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选择题Word版
静力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静力学中,力的平衡状态是指:A. 物体静止不动B. 物体速度为零C. 物体加速度为零D. 物体受力为零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A. 力B. 力矩C. 动量D. 平衡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__状态。
答案: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 在静力学中,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若这些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
答案:平衡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静力学中的二力平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答案:二力平衡是指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得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其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就是一对二力平衡的例子。
2. 描述力矩的三要素,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力矩的大小和方向的。
答案:力矩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力臂的长度以及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越大,力臂越长,力矩就越大;力臂长度固定时,力的作用点越远离旋转轴,力矩也越大。
力矩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即当力的方向从旋转轴指向力的作用点时,拇指指向的方向即为力矩的方向。
四、计算题1. 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20N,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所以a=F/m=20N/10kg=2m/s²。
2. 一个杠杆长2m,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力G=100N,求杠杆的力臂长度。
答案:由于杠杆平衡,力臂长度等于杠杆长度的一半,即1m。
五、论述题1. 论述静力学在工程学中的应用,并给出至少两个具体的例子。
答案:静力学在工程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静力学分析可以确定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 在机械设计中,通过计算零件的受力情况,可以设计出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足够强度的机械结构。
静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静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问题描述:一根长度为L的均质杆以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悬挂一重物。
重物造成的杆的弯曲应力最大为σ。
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计算重物的质量m。
解答:根据静力学原理,杆的弯曲应力可以用公式计算:σ = M / S,其中M是杆的弯矩,S是杆的截面横截面积。
因为杆是均质杆,所以它的截面横截面积在整个杆上都是相等的。
设杆的截面横截面积为A。
杆的弯矩M可以通过杆的长度L和重物的力矩T计算得到:M = T * (L/2)。
代入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σ = (T * (L/2)) / A。
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等式:σ = (m * g * (L/2)) / A,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
我们可以将这个等式转换成求解未知质量m的方程。
将等式两边的A乘以m,并将等式两边的m乘以g,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m^2 = (2 * σ * A) / (g * L)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求得未知质量m。
2. 问题描述:一根均质杆的长度为L,质量为M。
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悬挂一重物。
杆与地面的夹角为θ。
重物造成的杆的弯曲应力最大为σ。
求重物的质量m。
解答:在这个问题中,除了重物的力矩,还需要考虑到重力对杆的力矩。
由于杆是均质杆,其质量可以均匀分布在整个杆上。
假设杆上的每个微小质量元都受到与其距离一致的力矩。
重物造成的力矩可以用公式计算:M1 = m * g * (L/2) * sinθ,其中g 是重力加速度。
由于杆是均质杆,它的质心位于杆的中点。
因此重力对杆的力矩可以用公式计算:M2 = M * g * (L/2) * cosθ。
根据静力学的原理,杆的弯曲应力可以用公式计算:σ = M / S,其中M是杆的弯矩,S是杆的截面横截面积。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将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推广到杆的中点(也就是质心):σ = (M1 + M2) / S代入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σ = ((m * g * (L/2) * sinθ) + (M *g * (L/2) * cosθ)) / S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等式:σ = ((m * g * (L/2) * sinθ) + (M * g * (L/2) * cosθ)) / (A / 2),其中A是杆的横截面积。
静力学基础 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外力偶作用的刚结点处,各杆端弯矩的代数和为零。
(× )2.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 )3.在刚体上加上(或减)一个任意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会改变。
(× )4.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 )5.固定端约束的反力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 )6.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 )7.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构成的力系必定平衡。
(× )8.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 )9.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全貌的简图叫受力图。
(√ )10.图1中F对 O点之矩为m0 (F) = FL 。
(× )图 1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
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
3.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物体内的任意一点。
B、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任何一点。
C、力不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D、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4.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α、β分别为:α=___B___,β=___D___。
A、30°;B、45°;C、90°;D、135°。
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D )图 2A、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选择题05《静力学平衡》(解析版)

选择题05《静力学平衡》【命题导航】命题点一巧妙运用对称性解决平衡问题命题点二绳与杆命题点三摩擦力分析与计算命题点四摩擦力三类突变命题点五整体法与隔离法命题点六动态平衡命题点七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高考解码】命题点一巧妙运用对称性解决平衡问题1.(单选)(2020·新课标Ⅲ)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
