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永久的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
2020/3/22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 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 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 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 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 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 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 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 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 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 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 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 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 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 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2006年, 被评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 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 、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 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工作经历
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 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 1979年,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1980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1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兼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 会副会长。 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 学会副会长。 1985年,任中国作家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 泰国。 1990年,任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27秒,季羡林逝世。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 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他精力过人,每 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贺老称,季先生一生 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 是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折磨”。(贺剑城评)
情系家乡
季羡林支持聊城大学的发展,曾经几次来聊城大学,并欣然受聘任名誉校 长,与家乡的这所大学留下了难分难舍之情。1981年,聊城师范学院正式 建立的第二年,季羡林应邀来学院参加新生开学典礼,举办了《从比较文 学谈到中印文化交流》的学术讲座,并成为聊城大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批聘 请的校外兼职教授。1982年10月10日,受聘任该校名誉院长,还热情洋溢 地挥笔写下了“鲁西最高学府,山东璀璨明珠”、“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 ”的题词。1999年建校二十五周年,又应邀题写了聊师校训“敬业、博学 、求实、创新”,并从北京赶来参加校庆活动。教育部批准聊城大学更名 后,他又为学校题写了“聊城大学之成立,诚所谓顺乎天理,应乎人情之 盛举。行将见桃李遍鲁西,文风满山左,流风余韵普及神州矣。为鲁西庆 ,为山东庆,为祖国庆!”的贺词。2002年9月26日,聊城大学揭牌仪式 上,北京大学副校长郝斌代表北大和季羡林先生专程到校参加仪式,并带 来了季羡林先生在北京解放军三〇一医院病榻上写的《聊城大学揭牌仪式 上的发言》,他代表季羡林接受了名誉校长的聘书。
2020/3/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yuwen520.com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工作经历
1946年,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系主任职任至1983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 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 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 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解放 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 翻译工作。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委员。
学习经历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 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 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 德文。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 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同年9月 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 (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及俄文、 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41年,哥廷根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几年,继续用德文撰写数篇论 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
学习经历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 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 文》、《四书》等。 1918年、1920年,分别于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附设小学、济南新育小 学就读。课余开始学习英语。 1923年小学毕业后,考取正谊中学。课后参加一个古文学习班,读《左传 》、《战国策》、《史记》等,晚上在尚实英文学社继续学习英文。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 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8年-1929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辍学一年。创作了《文明人的公 理》、《医学士》、《观剧》等短篇小说,署笔名希道,在天津《益世报 》上发表。
2020/3/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yuwen520.com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2020/3/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http://www. yuwen520.com友情提供QQ:
764723079
人物评价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 、“学界泰斗”、“国宝”。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 ,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 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 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 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温家宝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