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产业scp分析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ddcca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a.png)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2023-10-26•引言•scp分析框架概述•中国大陆电影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中国大陆电影产业市场行为分析•中国大陆电影产业市场绩效分析•基于scp分析框架的政策建议与展望•结论与参考文献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电影产业在经济、文化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通过对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发展规律和趋势。
研究目的与方法探究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竞争态势和产业绩效。
采用scp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维度。
分析影响中国大陆电影产业发展的因素。
为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四部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政策建议和发展建议。
研究内容与结构第一部分研究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等方面。
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竞争态势,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等策略性行为。
第三部分研究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产业绩效,包括盈利能力、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02scp分析框架概述scp分析框架的起源与发展scp分析框架,即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研究。
该框架通过分析产业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理解产业演进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研究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scp分析框架逐渐被应用于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各种文化产业的研究。
scp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产业结构(Structure)、企业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
指行业内的企业规模、数量、市场占有率、产品差异化程度、技术水平、政策法规等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绩效。
指企业在产业结构的影响下所采取的竞争策略、价格策略、技术创新等行为,这些行为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表现和绩效。
对电影产业的SCP分析
![对电影产业的SCP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11eb3ab84ae45c3b358c5e.png)
对电影产业的SCP分析会展二班许奥杰2009221148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已逐步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道路,电影产业收益逐年大幅提高。
然而与美国等电影产业已趋向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较, 规模偏小和资金短缺已成为抑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
怎样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来实现中国电影的规模经济效应, 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将从SCP分析框架下, 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困境,研究以融资拓展、集团化经营等产业行为作为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绩效对策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SCP分析一、引言:中国电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 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市场, 产业化发展方向明确。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如何, 如何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 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相较美国等西方电影大国, 中国电影产业在规模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 由于中国电影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的原因, 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差异化方面的弱势导致规模经济性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SCP 分析范式中,市场结构因素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而合理的市场行为选择也将改善市场绩效。
正是基于这一传导机制, 拓展电影企业投融资方式,有效扩大规模, 提高经济收益, 对中国电影产业化之路意义重大。
二、我国电影产业的SCP分析SCP理论是哈佛大学学者创立的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
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
该理论对于研究产业内部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及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产业组织的正统理论。
(一)市场结构:1. 1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 即市场容量,是指一个特定市场供应品的购买人数。
电影产业SCP分析
![电影产业SCP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0e56b165ce050876321378.png)
2、产品差异化分析
上映档期差异化 电影题材差异化
3、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政策性壁垒(制片:鼓励民营和外资政策性壁垒(制片:鼓励民营和外资-49% (影院:最高75%;发行:逐步放开) (影院:最高75%;发行:逐步放开) 成本壁垒(制作成本相对低
市场行为分析
价格歧视行为
上映时间价格歧视定价策略 放映时段的价格歧视定价策略
电影产业SCP分析 电影产业SCP分析
电影产业概述
电影产品(正片、贴片广告、版权、音像 制品等) 电影产业(制作、发行、放映) 电影产业链 1、系统内:策划、制作、发行、放映 2、系统外:投融资、音像制品、电影频道、 付费频道播放、网络点播、衍生产品开发
电影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
生产环节的集中度:适度集中寡占型 发行环节的集中度:高度集中寡占型 放映环节的集中度:适度集中寡占型
整合营销行为 资本运作行为
电影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产量 院线体系 票房收入
电影业的产业组织政策分析
深化股份制改革,激发文化,培养电影观众; 加大电影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bd609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5.png)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SCP分析框架,对中国大陆电影产业进行全面的研究。