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若α=70°,则β等于()A.45°B.55°C.60°D.70°【答案】B【解析】甲物体是拴牢在O点,且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绳的拉力大小相等,O点处于平衡状态,则左侧绳子拉力的方向在甲、乙绳子的角平分线上,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解得。
2.(多选)(2017·天津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的右端上移到,绳子拉力不变B .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答案】AB【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和l b ,则,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则。
满足,,即sin α=d l , F =mg 2cos α,d 和l 均不变,则sin α为定值,α为定值,cos α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衣服的位置不变,故A 正确,CD 错误;将杆N 向右移一些,d 增大,则sin α增大,cos α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B 正确。
3.(单选)(2016·全国卷Ⅲ)如图所示,两个轻环a 和b 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a 和b 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 、b 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 )A .m 2B .32mC .mD .2m【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圆弧的圆心为O ,悬挂小物块的点为c ,由于ab =R ,则△aOb 为等边三角形,同一条细线上的拉力相等,F T =mg ,合力沿Oc 方向,则Oc 为角平分线,由几何关系知,∠acb =120°,故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则每条细线上的拉力F T =G =mg ,所以小物块质量为m ,故C 对.4.(多选)(2016·全国卷Ⅰ)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解析】BD【解析】对物块a,由二力平衡,绳的拉力等于物块a的重力,大小保持一定,轻滑轮两端绳子拉力大小方向一定,对结点O′,由三力平衡可得绳OO′的张力一定,选项A、C错误;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连接物块b的绳子拉力T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β,对物块b,由平衡条件,有T sin β+F sin α+N=mg和T cos β-F cos α±f=0,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和物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随F变化而变化,选项B、D正确.5.(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圆环上,轻绳一端固定在圆环的最高点A,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小球静止时位于环上的B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则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A.2mg B.3mg C.mg D.32mg【答案】C【解析】对B点处的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F T sin 60°=F N sin 60°F T cos 60°+F N cos 60°=mg解得F T=F N=mg,故C正确.命题点二 绳与杆1.(单选)(2017·新课标Ⅲ卷)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 。
静力学和动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静力学和动力学练习题(含答案)静力学和动力学练题 (含答案)静力学练题1. 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
一个力F = 50N施加在物体上,使其保持静止。
求摩擦力的大小。
解答:根据静力学的条件,物体保持静止时,合力为零。
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方程:ΣF = F - F_f = 0其中,ΣF为合力,F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F_f为摩擦力。
代入已知数据,得到:50N - F_f = 0解方程得到 F_f = 50N,因此摩擦力的大小为50N。
2.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沿斜面下滑,斜面的倾角为30度。
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静力学的条件,物体在斜面上保持平衡时,合力沿着斜面的方向为零。
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方程:ΣF = m * g * sinθ - m * g * cosθ = 0其中,ΣF为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θ为斜面的倾角。
代入已知数据,得到:5kg * 9.8m/s^2 * sin30° - 5kg * 9.8m/s^2 * cos30° = 0解方程得到加速度 a = 4.9m/s^2,因此物体的加速度为4.9m/s^2。
动力学练题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以速度4m/s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一个恒力F = 6N施加在物体上,与运动方向垂直。
求物体在3秒后的速度。
解答:根据动力学的条件,物体在受到恒力作用时,速度的变化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F = m * a其中,F为力的大小,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题目已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6N = 2kg * a解方程得到 a = 3m/s^2。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物体的速度变化:v = u + a * t其中,v为物体的最终速度,u为物体的初始速度,a为物体的加速度,t为时间间隔。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v = 4m/s + 3m/s^2 * 3s = 4m/s + 9m/s = 13m/s因此,物体在3秒后的速度为13m/s。
静力学选择题与填空题(已答)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填空题1.理论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作 机械运动 的规律 2.平衡是指 (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3.力是物体之间 相互的机械 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 或形状 发生改变。
4.刚体是受力作用而 不变形 的物体。
5.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此两力等值、反向、共线 。
6.约束是指限制 非自由体某些位移 的周围物体。
7.对刚体而言,力的三要素是 大小 、 方向 、 作用线 。
8.二力平衡原理适用于 刚体 。
9.在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中,如接触点不能确定,可用通过 铰链中心 的一对正交分力表示。
10.对刚体而言,力是 滑移 矢量。
二. 单项选择题1. 图示系统受力F 作用而平衡。
欲使A 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60º角,则斜面的倾角α应为____B____。
(A ) 0º (B ) 30º (C ) 45º (D ) 60º2.如图所示的两个楔块A 、B 在m-m 处光滑接触,现在其两端沿轴线各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则两个楔块的状态为 A 。
(A )A 、B 都不平衡(B )A 平衡、B 不平衡(C )A 不平衡、B 平衡 (D )A 、B 都平衡3.三力平衡定理是 A 。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D )此三个力必定互相平行4.作用和反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D 。
(A ) 只适用于刚体 (B ) 只适用于变形体(C ) 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 (D ) 适用于任何物体5.一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D 。
