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寻找自我的路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寻找自我的路上

作者:杨永秀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23期

摘要:美国女作家莎朗·克里奇的《呐喊红宝石》于2003年获得卡内基文学奖,但目前国内对其的研究仍比较匮乏。本文以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据,分析了青年期的主人公达拉斯和佛罗里达的性格成因。根据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引领主人公走出困惑的引路人和文中的成长隐喻,展现了主人公不断对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探索和认同的成长过程,最终找到自我,成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关键词:《呐喊红宝石》;成长;心理发展理论;成长引路人

作者简介:杨永秀,女,山东青岛人,1998年毕业于上海大学外语系,中国海洋大学法学研究生,青岛滨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美青少年成长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3-0-02

莎朗·克里奇是美国的著名女作家,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她把个人的生命经验、个人故事和童年的家族旅行融入到作品中,家庭、环境以及旅程是她小说中的主要元素。莎朗的作品跨越成人、青少年小说以及儿童故事。在青少年小说中,她主要关注的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成长困惑——对自我认同的质疑与追寻,引起世界各国青少年读者的共鸣。她的作品先后获得过纽伯瑞奖金奖、纽伯瑞荣誉奖和卡内基文学奖。《呐喊红宝石》是莎朗的经典之作,于2003年获得卡内基文学奖。

1.《呐喊红宝石》的故事梗概

双胞胎达拉斯和佛罗里达的母亲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离开了无能的父亲,把两个孩子放在了孤儿院的门口。从此,这对双胞胎就开始了在孤儿院长达十三年的悲惨生活。他们吃的东西像是割碎了的厚纸板和绞碎的树皮,身上是穿上就痒的破衣服,住的是阴暗、低矮、不透气的房间。但是,这就是他们能称作“家”的唯一的地方。在这个家里,他们被上百个“不许”的家规监禁着,任意被打骂,任意被惩罚,任意被禁闭在充满老鼠蟑螂的黑暗地下室里。他们的精神被任意践踏,心里充满了无限的自卑和对未来的恐惧。他们一次次被领养,一次次被“退货”。生活的磨难使的这两个孩子对大人的世界充满了不信任,大人成了这两个孩子最想避开的东西。

谛乐和赛蕊是两位年过六旬的夫妻。他们厌倦了平淡如水的生活,想要去寻找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他们需要两位同伴陪伴远行,于是在孤儿院选择了达拉斯和佛罗里达。在点滴的生活中,谛乐和赛蕊用爱心、耐心、包容、平等和理解取得了双胞胎的信任,教会了他们如何去

爱,如何去面对现实。他们让这两个孩子找到了自我,勇敢地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同时,这两位老人也完成了自我的又一次心里成长。

2. 以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为基础来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形成原因

《呐喊红宝石》中的主人公双胞胎达拉斯和佛罗里达对世界充满恐惧、对成人不信任、对未来迷茫、对自我否定。佛罗里达叛逆、多疑、脾气暴躁、现实、悲观和心里脆弱;达拉斯温顺、轻信别人和因为过于幻想而封闭在自己不现实的世界里。他们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以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为基础来分析一下主人公的性格形成原因。

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一生分为婴儿期、幼儿早期、幼儿晚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老年期8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特点和心理危机进行了分析。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危机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影响人的性格和心理健康。

埃里克森的婴儿期是0-1.5岁,是孩子对世界、对他人建立信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信任感将贯穿人的一生,是人与世界、人与人最基本的心灵纽带。信任感的建立会直接影响人对世界、对他人的看法,形成人的性格基础,所以是人生阶段最基础、最重要的时期。孩子从出生发自内心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了父母。父母承担了在这个阶段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的重要任务。《呐喊红宝石》中的主人公双胞胎达拉斯和佛罗里达在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在孤儿院门口,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对父母信任感的严重缺失导致了他们对大人世界的不信任,对他人的多疑。当老夫妻谛乐和赛蕊对他们微笑时,他们告诫自己不能被这张和颜悦色的脸蒙骗了;当他们终于拥有了自己漂亮的房间时,他们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悲哀地想:“他们想干吗?想把我们像糖果屋里的小兄妹汉生和葛雷特那样喂胖了以后再丢进烤箱里吗?”「1」当他们犯了错误,老夫妻不处罚他们反而教会他们如何补救的时候,他们称老人是怪异的傻瓜和神经病。在这对孤儿的世界里,大人就是魔鬼、巫婆。孩子对世界和他人的信任感彻底缺少。