SCP分析框架,即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方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重要分析工具,对于理解产业发展规律、评估产业竞争态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将对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等方面。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竞争格局以及各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将关注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包括竞争策略、投资行为、创新行为等。
这些行为不仅受到市场结构的影响,也反过来影响市场结构的演变。
通过深入研究市场行为,我们可以揭示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趋势。
我们将评估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市场绩效,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
市场绩效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综合反映,也是产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通过市场绩效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发展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SCP分析框架,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结构分析基于SCP分析框架,对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结构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复杂化的态势。
SCP分析框架,即结构-行为-绩效框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析工具,通过剖析产业结构,可以进一步理解产业内企业的行为以及整个产业的绩效表现。
在中国大陆电影产业中,产业结构主要包括制片、发行、放映三个主要环节。
制片环节是电影的源头,涵盖了剧本创作、资金筹备、拍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制片公司和独立制片人涌现出来,他们通过创新的故事内容、精良的制作水平,为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电影产品。
发行环节是电影从制片到放映的关键桥梁,包括电影发行商、电影院线、网络平台等多个渠道。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28619adfab069dc5122013a.png)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作者:杨蕾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05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已逐步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道路,电影产业收益逐年大幅提高。
然而与美国等电影产业已趋向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较,规模偏小和资金短缺已成为抑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
怎样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来实现中国电影的规模经济效应,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将从SCP分析框架下,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困境,研究以融资拓展、集团化经营等产业行为作为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绩效对策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SCP分析;拓展投融资;集团化经营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032-中国电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市场,产业化发展方向明确。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如何,如何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相较美国等西方电影大国,中国电影产业在规模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由于中国电影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的原因,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差异化方面的弱势导致规模经济性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SCP分析范式中,市场结构因素对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而合理的市场行为选择也将改善市场绩效。
正是基于这一传导机制,拓展电影企业投融资方式,有效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收益,对中国电影产业化之路意义重大。
1 市场结构1.1 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即市场容量,是指一个特定市场供应品的购买人数。
在电影产业中,主要以票房收入作为衡量。
中国电影自2003年产业化改革以来,市场规模显著扩大。
票房收入自2008年突破43亿之后,2009年再次实现62亿的突破。
但与美国的差距仍十分巨大,2008年美国以绝对优势占据全球票房收入榜首,2009年票房收入更是将近百亿美元(图1)。
图1 2008年全球国家电影票房排行榜TOP13基于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规模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传媒产业组织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传媒产业组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c5efa4fd0a79563c1e7220.png)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传媒产业组织分析作者:艾岚阎秀萍来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增加值逐年提高,近三年来其产业增长的速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从整体趋势上看,传媒产业增加值与GDP增加值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SCP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经典范式,其通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的指标来分析某个产业的状况。
基于SCP范式对我国传媒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可知,目前我国传媒市场处于集中度低的竞争阶段,表现传媒市场同质化竞争程度加剧、市场进入的资金与技术壁垒迅速加高、广告收入增速减缓、产业利润率降低等。
且由于我国传媒产业按照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分类运营,仍处于条块分割的状态,制度性壁垒较高。
因此,需要对传媒产业进行较大力度的整合,提升传媒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实现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经济。
关键词:SCP范式;传媒产业;市场集中度;价格行为;大传媒产业;4G;云报纸;自媒体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5-0111-07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把广播电视产业称为创意产业,认为这是最需要自主创新的产业。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体系尚未成熟,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实力及规模不足,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行政区划、诸侯割据现象普遍存在。
