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

合集下载

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合剂骶管阻滞辅以丙泊酚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

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合剂骶管阻滞辅以丙泊酚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
HL 常 常 难 以 区 分 , 认 真 区 分 有 利 于 临 床 治 疗 和 疾 病 的 H 但
研 究。
白细 胞 ( B ) 0 9 × 1。 L 中 性 粒 细胞 百 分 数 ( ) W C :. 9 0/ , N : 2 . , 巴 细 胞 百 分 数 ( ) 6 . , 核 细 胞 百 分 数 75 淋 L :07 单
泵 注 丙 泊 酚 4 6mg k ~ / g维 持镇 静 。将 患 儿置 于左 侧 屈 髋 屈 膝 位 , 规 消 毒 铺 巾 后 用 7号 头 皮 注 射 针 头 进 行 单 次 骶 管 穿 刺 , 常 用 玻 璃 注 射 器 阻 力 消 失 法 确 定 7号 头 皮 注 射 针 头 进 入 骶 管 后
于 1 0 。 L ; 4 血 三 酰 甘 油 升 高 , 3 0mmo/ 纤 维 . X1 / ) ( ) 0 ≥ . lI 或
( 收稿 日期 : 0 0 1 2 1 30 ) 2
利 多卡 因与 罗 哌 卡 因合 剂 骶 管 阻滞 辅 以丙 泊 酚 用 于 / J. 腹 部 手 术 麻 醉 Jt  ̄ 下
征 ”。
[] 方 炜 , 1 张俊 芳 , 莉 , . 人 嗜 血 细 胞 综 合 征 一 例 [] 检 岳 等 成 j.
验 医学 , 0 9 2 ( 1 8 98 0 2 0 , 4 1 ):4 - 5 .
E3 胡群 , z 张小 玲 . 血 细 胞 综 合 征诊 断 指 南 (0 4 E3 实 用 噬 20)J.
用骶 管 阻 滞 , 采 用 硬 膜 外 阻 滞 麻 醉 。AS 而 A I~ Ⅱ级 , 为 择 均
期手 术患儿。 12 方 法 . 所 有 患 儿 常 规禁 食 禁 饮 2 6 h 术 前 3 n肌 肉 ~ , 0 mi

利多卡因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的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部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的疗效观察
效 满意 ,适 宜在 基层 医院推 广 。
【 关键 词 】 无张 力疝修 补 ;局 部麻 醉 ;疗 效观 察 ;利 多卡 因; 甲磺 酸 罗哌 卡 因 ;联 合 用 药
中 图分类 号 :R 5 . 6 62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2 1 )3- 05 0
2结

本研究 中 ,8例 患者 ,有 8 例患 者术后 感到 切 口疼 痛较 轻 ,占 2 1
9- 8 %;1 术后 1 h 8 例 . 要求服用止痛 药 ,未满足其要 求 ,疼痛感 自行消 5
8 例 患 者 对 麻 醉 效 果 均 感 到 满 意 。术 后 平 均 下 床 活 动 时 间 2
2 . 良反应 3不
[】 孙 听 .p一 3 内酰 胺 制剂 治 疗耐 多 药肺 结 核初 步 研究 [] J_ 肺科 临床
杂 志 , 0 ,1 ) 1 9 2 7I( : 9 . 0 31
利 多卡 因联合 甲磺酸 罗哌卡 因局部麻醉下无 张力疝修补 的疗效观察
何 林
【 要】 目的 探 讨 利 多卡 因联 合 甲磺 酸 罗哌卡 因局麻 醉 下进 行 无 张 力疝修 补 的疗 效 。方 法 所有 患者均 采 用利 多卡 因联 合 甲磺 酸 罗哌 卡 因 摘
G i f h a d i , oe br0 0V 1, o 3 u e C i Mein N vm e 21,o8N . do n ce . 3
复快 、术 后疼痛轻 、手术 时间短 、并发症 少、远期复发率低等优点 ,
是治疗腹股沟疝 的新 式方法 。 利多卡因 ,英 文名L d c i ,是医用临床 常用的局部麻药 。本 品 i ae o n
l - 3手术评价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观察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观察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观察我院自2005年来,运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肛肠手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择择期肛肠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1)均无骶管麻醉禁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0.375%罗派卡因、1%利多卡因组(1组)40例,0.5%罗派卡因、1%利多卡因组(2组)40例,0.75%罗派卡因组(3组)40例。