(A ) 变形是否微小 (B ) 变形不起决定因素 (C ) 物体是否坚硬(D ) 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6.力的可传性原理 A 。
(A ) 适用于刚体 (B ) 适用于刚体和弹性体 (C ) 适用于所有物体 (D )只适用于平衡的刚体第一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一、填空题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即该力系的合力等于0 。
(完整版)静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外力偶作用的刚结点处,各杆端弯矩的代数和为零。
(×)2.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3.在刚体上加上(或减)一个任意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会改变。
(×)4.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5.固定端约束的反力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6.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7.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构成的力系必定平衡。
(×)8.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9.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全貌的简图叫受力图。
(√)10.图1中F对 O点之矩为m0 (F) = FL 。
(×)图 1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
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
3.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物体内的任意一点。
B、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任何一点。
C、力不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D、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4.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α、β分别为:α=___B___,β=___D___。
A、30°;B、45°;C、90°;D、135°。
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D )图 2A、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B、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变形体。
工程力学复习题(静力学部分)

工程力学作业(静力学)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题1、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2、在平面任意力系中,若其力多边形自行闭合,则力系平衡。
()3、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4、共面三力若平衡,则该三力必汇交于一点。
()5、当刚体受三个不平行的力作用时,只要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该刚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二、选择题1、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_______________。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所给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①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②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③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
3、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_______车拉人的力。
①大于;②等于;③远大于。
三、填空题1、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书P24,1-8题4、画出下列各图中A、B两处反力的方向(包括方位和指向)。
5、在平面约束中,由约束本身的性质就可以确定约束力方位的约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方向不能确定的约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各写出两种约束)。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一、是非题1、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该两力就组成一力偶。
()2、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时,若选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则所求得的合力不同。
( )3、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静力学选择题与填空题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 填空题1.理论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作 机械运动 的规律2.平衡是指 相对地球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力是物体之间 相互的机械 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运动 或 形状 发生改变。
4.刚体是受力作用而 不变形 的物体。
5.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此两力共线,等值,反向 。
6.约束是指限制 非自由体某些位移 的周围物体。
7.对刚体而言,力的三要素是 大小 、 方向 、 作用线 。
8.二力平衡原理适用于 刚体 。
9.在光滑圆柱形铰链约束中,如接触点不能确定,可用通过 铰链中心 的一对正交分力表示。
10.对刚体而言,力是 滑移 矢量。
二. 单项选择题1. 图示系统受力F 作用而平衡。
欲使A 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60º角,则斜面的倾角α应为____b__________。
(A ) 0º (B ) 30º(C ) 45º(D ) 60º2.如图所示的两个楔块A 、B 在m-m 处光滑接触,现在其两端沿轴线各加一个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则两个楔块的状态为 a 。
(A )A 、B 都不平衡 (B )A 平衡、B 不平衡(C )A 不平衡、B 平衡 (D )A 、B 都平衡3.三力平衡定理是 a 。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D )此三个力必定互相平行4.作用和反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d 。
(A ) 只适用于刚体(B ) 只适用于变形体(C ) 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D ) 适用于任何物体5.一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d 。
(A ) 变形是否微小(B ) 变形不起决定因素(C ) 物体是否坚硬(D ) 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6.力的可传性原理 a 。
(A ) 适用于刚体 (B ) 适用于刚体和弹性体(C ) 适用于所有物体 (D )只适用于平衡的刚体第一章 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一、填空题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静力学训练题集

静力学训练题集班级姓名学号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选择题1、三力平衡定理是�l�l�l�l。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所给的条件是�l�l�l�l。
①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②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③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的必要条件;④不平行的三个力平衡的充分条件;3、图示系统只受F?作用而平衡。