从历史和产业角度看,中国传媒产业化发展的时间较短,长期事业管理下的传媒产业结构、行为和业绩模式至今仍有很深影响。
要大力发展传媒产业,就必须继续进行更广范围和更大力度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改革。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媒产业的产业化历程,发掘和创新适合中国传媒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就成为时代需要。
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一门学问,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其核心是运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构造,分析现实中的市场、产业和企业之间在数量、规模上的竞争与垄断关系,为政府制定旨在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基于SCP范式的北京市传媒业发展基本评估与对策建议
![基于SCP范式的北京市传媒业发展基本评估与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0bb868bec3a87c24028c4c0.png)
基于SCP范式的北京市传媒业发展基本评估与对策建议[摘要] 应用SCP范式对北京市传媒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评估显示,北京市的传媒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经营模式创新,已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也存在着体制制约明显、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传媒产业的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实施传媒整合战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融合,优化传媒产业结构;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为带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提供能量。
[关键词] 北京市;传媒业;发展评估;对策建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强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对于北京市而言,传媒业的发展不仅是其话语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其实现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载体。
北京市传媒业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力迅速壮大,业绩也有明显的提升,并在行业改革和经营模式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但在传媒产业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明显的体制制约、不合理的传媒资源配置和传媒产业结构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SCP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以SCP范式对北京市传媒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探索,并分析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北京市传媒业的发展状况,还可以此管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如何培育文化市场、培育什么样的市场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SCP理论的分析框架SCP理论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因素,构造了一个包含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个维度的的分析框架。
其中,市场结构是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通常指市场集中度程度、产品差异化与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其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市场绩效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SCP范式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SCP范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4f5827ed630b1c59eeb5aa.png)
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学专业论文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SCP范式分析*者:**专业:经济学学号: **********指导老师:**成绩:完成时间: 2013年6月14日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SCP范式分析前言:近年来中国电影行业开始逐渐走向繁荣,截至201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增幅连续八年维持在20%以上。
虽然近两年由于好莱坞大片的输入,国产电影受到冲击,但是中国电影一直在努力地拓展国产片的市场。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SCP 范式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
并给出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 SCP范式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目录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概况 (3)二、中国电影产业市场结构概况 (5)三、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6)四、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7)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概况(一)电影产量不断增加,票房收入总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产量不断增加。
2001年全国电影故事片只有88部,但是2010年达到了526部,增长了498%。
票房收入也是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全国票房收入只有8.7亿元,到2010年全国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增长1069%。
年平均增速达到了35%。
(二)院线和影院发展速度较快从2003年到2010年,院线发展较为稳定,从2003年的32家,发展到2010年37家;但是影院数和银幕数增长较快,2003年影院数只有1045家,到2010年发展到1993家,银幕数2003年只有1923块,到2010年银幕数达到了6256块。
(三)中国票房过亿的影片越来越多,影片类型越来越丰富国内票房过亿的影片越来越多,《英雄》以2.5亿的票房创下了当时国产片之最,到2010年,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竟然达到17部。
而且影片的类型也逐渐丰富,原来票房过亿的只有武侠片和历史片,现在则有文艺片、历史片、纪录片、动画片、娱乐片、言情片、武侠片。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2cf1e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a.png)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近年来,中国大陆电影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国内影片票房持续增长,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然而,电影产业的发展涉及多方面因素,如供给、需求、竞争等,因此需要一种全面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其内部机制。
