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的文献综述
自我效能感的文献综述
摘 要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目前,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存在两种倾向:特质取向和非特质取向,或将其理解为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前者认为自我效能感是跨情境的,具有特质性,不以具体情境为转移。后者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具体的、非特质的,具有情境性。班杜拉就是这一研究取向的主要代表。当前研究更倾向于认同两种取向的共存。
5.3与动机归因理论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归因模式。在寻求困难问题解决之策时,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低自我效能者则易归为能力不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比如,将低绩效归因于个人局限性会损害其自我效能感。
6自我效能感的展望
虽然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提出时间不久,但对其的研究却历久弥新。结合所参考文献,本人认为,自我效能感将来的研究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3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班杜拉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或行为的反应类型方面。结果,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却被忽视了。知识、转换性操作及其所组成的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在总结个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班杜拉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中,对自我效能感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使该理论的框架初步形成。
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一、概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实现目标的能力的信念和期望,对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职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也能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十年来,我国学者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效果。
这些研究不仅涉及到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还包括社交自我效能感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自我效能感概念界定自我效能感,源自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的能力的信念和期望。
在学术研究中,自我效能感被看作是个体动机、行为和成就的重要中介变量。
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在教育、职业、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学业成就、职业发展乃至整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我效能感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自己学习能力、社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和信心。
这些评价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选择和努力程度,也关系到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心理适应和应对策略。
深入研究和理解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学者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探讨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和结构,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为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上进行梳理,并呈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以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逐渐受到了大众的关注,早期的研究集中在哪些因素会危害人们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广大研究者们逐渐把关注点转移到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上,而自我效能感则是能够有效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1概念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1977年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首次提出的。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实现特定的目标时,对自己完成该行为的能力所做出的判断或信念。
[1]国内外研究者们也各自对自我效能感概念进行了界定。
如,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环境时一种基本的自信心(Schwarzer,1997);[2]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某项任务所具有的自信(董奇,1994)。
[3]班杜拉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1986),个体在某一特定的领域的高自我效能感可以泛化到其他的领域中去,这就是个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大多数研究中涉及的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一般自我效能感。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班杜拉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需要做出决定,活动要不要进行以及怎样进行。
人们总是习惯于回避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而参与自己有把握胜任的活动。
人们正是依据对自我效能感的判断而做出选择的。
积极的效能感能够有效帮助个体发展胜任能力。
(2)影响个体努力程度以及持续的时间自我效能感越强,越能够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能够坚持越长的时间。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放弃努力,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更喜欢接受挑战。
(3)影响人的思维过程当个体在行动过程中遇到挫折时,高自我效能的人会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采取相应的行为;而低自我效能的人则通常关注自身的不足,把困难扩大化,害怕失败,从而退缩。
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 •
• •
3.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研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 效及相关工作行为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与相关工作态度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紧张的关系。 (1)自我效能感 与绩效、 态度关系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自我效能感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包括实证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 个案研 究以及文献研究等等 ,其研究结果都证明了自我效能感是预测绩效的最 佳指标之一。高的自我效 能感会促进绩效的提高 ,低的自我效能感则影响 绩效的增长。 [10] 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去尝试挑战性高的工 作 ,设置较高水平的目标 ,并表现出较强的目标承诺 ,从而提高工作 绩效。 [11] 同时 ,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对生活的自我控制感也很强。而与之相反的是 ,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对挑 战性的工作往往会采取回避态度 ,为自己设置的 目标也较低 ,对目标的承 诺也不高 ,从而影响到他 们的工作绩效。同时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常常持怀疑态度 ,因而对生活的自控能力也很弱。 一般来说 ,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 ,工作绩效通 常比较好 ,因此就会获得相应的报酬 ,也会 在组织 中有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 ,由于其业绩平平 ,获得的报酬也比较少,晋升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 ,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相比 ,会有更高的工作满意 度、
• • • • • •
•
• • • •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内容 综合班杜拉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自我效能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方面: 1.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和变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自四种不同的途径:以往的成败经验;他人的示范效应;社会劝说 ,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6] 这四种不同的自我效能感信息常常综合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产生影响。 (1)以往的成败经验。以往成败的经验对于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 ,成功的经验可以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则可能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当个体尚未形成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之 前。 [7]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最初的成功经验对于人们在今后取得更大的成就来说是很重要的 ,而这一点可以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 ,管理者们可以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几个阶段或小块,鼓励员工循序渐进、 一步步地完成每一个小任务 ,以此增加他们的成功经验 ,进而提高其自 我效能感 ,最终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2)替代性经验(示范效应) 。对于自我效能 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由那些社会“模范” 所提 供的替代性经验。 [7] 如果人们看到跟自己相似的 人通过持续的努力获得成功 ,他们就会相信自己 也有能力 成功。相反 ,对失败者的观察会使个体 怀疑自己进行相似活动的能力 ,进而会降低动机 水平。同时 ,班杜拉还强调了榜样与个体越相似 (如在年龄、 性别、 身体特征和教育等人口特征学 特征 ,以及地位 和经验等方面相似) ,要完成的工 作的关联性越大 ,对观察者自我效能感形成过程 的影响就越大;相反 ,如果观察者发现榜样跟自己 很不相同的话 ,那么榜样的行为选择以及所产生 的结果就不会对他们的自 我效能感的形成产生较 大的影响。 [7]我们平时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指的就是示范的巨大效应。 (3)社会劝说。社会劝说是加强自我效能感 的信息来源之三。当人们被劝说他们拥有完成任 务和工作的能力时 ,他们更有可能投入更多的努 力和毅力坚持下来 ;当人们在做一项工作的过程 中开始感到举 步维艰或是怀疑自己的时候 ,这样的社会说服其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 ,社会劝说的作用在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公司的管理者对绩优员工及时给予表扬和称赞 ,对于提高员工自我效能 感是很有帮助的;学校老师对于表现良好或者有进步的学生时不时地给 予言语表扬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 ,并非所有的表扬都会 提高自我效能感 ,也并非所有的批评 都会降低自 我效能感。贬低性的批评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而 建设性的批评反而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4)情绪状况和生理唤起。班杜拉认为情绪 和生理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7] 人们在评估自己的能力时 ,常常会依赖于当时生理和 情绪上的感觉。他们往往将受到的压力视为是业绩不良的征 兆 ,而把耐力活动中的疲惫感和疼痛看作是生理缺陷。同时 ,情绪也会影响人们对自身能力的判断 ,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可能削弱自我效能感。 2.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执行某项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 ,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即行为选择、 动机性努力、 认知过程以及情感过程。 [8] (1)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正如 班杜拉所说 :“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同 时 ,人们也通过自我效能感选择某些特定的活动 和环境 ,并对所处的环境加以改造。 ” [8] 人们尽量 回避进入 那些自认为超出自身能力的环境 ,而去选择自感可以应付的环境或活动。人们通过自己 所做的各种选择 ,培养出不同的技能、 兴趣和社会 关系网 ,而这些方面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 ,具有较低自我效能感 的人 ,在生活中面临挑战时 ,往往将其视为一种威 胁 ,因而采取回避的态度;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 人 ,对于环境中的挑战则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 ,在 他们看来 , 正是这些挑战为其提供了各种学习新 技能的好机会。 (2)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动机性努力的程度。 当人们感觉自己在某项工作上有较高自我效能 时 ,就会干得更加卖劲;而如果认为自己在某项工 作上的效能较低时 ,就不会付出那么多的努力。 [9] (3)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过程。当人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他们的思考过程有可能是 自助性的 ,也可能是自我阻碍性的。那些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 ,一般都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 幅成功者的剧情 , 使他们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行动 ,他们所注意的焦点是怎样更好地解决问题;相反 ,那些低自我效能感的人 ,则总是在担心所有可能会出差错的地方 ,脑海中总是构造失败者的剧情 ,这样必然会降低其努力 水平。 [6] (4)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情感过程。在面临可能的危险、 不幸、 灾难等厌恶性情境条件时 , 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 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情感过程。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 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高自我效能感的人 ,不会在应对环境事件之前忧虑不安。自我效能感弱的人 ,则怀疑自己处理、 控制环境的潜在威胁的能力 ,因而体验到强烈的应激状态和焦 虑唤起 ,并以各种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防御行为被动地应对环境。这些行为方式 既限制了个体人格的发展 ,又妨碍了其主体性在活动中的功能发挥。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
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一、引言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
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
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
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
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
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二、组织行为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
在组织行为学中,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绩效、动机、目标设定以及组织氛 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开始自我效能感在组织管理中的应 用,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
二、组织行为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
首先,一些学者研究了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个体 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工作绩效也越好。这可能是因为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在面 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并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及特点
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及特点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种目标所持有的信心 和自我评价。这个概念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Bandura提出,他认为自我效能感是 个体在特定领域中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和评估,而非仅仅是对自身整体能力的评价。 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特点: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 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目录
01 一、自我效能感的定 义及特点
02 二、组织行为学中的 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
03 三、自我效能感在组 织管理中的应用
四、自我效能感对于
04 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启 示
05 五、结论
内容摘要
随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个体在组织中的心理和行为, 其中自我效能感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 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某种目标所持有的信心和自我评价。在组织行为学中,自我 效能感对于个体的绩效、动机、目标设定以及组织氛围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次演示将对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在组织行为学发展中的新 趋势。
二、组织行为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现状
其次,另一些学者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目标设定和动机的影响。他们发现,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设定的目标也越高,同时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达成 这些目标。此外,自我效能感还对个体的动机产生影响,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 倾向于追求挑战性目标,而不是选择容易的目标。
国内近十年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国内近十年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一、概述近十年来,自我效能感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探讨。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目标的信念和预期,对于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理解和研究自我效能感,对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内学者在自我效能感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他们不仅从理论层面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心理、管理、职业等,为我们全面理解自我效能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力的支撑。
在教育领域,学者们关注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讨了如何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
在心理领域,研究者们则关注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措施来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在管理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个人资源,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学者还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推动了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不断深入。