欲使A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成30°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l�l�l�l。
①0° ②30° ③45° ④60°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F??=-F?AB,满足FA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l�l�l�l。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或是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二、填空题1、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线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l�l�l�l�l�l�l�l度。
2、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l�l�l�l�l�l�l�l�l�l�l�l�l�l�l�l。
3、将力F?沿X、Y方向分解,已知F=100N,F?在X轴上的投影为86.6N,而沿X方向的分力的大小为115.47N,则F?的Y的方向分量与X轴的夹角?为�l�l�l�l,F?在Y轴上的投影为�l�l�l�l。
4、若不计各物体重量,试分别画出各构杆和结构整体的受力图。
- 1 -班级姓名学号- 2 -DACEGFB班级姓名学号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一、选择题③一定不通过A点。
4、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作用,则A支座反力的大小为�l�l?????1、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可知�l�l�l�l�l�l�l。
(完整版)静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静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外力偶作用的刚结点处,各杆端弯矩的代数和为零。
(×)2.刚体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不变的物体。
(√)3.在刚体上加上(或减)一个任意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不会改变。
(×)4.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平行且不共线的力组成的力称为力偶。
(√)5.固定端约束的反力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6.力的可传性原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只适用于刚体。
(√)7.在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构成的力系必定平衡。
(×)8.力偶只能使刚体转动,而不能使刚体移动。
(√)9.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全貌的简图叫受力图。
(√)10.图1中F对 O点之矩为m0 (F) = FL 。
(×)图 1二、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
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
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
3.依据力的可传性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物体内的任意一点。
B、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任何一点。
C、力不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D、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
4.两直角刚杆AC、CB支承如图,在铰C处受力F作用,则A、B两处约束力与x轴正向所成的夹角α、β分别为:α=___B___,β=___D___。
A、30°;B、45°;C、90°;D、135°。
5.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D )图 2A、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刚体。
B、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为变形体。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

静力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静力学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
A. 合力为零B. 合力矩为零C. 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D. 合力和合力矩中至少有一个为零答案:C2. 以下哪个力不是保守力?()。
A. 重力B. 弹簧力C. 摩擦力D. 静电力答案:C3.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下列关于物体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5.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B.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0C.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0D.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F/m答案:C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7.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9.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B.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C. 物体受到的合力可能为0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一定为F答案:C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三、选择题 1.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 )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合力偶 D一个力矩 AB
3.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定( )。 A汇交于一点; B相互平行; C位于同一平面内; D以上说法都不对。 C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可传性原理适用于一切物体。 B.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刚体。 C. 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共面且汇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平衡。 D.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线。 D
5.如果力R是F1、F2二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R=F1+F2,则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 A、必有R=F1+F2 B、不可能有R=F1+F2 C、必有R>F1,R>F2 D、可能有RD
6.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必汇交于一点 B、必互相平行 C、必都为零 D、必位于同一平面内 D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7. 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 A、只能使物体转动 B、只能使物体移动 C、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C
8.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凡是受到两个力作用的刚体都是二力构件。 C、理论力学中主要研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D、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C
9.在A、B两点连接绳索ACB,绳索上悬挂重物F ,如图。点A、B的距离保持不变,绳索的许用拉应力为[Σ]。试问:当Α角取( )时,绳索的用料最省。(来自试题20) A、0° ;B、30° ;C、45° ;D、60° 。 C
10.某物体受力分别如以下四种情形,能使该物体保持平衡的是情形( )。