SCP分析框架是一种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将产业视为由供应方(Suppliers)、需求方(Customers)和竞争方(Competitors)三个要素组成的系统。
采用SCP分析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特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探讨电影产业的供给方。
在中国大陆,电影供给方主要包括制片方、发行方和放映方。
制片方承担着电影制作的责任,通过对电影创作、拍摄、制作等方面的投入,为电影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
然后,发行方负责将电影送到观众面前,通过各种渠道推广电影并安排上映时间和地点。
最后,放映方则提供电影播放的场所和设备。
这些供给方在电影产业生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电影产业的需求方。
需求方由观众构成,观众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电影市场的规模和结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影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观众对不同类型的电影有着不同的偏好,这促使了电影工作者创新和多样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观众对电影的获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观众更加便利地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在线订票等渠道观看电影。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电影产业的竞争方。
电影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方包括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参与者。
制片方之间竞争着创作和制作电影的能力和质量,发行方之间竞争着电影发行渠道和营销手段的优劣,放映方之间竞争着放映设备和场地的质量和便利性。
同时,互联网公司进军电影产业,给传统产业参与者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通过SCP分析框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供给方面,电影制片方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和创意匮乏的困境。
产业组织理论论文:利用SCP模式分析中国的彩电产业及展望
![产业组织理论论文:利用SCP模式分析中国的彩电产业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bd9ea2eb90d6c85ec3ac6ed.png)
产业组织理论论文:利用SCP模式分析中国的彩电产业及展望摘要:本文主要从产业组织的角度,运用s-c-p分析理论,对中国彩电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描述产业组织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产业组织理论中国彩电优化组织我国彩电业起步晚,但经过近40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最成熟、最成功的民族产业之一,曾连续几年世界产量第一,但直至1996年的彩电业价格战,开始步入了低迷的阶段:效益下滑、价格恶性竞争、导致了量利不同步。
因此有必要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提高彩电企业的市场绩效和整个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即优化彩电产业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彩电行业处于结构性转变的过程中。
当前中国彩电高端市场已日渐形成液晶、等离子、背投、数字电视等四大系列,在市场竞争中,以等离子和液晶电视为代表的平板电视正快速进入市场,形成彩电市场的主流产品,传统crt彩电将慢慢退出市场。
一、中国彩电业的市场结构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在特定的市场中,企业与企业间在数量、规模上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是决定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主要用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五个指标来说明产业的市场结构关系。
(一)市场集中度集中度是市场结构中反映市场垄断和竞争程度最基奉的指标。
其中衡量集中度的基本指标又有生产集中度和以绝对集中度为代表的市场集中度。
无论从生产集中还是市场集中来看,彩电行业集中趋势已非常明显,出现了象海信、长虹、康佳、tcl等一些大型彩电企业。
如下表,2010年中国彩电业的cr4高达50.47%,较2009年56.41%有所下降,但连续两年高市场占额,说明我国彩电业处于中上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
(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工厂或企业随着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收益递增的一种趋势,它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动漫产业组织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动漫产业组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43eaf8581b6bd97e19ea9f.png)
基于SCP范式的我国动漫产业组织分析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考察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
认为其市场结构是高度寡占型结构,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纵向一体化程度较低;市场行为体现在产品创新程度低,衍生品开发较为不成熟;其相应市场绩效表现在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都在提升,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不断提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标签:动漫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一、引言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现在有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甚至将动漫产业作为其国家的支柱产业,例如日本和美国。
我国也逐步将动漫产业列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期望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动漫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探讨我国动漫产业的竞争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市场结构分析1.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指的是所考察的市场上的卖方、买方各自的企业数以及企业在其市场上的相对规模(市场占有率)的分布。
目前我国的动漫市场中,日本和美国的动画(包括系列衍生产品)的占有率超过80%。
在这种高度寡占市场结构下,如何扩大我国动漫产品的市场份额,从而增强盈利能力是我国动漫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指企业以某种方式改变那些基本相同的产品,以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产品存在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偏好。
产品差异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企业控制市场的程度取决于它们使自己的产品差异化的成功程度。
在我国动漫市场上,我国企业创作的动漫作品品种相对较为单一,以简单的动画片为主,还未上升到动漫的层次。
