌,这样有利于使学生体验积极的自我情绪,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六、引导学生磨炼意志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沿着崎岖的小路肯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中学生的求学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
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加强学习及生活的目的性教育,引导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使学生把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
这样有利于坚定学生的信念,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七、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评价。
为此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并通过“质性评价”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情况,使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
如,档案式评价。
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客观地记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应把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发展的自我激励源。
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对自己的成果以及不足加以记录,借助评价进行回顾、反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点滴进步和潜在问题,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和提高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八、个体兴趣驱动学生提出兴趣说的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强迫学生去学习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根据兴趣说,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兴趣并且支持他们发展这些兴趣。
因为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并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使得兴趣与快乐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持之以恒,最终成功。
九、积极期望看待学生教师看待学生要有一种积极的期望。
积极的期望指建立在学生现实能力基础上,同时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一种期望。
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会使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勇于向困难挑战,获得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自我效能感。
教师对学生消极的期望会使教师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容易悲观丧气,而失去许多体验成功、发展能力的机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十、榜样示范鼓励学生利用榜样示范来鼓励学生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的常用途径。
成为榜样示范的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往往具有更大的激励效应。
特别是与某一学生水平相似的其他学生的替代性经验对该生尤其具有说服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适时、经常介绍榜样人物,并对学习者寄予一定期望,帮助他们学会与榜样作积极比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有多种方法和途径,目的都是使学生建立起行动的自信,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最终走向成功。
阅读全文 | 回复(5) | 引用通告 | 鲜花() | 编辑∙上一篇: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模拟考试系统光盘下载∙下一篇:我的亲情作业No.5 讨论: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2008-1-16 23:01:00 | By: 班级也疯狂(游客) ]找班主任吗?我就是。
不过,说句实话,我可不喜欢这个称呼。
请看,这是我的名片:吴晖,精神导师,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氛围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