1.2方法:三组患者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0.1g肌注,均取左侧卧位,5号针头穿刺至骶管,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上述局麻药液5ml作为试验量,确认无异常后,三组分别注入上述配制好剩余的局麻药液12ml。

注射完毕后,患者取仰卧位(头高脚低)待麻醉满意后手术。

2 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术中镇痛效果全部达到满意,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见表1。

1组、2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3组,而1组麻醉维持时间均短于2组、3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三组均无不良反应。

3 讨论罗派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部麻药,比布比卡因的心血管及中枢神经毒性低[2]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罗派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17ml,取得了优良的麻醉效果。

麻醉起效时间:1组<2组<3组,其中3组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1组,说明0.75%罗派卡因起效较慢。

1组2组由于含有1%的利多卡因,因而起效较快。

麻醉维持时间1组明显短于2、3组,2组和3组相近。

说明0.5%、0.75%罗派卡因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0.375%的罗派卡因,这有利于术后止痛。

感觉运动阻滞,三组的麻醉效果均满意,三组均未发现局麻药中毒反应及其它不良反应,说明17ml容量对成人骶管麻醉是合适的,该骶管麻醉方法能满足肛肠科手术需要。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上述三种局麻药配方均能满足成人骶管麻醉,且安全可靠。

0.75%罗派卡因及0.5%罗派卡因加1%利多卡因合剂能够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参考文献[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P)427[2] 何金哲,薛杨,等.罗派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骶管麻醉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4.20(P)563—564作者单位:550001 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0.2%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患儿进入手术室基础麻醉后,R组注入0.2%罗哌卡因1 ml/kg,B组注入0.2%布比卡因1ml/kg,术中泵注丙泊酚3 mg/(kg·h),再依据需要,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维持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辅助氯胺酮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麻醉效果相似,氯胺酮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及围麻醉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0.2%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安全有效,与布比卡因效果相似。

【关键词】罗哌卡因; 小儿; 骶管阻滞骶管阻滞麻醉因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小儿外科常用的麻醉方法,采用的局麻药多为布比卡因。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对人体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低,以往多在成人中使用,近来研究显示可安全地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1]。

我们采用0.2%罗哌卡因1 ml/kg进行骶管阻滞,观察其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9岁,无心肺疾患。

其中阑尾、腹股沟疝、会阴部、下肢手术各20例。

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各40例,两组的年龄、身高、体质量及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术前常规鲁米那钠2 mg/kg、东莨菪碱6 g/kg肌内注射,病房已开放静脉输液的静脉推注氯胺酮2mg/kg、未开放静脉输液的肌内注射氯胺酮5 mg/kg送入手术室,年长患儿能配合者直接送入手术室。

入手术室开放静脉输液后左侧卧位行骶管穿刺,R组注入0.2%罗哌卡因1ml/kg,B组注入0.2%布比卡因1ml/kg,术中泵注丙泊酚3 mg/(kg·h),再依据需要,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效果不满意时改气管插管全麻。

1.3 观察指标入手术室监测BP、P、SpO2、RR以及ECG。

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效果

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效果

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麻醉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中选取80例,根据患儿采用的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加氯胺酮与咪唑安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中MAP、HR变化值、苏醒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中的MAP变化值与HR变化值均少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各项体征更为平稳,安全稳定性更高,P<0.05。

苏醒时间为(20.4±8.6)min,少于对照组的(40.8±15.6)min,出现躁动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60%,P<0.05。

结论:采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基础麻醉;单次骶管阻滞;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无法配合手术,必须进行充分镇静,而且术中要进行疝囊剥离,结扎等牵拉反应较重的操作,对其采用的麻醉方式与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管阻滞麻醉方式,为了更好地探讨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本院一定时段中收治的80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现将具体的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中选取80例纳入本研究,80例患儿年龄在1—6岁之间,体重在9kg—22kg之间,ASA分级包括72例Ⅰ级与8例Ⅱ级,手术方式为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

