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遗传变异和育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选用最适剂量
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常常要经过多次试验。就 一般微生物而言,诱变率往往随剂量的增高而提高, 但达到一定剂量后,再提高剂量反而会使诱率下降。 根据对紫外线、X射线和乙烯亚胺等诱变效应的研究 结果,发现正变转多地出现在偏低的剂量中,而负 变较多地出现于偏高的剂量中;还发现经多次诱变 而提高产量的菌株中,更容易出现负变。因此,在 诱变育种工作中,目前比较倾向于采用较低的剂量。
例如,粘质沙雷氏菌,在25℃下培养时, 会产生一种深红色的灵杆菌素,把菌落染成 似鲜血那样。可是,当培养在37℃下时,群 体中所有细胞都不产色素。如果重新降温至 25℃,产色素能力又得到恢复。只有遗传型 的改变,即生物体遗传物质结构上发生的变 化,才称为变异。
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明星:
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 方便建立纯系。 很多常见微生物都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 量生长繁殖。 物种和代谢类型多样 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易于体内的遗传基因转 移到一起,经过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 形成新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组。 重组可使生物体在未发生突变的情况下, 也能产生新遗传型的个体。 重组是分子水平上的一个概念,可以理 解成是遗传物质分子水平上的杂交。
真核微生物中的有性杂交、准性杂交及原核 生物中的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 等都是基因重组在细胞水平上的反映。 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由于杂交 育种是选用已知性状的供体和受体菌种作为 亲本,因此不论在方向性还是自觉性方面, 都比诱变育种前进了一大步。
(二)、核酸的结构与复制
1、DNA的结构
(A、T、C、G)
2、RNA的结构
(A、U、C、G)
3、核酸的复制--半保留复制
(三)、遗传物质在细胞内存在的方式
真核微生物的核内DNA与组蛋白结合成为 染色体。 原核微生物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呈松 散的核质体状态存在。
第三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遗传性: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 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表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 和内在特性的总和,是其遗传型在合适环境条 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表现。
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 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 改变。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 饰变:指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即一种不涉及遗传 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 型变化。饰变是不遗传的。
(3)通过重建获得杂种病毒;
(4)证实杂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来自TMV标准株。 (5)杂种病毒感染烟草产生HR所特有的病斑,说明杂种病毒 的感染特性是由HR的RNA 所决定,而不是二者的融合特征 (6)从病斑中一再分离得到的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HR蛋白 质,而不是标准株的蛋白质外壳。以上实验结果说明杂种病 毒的感染特征和蛋白质的特性 是由它的RNA所决定,而不是 由蛋白质所决定,遗传物质是RNA。
第二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核酸--遗传变异的物质 基础(3个经典实验)
1、经典转化实验
Griffith是第一个发现转化现象的 , 虽然当时还不知道称之为转化因子的本 质是什么,但是他的工作为后来Avery 等人进一步揭示转化因子的实质,确立 DNA为遗传物质奠定了重要基础。
肺炎链球菌:S型(菌体具荚膜,菌落表面光滑,有
与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关的3类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
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4个环节:
(1)诱变剂处理 (2)淘汰野生型 (3)检出缺陷型 (4)鉴定缺陷型
4、诱变育种工作中的几个原则 (1)选择简便有效的诱变剂 目前在实践上常用的诱变剂主要有紫外线 (u.v.)、氮芥、硫酸二乙酯、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TG或MNNG)和亚硝基甲脲 (NMU)等。后两种因为有突出的诱变效果, 所以被誉为“超诱变剂”。 (2)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
2、噬菌体感染实验
1952年,Hershey和Chase证实了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基础的著名实验。
T2噬菌体的实验
3、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1956年Fraenkel-Conrat等用含RNA的 烟草花叶病毒进行了病毒重建实验,证 实了RNA是遗传物质。
(1)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标准TMV,得到它的蛋白质; (2)从TMV的变种HR通过弱碱处理得到它的RNA;
Joshua Lederberg J. Lederberg is awarded the Noble Prize in Medicine and Physiology in 1958
二、诱变与育种
1、物理诱变: 紫外线、X射线等 紫外线诱变机制 辐射剂量 光复活作用
2、化学诱变: 诱变剂:
1、Luria等的变量试验(彷徨实验) 2、Newcombe的涂布试验 3、Lederberg等的影印平板培养法
变量实验(fluctuation analysis) Salvador Luria and Max Delbruck(1943)
Salvador Luria
Max Delbruck
(二)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或化学诱变剂处理均匀 分散的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频率大幅度提 高,然后设法采用简便、快速和高效的筛选方法, 从中挑选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突变株,以供生产实 践或科学实验之用。 诱变育种除提高产量外,还可改进产品质量、 扩大品种和简化工艺等目的。它具有方法简便、 工作速度快和收效显著等优点,仍是目前最广泛 使用的育种手段。
一、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