他们采用量化研究、质化研究等多种方法,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同时,他们还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应用。
尽管国内在自我效能感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如何有效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我们需要在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同时,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以推动自我效能感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国内近十年在自我效能感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但仍需继续深入探索和完善。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我效能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在教育、心理、社会等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1——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姚凯副教授2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1],在《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里,他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逐渐开始关注“自我效能感”在组织行为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比如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关系及相关工作行为关系的研究,而且还呈现逐年增多、研究范围逐渐细化的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变革的频繁,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迫切地要求人们不断地提高工作或职业自我效能感。
本文将全面回顾和剖析国内外有关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果,对自我效能感在组织行为学前沿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展望。
一、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本质和内涵的认识从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以来,学术界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热潮,对自我效能感本质和概念体系的认识呈现出多样化和多角度的态势,通过有代表性的自我效能本质和内涵的综合认识,将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把握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和应用领域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前提。
1、对自我效能感本质的认识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以及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的能力的信念”[2],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按指定水平来执行某个行动的信心”[13],管理者的自我效能感指的是“管理者能否利用自己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管理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14],因此自我效能感并非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这个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估和信心。
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衡量与评价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又转而调节人们对行为的选择、投入努力的大小,并且决定他们在特定任务中所表现出的能力[3]。
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新信息的获得而发生变化[4]。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 3、广度 2020/7/23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一)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两个研究角度: 1、教师教学自我效能感 2、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
2020/7/23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二)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 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决策和职业选择有直接的重大影 响, 而且对有关指标都有重要影响
2020/7/23
总结:
1、总之, 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 也不是一个人的真 实能力, 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 力的自信程度。
2、自我效能感是只针对特定任务领域而言的
2020/7/23
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 (一)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 1、 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 2、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 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 久
管理自我效能感
1、是预测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关键性变量
2、对管理者胜任管理工作职位的重要性
2020/7/23
2020/7/23
2020/7/23
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与改变的因素
四个方面:
• 1、 个体行为的结果( 成与败) 影响最大
• 2、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
• 3、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
2020/7/23
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
• (三)自我效能感的特征维度
• 三个维度:
• 1、水平
• 最初将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职业生涯发展 领域中是针对女性的职业发展的, 后来逐渐形成— —职业自我效能理论。
2020/7/23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引言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够有效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程度。
自我效能感本质上是一种自信心和自我安全感,它能够影响个体的态度、行为和情绪。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社会学家班德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来被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在社会认知理论中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自我效能感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信心: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即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完成特定的任务。
2. 情感态度:自我效能感还包括个体对特定任务的情感态度,包括对任务的兴趣、喜好和兴奋等情感体验。
3. 勇于挑战: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使个体更加勇于挑战自己,不畏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态度。
4. 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也能够激发个体的成就动机,让个体更有信心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体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情境因素。
1. 个人因素:个体的个人特质、性格、天赋和能力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一个天生乐观、自信的人会拥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2. 社会因素:社会的认可、支持和鼓励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否则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3. 情境因素:任务的难易程度、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都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三、自我效能感的应用自我效能感在教育、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领域:教育者和学生都应该重视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教育者可以通过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而学生可以通过积极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组织行为学领域的深入研究,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于个体和组织的行为与结果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对自我效能感在组织行为学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作为组织行为学发展新趋势的重要角色。
我们将从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出发,分析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理论背景和应用现状,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关自我效能感的新视角和启示,以促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提升。
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源于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
这种期望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选择,还影响着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持久性和努力程度。
因此,自我效能感被视为影响个体动机、行为和成就的重要因素。