1.2麻醉方法80例患儿术前4h禁饮,术前8h禁食,送入手术室后肌注4mg/kg~6mg/kg氯胺酮、0.02mg/kg阿托品,麻醉入睡以后行常规面罩吸氧并为其开放静脉,严密监测患儿的BP、HR、RR以及SPO2。

探讨小儿骶管麻醉及其术后镇痛

探讨小儿骶管麻醉及其术后镇痛

探讨小儿骶管麻醉及其术后镇痛【摘要】目的:探讨骶管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于我院儿外科需要接受下腹或者会阴部手术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实验组100例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加骶管阻滞麻醉。

两组均保留自主呼吸,不予以插管,监测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

结果: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良好,且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结论:小儿骶管阻滞麻醉以及术后镇痛是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的良好选择。

【关键词】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术后镇痛前言小儿的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尤其适合于下腹和会阴部的手术,不仅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等特点,而且在麻醉过程应用长效局麻药还可延长镇痛时间起到术后镇痛的效果,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只要在使用器具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情况下,成功率和安全度都很高。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将收治于2009年1月-2012年5月我院儿外科需行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的麻醉方案为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实验组100例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加骶管阻滞麻醉。

200例患儿中年龄1~6岁,平均3.2岁,手术实施时间18~45min。

其中145例疝修补术,7例尿道修补术,7例睾丸下降固定术,20例鞘膜翻转术,21例阑尾切除术。

1.2 方法术前需禁食禁饮,禁食6h,禁饮4h。

0.02mg/kg阿托品,4mg/kg 鲁米那于麻醉前30min常规肌注。

对照组静脉开放注射氯胺酮2mg/kg,继而缓慢注射丙泊酚2mg/kg,经面罩吸入1%~2%的安氟醚或异氟醚,手术开始前再追加氯胺酮,剂量为1mg/kg。

若手术中患儿肢动可继续追加氯胺酮1mg/kg。

实验组患儿入手术室后给予氯胺酮肌注作基础麻醉,剂量为5mg/kg。

开放静脉通道后,以2mg/kg·h 剂量的丙泊酚维持麻醉下行使骶管阻滞麻醉。

将患儿摆放为侧卧位,先摸清患儿两侧的骶角,连线的正中点即为穿刺点。

小儿骶管阻滞应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的临床观察

小儿骶管阻滞应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的临床观察
2 结 果
两组 患儿 的一般情况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0 0 ) 见 P> . 5 , 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 的一般 资料 ( s ± )
小儿骶管 阻滞 是最 常 用的 区域 阻滞 麻醉 之 一 , 主要 用 于小儿下腹部 、 阴区和下肢手术 的麻 醉和镇 痛 , 会 也是 目前 临床 最为 常用 的小 儿术 后 镇痛 方 法 之一 … 。小 儿骶 管 麻 醉 由于其操 作简单 , 易掌握 , 痛 、 止 肌松效果 确切 , 局麻药用 量小, 对患儿 的生理干扰 少 , 于 临床 应用 等优 点 , 临床 便 在 被广泛应 用。在骶管麻醉 的同时可进行术 后镇痛 是它的又 个 优 势 , 以 容 易 被 患 儿 及 其 家 长 所 接 受 。 但 有 报 道 指 所 出 , 管阻滞麻 醉效果 及并发症 主要 与 局 麻药 种类 、 骶 容量 、 浓度等密切相关 , 利多卡 因浓度 大 于 1 , 量超 过 2 L % 容 5m , 局麻药 中毒发生率 明显增加 。