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自我效能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效能感底下的极致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感。它是指个体在接连 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产生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心态。
注意要把二者区分开来。
班杜拉与他的学生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 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 现自我效能的形成依赖于以下五种信息源 的影响: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 语劝说;情绪的唤起;情境条件。
社会心理学— 自我效能理论
18 酒店管理2班 窦晨旭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 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 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
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班杜拉对心理学的 主要贡献之一在于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在社会学习理论中, 既可以看出行为主义的影子,又可以看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他 坚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强调研究人类的行为, 强调客观化的研究原则,强调学习中强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 他也探索了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自我因素对行为的中介调节作 用。他主张行为和认知的结合;主张必须以环境、行为、人三者 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注意:自我效能理论应与习得性无 助的区别
习得性无助定义:“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 听任摆布的行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通过学 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总结:习得性无助是自身对于重复的失败或者惩罚而产生负面情绪;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一活动前,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 行为的判断,也就是人对自身行为的主观推测。
自我效能理论案例
1).行为的成败经验 行为的成败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它
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个体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获 得关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因为靠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 身的认识最可靠,所以它成为自我效能最强有力的信息源。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 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 人丧失信心,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 多寡,也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如果任务难、外援少且 自身努力不够,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失败也不 大可能使之降低。如果任务简单、外援多又费了大力气, 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但若失败了则会使之大 为削弱;对自己行为有效方面的选择监控,会起到提高自 我效能感的作用,相反如果过分注意自己行为负的方面, 往往与较低的自我效能相联系。
3).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 自我规劝。言语劝说用以说服人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确立 行动的目标,去做以前不曾做过的事情。因言语劝说与自 身经验联系不大,所以对自我效能影响也不很大。并且, 经由劝说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在面临困境时还比较容易消 失。言语劝说的效果依赖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 劝说内容的可信性。自我规劝或教导会使人在操作特定的 任务时付出更大、更持久的努力。
我效能感经过亲身经历的两场胜利得到进一步加强。这符合班杜拉的理 论:“个体主要是通过亲身经历获得关于自身能力的认识, 因为靠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靠,所以它成 为自我效能最强有力的信息源。”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 可能性的认识。这种通过观察示范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 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当一个人看到或者想 象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 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 为操作。相反,当看到或想象一个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 示范者,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 低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他所付出 的努力也将不会太大。
[案例2] 儿子6岁半,某天在小区玩双杠。我看到
他的其中一个女同学会做一个反旋转动 作,鼓励他也学一学。他试2次,发现很 有难度,放弃,鼓励再多练几次,他拒 绝。过了几天,儿子与小区另一男同学 一起玩双杠,我又鼓励他们俩试试反旋 转,那位同学试了两试,没有成功,再 试,勉强成功。儿子在旁边直到看到同 伴成功,他才再试,这一次他比第一次 时多练了几次,第五次时最终也成功完 成了这个动作。班杜拉认为:“当一个 人看到或者想象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 范者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 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 成相似的行为操作。”儿子第二次的表 现充分验证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案例3] 吴*(女)是2009届我校初三毕业班学生,父母离异,在外婆家吃饭,
回妈妈家睡觉。到初三时因与妈妈不和,养成晚归的不良习惯,甚至 有一次整夜未归。妈妈如何劝说都没什么作用,我作为她的班主任就 晚上不回家这样事跟她长谈,谈到亲情,谈到理想,谈到自爱。之后 一个月内都有按时回家,也没有再发生不回家过夜的事。但在谈话中 劝说她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一个好的学校这个方面,虽然一开始有些 效果,但坚持两三天,便又见她放弃。而每次班主任的劝说都只能让 她努力一小段时间。因此在中考时,虽然成绩比平时稍有进步,却不 能让她考入理想学校。 言语劝说的效果依赖于劝说者的声望、地位、专长及劝说内容的可信 性。在案例中,班主任老师的劝说明显就比她妈妈的劝说有效。 经由劝说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在面临困境时还比较容易消失。因此激 发学习动力,只靠劝说,也远远不够。
[案例1] 初一(8)班是我任班主任的班。今年晓园中学体育节,在十月份的第二个星期
召开,这是形成和加强新的班集体凝聚力的一个良好契机,特别是拔河比赛是 一个集体性项目,如果能赢得年级第一名将会提高班组织成员的自信。但这一 次任务难度大,我们班的男生平均身高不高,体格也看起来没有其他班壮,女 生的身体素质虽然不错,但一般来说女生比男生力量小些,优势也不明显。而 且十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是放假的,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没有教过他们怎样拔河, 更没可能实际训练。第一场比赛对一个相对弱一点的班,同学们一开始也心里 没底,我们称为自我效能感没有建立。在轻松赢得了这第一场比赛后,同学们 的自我效能感被增强。班杜拉也认为:“如果任务难、外援少且自身努力不够, 这时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第二场比赛对一个我们认为很强的班,这 时班主任在技术上加以指导,在思想上进行言语暗示:“虽然他们班人高大有 力,但拔河比赛比得是团结和技术,而不只是几个人的力量,我们班很团结, 我们班有技术指导,所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另一班的强有力对手,即使他们能 赢,那也决不能让他们轻松地赢。”我们班的同学用尽了全力,但这个强大对 手却意外地让我们几秒钟解决。这让两个班都想不到。与第一场比赛后聊聊几 个人欢呼的情形比起,这一场胜利后我看到本班同学较张扬的欢呼,班级的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