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专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

成功的变革: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教学目的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结合书引到实际,系统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和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通过本专题的教学应着力实现以

下三方面的目标

1、掌握内容。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经验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明确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积累的丰富的历史经验。

2.理解内涵。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深刻领会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3.提高认识。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一、讲授导入

本专题建议采用视频导入方式。播放视频(剪辑)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状况、中国工业化的起步等。视频内容可任选其一,时间控制在

15分钟内。

通过影像资料使学学生对我国20世纪50年代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历史有一个感性认I只,从而为引山社会主义改造这一问题做好铺垫。

三、深入阐述

1.党在过渡同·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7过渡时期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既定的战略目标。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

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这种战略步骤的调整是当时国内外的各种复杂因素的合力作用促成的。从国内客观环境来说,从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人民首先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经过三年的时间,到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国内局势的稳定,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从国际上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他们对新中国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此外,还有来自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希望中国早一点加入社会主义大家庭以对抗西方资本主义的压力,使得毛泽东和党中央原来的设想发生了部分变化,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必要并有实现的可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和步骤问题。

总之,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什么时候开始过渡,什么时候完成过渡,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式过渡,所狗这些都不可能在事先就安排妥当,只能是一个大致的目标和设想,而且目标和设想的实现要受当时各方面条件、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的这种过渡,是由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主

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

2.如何正确评价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在对个体农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特别是在改造的后期,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指导思想上产生了"左"的急躁情绪,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工作过程、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的积极性,给我国农业经济后来的发展留下了长期的隐患;公私合营面过宽,对一些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当等偏差,导致后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下降,给民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改造是比较顺利和成功的。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_下,经过短短尾年的努力,就完成了触及千家万户和几亿人口切身利益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壮举。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事实不可否认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费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3.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为了将非公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而今天,同样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在改革开放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为什么?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肯定当前的改革开放者认为,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搞早了搞糟了;而肯定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者则认为,当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宗旨和原则。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要科学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无论是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当前的改革开放,都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产物,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实现让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说,没有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就不会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同样。没有当前的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找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改革绝F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部不是无源之水、无扛之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蓼业的发展,需要继承当年花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由的避雷同题。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当年社会主义改造及其以后莫些失误的纠正。但这种纠正绝不是要否定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而是要花三三没有散好的事情散好、并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总之、在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上,要尽量避免简单的政策对比,要力求从历史发展的大跨度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联一认清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历史联系。

四、师生互动

在讲授本专题时,可以选择以下内容进行师生互动。

1、在讲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时,教师可兰行提问。

【教师提问)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

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这是为什么?

【教师讲解】在引起学生注意后、教师再作讲解: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2.在讲授社会主义改造内容时、引人案例后提问。

【案例建议】《同仁堂的新生》(北京同仁堂史编委会《北京同仁堂史·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