罗 哌卡 因作为 长效 酰胺类局 麻药 , 具有较少 心脏毒性 、 感觉运动分离 的特点 , 因而广泛适 用于包括骶管阻滞在 内的神经阻滞麻 醉 的实施 J 。低浓度 的罗 哌卡 因与利多 卡因联 合应用 , 可提 供 良好 镇痛效 果 , 降 低 中毒 的发生率 。小儿下腹 部以下 手术应 用罗 哌卡 因实 施 骶管 阻滞麻醉 , 具有 阻滞较完 善 , 痛时 间长 , 镇 对呼 吸 、 环 循 影 响轻微 , 麻醉易于管理 等优点 , 同时还具有术后镇痛作 用, 利 于 患儿 的术 后 早 期 恢 复 J 。本 研 究 罗 哌 卡 因 组 平 均 镇 痛 时间( . 5 8±17 . )h明显长于利多卡 因组 ( . 14 , 3 74 . )h 肛门 - 排气 时间( . 82±2 2 . )h明显短 于利 多卡 因组 , 示 出罗哌 显 卡因较好的镇 痛效能 , 减少 患儿 因疼痛引 起的恐惧 不安 、 胃 肠蠕动减慢 , 促进患儿早 期进食 , 有利 于术后早 期恢 复 , 提示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具 有优越 性 。两组 氯胺 酮使用 量均较小 , 仅起基础麻醉作用 , 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组 可能 与手术时间较短小有关 , 因而未显示出罗哌卡 因组麻醉在减 少氯胺酮使用量方 面的优势 。两 组 患儿术 后 2 4、 、 6h下肢 肌力恢复情况 , 间差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明 0 5 盐酸 罗 组 表 .% 哌卡 因对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无影 响 体 手术 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0 ) ② 平均镇 痛 时间、 门排 气时 间。 组与 B组对 比差 P> .5 ; 肛 A 异有统计学意义( 0 0 ) 术 中氯胺 酮使 用量、 P< .5 。 术后 2 4 6h下肢肌 力恢复 情 况 , 、 、 两组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P>0 0 ) .5 。 结论 0 5 .%盐酸利 多卡 因 +05 盐酸 罗哌 卡因用于小儿骶管 阻滞是安全有效 的, .% 有利于术后恢复 。 关键词 小儿 ; 罗哌卡 因; 管阻滞 骶 【 中图分类号 】 R 2 . 756 【 文献标 识码 ] B 学科分类代码 : 3 04 23 文章编码 :0 1 8 3 ( 02 0 0 6 0 10 — 1 1 2 1 ) 5— 3 2— 2

罗哌卡因在小儿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小儿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小儿麻醉与镇痛中的应用1 骶管阻滞小儿骨性标志明显,骶管阻滞操作较简便,能够提供术后镇痛,是小儿会阴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

1.1 用法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所用浓度为0 .1%~0.5%,容积为0.7ml/kg~1.0ml/kg不等。

何种浓度、剂量较为适于小儿麻醉,各家学者研究有所不同。

Bosenberg A[3]认为0.2%罗哌卡因1ml/kg是小儿骶管阻滞的最适剂量,而0.1%罗哌卡因1 ml/kg的阻滞效果不确切。

刘凌云等[4]则观察到浓度为0.3%、剂量为1ml/kg的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镇痛效应好,不良反应少。

甘果等[5]得出0.5%利多卡因加0.2%罗哌卡因(1ml/kg)起效快,可用于多台接台手术麻醉; 0.375%罗哌卡因(1ml/kg)则适宜于需要良好肌松的手术麻醉。

还有人应用0.25%罗哌卡因0.7m1/kg行小儿骶管阻滞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6-7]。

1.2 临床效果罗哌卡因感觉阻滞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0.1%、0.2%和0.3%罗哌卡因1 ml/kg骶管阻滞,镇痛时间分别为3 .3h、4 .2h和4.5h,术后存在运动阻滞分别为0%、13%和28%[3]。

用于骶管麻醉与等效剂量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所致运动阻滞轻,持续时间短[8]。

从术中使用氯胺酮剂量发现:在0 .25%~0.5%浓度范围内,随着局麻药浓度的增高,抑制牵拉反应效果越好[9]。

也有学者实验中发现在小儿骶管阻滞,应用0.25%罗哌卡因和0.25%布比卡因进行比较,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均无差别[10]。