B 11.如图中(A)、(B)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A、(A)(B)所示合力均不为零; B、(A)图所示F2是F1与F3的合力,(B)图所示合力为零; C、(A)(B)所示合力均为零 D、(A)图为所示合力为零,(B)图所示F2是F1与F3的合力 D
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力矩与力偶矩的量纲不相同 B、力不能平衡力偶 C、一个力不能平衡一个力偶 D、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其力偶矩,力偶中两个力对 任一轴的投影代数和等于零 B
13.如图3所示不计自杆件重,三铰刚架上作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偶M1和M2,且力偶矩的值M1=M2=M(不为零),则支座B的约束反力FB( )。(来自试题20) A、作用线沿A、B连线; B、等于零 ; C、作用线沿B、C连线; D、作用线沿过B的铅垂线。 A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 B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 C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D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 A
15.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 )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合力偶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D一个力矩 AB
16.在某平面上由一非平衡汇交力系和一非平衡力偶系所构成的力系,最终可能 将会( )。 A合成一力偶; B合成一力; C平衡; D合成一力螺旋。 B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则三力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B刚体上作用的所有力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刚体一定平衡; C对平面汇交力系,利用平衡方程Σ FX = 0和Σ FY = 0解题时,所选取的两根投影轴X和Y必须保证垂直; D合力之矩定理对任何力系、任何点、任何轴都是适用的。 D
18.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可得到一个作用在简化中心的( )。 A主矢; B主矩; C主矢和主矩; D;外力。 C
19.已知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的主矢为R,主矩为MO,最终简化结果恒为一个力偶矩,则( ) A.R≠0,MO=0 ; B.R=0,MO≠0; C.R≠0,MO≠0; D.R=0,MO=0。 B
20.刚体受平面一般(任意力系)力系作用时,若刚体处于平衡时,其独立平衡方程为( )。
A、XF=0;0M(RF)=0 ;YF=0。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B、XF=0;YF=0。 C、XF=0;0M(RF)=0 。 D、0M(RF)=0 ;YF=0。 A
21.关于平面力系的主矢和主矩,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主矢的大小、方向与简化中心无关 B、主矩的大小、转向一定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C、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何一点简化结果为一合力 D、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不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均不可能为一合力 A
22.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平面力系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式 B、任何平面力系只能列出三个平衡方程式 C、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式的基本形式中,两个投影轴必须相互垂直 D、平面力系如果平衡,该力系在任意选取的投影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必为零 D
23.如图所示,在刚体上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1、F2、F3,则 ( ) A、刚体平衡 B、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 C、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偶 D、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
24图示的四个平面平衡结构中,属于静定结构的是 (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C 26.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定( )。 A汇交于一点; B相互平行; C位于同一平面内; D以上都不对。 C
29.工程设计中工程力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 A分析作用在构件上的力,分清已知力和未知力。 B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建立已知力和未知力的关系。 C应用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确定全部未知力 D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
3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 B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 的代数和 C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D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 A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31.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是:( )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合力偶 D一个力矩 AB
39.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F和2F,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 ①12FF; ②21FF; ③12FF
。
③
42.如图所示的受力分析中,G是地球对物体A的引力, T是绳子受到的拉力,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指的是( )。(来自试题17) A T′与G ; B T 与G ; C G′与T′ ; D T′与T ; D
43.以下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来自试题20) A.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 B.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C.变形微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D.在研究物体的静力平衡时,因微小变形是次要因素,故把物体视为不变形的刚体。 D
44.如图所示系统只受F作用而处于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与AB成300角,则斜面的倾角Α应为( ) (来自试题20) A、00 B、300 C、450 D、600 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D
45.图示三角拱,自重不计,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下四图中( )是其正确的受力图。 A
47.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③ 。 ① F1-F2;
② F2-F1; ③ F1+F2;
48.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A、FB,满足FA=-F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② 。 ①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 ②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49.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 。 ①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 B A
P
RB R
(D)
P RB R(B) P RB R
(C)
P RB R(A)
P