幼儿晚期是对孩子主动性的培养。儿童期是6-12岁,是孩子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自信心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孩子的主动性和勤奋努力都需要得到外界的鼓励和关注,而过多的压抑、排斥和否定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自我否定心里。我们小说中的双胞胎达拉斯和佛罗里达从小住在孤儿院,他们的生活是被成千上万个“不准”、“不许”的规则桎梏着。他们没有自己自主行动的机会,没有被人鼓励和关注的幸福,没有自己成功的体验,没有自我表达的机会。他们的自我意志一次次被摧毁,他们的自主思考和行动一次次被践踏。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对自己形成了习惯性的自我否定和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甚至以为自己真的太坏了,不配有个真正的家。

青年期是12-18岁,是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建立同一感和角色认同、避免出现同一性扩散和角色混乱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对自我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且较完善的意识,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与协调一致。”通俗来说就是青少年不断对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同和探索的过程。随着身心的成熟发展,

青少年期的他们开始思索人生,关注自我。他们经常会提出的问题有:我是谁?我是个怎样的人?我为什么存在?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的梦想和未来在哪里?没有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就无法融于社会和群体,会产出疏离感、孤独感、自卑感和严重的心理困扰。

《呐》里的主人公双胞胎13岁,正处于青年期这个阶段。他们刚刚从儿童期过渡到青年期,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危机非常严重。他们从小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生日确切是几号。他们就像那个在孤儿院中死去的孩子,临死前还喃喃地问“我是谁?” 他们“好像无法招架自己的过去,不知要往哪里去,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怎样的人。”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大人们都不喜欢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只计划着有一天他们可以偷偷跳上火车,让火车带他们去一个美丽的、和平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他们被社会边缘化了,家庭和社会归属感严重缺失。这导致了主人公对未来迷茫,对生活悲观抵抗,以至于生活在自己幻想的封闭世界里。

3.主人公的引路人

巴尔特斯的毕生发展观认为“发展是贯穿一生的、经常伴随着获得(成长)和失去(衰退)的过程”。「2」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每个人的成长不是自己孤立完成的,它要受到周围的环境和人的影响。朝着正方向引领你成长的人就是你的引路人。

双胞胎达拉斯和佛罗里达的重要引路人就是老夫妻谛乐和赛蕊。他们的温柔、平等、宽容、信任和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一点点赢得了孩子对大人的信任。当双胞胎砍到了谛乐心爱的树,给谷仓开了个洞的时候,在恐惧中等待惩罚。谛乐和赛蕊却感谢孩子们砍倒了树给他们更多生活的空间,谷仓的洞给谷仓带来了光明。他们教会了孩子们如何理解和包容别人的错误。谛乐和赛蕊的特别食谱“不再想孩子卤肉”和“适应小孩儿卤肉”教会孩子如何积极乐观地适应生活中的家庭变化;“请接收我道歉派”让孩子懂得大人和孩子是平等的,任何人犯错误时都应该主动沟通和好;充满爱心的“不再当孤儿饼干”让晚上偷偷逃跑的双胞胎感到了真正的家的温暖和父母的爱;“欢迎回家卤肉”最终让孩子找到了自己一直梦想偷偷坐着火车远去的地方——温暖的家。

谛乐和赛蕊的秘密教会了孩子如何去爱、去珍惜自己的亲人。谛乐和赛蕊分别为对方秘密存了“石下基金”。开始,双胞胎不理解老人们为什么要为对方秘密存钱。后来达拉斯“觉得自己现在懂了,也许拥有这个秘密是个保障吧,万一对方出事时的一点儿保障,好让活下来的人至少有个东西可以抓在手里。”学会了爱的达拉斯和佛罗里达也秘密的为对方存了“石下基金”。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成长啊!

双胞胎是他们彼此的引路人。达拉斯和佛罗里达的性格相辅相成,相互鼓励,相互指引,俨然就是人的两个方面——内心的自我和外在的自我。佛罗里达叛逆、多疑、脾气暴躁、现实、悲观和心里脆弱,但是做事果断、勇敢、积极面对现实。达拉斯温顺、容易相信别人和因为过于幻想而封闭在自己不现实的世界里。但是,达拉斯的乐观总是像阳光一样照耀着佛罗里达,给她温暖,给她希望。佛罗里达的做事果断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指引达拉斯走出梦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