1.3 与其它药物合用临床应用0.2%罗哌卡因1ml/kg、0.2%罗哌卡因1ml/kg加可乐定2ml/kg和0.2%罗哌卡因1 ml/kg加氯胺酮0 .5 mg/kg行小儿骶管阻滞,术后镇痛时间分别为5h、8.2h和12h[12]。

即加用可乐定或氯胺酮可使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时效明显延长,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其它实验的证实[12-13]。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纪淑敏;沈燕平;邹汶航【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6(036)011【摘要】目的:评价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择期小儿斜疝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5例,2组均给予术前常规检查,全麻插入喉罩后,采用7号头皮注射针头针刺进入骶管裂孔,对照组向内注入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液1 mL/kg;试验组向内注入0.2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和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混合液1 mL/kg;行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术中持续泵入丙泊酚注射液4~6 mL/kg并容量控制通气给氧。

比较2组手术结束时、手术结束后(0、0.5、1、2、4、8及24 h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视觉满意度评分(visual satisfaction scored,VSS)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试验组感觉及诱导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2 h VAS评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术后0.5 h、术后1 h,试验组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术后下肢麻木不适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术后患儿躁动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29%( P<0.05)。

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 P<0.05)。

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safety of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lidocaine caudal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laparoscopic hernia surgery.Methods A total of 70 cases with pediatric hernia surgery in Ningbo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5 in this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examination, preoperative anesthesia induction, adopted 7 scalp injection needles to prick into the hiatus sacralis,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1% 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mixed liquid 1 mL/kg;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by 0.25%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and 0.25% ropivacaine hydrochloric injection mixed liquid 1 mL/kg; pediatric hernia surgery, intraoperative continuous pumped into propofol injection 4-6 mL/kg and maintain the mask to the oxygen.The visual analog pain scored( VAS) , visual satisfaction scored ( VS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after operation 0 h,0.5 h,1 h,2 h,4 h,8 h and 24 h.Results The sensory and motor block effective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a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nsory and motor block dur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VAS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fter operation 2 h ( P<0.05 ) . After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0.5 h, postoperative 1 h, the VSS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 P<0.05 ) .Lower limbs numbness discomfort dur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fter operation ( P<0.05 ) .Postoperative agit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8.57%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4.29%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experimental group 5.71%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5.71% ( P<0.05 ) .Conclusion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lidocaine caudal block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ernia surgery has the remarkable effect, with high safety.【总页数】3页(P100-102)【作者】纪淑敏;沈燕平;邹汶航【作者单位】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浙江宁波 315000;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浙江宁波 315000;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浙江宁波 3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R614.4【相关文献】1.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手术应用的比较 [J], 李立;张奉超;彭蓓2.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用于腹腔镜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 [J],3.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合剂骶管阻滞辅以丙泊酚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 [J], 杨仕超4.喉罩全麻联合腹横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 何依红;杨庆耿;刘煌;周玉静5.骶管阻滞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J], 纪玲;余树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磺酸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甲磺酸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复查 中均 未见桩脱落现象 。采用 哪种类 型桩 , 还应根据具 体 情况设计 。理想根 桩应具 备 的条件 是 : 合适 的强 度 ; 与牙 体
组织 弹性 模量接 近 ; 固位 良好 ; 美观性 好 ; 耐腐 蚀不变 色 ; 良
[] 李雨 琴, 4 张
筠. 牙源性牙龈瘘管 1 例 临床分析 . 0 2 现代 口腔学
材料分为 : 金属桩钉 ( 括贵金属桩和非 贵金属桩 ) 包 和非金属