在组织行为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过去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二是替代性经验,即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看到他人成功或失败,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三是言语劝说,他人的鼓励或贬低,也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四是情绪和生理状态,积极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可以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近年来,随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方面,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影响。
例如,有的研究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更多地受到他人评价和社会期望的影响;而在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则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成功经验和自我反思。
另一方面,研究者们也开始探索自我效能感在组织变革、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方面的应用。
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77年首次提出的。
在此后将近30年的时间里,这一概念不仅被心理学界广泛接受,引发了大量的基础和实证研究,成为成功心理学取向的重要心理变量;而且还日益向组织行为学渗透,逐步成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实践领域中的运用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国内外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研究1. 自我效能感的内涵班杜拉在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时,将其界定为:自我效能感是关于人们对完成某个特定行为或完成产生某种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信念,是一种相当具体的能力预期。
[1] 20世纪80年代后,班杜拉又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是对影响自己的事件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知觉”,以及作为一种对认知、社会和行为等技能的整合行动过程的自我生成能力,是“人们对组织和实施达成特定操作目标的行为过程的能力判断”[2],或者是对影响自己生活时间的控制能力的信念。
[3]还有一些学者也定义了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特定环境做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的程度的一种主观评价[4]。
自我效能与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概念,自我效能是指个体执行某一种活动所达到的水平或从中表现出来的能力,而自我效能感是主体对自我效能这种自我因素的感知,在研究过程中应该将这两者区分开来。
本文引用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理解,即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其完成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断或自我评估,也是对其能胜任特定工作或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此之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中,有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据证实了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行为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德拉在实验中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
加拿大心理学家曼尼特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有影响,还对其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断深入,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教育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通过教育干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
在企业管理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许多企业开始重视如何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通过管理干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工作动机和工作绩效。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如何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概念,对于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据证实了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行为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应用方面,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和临床心理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和应用,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一、前言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
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周国涛、戚立夫)”等。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1)直接经验。
教师自我效能感综述
教师自我效能感综述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它不仅关乎教师的个人情感体验,更深刻地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表现。
以下是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综述:1. 定义与理论基础:教师自我效能感最早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领导的社会学习理论提出。
其主张个体的信念和期望会影响其行为,教师自我效能感即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的信心。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教师的信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决策、努力程度以及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期望。
2. 影响因素:个体因素:个体的学科知识、教育背景、教学经验等直接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社会支持:来自同事、领导和家庭的支持会对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
成功经验:成功的教学经验能够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更有信心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3. 教育实践中的表现:积极影响学生学业表现: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呈正相关,自信的教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创新:教师自我效能感高的教育者更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推动教学创新。
4.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专业发展:持续学习、参加培训和进修,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技能。
经验分享与合作:与同事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探讨问题,增进共同体验感。
积极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教育管理层的作用:提供支持:通过提供培训、资源和社会支持,帮助教师建立更强的自我效能感。
鼓励创新:鼓励和支持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创造更积极的教学环境。
6. 结语:教师自我效能感不仅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教育者提升个体和团队绩效的动力。
在现代教育中,注重培养和提升教师自我效能感,将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情绪调节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形成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如果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他就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调节理论认为,情绪和情感状态对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会提升自我效能感,而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积累经验和知识,并且通过社会交往和交流来提升自我效能感。
二、相关研究成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例如教育、心理学、管理学、运动训练等。
在教育领域,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在管理学领域,领导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领导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
在运动训练领域,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运动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意味着更好的运动表现。
三、应用价值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在管理领域,领导者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和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团队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其运动表现。
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10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回顾和总结过去十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进展与成果。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身完成特定任务或达成目标的能力的信念和期待,对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理解并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过去十年,随着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我国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逐渐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也日益丰富。