我国动漫企业如果在题材、风格、创作水平等方面创造出差异,使其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从而引导消费者的偏好,就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分析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46ab3fa45177232f60a2c1.png)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电视传媒产业分析作者:王培霞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6期摘要:伴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中国的电视传媒产业迅猛发展,但在产业效率和规范化程度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采用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对中国电视传媒产业进行分析,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入手,对其产业组织特征进行全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的关联性。
由此,从电视台和政府双方的立场出发,探讨完善市场结构、优化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的对策,以使得我国电视台传媒产业健康发展,提高效益。
关键词:SCP范式;电视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26—0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产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视台数量由1982年的47家到1997年的923家再到2007年的287家,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的状态,而其间,电视产业广告总收入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
这说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结构正逐步优化,效益正逐步提高。
但是,与国外电视产业强国相比,总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关于电视传媒产业的SCP分析,相关的研究并不多。
曾有专家学者专门针对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研究(商建辉,赵亮,SCP视角下电视产业集中度分析[J].新闻界 2011年第9期),并得出结论:中国电视产业结构为极高寡占型,造成了不合理竞争。
但是,包含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完整的SCP分析却很少,可以说,在这一方面是一个空白。
因此,以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的SCP范式研究当前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对电视传媒产业中市场绩效和市场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市场结构(structure)分析(一)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最重要的指标。
电影产业
![电影产业](https://img.taocdn.com/s3/m/c111ac44be1e650e52ea991d.png)
产品差异化策略
3、1949-1966 (在曲折中求发展 ):中国电影发展到新中 、 ):中国电影发展到新中 - 国17年,既经历过艰难的曲折,又在曲折中坚韧地前进,仍 年 既经历过艰难的曲折,又在曲折中坚韧地前进,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良成就。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良成就。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和表演艺术 家的崛起,及其各具特色的审美追求与创造, 家的崛起,及其各具特色的审美追求与创造,将中国影坛点 缀得摇曳多姿。 缀得摇曳多姿。
通常, 通常,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 均等的指标,包括: 均等的指标,包括:绝对集中度指标 (CRn)、赫希曼-赫菲德尔指数(H.H.I)等 等 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 (二)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包括: 包括: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三)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 (四)反映共谋潜力的指标
异 化 产 品 差 垒 进 入 壁
1 2
CRn H.H.I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按照传统定义,电影行业最核心的部分主要包 按照传统定义, 括了电影制作和电影发行放映这两个子行业: 括了电影制作和电影发行放映这两个子行业: 电影制作行业:一是制作提供影片, 电影制作行业:一是制作提供影片,为影片制 作提供服务的以影视城为主的辅助产品。 作提供服务的以影视城为主的辅助产品。 电影发行放映行业:主要是以电影院为依托, 电影发行放映行业:主要是以电影院为依托, 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 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把电影制作企业与普通消 费者联系起来 。 事实上, 事实上,现代市场情境下的电影经济早已超越 票房经济,即超越了传统的核心行业定义, 票房经济,即超越了传统的核心行业定义,产业 链和衍生产品的发展已经使得大电影产业已形成。 链和衍生产品的发展已经使得大电影产业已形成。
浅析SCP理论下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浅析SCP理论下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29eb8e78d0d233d4b04e696a.png)
目录1.我国创意产业的现状分析 (4)1.1 创意产业的市场结构 (4)1.1.1 买者需求和产品特性 (4)1.1.2 市场集中度 (5)1.1.3 创意产业的产商规模 (5)1.1.4 行业内产品的差别化程度 (6)1.1.5 创意产业的进入壁垒 (6)1.2 创意产业的市场行为 (6)1.2.1 兼并 (7)1.2.2 研究与开发 (7)1.2.3 广告 (7)1.2.4 产品竞争 (8)1.3 我国创意产业的市场绩效 (8)1.3.1 利润率 (8)1.3.2 技术进步 (8)1.3.3 社会效益 (9)2. 我国创意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9)2.1 创意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9)2.1.1 创意产业集中率偏低,创意园区缺乏核心竞争力 (9)2.1.2 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9)2.2 创意产业的市场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10)创意人才的匮乏 (10)2.2.2 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 (10)2.2.3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10)2.3 创意产业中市场绩效的问题 (10)2.3.1 产商规模过小,某些情况下不利于技术的进步 (10)2.3.2 长期获得高利润率没有保障 (11)3. 对于创意产业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11)3.1 创意产业结构问题分析 (11)3.1.1 创意产业集中度低、创意园区缺乏核心竞争力归因 (11)3.1.2 创意产业链不完善的原因 (11)创意产业中市场行为问题的分析 (12)3.2.1 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创意人才的缺乏 (12)3.2.2 盗版市场繁荣,知识产权保护难以完善 (12)3.2.3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政府仍占垄断地位 (12)3.3 创意产业市场绩效问题的分析 (12)3.3.1 产商规模过小与技术进步发展慢的原因 (13)3.3.2 长期获得高额利润率没有保障的原因分析 (13)4.对于创意产业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3)4.1 对创意产业结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 (13)4.1.1 提高创意产业市场集中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4.1.2 突出创意价值核心,完善创意产业链的发展 (14)4.2 对创意产业中市场行为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电视剧产业现状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电视剧产业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3f3109a852458fb770b56fe.png)