桩钉 ( 纤维/ 有 树脂 复合材料桩和 陶瓷桩 钉 ) 。金 属桩 是 目前
最常使用 的一种桩 钉 , N —c 合金 、 o r 有 i r c —C 合金 、 钛及 纯
hgu H. .i e D W. eh sR B R s ri d of br T F hr . D w it . . eo t n f neni g s r ta o o e d ・
袋, 均有前伸 殆干扰 存在 , 示在今 后 的前 牙桩 冠修 复 中应 提
注意排除前伸 殆干扰 , 避免 桩冠修复失败 。
桩 冠修 复 的前 提是患 牙或 残根 必须经 过完善 的根管 治 疗, 尖周无炎症 , 牙骨质 的吸收不超过根 长的 13 / 。若根管 治 疗不合要求 , 由于 1 后就 行根 管制 备 , 且 周 临床 观察 时间 较 短, 而在行使功 能时 , 能诱 发炎症 或 炎症继 续发 展 。本 文 可
复查 中 3颗牙 形成瘘 管 , 桩冠 连 同牙 根一起 松动 , X—r 从 a y
的形成 与殆干扰有 关 。因此制 做桩 冠时 每一 步都直 接影 响 远期效果 , 醒桩 冠 制做 者 应严 格 规 范操 作 和进 行 合理 设 提
计 。本组 病例 中牙龈 正 常者有 6 牙 , 中金 属烤 瓷冠 占 o颗 其 4 6颗 , 塑料冠 1 4颗。而 4 颗龈缘炎 中塑 料冠 占 3 , 9 9颗 因此 ,

骶管阻滞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低位外科手术

骶管阻滞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低位外科手术

骶管阻滞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低位外科手术观察丙泊酚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辅助镇静作用。

方法择期行低位外科手术的患儿32例,于氯胺酮基础麻醉下侧卧位行骶管穿刺注入局麻药,平卧后静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并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h直至手术结束前5~10min。

结果术中患儿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毕10~18min完全清醒。

结论0.8%~1%利多卡因和0.2~0.25%罗哌卡因混合液骶管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麻醉效果确切,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小,苏醒迅速是较好的小儿低位手术麻醉方式。

[关键词] 骶管阻滞;小儿;丙泊酚骶管神经阻滞在小儿低位外科短时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部分小儿对穿刺不合作,对手术的恐惧感也需要用镇静药消除。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采用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混合液骶管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低位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12/2009-07,在外科择期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睾丸下降固定或精索鞘膜翻转术的患儿32例,男28例,女4例。

年龄2~5岁,体重10~20kg。

ASAⅠ或Ⅱ级。

无骶管穿刺禁忌症,无严重的心肺疾患。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6~8h,禁饮3~4h,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1~0.02mg/kg。

患儿入手术室后以氯胺酮4~5mg/kg肌肉注射并连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入睡后常规面罩给氧,1~3L/min同时开放静脉通道, 取侧卧位,常规铺无菌巾,用7号注射针行骶管穿刺,有落空感后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将0.2~0.25%的罗哌卡因和0.8~1%利多卡因混合液以0.8~1ml/kg缓慢注入。

注毕转平卧位静脉注射力月西0.05mg/kg,丙泊酚1.5~2mg/kg,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h,10~15min骶管阻滞麻醉起效后开始手术。

术中出现肢体动则追加丙泊酚1mg/kg。

手术结束前5~10min停止泵注丙泊酚。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观察-文档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观察-文档

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用于骶管麻醉的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择择期肛肠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1)均无骶管麻醉禁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0.375%罗派卡因、1%利多卡因组(1组)40例,0.5%罗派卡因、1%利多卡因组(2组)40
例,0.75%罗派卡因组(3组)40例。

1.2方法:
三组患者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0.1g肌注,均取左侧卧位,5号针头穿刺至骶管,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入上述局麻药液5ml作为试验量,确认无异常后,三组分别注入上述配制好剩余的局麻药液12ml。

注射完毕后,患者取仰卧位(头高脚低)待麻醉满意后手术。

2 结果
三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术中镇痛效果全部达到满意,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见表1。

1组、2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3组,而1组麻醉维持时间均短于2组、3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2]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罗派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17ml,取得了优良的麻醉效果。

麻醉起效时间:1组。

0.3%罗哌卡因行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等手术中的应用

0.3%罗哌卡因行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等手术中的应用

0.3%罗哌卡因行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等手术中的应用标签:骶管麻醉;小儿自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将0. 3%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78例,应用于小儿阑尾炎,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及下肢等手术,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探讨使用0. 3%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麻醉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总结其麻醉特点,尤其是药量与麻醉平面的关系。