本文将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势四个方面,对十年来的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研究背景方面,本文将探讨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结合我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研究内容方面,本文将重点关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结构维度、发展特点以及与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揭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内在机制和外部表现。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将评述过去十年中采用的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混合研究等方法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同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在研究趋势方面,本文将展望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跨文化比较以及动态追踪研究等方面。
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和实践应用也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本文旨在对过去十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框架自我效能感,源于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
这一理论自提出以来,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自我效能感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入了解自我效能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内容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通过研究展望的内容,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自我效能感提供指导。
研究的意义在于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增强其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在特定领域内的信心和信念。
研究自我效能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更有信心面对挫折和失败,从而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相反,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可能会更容易陷入沮丧和消极情绪中。
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和学习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取得成功,更能克服困难、保持动力和专注力,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研究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在工作和学习中的表现和成就。
自我效能感还与个体的决策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决策,更有可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更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研究自我效能感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工作学习表现和社会适应能力,还有助于指导个体实现自身潜力、提高生活质量。
深入研究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自我效能感定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和信心的程度。
这种信念涉及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的评估,包括对困难和挑战的应对能力的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的概念,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在某一领域的行为和表现。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摘要】本文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概念和理论意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随后详细介绍了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和工作场所的应用情况。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启示,为教育和职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应用、教育、工作场所、影响因素、测量方法、总结、展望、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特质,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感。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变得愈发深入和广泛。
研究背景方面,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并在1986年被正式提出。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个体情绪和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学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视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在管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则被看作是影响员工工作表现和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在不同领域内的信心和能力感,促进个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发展和成长。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个体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应对方式,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来提升自身能力和实现更高水平的表现。
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感,也可以为教育和工作领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由社会学家班杰明·班德拉一提出,并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迪乔斯基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受到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的影响。
也就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越高,他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表现就会更好。
自我效能感理论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育、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领域,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自我效能感的源泉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个体的经验、社会情境和情绪状态。
个体的经验直接影响着其自我效能感。
成功的经历会增强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的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相反,失败的经历则会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一个人在工作中获得了成功的经历,会让他对于未来的工作任务更有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而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降低他对于学习的信心,降低自我效能感。
社会情境也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来源。
他人的评价和支持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一位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可以增强下属的自我效能感,而批评和否定则会降低下属的自我效能感。
与他人的比较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当个体发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表现优于他人时,会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状态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积极的情绪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焦虑和压力会削弱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愉悦和兴奋会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教育、职业发展、心理健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因素。
许多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学习动机、学业成绩、学习策略等密切相关。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自律能力。
教师在给予学生反馈时,也可以采用积极的语言和肯定的态度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
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一、引言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
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
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
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
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
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1993)。
9、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董奇等,1996)。
综观上述自我效能感定义的见解,研究者们从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或表现形式或对象、范围等方面进行界定。
这些界定虽不相同,但他们的核心思想却是一致的,都涉及到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问题,实属于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一种表现。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己在面临某一具体的活动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火灾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活动任务(王艳喜、雷万胜,2006)。