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电视剧产业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的电视剧产业迅猛发展,同时也存在着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SCP 框架为基础,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当下电视剧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实现我国电视剧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标签:电视剧产业;SCP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电视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发展不仅对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对国民素质、思想道德观念甚至是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探索本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以谋求电视剧产业的壮大和长远发展。
以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的SCP 范式研究当前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我们了解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提高国产电视剧的竞争力和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对我国电视产业现状的SCP 分析(一)SCP 理论的分析框架SCP 理论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因素,构造了一个包含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维度的的分析框架。
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
其中,市场结构是指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通常指市场集中度程度、产品差异化与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
市场行为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其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主要包括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两类,价格行为包括定价行为和价格歧视行为。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f9204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a.png)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中国大陆电影产业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潜力的产业。
本文将运用SCP分析框架,从供应、消费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首先,从供应方面来看,中国大陆电影产业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
中国拥有众多才华横溢的导演、编剧和演员,并且在电影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此外,中国大陆拥有2000多家电影院,为电影提供广泛的放映渠道。
然而,与国际电影市场相比,中国大陆电影制作水平和资金投入还有一定差距,这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从消费方面来看,中国大陆电影市场庞大且不断增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影观众群体之一,而且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和消费意愿也在不断提高。
2024年,中国大陆电影票房收入超过640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由于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竞争激烈,观众口味复杂多样,对电影作品的品质和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对电影制作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优秀的电影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最后,从政府政策方面来看,中国大陆电影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自2001年以来,中国实行了一系列鼓励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提供财政支持、减免税收和扩大电影进口等。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和管理电影市场的措施,包括对进口电影的限额和审查制度。
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土电影产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总之,中国大陆电影产业在供应、消费和政府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特点和问题。
虽然产业在技术和人才资源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但仍面临着制作水平和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消费市场庞大,但观众口味多样化,对电影品质和内容要求更高。
同时,政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争议。
因此,中国大陆电影产业仍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提高制作水平、满足观众需求,并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影产业的发展
![电影产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856fbbc77da26925c5b043.png)
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现状和对策研究中国电影产业经过20年的市场化改革,已形成一个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市场,产业化发展放心明确。
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如何,如何推进产业化发展进程,成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相较美国等西方电影大国,中国电影产业在规模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由于中国电影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的原因,在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差异化方面的弱势导致规模经济性不能得到有效体现。
在SCP分析范式中,市场结构因素对市场行为和市场效绩有着重要影响,而合理的市场行为选择也将改善市场效绩。
正是基于这一传导机制,拓展电影企业投融资方式,有效扩大规模,提高经济收益,拓展电影企业产业化之路意义重大。
中国电影史上的三次产业发展时期中国电影第一个产业时期是1922年—1937年。
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1896年电影现身于上海开始,中国本土的电影业便从商业放映起步了。
在经过蹒跚学步的萌芽期之后,到上世纪20年代,已经开始向私营化的产业发展,当时社会的资本环境与行业内的准备日渐成熟,民族工商业获得了空前的机遇得以迅猛发展,个人/社会资本,更准确地说是“游资”的逐渐充盈,使得很多资本家们投资的目标开始瞄准电影这一新兴行业。