2 资料与方法2.1 一般资料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标准,选择ASAⅠ~Ⅱ级小儿阑尾炎、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及股骨骨折手术患者78例,其中男69例,女9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5岁,体质量12~25 kg, 平均18 kg,阑尾切除术7例,疝高位结扎术53例,精索鞘膜翻转术1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6例。

手术时间25~80 min,平均50 min。

2.2 麻醉方法麻醉前禁食6 h,禁水3 h,术前30 min常规按体质量肌内注射阿托品(0.02 mg/kg)或者东莨菪碱0.01 mg/kg。

进入手术室后, 先建立好静脉通道, 并准备好EKG、BP、SPO2监测及面罩加压给氧的准备。

先配制0.5%利多卡因与0.3%罗哌卡因混合液,诉患儿屈膝侧卧, 不合作者予以肌内注射氯胺酮(按4~6 mg/kg)或者静脉注射氯胺酮(按0.5 mg/kg), 待其意识消失后摆好体位,确定并标记好骶骨裂孔穿刺点, 一般用6.5~7#针头, 先与皮肤呈70°角进针,然后变小角度为45°,针刺有落空感, 刺破骶尾韧带后穿刺针缓慢推进2~3 mm,回抽无血及脑脊液, 即按照0.6~0.8 ml/kg注射药液。

同时要边注射边回抽,防止意外可能。

对于清醒患儿可测其麻醉平面,效果满意后即可消毒手术,不满意者酌情辅助用药,无效者改全麻。

3 麻醉效果及判断标准安静无痛为优,较痛需要辅助用药为良,疼痛剧烈需加局麻或者改为全麻为失败。

4 结果醉平面与效果注射药后5 min测试麻醉平面,显效时间7~15 min,大多麻醉平面可达到T10~T11。

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骶管麻醉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骶管麻醉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骶管麻醉在小儿外科的应用张卫珍【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年(卷),期】2008(023)023【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罗哌卡因、利多卡因混合液骶管麻醉在小儿外科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件.方法选择1~5岁行外科手术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采用2.5g/L布比卡冈加5 g/L利多卡因;B组2.5g/L罗哌K因加5g/L利多卡冈;C组3g/L罗哌卡冈加5 g/L利多卡因;D组3.5 g/L罗哌卡因加5/L利多卡冈.行骶管麻醉,药液剂量按0.75 mL/kg计算.先注入总量的1/4作为试验剂量,5 min后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现象后注入剩余量,15 min后开始手术.记录患儿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牛情况.结果 4组均可满足手术需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及麻醉起效时间各组问无显著差异.C、D组与A组感觉阻滞时间比较均无叫显差异,B组短于A组.结论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骶管麻醉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安人有效地用于小儿外科手术.3异/L罗哌卡因或3.5异/L罗哌卡因混合5g/L利多卡因更有利于术后镇痛.【总页数】2页(P1862-1863)【作者】张卫珍【作者单位】邢台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北,邢台,054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相关文献】1.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配伍在骶管麻醉中的应用 [J], 尚文;李素荣2.0.227%浓度的罗哌卡因-利多卡因合剂在骶管麻醉中的应用研究 [J], 石俊;马群立3.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配伍在骶管麻醉中的应用 [J], 尚文;李素荣;4.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尿道下裂的效果观察 [J], 程洁; 黄德樱5.小剂量2%利多卡因骶管麻醉联合两点扇形麻醉法在混合痔RPH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J], 李红艳;张少华;牛文辉;赵莲英;徐会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