三、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研究1、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要以一定的经验或信息为依据,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新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
以班杜拉维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来自于四种类型的经验(姚凯,2008)。
(1)以往的成功经验。
以往的成功经验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前提,他为个体提供判断和构成自我效能感的行为信息。
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在挑战性任务中所获得的成功,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戏更和改变的影响尤其大。
(2)模仿或替代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知识经验不是通过亲身实践,而是通过对别人行为的观察与模仿而获得的。
榜样的成就、行为给观察者展示了达到成功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为观察者提供了比较与判断自己能力的标准,同时也为其传递了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的信念。
(3)言语或社会劝说言语劝说是针对自我效能感的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已有的能力产生积极的信念,使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压抑和限制能力的发挥,也不能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否则自我效能感会受到打击。
研究表明,当员工存在人各方面的障碍,对自己概括化的自我效能及其自尊产生怀疑的时候,言语劝说特别有效。
(4)生理与情绪的状态个体对生理、心理状态的主观知觉将会议刚自我效能的判断。
焦虑、害怕或紧张容易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疲劳或疼痛回到是与体力劳动人物相关的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在组织情境中减少压力源以及改善物理被认为是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的有效途径。
2、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自我效能感对后续行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王艳喜、雷万胜,2006):(1)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不仅影响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也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2)自我效能感判断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及其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
(3)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
(4)自我效能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早期的状况影响这以后的发展结果。
3、自我效能感测量的两种取向(王艳喜、雷万胜,2006)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和评估是自我效能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基础。
由于人们对自我效能感内涵的理解不同,对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以Jerusalem和Schwarzer为代表的从一般个性水平上考察自我效能感。
他们认为存在不以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对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
对此,Jerusalem和Schwarzer (1981)制定了10个题目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已在大量现场研究中得到证实,许多研究中使用所得量表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在0.75到0.91之间,量表也有良好的聚合及区分效度。
国内学者李凌、王才康等经实证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
然而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
另一种取向是以班杜拉为代表的领域关联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这种测量应与具体活动领域相联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获得更准确的绩效预测力,因为个体在不同领域或特定功能情境中有或强或弱的自我信念。
班杜拉也认为,自我效能感同自尊、成就动机等其他自我机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同具体领域联系密切,自我效能感随情境、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对自我效能感的特定化测量优于整体测量。
3、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自我效能感不只是个体对自己即将执行的活动的未来状态的一种事先预估,更是直接影响着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的功能发挥,从而构成决定人类行为的一种近向原因。
自我效能感是通过若干中介过程实现其主体作用的(高申春,2000)。
(1)选择过程班杜拉认为从三元交互决定论看,人同时是环境的产物和营造者。
人作为环境的营造者,除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环境的性质外,也不分的决定于人对环境的选择。
一般而言,当面临不同的环境时,个体选择自认为能加以有效应对的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
另一方面,当个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来解决所面临的任务时,由于不同活动包含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他选择哪种活动就决定于他对可供选择的各种活动的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还认为,任何影响到选择行为的因素,都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定向作用。
(2)思维过程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或激起若干特殊形态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成就产生的影响或可使自我促进的,或可使自我阻碍的,他们依效能感的高低而不同。
首先,目标设定是人类行为自我调节的主要机制之一,但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自我席给的目标,则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其次,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对即将执行的活动场面活动作流程的心象实现的内容和性质。
第三,在归因活动中,效能感强的人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技能的缺乏和努力的不足。
最后,个体对行为结果形成内控或外空的不同期待,部分的决定于其效能感的高低,并通过改变自我冬季的水平而影响活动实际执行的动力心理过程。
(3)动机过程如上所述,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通常都伴有动机的因素或过程参与其中。
除此之外,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在活动中的努力程度以及在活动中当面临困难、挫折、失败时对活动的持久力和耐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富有挑战性或带有革新性质的创造活动而言,这种持久力和耐力是保证活动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具有适应价值,而且同时对个体和社会具有发展的动力学意义。
(4)心身反应过程在面临可能的危险、不幸、灾难等厌恶性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的程度等心身反应过程。
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的活动及其功能发挥。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自我效能感通过心身反应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研究,在当代心理医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即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
四、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王艳喜、雷万胜,2006;李娟、王玉廷,2008)1、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的不足自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后,培养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班杜拉的学生Shunk就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进行了系列研究,国内学者也对学生、教师自我效能感及人们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证明了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是有效的。
但这些培养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这些培养大多是在实验情境中进行的,实验情境与实际情境相去甚远。
(2)培养方式几乎都是短期项目训练。
而自我效能感属于主观认识,短期项目训练的影响效果的保持性相对较差。
(3)在学生自我效能感方面,大多培养是针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进行的,对优生和中生则缺乏培养。
2、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对自我效能感进行培养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感受成功原则。
它是指要设法让人们多产生成功的愉悦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
(2)尊重支持原则。
它是指要以人们为主体,尊重人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培养者的智力的、情感的支持和个体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3)异步发展原则。
它指必须关注和高度重视个体的个别差异,根据个体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教育,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不同个体的不同发展。
3、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应该根据实际情境,采用多元结合培育方法来培养人们的自我效能感:(1)适当的外部强化。
(2)积极的自我强化。
(3)加强归因训练。
(4)学习策略的培养。
(5)增加个体对成功的体验。
(6)增加替代性经验。
(7)语言说服。
(8)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
五、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