在这个行业里,人才和技术上的储备正在丰满,张石川、郑正秋、罗明佑、黎民伟和后来的邵氏兄弟等一批电影人都是从摇篮期走过来的先驱者,他们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猎了电影行当中创作、制片甚至发行、放映几个方面,所积攒下来的经验使之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中坚。
在技术上,初期设备使用和摄制过程都要依靠外国技术人员,但有了像罗永祥、董克毅、吴蔚云等最早的一批技术人才的加盟,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
在这个大浪淘沙过程中,“明星”、“联华”、“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构成了三足鼎立。
老字号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终当仁不让占据着第一把交椅,将个人资本的运营方式发挥到了极致;1930年成立的“联华”拥有院线的先天条件,形成“影院业与制片业之最初的联合阵线”。
产业组织分析理论——SCP理论
![产业组织分析理论——SCP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43cf31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a.png)
产业组织分析理论——SCP理论SCP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学者创立的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
最初由哈佛大学教授梅森首先提出。
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目录1.1 简介2.2 SCP范式3.3 SCP模型分析框架简介SCP理论是哈佛大学学者创立的产业组织分析的理论.作为正统的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结构,行为,绩效对产业进行分析,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苏东水.2000)该理论对于研究产业内部市场结构,主体市场行为及整个产业的市场绩效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产业经济学中分析产业组织的正统理论.在SCP框架中着重突出市场结构的作用,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分析程序是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经济绩效.因此,改善市场绩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
SCP范式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SCP范式。
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
乔.贝恩(Bain,1958)在吸收和继承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SCP 分析范式。
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工具。
他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竞争模型缺乏现实性,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存在规模差异和产品差别化。
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差异将导致垄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电影产业scp研究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北京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国人拍摄的第一步电影《定军山》就诞生于此,中国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就建在长安街上。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北京,是一座真正的娱乐之都,而电影的发展则更是体现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多样性,而北京电影产业的状况如何,中国电影经过20多年的改革,市场化逐渐成熟,产业化发展方向逐步明确。
作为中国电影发展城市的佼佼者,在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大背景下的北京产业状况如何,如何进一步推进其产业化进程,这里将通过经济学视野,以实证经济学研究及这三者相关关系,并给出选择性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通过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壁垒来研究北京市电影产业的市场结构;继而通过品牌宣传、人才竞争、衍生产品、价格竞争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北京市电影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从电影行业发展速度、影院观看人数、电影票价的发展以及影院建设与改造成效进行北京市电影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最后,通过这些分写得出结论,提出政策性指导建议(一)市场结构分析1.市场集中度产业结构是指在特定产业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上的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体现了产业的竞争和垄断程度。
而产业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或产业中,少数较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大小。
它集中反映市场垄断程度或竞争程度的高低,从而成为衡量产业结构的主要指标。
北京电影业的产业化改革与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得到有力的推动,用集中度指标来对中国电影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测度,以判断中国电影产业的结构特征就显得犹为重要。
本文将从电影制片业、发行业和放映业三个方面来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集中度的市场结构分析。
截至2008年底,北京影院已有70家,银幕305块,2008年全年北京电影观众达1458.9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长36.7%,票房收入5.25亿元,比前年同期增长43.8%。
由于北京市电影产业的异军突起,参与电影制作的制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早已突破了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大部分电影的行业内规。
如今的北京电影制片厂虽然在电影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早已不是行业中的独占神话。
根据目前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48家主要电影制片公司,遍布北京各大区,其中在三四环内又相对集中,主要是附近有与电影相关的各大文化文化机构或高等学府,而这48家电影制片公司在北京市的市场所占份额也不断变化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影行业将会涌入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但由于在长期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自身优势,北京电影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被中影集团、华宜兄弟和橙天娱乐所占据,这三家的电影制作及市场份额占据80%以上,由于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涌入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三者的市场份额在断下降,尽管其份额处于下降趋势,但北京的影片制作绝大多数还是出于这三大巨头。
从贝恩市场结构分析,北京的电影制片市场属于典型的垄竞争市场。
而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和变迁,这一市场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从电影发行上来讲,北京的电影发行市场较单一,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在北京的电影发行市场中,保利博纳、华谊兄弟(包括海外发行)、中影集团占据主导份额,其他发行公司未能突破其主要电影发行的瓶颈。