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
王伟;朱宇麟;白各庆;卢德生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2(031)001
【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儿60例,年龄4月至1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①0.25%罗哌卡因(Ⅰ组);②0.375%罗哌卡因(Ⅱ组);③0.375%布比卡因(Ⅲ组).经骶裂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局麻药,术中效果欠佳者辅助氯胺酮及安定.观察各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时间.结果:①肌松程度Ⅱ、Ⅲ组明显优于Ⅰ组;②氯胺酮及安定用量,Ⅱ、Ⅲ组明显少于Ⅰ组;③不良反应Ⅰ、Ⅱ组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④运动阻滞时间3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合适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安全、有效,与布比卡因比较对循环影响小,运动阻滞轻.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王伟;朱宇麟;白各庆;卢德生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西安,71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J], 吕志瑞;姜丽华
2.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J], 周媛;朱翔;薛灵芝;曹苏;佘庆
3.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 [J], 罗小玲
4.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 [J], 申富生
5.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J], 祁会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8-23T11:11:31.2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作者:董建明
[导读] 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利多卡因麻醉,试验组应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的差异。

结果:试验组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感觉、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中体动、术后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罗哌卡因;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安全性;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053-02 小儿斜疝手术属于临床常见术式,其主要采用全身麻醉与骶管阻滞两种麻醉方法。

全麻手术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麻醉药和镇痛药,所以极易导致苏醒延迟、呼吸抑制。

而两者合用骶管阻滞可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并可使全麻术中用药量明显减少。

骶管阻滞作为一种硬膜外麻醉,其主要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可使肝肾代谢减轻并维持循环稳定性[1]。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现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均符合《小儿外科学》中小儿斜疝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将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椎管麻醉禁忌、肝肾功能障碍等患儿排除。

其中男患儿72例,女患儿8例,患儿年龄1~4岁,平均(3.1±0.3)岁;体质量8~20kg,平均(15.4±2.1)kg。

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

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以《小儿外科手术学》为参照,术前予以胸片、心电图、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等相关检查。

在病房为患儿开放静脉通路,予以0.1mg/kg 咪达唑仑静脉滴注,15min进入手术室,即刻予以心电监护和面罩吸氧,再将0.01mg/kg盐酸戊乙奎醚缓慢注射其中。

麻醉诱导采用4~5%七氟醚面罩吸入。

将喉罩置入,选择左侧屈髋屈膝位,常规消毒骶管穿刺区,利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穿刺包和7号头皮注射针头向骶管裂孔予以针刺,成功穿刺后抽吸不出现脑脊液和血液。

对照组:将1mL/kg浓度为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液注入,≤20ml。

试验组:将
1mL/kg的0.2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与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注入其中,≤20mL;术中采用2~3%七氟醚持续吸入,保留自主呼吸。

手术过程中需要及时补液,并对液体量进行监控,患儿苏醒后送往监护儿外科病房。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进行统计记录,并以《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为参考评价安全性[3],对两组患儿恶心呕吐、尿潴留、短暂性神经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别以(x-±s)、(%)对计量、计数资料加以表示,并行t检验、χ2检验,P<0.05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麻醉效果
试验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其感觉阻滞、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2.2 比较术中体动、不良反应、术后躁动发生率
试验组术中体动、术后躁动各1例(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其中尿潴留、恶心呕吐各1例;对照组术中体动8例(20.0%),术后躁动7例(1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其中尿潴留3例,恶心呕吐5例;组间经比较,试验组术中体动、不良反应、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斜疝主要是因为腹膜鞘状突关闭不全或未关闭导致的,其在小儿外科中十分常见。

骶管阻滞麻醉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不会较大的影响呼吸循环,麻醉管理简单方便。

利多卡因被血液吸收后,作用时间并不长,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明显的兴奋和抑制,术后运动阻滞现象可在短时间内消失。

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可将利多卡因起效快、穿透性强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可将罗哌卡因持续麻醉、安全范围广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适宜小儿斜疝手术患者,术中可显著提高痛阈,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

并且罗哌卡因脂溶性、神经纤维亲和性较强,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且安全可行。

本组研究发现,试验组患儿的麻醉效果、术中体动、术后躁动、不良反应情况均比对照组患儿优势明显(P<0.05)。

可见小儿小切口斜疝手术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安全可靠,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纪淑敏,沈燕平,邹汶航.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骶管阻滞对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100-102.
[2]李兴春.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及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19):2508+2525.
[3]郭余福,帅国象,张传汉.硬膜外麻醉和骶管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比较[J].江西医药,2015,47(06):531-5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