1、营养缺陷型 2、抗性突变型 3、条件致死突变型 4、形态突变型 5、抗原突变型 6、其他突变型 如毒力、糖发酵能力、代谢 产物的种类和产量以及对某种药物的依赖性 突变型等。
(二)基因突变的特点(7个特点)
1 不对应性 2 自发性 3 稀有性 4 独立性 5 诱变性 6 稳定性
6、稳定性 由于突变的根源是遗传物质结构 上发生了稳定的变化,所以产 生的新性状也是稳定的、可遗 传的。
7、可逆性
由原始的野生型基因变异为突变型基因 的过程,称为正向突变,相反的过程则 称为回复突变或回变。实验证明,任何 性状既有正向突变,也可发生回复突变。
(三) 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 实验证明
(5)利用复合处理的协同效应
诱变剂的复合处理常常呈现一定的协同效应, 这对育种实践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6)利用和创造形态、生理与产量间的相 关指标
为了确切地了解某一突变株产量性状的提 高程度,必须进行大量的分析测定和统计工 作。
(7)设计和采用高效筛选方案和方法
通过诱变处理,在微生物群体中会出现种种突 变型个体,绝大多数是负变体,要在其中把极个 别的产量提高较显著的正变体筛选到手,就要求 采用效率较高的科学筛选方案和方法。 筛选过程以分初筛与复筛两阶段进行为好。前者 以量(选留菌株的数量)为主,后者以质(测定数 据的精确度)为主。
1、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
2、诱变育种的步骤
1、初筛:以量为主 2、复筛:以质为主
3、营养缺陷型的筛选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是指通过诱变而产生 的,在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至少和 碱基等)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因此必须在 基本培养基(minimal medium)中加入相应的 有机营养成分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 野生型是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 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在 其相应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亚硝酸、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 等
诱变机制 注意事项:
选择适宜的诱变剂及剂量,适当 的温度和PH,终止反应,安全
基因突变及其机制
三、突变与育种
(一) 自发突变与育种
1、从生产实践中选育 选育步骤 (1)采样 (2)加富培养 (3)平板分离 (4)性能测定
2 、定向培育优良菌种
定向培育一般是指用某一特定环境长期处理某一 微生物培养物(群体),同时不断对它们进行移种 传代,以达到积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 种古老的育种方法。由于自发突变的频率较低, 变异程度较轻微,所以培育新种的过程一般十分 缓慢。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相 比,定向培育法带有守株待兔的被动状态。 例如,异烟肼是吡哆醇的代谢拮抗物(即结构 类似物),两者分子结构类似。
2、自发性
各种性状的突变,可以在没有人 为的诱变因素处理下自发地发 生。 "自发突变"决不意味着这 种突变是没有原因的,而只是 说明人们对它们还没有很好认 识而已。
3、稀有性
自发突变虽可随时发生,但突变的频率是较低 和稳定的,一般在10-6~10-9间。所谓突变率, 一般指每一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 突变的机率。例如,突变率为1×10-8者,就 意味着当10 8个细胞群体分裂成2×10 8个细 胞时,平均会形成一个突变体。
一、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一)接合
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完整细胞间的直接 接触而传递大段DNA的过程,称为接合(有 时也称"杂交")。
接合:是细菌通
过性菌毛相互连接 沟通,将遗传物质 (主要是质粒DNA) 从供体菌转移给受 体菌。能通过结合 方式转移的质粒称 为接合性质粒,不 能通过性菌毛在细 菌间转移的质粒为 非接合性质粒。
遗传性变异是由基因结构发生改变所致, 主要通过基因突变、基因损伤后的修复、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来实现。
基因突变 又称点突变, DNA链上的一对
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 (碱 遗 突变 基置换 、移码突变 ) 传 染色体畸变 DNA的大段变化(损伤)现象 性 (添加、缺失、易位、倒位 ) 变 异 基因重组: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内的遗传基因转移 到一起,经过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 形成新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 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9
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
Newcombe的涂布实验(1949)
影印试验(replica plating)
影印实验(replica plating ) Joshua Lederberg and Esther Lederberg(1952)
7 可逆性
1、不对应性
即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的对 应关系。 例如,细菌在有青霉素的环境下,出现了抗青霉 素的突变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出现了抗紫外 线的突变体;在较高的培养温度下,出现了耐高 温的突变体等。表面上看来,会认为正是由于青 霉素、紫外线或高温的"诱变",才产生了相对应 的突变性状。事实恰恰相反,这类性状都可通过 自发的或其任何诱变因子诱发而行。这里的青霉 素、紫外线或高仅是起着淘汰原有非突变型(敏感 型)个体的作用。
4、独立性
突变的发生一般是独立的,即在某一群体中, 既可发生抗青霉素的突变型,也可发生抗链 霉素或任何其他药物的抗药性,而且还可发 生其他不属抗药性的任何突变。某一基因的 突变,既不提高也不降低其他基因的突变率。
5、诱变性
通过诱变剂的作用,可提高自发突变的频率, 一般可提高10-10 5倍。不论是自发突变或诱 发突变(诱变)得到的突变型,它们之间并无 本质上的差别,因为诱变剂仅起着提高突变 率的作用。
第 六 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主讲:张娅婷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体最本质的属性 之一。在遗传性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时, 通过代谢和发育才能使其后代转化为与 亲代相同的具体性状。对微生物遗传变 异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生 物学的发展,而且还为微生物育种工作 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概述
致病能力)
R型(菌体无荚膜,菌落表面粗糙,无
致病能力)
1928年,F.Griffth作了3组实验:
1944年,Avery精确重复了转化实验,确定了转化因子
结论
活的、非致病性的R型从已被杀死的SⅢ 型中获得了遗传物质,使其产生膜 成为致病性的SⅢ型。Griffith将这种现 象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