而从主要电影院线来讲,北京的大多数影院都聚集在繁华商业区,比如东单、王府井地区,一条金街两侧就有新世纪和新东安两家大型影院,同时还有历史悠久的大华影院;在西单、西四地区,既有首都新时代,又有新首都和红楼、西四等五六家影院;在中关村商业区影院的增长速度也是随着地区的发展速度增长,现在已有美嘉欢乐、金逸、华星等好几家。
随着北京城区建设的扩展,影院建设从2006年底开始向三环、四环、五环外的大型社区的空白地区发展。
2006年底1个月内开了万达、金逸、望京星美、阳光4家影院,这几家影院都开在四环附近或四环以外。
2007年初在东四环开张东都影城,周围没有太多的商业形态,但却毗邻几大社区,去年年底新开张的万达龙德国际影城更是将这种变化发展到极致,彻底搬进了五环外的天通苑大社区,解决了该地区几十万人看电影难的问题。
据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透露,今后亦庄、石景山等缺少电影院的居民社区周边,新建影院的数量将快速扩张。
按照本市拟定的整体规划,到2010年至2011年左右,城区电影银幕数量将达到450块,实现平均2万人1块银幕。
单从这些来看,北京的电影院线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院线数目居多,由于电影院线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从以上数据来看,在同一区域的院线只有几所,竞争不算激烈,而且同一区域基本由几条院线主导,体现的是垄断竞争市场。
综上所述,北京的电影市场呈现了垄断竞争性,说明其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2 差异化程度从国内观众对电影的选择趋势来看,导演、演员、题材、票价等因素成为其选择电影的主导因素,任何一部电影的销售都由这四个主要因素来决定,其中这四个因素对观众的选择影响各不相同,在不同时间起着不同的主次作用。
从导演方面来讲,由于不同导演有不同风格,如冯小刚的冷幽默和黑色贺岁,张艺谋重视影片的光影效果和画面唯美,陈凯歌的偏向文艺类的历史还原和大片风格,姜文的意蕴深刻、意味深长等,每一位导演的风格对观众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从演员来说,这就取决于演员的知名程度、观众对其的演技认可,以及其在社会的公信度,一般来说,由知名演员主演的影片受欢迎程度大过一般演员主演的影片(排除影片内容或者导演受欢迎的特殊情况):而题材主要是分电影群体,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各种层次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喜好,从电影内容来说,神话电影比较吸引儿童或青年,文艺类爱情类比较吸引年轻人、中老年人,喜剧类则老少通吃……由于不同的制片公司旗下拥有不同的导演、演员、编剧等,电影的出品发行过程则会影响观众对其选择。
在北京的主要制片公司,一般公司旗下会签约固定的导演和演员,所以一般会形成一定差异,但由于明星签约的经济公司会在电影合约上给于他们一定的选择自由,所以差异性不会很明显。
3.进入壁垒这里的进入壁垒主要是北京市外电影企业进入北京电影市场时遇到的各种障碍,这里从产品差异化、市场饱和度、转移成本、政府政策方面来分析。
在本土电影产品方面,由于电影产品的差异性不大,另外北京主要电影公司基本能满足北京票友的要求,在京内的达到一定影响力,国内其他电影企业进入北京很难再短时间内得到市场认可,而国外电影企业进入北京由于转移成本过高,可能性不大,虽然政府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出台了许多利于外来企业进入的政策,但是鉴于综合因素分析,外来电影企业进入北京的壁垒较高。
在京发展存在一定限制。
(二)市场行为分析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根据市场环境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它由市场结构决定,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
从北京电影产业来看,受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影响,各电影公司在竞争中通常采用以下的市场行为:1.品牌宣传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而在如今宣传遍地的时代,不懂宣传的企业势必被市场淘汰,基于这些因素,北京各大电影制造商都对企业文化做了十足的宣传,比如时常召开新闻发布会,举行慈善基金,提高企业文化,要求经纪人对旗下艺人进行包装,参加环保等公益宣传活动,在举办这些活动的同时,不仅提升了艺人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公司的软文化实力。
比如08年雪灾,华谊兄弟带领旗下艺人举办捐赠会,鼓励艺人捐款,同时也发动艺人带动观众捐款,这一行动感染了许多人,同时也为华谊兄弟提升了社会认可度。
而汶川地震,各大公司也鼓励艺人到灾区参加救援活动,出于公益和道德,为艺人赢得不少隐形加分。
从而为其作品上市赢得市场认可做了准备。
2.人才竞争、电影产业属于选择性行业,从差异化程度分析,由于导演、演员会对观众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北京电影企业会在这方面展开竞争,基本上就是出高价签约好的导演、演员,将其收归旗下,然后通过出品好的作品赢得观众的认可,获得高价票房收入,这也是其经济竞争的一种手段,拥有的好的影视人才才能在电影行业站稳脚跟,这无疑成了北京电影市场的隐形行规。
3.衍生产品由于电影行业的特殊性,一部电影可以衍生出一系列产品,如片尾单曲、原版DVD、知识产权、电影海报、人物公仔等,这一系列衍生产品都成为电影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
另外一些特殊电影产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可小觑。
如影片《可可西里》,导演陆川从这部影片中的收益并不局限于票房,影片出来后,首先是DVD,可可西里的旅游价值随即被开发,当地环保局对影片的利用、版权等,都成为其重要收入来源。
因此北京电影产业十分重视行业产业链的利用,充分开发其商业价值,取得最高收益。
4.价格竞争前面说到,价格对电影行业的竞争也有一定影响,由于各大影院的局限性,北京各大电影公司不会通过随意上调或降低价格来达到竞争甚至垄断市场的目的,然而他们会通过调整票价形式,例如最常见的团体票优惠,特殊日子打折等吸引观众的眼球,或者通过附送电影海报等形式,让观众的觉得实惠,这无疑是一种隐性的价格竞争,但是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市场绩效分析所谓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组织在资源配置效率、技术效率、经济效益和市场外部性等方面所达到的现实状态。
通过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目前北京电影市场仍处于明显的垄断竞争阶段,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市场竞争已经日趋激烈,由此带来市场效率的改进。
1. 电影行业发展迅速。
由于北京是我国文化中心,各类人才齐聚首都,影视类人才自然不会缺乏,再加上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艺术院校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使得电影行业在北京的发展具备给类条件,不断有新剧本、新人才、新作品,单从2007年电影产业报告来看,2002年至2007年,进入产业化改革快车道的中国电影,也连续5年在电影生产数量、电影票房收入、电影综合收入等主要指标上保持快速增长。
作为电影行业发展的主要城市之一,北京的电影行业自然发展迅速。
2. 影院观影人数持续上升。
近几年北京电影院平均放映次数,观影人数都得到一定增长,特别是暑期档的观影人数,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增长态势,由此看出,京城内电影观看人数还是有一定增长的。
3.电影票价出现回落趋势。
由于电影行业内的竞争,票价的变动是竞争的一种手段,长期制约北京电影市场的票价问题,2007年出现新变化,首次出现小幅回落,2007年北京平均电影票价比06年回落9个百分点,继周二半价日后,部分在京影院出现周三半日价,这对吸引北京的电影观众是个极大的吸引4.影院建设与改造成效显著。
在北京各大区内,荧幕数量不断增长,满足各地观众需求,一些空白地区也在开发,北京的影院建设和改造成效显著,为各类电影公司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四)对北京市电影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通过对北京电影市场的SCP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当前的北京电影市场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但是在北京电影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随着北京电影市场的的不断完善,将会有电影公司不断涌入,在业界分一杯羹,同时也会加剧行业竞争;其二,受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影响,虽然整个行业经济效益较好,但经营行为较为粗放,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